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經過處理後的水叫什麼水
1. 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用於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工業冷卻、大型建築沖洗以及游樂環境等領域,這種水被稱為「再生水」或「中水」。
2. 城市污水在污水處理廠經過二級處理和深度凈化後,被重新命名為「中水」排放回天然水體。
3. 「中水」這一術語,描述了經過處理的水質,它介於自來水(上水)和未經處理的污水(下水)之間。
4. 再生水的用途廣泛,包括但不限於農田灌溉、園林綠化、工業用途、建築沖洗以及改善生態環境等。
5. 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在確保水質符合相關標準的前提下,可以用於消防、空調系統以及水沖廁所等市政用途。
Ⅱ 中水回用用於農田灌溉應符合哪個標准
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2005)對中水用於農田灌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中水,作為經過處理的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只要其水質符合該標准,即可安全用於農田灌溉。這一標準的制定,旨在確保灌溉水質不會對農作物生長、土壤肥力、地下水質量以及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該標准,農田灌溉水質要求涵蓋多個項目,包括生化需氧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Cr)、懸浮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凱氏氮、總磷等。不同類型的作物對灌溉水質的要求各有不同,例如水稻等水作物的灌溉水質標准會比小麥、玉米等旱作物的標准更為嚴格。
此外,標准還考慮到了灌溉水的pH值、全鹽量等指標,以防止土壤鹽鹼化,並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因此,只要中水的水質經過處理,達到了GB 5084-2005標准中規定的各項指標,就可以用於農田灌溉,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