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允許單糖透過不允許二糖及多糖透過),裝置溶液A、B、a、b
A、根據題意已知MA>MB,Ma=Mb>MA,即圖1中溶液差值要比圖3小一些,則圖1漏斗內內進入的水分容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溶液濃度Ma大於Mb,A正確;
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兩個實驗漏斗內的液面起始高度是一致的,而圖1漏斗內進入的水分也要少一些,所以平衡後,漏斗內液面上升高度h1<h2,B錯誤;
C、平衡後,膜兩側水分子進出速度相等,但是由於漏斗與裝置的液面不一樣高,所以膜兩側溶液濃度不可能相等,C錯誤;
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則漏斗內的蔗糖被水解成單糖,可以移動到漏斗外,而漏斗外的蔗糖不能被水解,所以漏斗內外溶液濃度難以相等,所以漏斗內外液面不會齊平,D錯誤.
故選:A.
Ⅱ 關於半透膜的問題】】】】
漏斗內的液面先下降後上升。
注意的是10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濃度是專比10mol/l的蔗糖溶液的濃度要大,因屬為兩者雖然都是10mol/l,但含的溶質的個數是不同的,所以起初漏斗外的濃度大於漏斗內,造成水向漏斗內流;
同時,葡萄糖也會陸續進入漏斗內,使漏斗內既有葡萄糖又有蔗糖,這樣漏斗內的濃度就會超過漏斗外,所以後來水又由外向內流,使漏斗內的液面上升。
Ⅲ 滲透作用的概念是什麼
滲透作用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
(1)具有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選擇透過性膜,如細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過濾膜,如玻璃紙。
(2)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滲透作用的發生:
(1)若S1溶液濃度>S2溶液濃度,則單位時間內由S2→S1的水分子數多於S1→S2,外觀上表現為S1液面上升;
(2)若S1溶液濃度<S2溶液濃度,則情況相反,外觀上表現為S1液面下降。
(3)在達到滲透平衡後,若存在如圖所示的液面差△h,則S1溶液濃度仍大於S2溶液濃度。
(3)兩個漏斗半透膜擴展閱讀
漏斗內液做纖脊面高出燒杯液面所形成的一段液柱對半透膜會產生一個向下的壓力,隨著液柱越來越高,所形成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這個向下的壓力會迫使漏斗內的水分子往燒杯方向移動。
剛開始時,由於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比較大,且剛開始時高出燒杯液面的液柱產生的向下的豎伏壓力也不是很大,純滲單位時間內由於滲透作用進入漏斗的水分子比由於液柱壓力出來的水分子數多,漏斗液面仍然能夠持續上升,但是隨著高出部分的液柱高度越來越高。
因此產生的向下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終有一個時刻兩力相互抗衡,單位時間內進出漏斗的水分子數將完全相等,從而呈現出「動態平衡」的狀態,液柱停止上升。我們將這種狀態稱為滲透平衡。
Ⅳ 生物滲透問題,一個大燒杯內倒扣有一個漏斗,漏鬥口有半透膜,燒杯內盛有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
因為葡萄糖和蔗糖都不過半透膜
所以動的是水
水往滲透壓高的地方走
質量分數都是10%,但是由內於葡萄糖相對分子質容量小,所以葡萄糖分子比蔗糖分子多
即葡萄糖溶液滲透壓高
所以水從裝蔗糖的漏斗流向裝葡萄糖的燒杯
最後燒杯中液面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