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蒸馏岗位的安全职责
蒸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准备
1、进车间要更换清洁的工作鞋;
2、上岗前要穿戴厂部发放的工作服,工作服要清洁。
二、操作要求
1、蒸馏对象及其阀门操作要求
阀门:蒸汽阀门冷却水阀门
内容:预热器盘管夹套冷凝器盘管塔顶
淡酒精开开开开开
浓酒精关开开开开开
塔釜关开开开开关
2、蒸馏淡酒精
(1)蒸汽流量不超过0.5mpa,防止由于蒸汽过高,酒精发烫
(2)酒精流量控制在2.2-2.4m3/h
(3)如塔釜内酒精液位离玻璃计量管最高10cm时,开始蒸馏塔釜。
3、蒸馏浓酒精
(1)放好下脚,关好阀门,蒸馏浓酒精;
(2)先打酒精30分钟,开蒸汽,打酒精时间约50分钟;
(3)低浓度酒精蒸入淡酒精储罐中;
(4)酒精浓度达到93度后,过1分钟,蒸入浓酒精槽内。发现由于停水或冷却不正常时,即酒精断断续续,改蒸淡酒精;
(5)浓度低于92度时,开预热器改蒸淡酒精;
(6)作好记录工作,每10分钟记录一次浓度和温度。
4、蒸馏塔釜操作
(1)阀门开关根据上表格操作;
(2)酒精浓度达到4度以下时,放下脚;
(3)根据车间生产品种情况,需要回流时回流操作。
(4)做好浓度计量工作,10分钟一次。
5、其他要求
(1)对废酒精要每小时测定PH值,PH控制在8-10之间,发现呈酸性及时加碱中和,严防酸性酒精进入蒸馏塔内。
(2)放下脚,残液PH要求在6-8之间。
(3)每小时检查废酒精槽储量情况,防止酒精溢出造成浪费,发现过满,马上与中和岗位联系。
(4)断水断电操作规范:发现断水,关蒸汽,停止蒸馏;发现断电情况,关闭所有阀门。
(5)做好每班酒精计量工作。
三、卫生要求
搞好蒸馏设施,酒精槽区和操作间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
四、考核内容
酒精单耗及规范操作。
Ⅱ 什么是三传一反
三传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一反为化学反应过程。简称为三传一反。
动量传递指流体输送、过滤、沉降、固体流态化等,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
热量传递指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
质量传递指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
三传一反概括了化工生产过程的全部特征,传递过程被认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化学工程发展过程的第二个历程。
(2)蒸馏岗位三传扩展阅读:
1、动量传递的机理:
分子动量传递,由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吸引力造成;涡流动量传递,由流体微团的脉动运动(或涡旋运动)所造成。
动量传递的两个前提是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的速度差异(速度梯度)和物质的交换。
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热对流及热辐射。
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差的存在,就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Ⅲ 蒸馏过程主要涉及哪种传递过程
包括热传导、蒸发、冷凝等。
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
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
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Ⅳ 化工中三传含义是什么
“三传”为动量传递(流体输送、过滤、沉降、固体流态化等,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热量传递(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和质量传递(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
Ⅳ 想问一下传递过程中 三传(传质,传热,动量传递)的实际应用
1、动量传递(momentum transfer)流动着的流体与相邻的流体层或管壁间有相对运动,流速较高、动量较大的流体的动量会向相邻的低速流体层或壁面的边界层转移,称为动量传递。
它直接影响到流体在化工设备中的空间分布或停留时间分布,对分离和反应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化工设备放大有重要形响。
2、热量传递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常把它分成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热对流及热辐射。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热量传递现象往往是这三种基本方式的不同主次的组合。应该指出,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虽然只有三种,但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热量传递问题却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需要在认清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3、物质在介质中因化学势差的作用发生由化学势高的部位向化学势低的部位迁移的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并列为三种传递过程。质量传递可以在一相内进行,也可能在相际进行。化学势的差异可由浓度、温度、压力和外加电场所引起。质量传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
例如,敞口水桶中水向静止空气中蒸发,糖块在水中溶解,烟气在大气中扩散,用吸收方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转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或工程上常见的质量传递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质量传递不仅是均相混合物分离的物理基础,而且也是反应过程中几种反应物互相接触以及反应产物分离的主要机理。研究质量传递规律,不仅对传质设备(如板式塔、填充塔等)的设计很重要,而且对反应器的设计,特别在涉及受质量传递控制的反应时,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环境工程、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医药工程中,质量传递都起着重要作用。
(5)蒸馏岗位三传扩展阅读
传递过程的研究通常按三种不同的尺度进行,即分子尺度、微团尺度和设备尺度。
1、分子尺度上的研究考察分子运动引起的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以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借助统计方法,确立传递规律,如牛顿粘性定律(见粘性流体流动),傅里叶定律(见热传导)和斐克定律(见分子扩散)。与分子运动有关的物质的宏观传递特性表示为粘度、热导率、分子扩散系数等。
2、微团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微团(由众多分子组成,尺寸远小于运动空间,也称流体质点)运动所造成的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
常忽略流体由分子组成内部存在空隙这一事实,而将流体视为连续介质,从而使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从守恒原理出发,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建立描述传递规律的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能量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
当流体作湍流运动时,与流体微团运动有关的传递特性表示为涡流粘度、涡流热扩散系数和涡流扩散系数,但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状况、设备结构等有关,不是流体的物性。
3、设备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在设备中的整体运动(如搅拌过程中,搅拌桨所造成的大尺度环流)所导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以守恒原理为基础,就一定范围进行总体衡算,建立有关的代数方程。
设备尺度上的传递特性表示为传热分系数和传质分系数,以及有效(或当量)热导率和有效扩散系数等。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条件直接有关,同样也不是物系的物性。
化工中属于流体动力过程的各种单元操作,如流体输送、过滤、沉降等,都以动量传递为基础;属于传热过程的,如换热、蒸发等,都以热量传递为基础;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如吸收、蒸馏、萃取等,都以质量传递为基础。
化学反应工程要研究传递特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也是以传递过程作为基础的。从传递过程的研究,可以获知化工设备的有关性能,这对于化工设备的设计、放大及其结构的改进和性能的优化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例如掌握热量传递的规律,就能为换热器的强化找到途径。多年来,化学工程的迅速发展是与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动量传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热量传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质量传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递过程
Ⅵ 三传是什么意思 三传解释
1. 三传是春秋三传的简称。比喻通晓古事、多才多艺的人。
2.在文学上是指春秋三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在文言文中具有深刻的简明意义,没有注释是无法理解的。《春秋》注释的书有三部,分别是左家、公羊家、谷梁家,以及邹家、贾家,早在汉代就已失传。因此,自汉代以来,学者们研究春秋,仅凭“三传”。《春秋》是一部编年史,后来多半失传,只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的《春秋》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部,都是编年体史书。
3.化学工业中的“三传”是动量传递(流体传递、过滤、沉降、固体流化等,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热量传递(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遵循传热基本规律)和传质(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遵循传质基本规律)。
Ⅶ 什么是“三传”的比拟
“三传”的比拟是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的规律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式(傅里叶定律型)和相似的准则数(普朗特数和施密特数、努塞尔数和舍伍德数)。
“三传”是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传质基本概念:
物质传递(英文名称mass transfer)正确的名称应为质量传递,简称传质。
一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化学工程中的主要过程之一,是物质系统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迁移过程。质量传递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两相和多相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相内。
化学势差是质量传递的推动力,因浓度不同导致的质量传递过程,直到浓度达到平衡才停止。
两相流体间的质量传递在工业过程中最为重要,可以借以分离混合物,气体吸收、空气增湿、分离、提纯产品等,例如蒸发、干燥、蒸馏、精馏、萃取、吸收、吸附等过程都是属于质量传递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 物质传递
Ⅷ 硫酸化学g工艺生产过程中涉及三传一反了吗
涉及了。
三传为动量传送流体力学运输、过滤、沉降、固态流态化等,遵照流体力学基本定律、热量传递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遵照热量传递基本定律和产品质量传送水蒸气蒸馏、消化吸收、萃取原理、空气干燥等,遵照产品质量传送基本定律,一反为直接影响操作过程。
三传一反概括了化工生产过程的全部特征,传递过程被认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化学工程发展过程的第二个历程。
Ⅸ 三传一反指的是
三传一反中的一反是指化学反应过程。
“三传一反”概括了化工生产过程的全部特征,传递过程被认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化学工程发展过程的第二个历程。三传一反的具体内容:
1、动量传递:流体输送、过滤、沉降、固体流态化等,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
2、热量传递: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
3、质量传递: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
4、一反:化学反应过程。
需知:
化学反应过程是一种不仅包含化学现象,同时也包含物理现象的传递现象。传递现象包括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再加上化学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传一反。化学反应是各式各样的,然而它们之间并非毫无相似之处。按照反应的类型可以分为合成、分解和异构化三类。
一、合成
合成,指通过化学反应使成分比较简单的物质变成成分复杂的物质。与分解(decomposition),取代(replacement)并称化学反应三种类型(three type of chemical reaction)。
二、分解
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解反应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此外,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三、异构化
异构化是指改变化合物的结构而分子量不变的过程。一般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位置的改。
四、什么是动量传递
1、动量传递:流动着的流体与相邻的流体层或管壁间有相对运动,流速较高、动量较大的流体的动量会向相邻的低速流体层或壁面的边界层转移,称为动量传递。
2、动量传递指在流动着的流体中动量由高速流体层向相邻的低速流体层的转移,与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并列为三种传递过程。
3、动量传递影响到流动空间中速度分布的状况和流动阻力的大小,并且因此而影响热量和质量的传递。动量传递是化工设备研究和设计的基础。动量传递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粘性流体流动。
五、什么是热量传递
1、热量传递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常把它分成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热量传递现象往往是这三种基本方式的不同主次的组合。
2、应该指出,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虽然只有三种,但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热量传递问题却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需要在认清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