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尿 名詞解釋
【答案】: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質通過濾過膜濾人腎小囊就形成了原尿,原尿就是血漿的超濾液。
『貳』 什麼是超濾液
超濾液是指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的濾過液。以下是關於超濾液的詳細解釋:
形成過程:
成分特點:
生理功能:
與滲透壓的關系:
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超濾液是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形成的濾過液,是尿液形成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叄』 為什麼血液循環一圈只需要23秒 而每天經過腎小球的原尿只有180L
決定腎小球原尿量的一個決定因素是 腎小球率過濾(GFR)。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內管時,除蛋白質容分子外的血漿成分被濾過,進入腎小囊腔而形成超濾液,也就是原尿,這是尿生成的第一步。
每分鍾兩腎生成超濾液的量成為GFR。據測定,正常成年人的GFR是125ml/min,故每天兩腎生成的腎小球濾過液總量可達180L。這里還有一個濾過分數(FF)的概念,就是GFR與腎血漿流量(RPF)的比值。從GFR和紅細胞比容可計算RPF。RPF的正常值是600~800ml/min。若RPF為660ml,GFR為125ml/min,則FF約為19%。這說明當血液流經腎臟時,只有約為19%的血漿經濾過進入腎小囊腔,形成超濾液即原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有不懂得再問我吧
『肆』 什麼是超濾液
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可以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濾過液。這種濾過液就是超濾液。
尿液首先在腎臟,通過腎小球濾過,形成超濾液,人體每天正常生成的超濾液可以達到180升。超濾液進入腎小管後,稱為小管液,那麼腎小管和集合管可以把人體大部分的水分和各種溶質重吸收回血液,稱之為重吸收。
除此以外,腎小管和集合管還有分泌的功能,可以將某些物質分泌入小管腔內,稱為分泌。經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人體正常每天生成的尿液只有1.5升。
(4)原尿與超濾液的區別擴展閱讀:
超濾技術: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超濾原理也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
超濾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篩選可截留分子量為3x10000—1x10000的物質。當被處理水藉助於外界壓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過膜表面時.
水分子和分子量小於300—500的溶質透過膜,而大於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於篩分作用被截留,從而使水得到凈化。也就是說,當水通過超濾膜後,可將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膠體硅除去,同時可去除大量的有機物等。
超濾原理並不復雜。在超濾過程中,由於被截留的雜質在膜表面上不斷積累,會產生濃差極化現象,當膜面溶質濃度達到某一極限時即生成凝膠層,使膜的透水量急劇下降,這使得超濾的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為此,需通過試驗進行研究,以確定最佳的工藝和運行條件,最大限度地減輕濃差極化的影響,使超濾成為一種可靠的反滲透預處理方法。
超濾是一種膜分離技術,(UItrafil-tration 簡稱UF)。能夠將溶液凈化,分離或者濃縮。超濾是介於微濾與納濾之間,且三者之間無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超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操作壓力為0.1–0.5 Mpa。
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超濾膜根據膜材料,可分為有機膜和無機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為:平板式、管式、毛細管式、中空纖維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濾凈水器,多以中空膜為主。
超濾膜的工作以篩分機理為主,以工作壓力和膜的孔徑大小來進行水的凈化處理。以中空纖維為例。
以進水方式可分為外壓式:原水從膜絲外進入,凈水從膜絲內製取。反之則為內壓式。內壓式的工作壓力較外壓式要低。超濾膜在飲用水深度處理,工業用超純水和溶液濃縮分離等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原尿
參考資料資料:網路-超濾技術
『伍』 什麼是超濾液
超濾液是指循環血液經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濾入腎小囊的囊腔而形成的濾過液,也被稱為原尿。以下是對超濾液的詳細解釋:
1. 形成過程:
2. 成分特點:
3. 功能與作用:
4. 與滲透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