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院污水总余氯浓度进口大还是出口大,大概数值是多少
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中,通常情况下,进口的污水总余氯浓度要高于出口。这是因为医院使用含有氯的消毒剂进行医疗设备、床单、手术器械等的消毒,而这些消毒剂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残留在污水中,导致进口污水中的余氯浓度相对较高。
具体的数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医院的消毒剂使用量、消毒频率、消毒方式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等。一般而言,医院污水进口处的总余氯浓度可能在1-5 mg/L之间,这取决于医院的消毒实践和处理系统的效能。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不同的处理工艺,如化学氧化、生物处理和氯消毒等,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余氯浓度。出口处的总余氯浓度通常会低于进口处,通常在0.1 mg/L以下,以满足排放标准和环境要求。
需要注意此岩橡的是,具体的总余氯浓度会受到监测、调节和调整的影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应该定期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出口处的总余氯浓度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和法规要求。此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来确定具体的总余氯浓度要求。
对于医院污水的处理,通常需要采取综合的处理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病原体等污染物。以下是一般的医院污水处理步骤:
预处理:医院污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固体悬浮物、沉淀物和油脂等大颗粒物质。这可以通过格栅、沉砂池和油水分离器等设备来实现。格栅用于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砂池用于沉降重质固体颗粒,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油脂。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医院污水处理的核心过程之一。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有机物枣薯降解为无机物。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一些微量有毒物质。
化学处理:在一些情况下,医院污水可能含有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或高浓度的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物。此时,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如氧化、沉淀和吸附等,以增强污水的处理效果。常用的化学处理剂包括氧化剂、絮凝剂和吸附剂。
消毒处理:医院污水中可能含有病原体和细菌等微生物污染物,为了确保排放达标和保护环境健康,常常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辐照、氯消毒和臭氧处理。
进一步处理:根据具体要求,医院污水处理后的出水可以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如高级氧化、反渗透等,以获得更高水质的回用或直接排放要求。
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也非常重要。定期监测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达到排放标准和环境森旁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污水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考虑医院规模、污水量、污染物特性和地方法规等因素。因此,最好咨询专业的环境工程师或咨询机构,以获得针对具体医院污水处理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如果水天蓝环保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希望能够获得您的采纳!
2. 医疗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多少算是达到环保指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如比色卡)就能测出来的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总氯排放限值值为0.5mg/L(日均)。
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已经对医院、兽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要求做出规定。
自该标准生效之日起,代替包括《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在内的18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自1998年1月1日起,《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已经作废。
(1)水质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质 采样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水质 采样技术导则》(HJ494-2009)和《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方法为认证有效方法。
(2)所有监测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开展工作。
(3)所用监测仪器通过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各类记录及分析测试结果,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并进行三级审核。
3. 北京市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国家有相关规定,直排的话要达到相关要求标准;如果污水是进污水处理厂的话,一般性标准是达到相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污水中特殊物质要达到环保局要求的相关标准。
4. 医疗污水处理制度和规定
医疗污水的处理需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医疗污水处理制度要求医院,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
另外根据我国《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法律依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5. 医院污水测试余氯记录标准是多少是2-8mg/l还是0.5mg/L
标准为0.5mg/L。
0.5mg/L的限制指的是直排,就是入河流、湖泊、海洋的。而采用有效氯消毒排入市政管网的,则是2-10mg/L的范围。总余氯指的是游离氯与结合氯的总和,游离氯如次氯酸,结合氯如次氯酸与氨反应生成的氯氨,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国家不提倡采用有效氯对污水进行消毒,但还没出台标准依据。部分省已经对余氯有严格要求,因为有效氯会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且难以去除。
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一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 ≥ 1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3-10 mg/L 。二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 ≥ 1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2-8 mg/L 。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5)环保局对医院污水测什么指标扩展阅读:
有效氯测定方法-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余氯对人危害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等致癌物。
6. 医院污水处理对第三方的要求
1、环境监测资质,现场验收时,能看到雨污分流,在排污末端安装COD(化学需氧量)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指标实时上传到市环保局监测平台。
2、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计量认证证书。
3、在当地环保局备案的公司。
7. 污水处理COD,SS,BOD是什么意思
COD代表的是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BOD代表的是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SS代表的是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人工湿地适合处理纯生活污水或雨污合流污水,占地面积较大,宜采用二级串联;生物滤池的平面形状宜采用圆形或矩形。填料应质坚、耐腐蚀、高强度、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宜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无机滤料。
地理环境适合且技术条件允许时,村庄污水可考虑采用荒地、废地以及坑塘、洼地等稳定塘处理系统。用作二级处理的稳定塘系统,处理规模不宜大于5000m3/d。
处理方式:
村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
农业废水的成分则多种多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发展目标的村镇,其废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为减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复杂程度,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池建设,将生活用水中的冲厕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