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進口貿易EDI

進口貿易EDI

發布時間:2021-01-16 16:47:46

㈠ 關於EDI報關和進口(急!)

首先,來要知道貨物是否已經到港。一源般而言,貨物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到港後的3-5天足足可以放貨進廠。其次,你所謂的「進出口部門的人」是什麼人?你們公司的?還是貨代公司?如果是這兩者,你要對他們施加壓力的,要求他們3-5天必須進廠。這一點無論是否是EDI報關,都可以做到。

㈡ EDI在對外貿易中有哪些應用

一.EDI產生背景

20世紀60年代一70年代初,世界范圍爆發石油危機,西歐北美工業發達國家結束了使用廉價石油發展工業的階段,開始從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以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在各個領域普及應用。70年代中期,微處理機微型機的出現和發展推動著計算機向社會各部門的推廣應用,通信網路的發展,國際數據傳輸網及增值網的出現,為EDI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工業、交通與通信的發展、生產社會化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產業結構調整,資本的大量轉移,跨國公司的涌現,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全球貿易額的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率,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與單證、紙面文件的激增。人工處理單證、紙面文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出錯率高、速度慢、費用大、紙面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生產和經濟活動的組織發生重大變化,生產由大規模批量生產向柔性生產轉變,要求小批量多品種,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組織形態由大型縱向集中式向橫向分散式、網路化發展,製造商、供應商、用戶之間、跨國公司與各分公司之間要求提高商業文件傳遞和處理速度、空間跨度和正確度,追求商業貿易的"無紙化"成為所有貿易夥伴的共同需求。正是這種背景下,以計算機網路通訊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EDI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出現了電子數據交換(Edl)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二.EDI的發展過程

1、國外EDI的發展過程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在航運業首先使用EDI。1968年美國運輸業許多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研究開發電子通信標準的可行性。早期EDI是點對點,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的。

20世紀70年代,隨著數字通信網的出現加快了EDI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出現了一些行業性數據傳輸標准並建立行業性EDI,例如,銀行業發展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SWIFT);美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發展了一整套有關數據元目錄、語法規則和報文格式,這就是ANSLX.12的前身;英國簡化貿易程序委員會(SIMPRO)出版了第一部用於國際貿易的數據元目錄(UN/TDED)和應用語法規則(UN/EDIFACT),即EDIFACT標准體系。20世紀70年代EDI應用集中在銀行業、運輸業和零售業。

20世紀80年代EDI應用迅速發展,美國ANSlX.12委員會與歐洲一些國家聯合研究國際標准。1986年歐洲和北美20 多個國家代表開發了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及運輸業的EDI國際標准(EDIFACT)。隨著增值網的出現和行業性標准逐步發展成通用標准,加快了EDI的應用和跨行業EDI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出現Internet EDI,使EDI從專用網擴大到網際網路,降低了成本,滿足了中小企業對EDI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已有2.5萬家大型企業採用EDI,美國100家最大企業中有97家採用EDI。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有3萬多家公司採用EDI,西歐有4萬家EDI企業用戶,包括化工、電子、汽車、零售業和銀行。

2、我國EDI的發展

我國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例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 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以及山東省抽紗進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16個部委、局(行、公司)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已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廣泛應用。

l993年起實施"金關工程"即對外貿易信息系統工程,它是EDI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的試點,網路和服務中心建設,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間,海關、交通、商檢及商業的EDI應用項目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EDI技術現今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不過EDI的推廣應用的的確確大幅度提高了商貿和相關行業(如報關、商檢、稅務、運輸等)的運作效率。九十年代以來,美,日,西歐,澳大利亞及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已陸續宣布,對不採用EDI進行交易的商戶,不於或推遲其貿易文件的處理。這就給非EDI商戶造成巨大壓力,甚至會給其造成巨大的貿易損失。
參考資料:黨中央

㈢ 請問做進口空運貿易代理,EDI、IRC是全稱是什麼費用是怎麼產生的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抄,中文可譯為襲「電子數據互換」。它是一種在企業之間傳輸訂單、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將重要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過程,它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穎的電子化貿易工具,是計算機、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IRC是「Internet Relay Chat」的縮寫。IRC 是網路上的即時交談工具。是目前風靡全球的聊天辦法。相比於bbs來說,它有著更直觀,友好的界面,在這里你可以暢所欲言、而且可以表現動作化,是故使眾多的網蟲們留連忘返。

貨運代理費用有:
1. 抽換單費
2. 分撥費(海運拼箱及空運進口時有)
3. 疏港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到港後7天未提貨時產生)
4. 滯箱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到港後7天未提貨時產生)
5. 上下車費(海運整集裝箱進口時有)
6. 理貨費
7. 汽代費
8. 倉儲費

㈣ 電子報關、EDI報關、一般貿易、手冊報關的區別是什麼

電子報關和復EDI報關這兩個不知道你制具體指的是什麼,海關目前沒有關於這兩個的描述或定義,如果你能描述具體報關流程,我可以補充回答。一般貿易和手冊報關主要是指你向海關申報的進出口貨物是一般貿易進出口還是加工貿易進出口。一般貿易就是指我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進口或出口的貿易。加工貿易就是包括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的為境外企業加工生產的貿易。
如有問題可繼續提問,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

㈤ 無紙貿易-EDI定義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互換」,港、澳及回海外華人地區稱作「電子資料聯通」。答它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訂單、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將貿易、動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公司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過程,它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穎的電子化貿易工具,是計算機、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將EDI描述成「將貿易(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共認的標准變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信息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而ITU—T(原CCITT)將EDI定義為「從計算機到計算機之間的結構化的事務數據互換」。又由於使用EDI可以減少甚至消除貿易過程中的紙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們通俗地稱為「無紙貿易」。

㈥ 外貿術語中,EDI是什麼意思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他是指一種通過電回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貿易夥伴之答間傳播標准化的商務貿易元素方法和標准。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㈦ 什麼是EDI報關

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

由於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紙張文件的交換,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無紙貿易」或「電子貿易」。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貿易量逐漸增大。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我國將陸續實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橋、金關工程,這其中的金關工程就是為了適應貿易的發展,加快報關過程而設立的。

(7)進口貿易EDI擴展閱讀:

由於 EDI 具有高速、精確、遠程和巨量的技術性能,因此 EDI 的興起標志著一場全新的、全球性的商業革命的開始。

國外專家深刻地指出:「能否開發和推動 EDI 計劃,將決定對外貿易方面的興衰和存亡。如果跟隨世界貿易潮流,積極推行 EDI 就會成為巨龍而騰飛,否則就會成為恐龍而絕種」。

20 世紀 60 年代末,歐洲和美國幾乎同時提出了 EDI 的概念。早期的 EDI 只是在兩個商業夥伴之間,依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

20 世紀 70 年代,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了 EDI 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也帶動了跨行業 EDI 系統的出現。80 年代 EDI 標準的國際化又使 EDI 的應用躍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㈧ 比較手工條件下貿易單證的傳遞方式和EDI條件下貿易單證傳遞方式的不同

前者是紙質單證,後者標准EDI報文。

㈨ 有關EDI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2O世紀6O年代後,世界進入了電子與信息技術的
時代,世界經濟已呈現出一體化的特徵,全球貿易范圍不
斷擴大,貿易金額大幅度上升,促使各種貿易單證和文件
的處理數量急劇增加。在此背景和需求下,美國首先在
商務領域中開發了以計算機、網路通信和數據標准化為
要件的電子數據交換(dectrome dam interchange,以下簡
稱 ),形成了電子商務的雛形,開創了電子商務時代
的先河。
EDI的涵義是,按照協議對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標
准經濟信息,通過通訊網路,在商業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
機系統之間,進行自動交換和自動處理,使國際貿易往來
過程不再依賴紙面單證,而逐漸被電子單證所代替。即
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將有關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
整和,通過電子方式來傳遞、交換有關數據和文件,是一
種電子形式交易,又稱無紙貿易。

、 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
為了保持競爭力,許多公司在不斷地尋找更新更好的
方法,以加快和貿易夥伴之間的溝通速度,在顧客、供應商
和夥伴之間建立更好的關系,減少支出。但是,傳統貿易
方式存在著效率低下、財力浪費、風險劇增、服務欠佳等諸
多缺陷,而EDI不但能克服以上弊端,而且能將市場、客戶
和出口企業等諸方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突破了以往時空
上的限制,從而使企業有可能獲得競爭優勢,因而成為企
業增強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安得森認為
「能夠促進信息共享、減少運營成本、節省時間和資源、提
高顧客服質量、改善商業關系。』』其優勢具體表現為:
(一)EDI的應用能有效地建立貿易夥伴之間的密切
聯系,增強貿易機會。EDI以網際網路為載體,能快速正確
地將各國供應商、中間商和采購商的各種商務信息公布
於世,增強國際市場的透明度,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商機。
(二) 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實現及時供應,加強出
口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當前國際貿易出現了一個新
特點,即進口商要求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零庫存的
發展趨勢,傳統貿易方式對此難以適應,而EDI具有獨
特的高速信息傳輸的特點,縮小了出口企業與供應商的
時空距離,滿足了不同進出口商的要求,實現了生產企業
的即時生產。
(三) 的應用順應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有關規
定,提高了參與市場的競爭力。EDI在歐洲、北美、新加
坡、和日本等國中,已明文規定進出口貨物通關、報驗必
須採用EDI貿易方式。因此,若不運用EDI開展國際貿
易,就有可能被排除在這些國家的市場之外,喪失潛在的
市場份額。
(gg)Ⅱ)I貿易方式能夠降低出口企業的成本。第一,
它降低了單證與人工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單證的紙
張成本和處理費用得到節省;二是人員開支費用得到節
省。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傳統貿易方式
中各國每年用紙單證的費用總計約3000億美元,而國
方式處理電子單證費用僅為傳統貿易方式的1/4;第二,
EDI方式降低了庫存佔用成本。採用EDI貿易方式能實
行即時生產和供應,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量,甚至實現
零庫存。例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自採用EDI方式
後庫存已由3O天降至3天;第三,降低了采購成本。採用
EDI貿易方式,可在網上進行商品采購,不僅能達到物美
價廉的目的,還減少了相關通訊費用。例如,美國杜邦公
司花費120美元完成一項傳統采購,用EDI方式僅須5至
lO美元。第四,EDI方式減少了因紙單證出錯、遺失而補
救的費用。據香港國際貿易電腦服務有限公司的資料顯
示,採用EDI貿易方式可降低其費用約4O 。由於EDI應
用軟體具有自查功能,對信息源上的數據輸入錯誤可及早
查改,從而減少了補救費用。
(五)EDI貿易方式優化了運作機制,提高了管理效
率。首先,它優化了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EDI的應用
使經營管理中的各項信息的管理、統計分析和保存實現
了計算機一體化,從而使機構和人員更加精練。其次,
優化了企業的營運機制。EDI的應用加快了內外信息
的交流,增強了進出口貿易的磋商、簽約和履行過程中
各項流程的辦事效率。例如,新加坡建立了全國經貿網
後,報關時間從3天降為15秒,由此為政府每年節省資
金約1O億美元。
(六)EDI優化了企業的經營決策。EDI貿易方式具
有快捷、信息量大的優點。運用有關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可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科學的依據,增強決策的正確性。
二、EDI的構成
EDI是人類信息技術發展給傳統貿易方式帶來的新
的變革,主要由EDI的報文標准、軟體和硬體構成。
(一)EDI報文標准
為了使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能夠直接對話,接受方
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必須能自動識別處理通過EDI網
絡收到的數據,應採用發送方與接受方的計算機都能識
別的通用語言。由此產生了EDI報文標准。
EDI標准就是一套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信息交
換所應遵守的共同規則。從EDI報文標準的發展史看,
最早應用EDI的企業採用自己的專用標准,以後逐步發
展為行業標准和國家標准,現在則進人了開發和推廣國
際報文標準的階段。目前,EDI國際標准主要有兩大主
流體系:一是美國的ANSⅨ12標准,其主要適用於北美
國家;二是聯合國的 EDIFAGT標准,主要在歐洲和
亞洲國家使用。
(二)EDI軟體
EDI軟體主要將發送方與接受方之間的信息譯成報
文標准格式,以供傳輸交換。它主要有三類:
1、轉換軟體。該功能是將原有計算機系統文件轉
換為翻譯軟體能夠理解的平面文件(FI。 II ),或將
翻譯軟體接收來的平面文件轉換成計算機系統中的原
有文件形式。
2、翻譯軟體。它的作用是將平面文件和接收到的
EDI報文標准格式進行互譯,並具有指導數據的傳輸,保
證傳輸的正確和完整的功能。
3、通信軟體。它是將EDI報文標准格式文件的外
層加上通信信封,送到EDI系統交換中心的郵箱,再從
EDI系統交換中心內將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三)EDI硬體
EDI硬體設備主要是計算機、數據機、電話線和
通信網路。通信網路是實現EDI電子信息傳輸的基本
條件。EDI的通信方式主要有:
1、點對點(I)]rP)。
2、增值網(Ⅵ )。增值網是通過專門的網路服務
商提供用戶之間的數據交換。
3、網際網路( ]rI NI )。網際網路具有成本低、覆蓋
面廣,並能對不同數據格式進行自動轉化等特點,為EDI
創造了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使得基於網際網路EDI
能迅速成為全球性的貿易工具。
三、EDI在外貿單證實務中的應用
(一)EDI貿易方式的工作流程
現以出口企業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送出境貨物
報驗單的實例來介紹整個流程1、發送方生成原始報文
數據的發送方(出口企業)在自己的計算機應用系
統中,對來自於資料庫或輸人的數據進行數據的編輯處
理,生成原始單據格式的報文。
2、進行數據映射
發送方(出口企業)使用EDI映射軟體,將原始數據
格式轉換為中間文件。中間文件是擁護端格式文件與
EDI標准報文之間的介面文件,它的應用使EDI中心和
用戶可直接進行數據轉換。
3、進行數據翻譯
發送方(出口企業)應用翻譯軟體,將中間文件轉換
為EDI標准格式報文。
4、發送方對報文加封
發送方(出口企業)的計算機應用系統自動在報文
外層加上通信交換信封。
5、發送E£Ⅱ報文
發送方(出口企業)通過通信軟體將標准格式文件
發送到增值服務網路或直接傳給對方。
6、接收方收到EDI報文後進行數據翻譯
接收方應用翻譯軟體將EDI標准格式報文轉換成
中間文件,最後生成接收方計算機應用系統能夠處理的
文件格式。
7、接收方應用系統進行數據處理
接收方對收到的報文,使用計算機應用系統進行收
閱處理。
(二)EDI貿易方式的操作流程
以海關、#btr-管理局、銀行和出口企業的出口收匯
核銷為業務背景,EDI貿易方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圖1 出口收匯核銷業務的EDI操作流程
出口收匯核銷手續的辦理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
1、出口企業從外匯管理局領取以注有編號的空白
核銷單。
2、出口企業在裝運前,將註明報關編號的核銷單連
同有關報關單證交海關,辦理出口報關手續。
3、海關將貨物出運後的結關單據發送給外匯管理局。
4、出口企業憑整套結匯單據通過收匯銀行向進口
商收取貨款。
5、收匯銀行收到進口商的付款後,向出口企業和外
匯管理局發送結匯水單,通報收匯情況。
6、出口企業收到貨款後,向Pb~r-管理局辦理出口收
匯核銷申請。
7、外匯管理局根據出口企業核銷申請,憑銀行的結
匯水單對海關放行的出口貨物進行收匯核銷。核對無誤
後,向出口企業發送出口收匯核銷證明。
綜上所述,相對於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EDI貿易方
式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中,
基於網際網路的EDI國際電子商務將成為我國對外經濟
貿易的重要方式。外經貿行業只有重視EDI的應用,建
立硬體設施完善、人員素質良好的EDI應用系統,才能
獲得競爭優勢和長足的發展。

㈩ 海運中EDI的含義

1.含義:海運中的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交換」。它是一種在公司之專間傳輸訂單、屬發票等作業文件的電子化手段。

2.名詞詳解:電子數據交換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縮寫 EDI ) 是指按照同一規定的一套通用標准格式,將標準的經濟信息,通過通信網路傳輸,在貿易夥伴的電子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由於使用 EDI 能有效的減少直到最終消除貿易過程中的紙面單證,因而 EDI 也被俗稱為 「 無紙交易 」 。它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EDI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與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與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

閱讀全文

與進口貿易EDI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掛管走涵渠怎麼施工 瀏覽:276
碧麗飲水機品牌怎麼樣 瀏覽:90
鋁鍋下面一層水垢怎麼除掉 瀏覽:433
蔬菜大棚內的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55
家用凈水器ro膜規格 瀏覽:940
威武機油濾芯多少錢 瀏覽:22
樹脂牙貼面能用多久 瀏覽:302
雅文邑蒸餾塔 瀏覽:677
超濾器清洗方法 瀏覽:801
什麼除水垢比較好 瀏覽:829
飲水機怎麼開熱水按鍵的 瀏覽:62
蘇州電鍍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551
處理污水的工作人員應穿戴 瀏覽:45
拉伸機濾芯桶怎麼做 瀏覽:182
進口附著力樹脂 瀏覽:298
啤酒有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947
工業酸性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972
廈門gw鑄鐵型管道污水泵多少錢 瀏覽:734
蒸餾實驗收獲 瀏覽:506
一級純水的ph應調整為多少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