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核废水对中国海危害大吗
日本核废水对中国海危害很大。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不论日本排放废水是采取近岸排放还是远洋公共海域排放,放射性核素都将随洋流在北太平洋海域扩散,中国管辖海域不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跨界污染影响。
根据海洋环流模拟测算,核废水从日本福岛入海后,至少有三种途径可以影响中国海:一是平流扩散途径,沿着日本海岸向西南方向扩散进入中国海,该途径相对来说进入中国海的时间较短;二是通过再循环环流,通常几年时间可以进入中国海。
第三种途径是太平洋表层环流系统,包括黑潮延伸体、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环流、北赤道流以及黑潮,通过巴士海峡和东海陆坡进入中国海,相对来说,该途径需要更长的时间进入中国海。
“随着不同的途径,所输入的核污染物的浓度有所差别,但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日本核废水对于中国沿海都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该学者表示。
日本排放核废水违反国际法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资深核能专家肖恩·伯尼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造成海洋污染的公约》禁止在海上处理核废料。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危机不仅是日本国内问题,也对周边沿海国家造成潜在威胁。那些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的联合国成员国应该利用适当的外交和法律途径,就这一问题向日本政府提出质疑。
肖恩·伯尼认为,日本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因此,日本必须遵守法律规定。肖恩·伯尼表示,因为涉及不同的国际法范畴,绿色和平也正在研究,向海洋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有害物质还涉及到哪些国际公约及海洋法律法规,需要更多不同的团体共同努力,尽一切可能,包括引用国际法去阻止。
Ⅱ 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核废水
日本存在大量核废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地下水渗入反应堆:
在核反应堆运行期间,可能出现裂缝或破损,导致地下水不断渗入反应堆内部。这些地下水在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后,会被污染,成为核废水的一个重要来源。
2. 事故后注入冷却水:
核事故发生后,为了防止反应堆进一步损坏,通常需要向反应堆中注入大量水以冷却核燃料棒。这些用于冷却的水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从而变成核废水。
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1. 膜分离技术:
膜技术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一种高效、经济且可靠的方法。它利用膜的分离功能,能够提供优质的水质输出,且在处理过程中物料不发生相变,能耗较低。常用的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水溶性多聚物-膜过滤、反渗透(RO)、电渗析等。
2.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法。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和其根际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以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这是一种原位治理技术。适用于生物修复的技术类型有神氏运人工湿地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萃取技术等。研究显示,水体中的几乎所有铀都能被植物根部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