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的两个问题!
1.实验步骤上有一点说:“倒转漏斗用力震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为什么要这样呢?
倒转漏斗用力震荡是萃取的必要操作,这样液体所处的地方容积更大 更能充分混合均匀,在震荡过程中有机溶剂更容易挥发所以瓶内气压变大 需要放气
2.有一点没有明白萃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啊!到底是把碘与水分离开来,还是像粗盐提纯的实验一样,最终得到NaCl的晶体呢?
萃取的目的是将溶质从他溶解能力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能力更大的溶剂中才获得高浓度的溶质。所以你可以认为目的是分离碘和水 更好的认为是富集碘(就是让碘溶质的浓度变大,方便下一步的操作 如我想得到碘单质用蒸馏碘水那就要蒸上半天了 蒸碘的4氯化碳溶液就快许多了吧~?)
这个萃取,分液的最后是将水和溶有碘的四氯化碳分离开来了,是不是就完了呢?还需不需要把碘从四氯化碳中分离出来?
萃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溶质从他溶解能力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能力更大的溶剂中才获得高浓度的溶质。所以只要将水和溶有碘的四氯化碳分离开来了就完了
B. 为什么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用萃取分液法这样不就也成了溶液吗
萃取之后,就成了有机物和碘的混合物了,然后在蒸馏就可以了
C. 为什么在碘的水溶液中提取碘单质不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CCL4、水、碘复的沸点分别制是76~77℃、100℃、184.35℃
蒸馏就是利用两种混合物的沸点不同,沸点相差越大越容易进行
很明显碘和CCL4的沸点相差更大
碘微溶于水,本来含量就不多,而且会发生如下反应
I2+H2O=HI+HIO
加热碘水会促进这个反应的进行
而碘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可以将溶于水的碘萃取出来
ccl4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可以分液将水去掉
然后用蒸馏烧瓶来分离碘和CCl4
D. 如何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萃取就是利用其密度不同,将两种液体分离的方法。把这种溶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以实现分离。从碘水中分离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别的比如说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那么就可以用四氯化碳把碘从碘水萃取出来。
追问:那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的方法呢?
追答:溶解蒸发冷却结晶
E. 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为什么不能直接蒸馏碘
100克水在常态下只能溶解0.029克碘,因此常加入碘化钾增大溶解度.高浓度碘水其实是碘和碘化钾的混合物,直接蒸馏会得到碘和碘化钾的混合物。
单质碘可溶于四氯化碳,碘化钾不溶于四氯化碳,萃取后可以加热四氯化碳碘溶液使碘升华凝结,得到单质碘。
溴水加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氧气,所以只能用四氯化碳萃取。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紫色。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毫克(20~50毫克),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毫克/千克。
(5)蒸馏碘水后碘晶体收集位置扩展阅读:
碘水也指碘的水溶液(100克水在常态下只能溶解0.029克碘,因此常加入碘化钾增大溶解度)碘的水溶液呈黄色或黄褐色。含碘较高的碘水呈紫红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碘单质小颗粒造成)。
碘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例如氯仿(CHCl3)、四氯化碳(CCl4)。碘在乙醇和乙醚中生成的溶液显棕色。
碘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生成紫色溶液,在这些溶液中碘以分子状态存在。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在碘化钾KI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
F. 蒸馏操作最后晶体碘在哪里收集
应该是在烧杯上方放一个盛有冷水的蒸馏烧瓶
碘易升华会聚集在烧瓶底部
G. 为什么要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中萃取后在蒸馏获得碘单质,而不直接蒸馏碘水获得碘单质
碘的非金属性不强,与水一般很难反应。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而且若蒸馏碘水,内碘水中的水和碘都可能被蒸容出:水会被蒸发,再遇冷凝结,而碘也易升华,会有一些被蒸出,基本上得不到单质碘,当然如果有时间和大量的碘水,理论上也存在,只是实施性不强,毕竟浓度大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不是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