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神们4格的过滤桶放什么滤材
第1格过滤棉/生化棉 ,将大的东西过滤。第2格活性炭, 将小的东西吸附。第3格陶瓷环 , 然后进行硝化。第4格火山石 ,调整酸碱度。
一般过滤系统总体原则是:先物理,在生化。
也就是过滤系统安装水流的过程应该是过滤棉-生化棉-活性炭(吸氨石)-陶瓷环(火山岩)。
不放过滤净水养,没事照照镜子或者两条鱼对对,叫它们兴奋兴奋最好
滤料的话,可以看下石榴石滤料,它的比重大、硬度大、韧性好、耐磨、耐酸碱、孔隙率适中,在污水处理领域被广泛用作高密度滤料(重介质滤料);以RZG石榴石滤料为例,莫氏硬度是7.5~8.0,比磁铁矿滤料(5.5~6.5)和钛铁矿滤料(5.0~6.0)都高,几乎不溶于酸碱,所以使用寿命明显更长一些。形状常见为菱形12面体或四角38面晶体,多面体特点能够保证不同颗粒之间,比其他滤料普通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颗粒之间,能产生更适合的空隙,可起到更好的过滤效果。
一般来说,按照水流的顺序(一定是水流的顺序,不一定是上下):过滤棉、生化棉、玻璃环。
如果有前置桶的话,就可以省去过滤棉,只放后两者——只做生化过滤,物理过滤交给前置。
如果养一些特殊的鱼,玻璃环可以用好的生化棉代替,因为玻璃环对水质有一些影响,会让水变硬。
滤材摆放遵循先物理后生化的原则,按水流方向,第一简历格上层放白棉,下层生化棉,后面的几格按最大量放满细菌屋、陶瓷环等滤材,最后在铺上一层生化棉。这些只是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菜篮子做纯物理,过滤仅需用白棉,装满为止。但如福版所说,将菜篮子改造成前置则好处多多,因白棉在前,一是减轻了后续生化过滤所受的垃圾干扰,二是白棉所滤物是后续硝化菌的好食物;三是便于日常管理,洗棉洗一半,未洗一半放上面......我当年走的正是此路:上置两大黑色塑料盒并串连,前物理,后生化,30w泵将水引上入第一盒.......
这东西放什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陆猛。淡水海水不一样。冷水热带也不一样。非洲南美还不一样。
底滤缸滤材的摆放顺序【以三格底滤槽为例】第一格(进水格),从上至下依次是:滤棉—生化棉—生化早咐桥球(也可以放在溢流区)—菌屋—藤面。第二格全部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