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冷凝器在蒸馏塔中是怎么降温的
蒸馏塔顶部有一回流管,当蒸汽进入回流管后,蒸汽逐渐降温,最后变为液滴。回流出来
⑵ 在蒸馏水时温度下降的原因
一定温度下用蒸馏水稀释醋酸溶液,随着溶液浓度的下降,其电离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PH值下降,但当浓度很稀时,电离度增大所提供的氢离子,不能超过溶液稀释引起的氢离子浓度下降,这时,PH值就不在下降了。
在蒸馏和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应与蒸馏头支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 线上,这时温度计的读数即为馏出液的沸点。温度计位置过低,所指示的温度要高于馏 出液的温度,而温度计位置过高,所指示的温度要低于馏出液的温度,两种情况都使所 测温度不准。
蒸馏需要控制好温度,所以需要温度计。
液泡在支管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测得的温度就接近于支管的温度蒸馏的原理就是根据液体内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使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被蒸馏。
如果不控制温度,就无法知道到没到液体的沸点。而不测支管温度,就无法知道烧瓶内的的温度,更谈不上控制了。
⑶ 减压蒸馏怎么控制温度!
减压蒸馏时出馏分的温度经常会比参考值高一些。原因首先可能是参考值不一回定很准;然后答就是产生气柱时的温度和流出第一滴液体的温度也不相同,所以能快速稳定地滴出液体时温度已经比沸点高了。
至于解决办法我也不太清楚,你不妨检测一下产品的纯度,看看受影响大不大。如果影响不大就无所谓吧
⑷ 蒸馏的注意事项
蒸馏时应该控制好加热温度。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在什么温度时收集馏分。蒸馏高沸点物质时,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
蒸馏的注意事项
(1)控制好加热温度。如果采用加热浴,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的越多,蒸馏速度越快。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热浴的温度不能比蒸馏物质的沸点高出30℃。整个蒸馏过程要随时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过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馏高沸点物质时,由于易被冷凝,往往蒸气未到达蒸馏烧瓶的侧管处即已经被冷凝而滴回蒸馏瓶中。因此,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3)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即在什么温度时)收集馏分。
(4)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沸点在40-150℃的液体可采用150℃以上的液体,或沸点虽在150℃以下,对热不稳常压的简单蒸馏。对于沸点在定、易热分解的液体,可以采用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
⑸ 蒸馏乙醇时温度为何会骤然降低
当一个馏分蒸完的时候,连在冷凝管上的温度计温度会突然降低.因为没有热的馏分在冷凝管里,空气导热又不好,温度当然会下降了.
但是,烧瓶里的温度仍然很高.
⑹ 如何控制蒸馏时温度不变 不要说是温度计,我问的是具体方法,是移开酒精灯吗
移开酒精灯是可以的,温度即将达到上限时,应立即移开酒精灯.
或者用液浴加热(例如水浴),让待蒸馏液体在沸点处于其二者之间的液体中加热,可以控制温度刚刚好.
⑺ 减压蒸馏的温度问题
这个我没记错的话并有相应的对照表 你可以查一下
⑻ 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用减压蒸馏就可以降低温度进入而且可以防止物质氧化了呢
首先减压蒸馏的目的就是降沸点。原理就是物质的沸点会随压力的降低而专降低,这就是属青藏高原上水不到100度就烧开了的原因。第二,减压的环境下空气都基本都被抽掉了,防氧化是没问题的,常压蒸馏的情况下也能防氧化,只不过先要用氮气置换系统。
⑼ 减压蒸馏温度不降低的原因
1、泵的原因,抽空不上量,回流量起来后塔顶温度就可以压下去。
2、减压蒸馏时里面掺杂了低沸点的物质。液体的沸点是指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降低液体的沸点。
⑽ 蒸馏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