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區排污管道布置應注意哪些方面
在建築排水系統設計中,排水管道的介面結構和填料選擇至關重要。對於直徑小於或等於600毫米的混凝土管道,抹帶介面後需刷去管口漿皮;而直徑大於600毫米的管道,則需將抹帶部分的管口鑿毛處理。特別是UPVC排水管,應確保管材與管件及膠粘劑由同一廠家配套供應,以保證介面的密封性和美觀性。
管道的坡度對於排水系統的順暢運行至關重要。室內外排水管道應設計合理的坡度,確保水流順暢,避免堵塞。在穿越樓板處,需用與樓板同標號的混凝土分層分三次澆搗密實,並確保防水層的完整性。UPVC管因材質特性,穿越樓板時易出現溫度裂隙,因此必須注意洞口處理,以防止滲漏。
衛生潔具的安裝也需嚴格遵循規范。支、托架必須防腐良好,安裝時要確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衛生潔具的管道介面應確保無漏水現象。滿水和通水試驗是必須的,確保各連接件不滲不漏。對於洗滌盆等沒有存水彎的衛生潔具,應在排水口以下增設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深度不得小於50毫米。
在建築排水管道設計中,選用合理的排水管材也非常重要。柔性介面機制鑄鐵排水管、特製粗糙內壁塑料管或超級靜音排水管都是不錯的選擇。排水立管應盡量布置在管道井中或包裹吸聲材料,以減少噪音和振動的傳播,降低整體雜訊水平。
室外排水系統中,管材的選擇同樣重要。非承壓排水管多採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管,近年來,雙壁波紋管和HDPE高密度纏繞管也逐漸普及。管線高程式控制制需嚴格,以防止污水倒流,確保污水能夠順暢排入指定位置。
雨水口的位置設置直接影響城市排水系統的效率。應根據道路坡向和匯水點合理布置雨水口,避免設置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或道路轉彎曲線段。合理設置雨水口可以有效減少積水,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整體安全性。
雨水系統的設計應注重經濟效益。雨水從整體來看較為干凈,無需處理,可通過就近排入自然水體的方式排放。減小匯水面積的小區域排放可以大大降低雨水系統的造價。因此,在城市規劃中,應增加人工受水區域,如人工湖或保留較大的自然水體,以節省雨水管網的投資。
在城市道路地下管線規劃中,檢查井的位置優化至關重要。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當道路慢車道、人行道或綠化帶有足夠的空間時,排水管道和檢查井宜單側或雙側布置在這些區域。在只能在快車道下布置排水管線時,應將排水管線和檢查井布置在設計時速低的車道中間,以減少車輛荷載沖擊的影響。
⑵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是什麼
1. 排水管道的布置應遵循管線短、埋深小的原則,盡量採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管道必須具備一定的坡度以實現污水重力流動。
2. 排水管道通常沿著道路和建築物平行敷設。污水干管的布置應考慮污水量較大或地下管線較少的一側,優先選擇人行道、綠化帶或慢車道下鋪設。
3. 管道埋深需符合要求:若埋深淺於基礎,則不小於1.5米;若埋深深於基礎,則不小於2.5米。
4. 排水管線應盡量避免穿越地上和地下構築物,以減少施工難度和維護成本。
5. 管線應布置在建築物排出管多且排水量較大的一側,以提高排水效率。
6. 排水管道轉彎和交接處的水流轉角應不小於90°。當管徑小於300毫米且跌水水頭大於0.3米時,可不受此限制。
(2)城市污水管網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1. 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應遵循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如《城市規劃法》、《環境保護法》等,確保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符合標准與規范。
2. 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應以當地城鎮總體規劃為依據,包括水源規劃、處理廠規劃、管網規劃、污水處理廠規劃和廢水排放利用規劃等。
3. 給水管網中必須安裝必要的附件,如閥門、消防栓、排氣閥和泄水閥等,以保證正常運行和維修管理。
4. 污水管道與建築物應保持一定間距,且與生活給水管道交叉時,應位於生活給水管下方。管線綜合規劃時,盡量將地下管線設置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綠化帶下。
5. 若管線布置發生沖突,應遵循原則:現有管線讓新建管線、臨時性管線讓永久性管線、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可彎管讓不可彎管。
參考資料:網路-給水排水管道工程規劃與布置工程實例
⑶ 請問城市道路兩邊雨污水管網設計標准什麼怎樣的,比如:寬40M的道路是否應該是兩側設管網。請高手指點
看路怎麼設計復的,通常制道路的做法是中間高,2邊低,雨水向道路2邊分流,2側都要做雨水口。
寬40米的道路,可以在路中間設置一條雨水管線,但要保證雨水口連接到井的管線長度不超過25米。
或者在路兩邊做分別作一條管線,雨水口做側壁式的,雨水井做在綠化帶。
⑷ 淺談小區室外排水系統布局
室外排水系統是城市小區公共設施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小區的環境及市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城市小區的建設中,加強對室外排水系統的建設,完善小區排水管道及網管的分布,並採用合理的施工方案進行室外排水系統的施工建設就成了小區發展和建設的題中之義。
1小區室外排水系統的組成
從整體上看,城市排水系統可以分為污水排水、雨水排水這兩類。如果兩種系統合用一套管路系統排水,就稱為合流排水體制;如果兩種系統各用一套管路系統排水,就稱為分流制排水體制。
1.1污水排水系統室外污水排水系統主要由管道、泵站、出水口等部分組成,根據實際情況還會設置局部污水處理構築物。排水管道的主要負責把污水的收集和運輸,通常為了避免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管道埋深過大而在中途設置中途泵站,最後通過末端泵站將污水提升送至污水處理廠。污水在污水處理廠進行有害物質的去除後,再將污水回用(農灌或回用於某些工業企業)或排入水體。而出水口的作用是將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排入水體。
1.2雨水排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主要由雨水口、雨水管道、雨水泵站和出水口這幾個部分組成。為收集房屋、院落和街道上的雨水,雨水口一般設在道路兩旁,它是城市雨水系統的起端。而泵站也是根據實際的需要分為中途泵站和末端泵站。中途泵站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管道埋深過大;末端泵站的作用是解決河水水位高於雨水管道,導致雨水不能自行流人的狀況。而出水口則負責將雨水直接排入水體。
2小區排水管網
小區徘水管網是為了接收建築物內排出的污水、廢水,並經適當處理,把符合排放標準的污水、廢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網而設置的。小區排水管網一般都會設置污水管網、雨水口和雨水管網。
2.1管網的布置與敷設要求影響小區排水管網的布置的因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建築物排水管的位置、地形和城市排水管道位置等因素,此外還有小區擴建的可能性的因素。在鋪設小區排水管網時應該盡量沿建築物平行敷設,並盡量布置在衛生間、廚房一側,同時在與建築物排水管連接處設污水檢查井。
埋地敷設是小區排水管網鋪設的主要方式。埋深依據地面荷載和冰凍深度確定。從荷載要求的角度看,車行道下覆土深度要控制在0.7m以上,非車行道下可適當減小深度;從冰凍深度要求的角度看,污水排水管管底最淺可敷設在冰凍線以下0.15m。在管道直接大小的選擇上,污水管道最小直徑為200mm,雨水管道最小直徑為300mm。而在管道類型的選擇上,小區排水管道主要採用UPVC管、雙壁波紋UPVC管、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管等。
2.2主要構築物
2.2.1檢查井。為清通和避免管道堵塞,檢查井設置的位置要求:首先,在建築物排水管與室外排水管連接處必須設置檢查井。而且檢查井中心距建築物外牆要大於3m。其次,在管道交接處,管徑、坡度、方向改變處,管道標高變化處要設置檢查井。再次,直線管道每隔一定距離,污水管道隔20—35m設一個,雨水管道隔25—40m設一個檢查井。
一般檢查井為圓形,用磚砌築而成,井蓋用鋼筋混凝土或鑄鐵製成,如圖:
2.2雨水口。雨水口由進水算、井身和連接管組成,是地面雨水收集器。進水算有矩形得鑄鐵與鋼筋混凝土兩種;井身一般分為兩種,即磚砌或混凝土,連接管從雨水口底部接向雨水管,管徑一般為200mm,坡度為0.01,長度控制在2.5m以內。
按其進水方向雨水口可分為平算式和豎算式兩種:平算式和豎算式。平算式又稱邊溝式,進水算平蓋,設在道路邊溝上,比邊溝底略低;而豎算式又稱為道牙式,進水算垂直嵌入邊溝側面。
3組織施工的方法
3.1組織施工的原則。排水管道的組織施工原則一般由三個方面組成:首先,保持連續性的原則。就是說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個工序之間要在時間上保持緊密的銜接,減少不必要的停頓、間隔。其次,保持均衡性的原則。
就是說施工單位應該在指定的一段時間間隔內,完成與時間成正比工作量,保證施工生產過程的順暢,不致出現前松後緊和經常突擊搶工的局面,保證相對均衡地完成施工生產任務。再次,保持比例性的原則。就是要在生產過程協調好各個階段、各項工序的生產能力,使它們相互匹配、協調,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3.2組織施工的方法一般來說在施工方法的組織上,有常見的三種形式:即順序施工法、平行施工法和流水作業法。
3.2.1順序施工法:將三段管道按先後順序依次投入施工,即後一段施工必須在前一段全部完工後才能開始,其優點是現場佔用勞動力少,工序單一,便於管理,但存在工期長,專業班組工作不連續,對勞動力的調配和工效等方面將造成不利影響。
3.2.2平行施工法:按三段分別組織施工力量同時進行施工,同時完成各段管道工程,其優點是工期短,但所需勞動力集中,對組織施工和現場管理都有不利影響。
4施工技術管理
對企業中的各項技術活動過程和技術工作進行科學管理稱之為施工技術管理。施工技術管理的水平決定著排水系統的質量水平。
4.1施工技術管理的任務。首先,要從規范和章程上正確貫徹國家各項技術政策和主管部門頒發的技術規程、規范等。其次,為建立正常的生產技術管理制度,保證生產順利進行,要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再次,要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作用,以新技術,保證施工技術的科學性和時效性。最後,經常開展技術研究、技術培訓,完善技術資料和檔案管理,提高企業技術管理水平,並加快建立和發展機械化和工廠化生產模式,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務。
4.2施工技術管理的內容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的內容主要由圖紙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工程洽商、技術檢驗、技術處理、技術標准和規程的實施等方面組成。
4.2.1圖紙會審制度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在施工前施工單位應該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施工圖,掌握設計意圖,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工作,發現並解決施工圖中不符合法規和實際情況的問題。圖紙會審應該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各方面參與進行。圖紙會審後,將審查中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詳細記錄,形成正式文件或會審紀要,由設計單位簽發設計變更通知單或設計變更圖,作為正式技術文件,經建設單位簽發後發給施工單位。
4.2.2施工技術交底制度為保證生產在有計劃、有措施、有組織的條件下順利進行,各級技術負責人將有關工程的各項技術,以文字、圖表形式,或者示範操作或樣板方式,逐級交待到基層,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對承擔工程項目的特點、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標准、安全措施等方面心中有數。
5結束語
城市小區設施的完善需要良好的室外排水系統做支撐,這是現代小區建設的需要,也是現代人對生活環境的需求。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對室外排水系統的組成及特點進行認真分析研究,並加強對施工的管理,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小區室外排水系統布局也是有了一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⑸ 建築給水排水知識:排水管網的布置應遵循哪些原則
(1)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布置排水管,進行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
(內2)先確定排水區域和排容水體制,然後從干管到支管的順序進行布置排水管;
(3)充分利用地形,採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使管線最短、深埋最小。
(4)協調好與其他管道、電纜和道路等工程的關系,考慮好企業內部管的銜接;
(5)規劃時要考慮到是管渠的施工、運行和維護的方便;
(6)遠近期規劃相結合,考慮發展,盡可能安排分期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