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污水處理設置均質調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調節的作用
工業企業由於生產工藝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時間所排放的污水差別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設備產生泄漏時,污水的水質就會急劇惡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會超出污水處理設備的正常處理能力;城市污水,尤其是學校、居民小區等人員集中的地方,由於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雜質的不均勻性,也會使得其污水流量或濃度在一晝夜內有較大的變化。這些問題都會給處理操作帶來很大的麻煩,使污水處理設施難以維持正常操作。因此,對於特徵上波動比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進入處理主體之前,先將污水導入調節池進行均和調節處理,使其水量和水質都比較穩定,這樣就可為後續的水處理系統提供一個穩定和優化的操作條件。
具體說來,調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供對污水處理負荷的緩沖能力,防止處理系統負荷的急劇變化;
2.減少進入處理系統污水流量的波動,使處理污水時所用化學品的加料速率穩定,適合加料設備的能力;
3.在控制污水的pH值、穩定水質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減少中和作用中化學品的消耗量;
4.防止高濃度的有毒物質直接進入生物化學處理系統;
5.當工廠或其他系統暫時停止排放污水時,仍能對處理系統繼續輸入污水,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二、調節處理的類型
調節處理一般按其主要調節功能分為水量調節和水質調節兩類。
(一)水量調節
水量調節比較簡單,一般只需設置一簡單的水池,保持必要的調節池容積並使出水均勻即可。
污水處理中單純的水量調節有兩種方式:一種為線內調節,進水一般採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最高水位不高於進水管的設計水位,最低水位為死水位,有效水深一般為2~3m。另一種為線外調節,調節池設在旁路上,當污水流量過高時,多餘污水用泵打入調節池,當流量低於設計流量時,再從調節池迴流至集水井,並送去後續處理。
線外調節與線內調節相比,其調節池不受進水管高度限制,施工和排泥較方便,但被調節水量需要兩次提升,消耗動力大。一般都設計成線內調節。
(二)水質調節
水質調節的任務是對不同時間或不同來源的污水進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質比較均勻,以避免後續處理設施承受過大的沖擊負荷。水質調節的基本方法有兩類。
1.外加動力調節
外加動力就是在調節池內,採用外加葉輪攪拌、鼓風空氣攪拌、水泵循環等設備對水質進行強制調節,它的設備比較簡單,運行效果好,但運行費用高。
2.差流方式調節
採用差流方式進行強制調節,使不同時間和不同濃度的污水進行水質自身水力混合,這種方式基本上沒有運行費用,但設備較復雜。
(1) 對角線調節池
對角線調節池是常用的差流方式調節池的類型很多。對角線調節池的特點是出水槽沿對角線方向設置,污水由左右兩側進入池內,經不同的時間流到出水槽,從而使先後過來的、不同濃度的廢水混合,達到自動調節均和的目的。
為了防止污水在池內短路,可以在池內設置若干縱向隔板。污水中的懸浮物會在池內沉澱,對於小型調節池,可考慮設置沉渣斗,通過排渣管定期將污泥排出池外;如果調節池的容積很大,需要設置的沉渣斗過多,這樣管理太麻煩,可考慮將調節池做成平底,用壓縮空氣攪拌,以防止沉澱,空氣用量為1.5~3m3/(m2·h) 調節池的有效水深採取1.5~2m, 縱向隔板間距為1~1.5m 。
如果調節池採用堰頂溢流出水,則這種形式的調節池只能調節水質的變化,而不能調節水量和水量的波動。如果後續處理構築物要求處理水量比較均勻和嚴格,可把對角線出水槽放在靠近池底處開孔,在調節池外設水泵吸水井,通過水泵把調節池出水抽送到後續處理構築物中,水泵出水量可認為是穩定的。或者使出水槽能在調節池內隨水位上下自由波動,以便貯存盈餘水量,補充水量短缺。
(2) 同心圓調節池
在池內設置許多折流隔牆,控制污水1/3~1/4流量從調節池的起端流入,在池內來回折流,延遲時間,充分混合、均衡;剩餘的流量通過設在調節池上的配水槽的各投配口等量地投入池內前後各個位置。從而使先後過來的、不同濃度的廢水混合,達到自動調節均和的目的。
另外,利用部分水迴流方式、沉澱池沿程進水方式,也可實現水質均和調節。
在實際生產中,可結合具體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調節方法。
三、調節池的設計
調節池的設計主要是確定其容積,可根據污水濃度和流量變化的規律,以及要求的調節均和程度來計算。
對於水量調節,計算平均流量作為出水流量,再根據流量的波動情況計算出所需調節池的容積。
在一般場合,往往水質和水量都要考慮,而且有時水質的均和更重要些,此時調節池容積可按流量和濃度比較大的連續4~8h的污水水量計算。若水質水量變化大時,可取10~12h的流量,甚至採取24h 的流量計算。採用的調節時間越長,污水水質越均勻,但調節池的容積也大,工程造價也高。應根據具體條件和處理要求來選定合適的調節時間。
四、 均質調節池的基本要求
(1)為使均質調節池出水水質均勻和避免其中污染物沉澱,均質調節池內應設攪拌、混合裝置。可以採用水泵循環攪拌、空氣攪拌、射流攪拌、機械攪拌等方式,其中空氣攪拌因簡單易行和效果好而被廣泛應用,空氣攪拌強度一般為5~6m³/(m²*h)。
(2)停留時間根據污水水質成分、濃度、水量大小及變化情況而定,一般按水量計為10~24小時,特殊情況可延長到5天。調節池還可以起到儲存事故排水的作用,若以事故池作用為主,則平時要盡量保持低水位。
(3)以均化水質為目的的均質調節池一般串聯在污水處理主流程內,水量調節池可串聯在主流程內,也可以並聯在輔助流程內。
(4)均質調節池池深不宜太淺,有效水深一般為2~5m;為保證運行安全,均質調節池要有溢流口和排泥放空口。
(5)廢水中如果有發泡物質,應設置消泡設施;如果廢水中含有揮發性氣體或有機物,應當加蓋密閉,並設置排風系統定時或連續將揮發出來的有害氣體(攪拌時產生的更多)高空排放。
Ⅱ 請問排水生活管道檢查井的導流槽是怎麼做的盡量詳細點,謝謝
池形為圓形,給水栓栓體位於池壁之外,栓口被完全澆築於池壁之內,出水口為圓形,位於栓口回的正前方,口答外設有導流槽與灌溉渠道相連即可。
池形為圓形,給水栓栓體位於池壁之外,栓口被完全澆築於池壁之內,出水口為圓形,位於栓口的正前方,口外設有導流槽與灌溉渠道相連。
(2)污水管導流槽比管底低多少擴展閱讀:
排水管道長度按所有排水總管、干管、支管及檢查井,連接井進出口等長度和計算,不包括雨水口至排水管道間的連接管、進戶管及明渠。計算時應按單管計算,即在同一條街道上如有兩條或兩條以上並排的排水管道時,應按每條排水管道之和的長度計算。
鍍鋅鐵管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一種材料,由於鍍鋅鐵管的銹蝕造成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影響人體健康,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已開始明令禁止使用鍍鋅鐵管。目前我國正在逐漸淘汰這種類型的管道。
Ⅲ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中接觸氧化反應池的作用是什麼
結構包括池體,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工作原理為: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後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
編輯本段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設計參數
1、生物接觸氧化池每個(格)平面形狀宜採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長不宜大於10m。其長寬比宜採用1:2~1:1,有效面積不宜大於100m。 2、生物接觸氧化池由下至上應包括構造層、填料層、穩水層和超高。其中,構造層宜採用0.6~1.2m,填料層高宜採用2.5~3.5m,穩水層高宜採用0.4~0.5m,超高不宜小於0.5m。 3、生物接觸氧化池進水端宜設導流槽,其寬度不宜小於0.8m。導流槽與生物接觸氧化池應採用導流牆分隔。導流牆下緣至填料底面的距離宜為0.3~0.5m,至池底的距離宜不小於0.4m。 4 、生物接觸氧化池應在填料下方滿平面均勻曝氣。 5、當採用穿孔管曝氣時,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長度不宜大於5m;水平誤差每根不宜大於±2mm,全池不宜大於±3mm,且應有調節氣量和方便維修的設施。 6、生物接觸氧化池應設集水槽均勻出水。集水槽過堰負荷宜為2-3L/(s·m)。 7、生物接觸氧化池底部應有放空設施空畝。 8 、當生物接觸氧化池水面可能產生大量泡沫時,應有消除泡沫措施,比如使用消泡劑或者噴淋方式。 9 、生物接觸氧化池應有檢測溶解氧的設施。
編輯本段填料
1、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填料應採用對微生物無毒害、易掛膜、比表面碰稿積較大、空隙率較高、氧轉移性能好、機械強度大、經久耐用、價格低廉的材料。 2 、當採用爐渣等粒狀填料時,斗吵森填料層下部0.5m高度范圍內的填料粒徑宜採用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徑宜採用20~50mm(常用爐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見附錄B) 3 、當採用蜂窩填料時,孔徑宜採用25~30mm。材料宜為玻璃鋼、聚氯乙烯等。 4 、不同類型的填料可組合應用。
Ⅳ 我畫建築給排水總平面圖的時候 會有檢查井 就是一個圓圈兩邊接管線的 實際中圓圈裡面是什麼東西
代表的是污水井,污水管道在井裡面是斷開的,井內管道之間砌築導流槽,在井內應該不存留污水的
Ⅳ 塑料排水檢查井是什麼 有哪些功能優勢呢
塑料排水檢查井是檢查井的一種。塑料排水檢查井學名為「塑料檢查井」。俗稱「塑料窨井」。是檢查井的一種。 因採用的是高分子樹脂材料一次注塑而成,故而名曰塑料排水檢查井。塑料檢查井的井座部分大多採用的是一次性注塑成型,以異徑接頭、變角接頭和橡膠密封圈等配件來達到改變管徑及角度的連接。塑料檢查井配套開發了井蓋、井筒和相關配件,路面載荷通過井蓋、井座作用於檢查井周圍,避免了路面載荷對檢查井的破壞。我收集了一下相關資料,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 塑料排水檢查井 是什麼以及它有哪些功能優勢吧。
塑料排水檢查井是什麼
塑料檢查井是用在建築小區(居住區、公共建築區、廠區等)范圍內埋地塑料排 水管 道外徑不大於800mm、埋設深度不大於6m,一般設在排水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等,為了便於定期檢查、清潔和疏通或下井操作的檢查用的塑料一體注塑而成的井狀構築物。
塑料檢查井是指構成檢查井的主要井座部分採用高分子樹脂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根據接管數和角度不同有起始井座、直通井座、45度彎頭井座、三通井座、四通井座等。為了適應各種排水狀況,塑料檢查井同時配套有變徑接頭、匯流接頭、井筒多接頭等與之配套的塑料一體注塑成型配件。以保障整個排水系統的流暢和密封性。
塑料檢查井以高分子樹脂為原料,採用組合結構,一般是由檢查井井座、井筒、井蓋等組成,分為污(廢)水檢查井和雨水檢查井。污水井一般設有流槽,便於污物排放順暢,雨水井(一般設有供泥砂沉澱的沉泥室)以方便後期的清理和維護。
部件選用
井座與埋地管道的連接,均應該採用橡膠密封圈柔性的連接,以適應地座變形等,膠粘劑只能適用於PVC-U材質井座與井筒直徑315mm及其以下的口徑承插式連接。
塑料檢查井部件選用:
1)污水管道上應採用有流槽的檢查井井座;
2)雨水管道上的檢查井,其井座應符合下列要求:
a、道路雨水口應採用有沉泥室的井座;
b、在雨水管道上需設置沉泥室井座的檢查井時,宜設置在井筒外徑大於等於500mm的檢查井處;
c、 其他 雨水檢查井可採用有流槽的井座;
功能優勢
塑料檢查井的功能優勢主要有五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 環保 。
(1)、耐酸鹼腐蝕耐老化、使用壽命長。
(2)、安全環保,密封好防滲漏。塑料檢查井的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無毒無味,使用後可回收利用;密封性好能杜絕雨污水滲漏、泄漏,以防止地下水污染。屬於化學環保建材,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大政方針。
(3)、均勻沉降、抗壓。管道與井座柔性連接,管道與井座的粘土共同運動、很好的解決了傳統檢查井與塑料管道連接所產生的不均勻沉降問題,有效防止地面塌陷。
(4)、施工方便快捷。採用分體組裝結構、井筒可現場切割、調整,適應各種安裝深度要求,有效降低成本,大大提高施工進度,縮短工期是傳統檢查井的10-20倍以上;並可全天候施工,磚砌檢查井和其他水泥磚砌井與之無法相比。
(5)、高效排水。內壁光滑流暢,設有導流槽,污物不易滯留,減少了堵塞的可能,有著出色的排水性能,雨污排放率是傳統檢查井的1~3倍。
(6)、重量輕,易於運輸和安裝,性能可靠,承載能力強;適配性強品種齊全,可任意調節井筒高度及在筒體上打孔,調節方向,滿足工程安裝的一切需求。
(7)、綜合造價低,維護費用少,比傳統檢查井更具優勢;可以回收循環利用,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
(8)、密封性能好、防滲漏。因採用柔性連接的方式:靈活方便,能克服風塵、沙灰的惡劣施工環境。還可克服因路面增高而不能重復插入的困難。
(9)、節約材料。塑料檢查井由高分子樹脂為加工材料替代了紅磚水泥,節約了表土資源;建築小區所用規格縮小,大大節約了檢查井埋地所佔用的土地空間。
生產工藝
1、採用注塑工藝生產的塑料檢查井一次成型,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缺點是模具價較高,同時受原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注塑機的功率限制,適於管徑800mm以下的塑料檢查井的生產。
2、纏繞和二次成型工藝生產的塑料檢查井優點是就地取材,上馬快,可生產不同規格檢查井。缺點是速度慢,效率低,質量(特別是焊接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容易出現波動。
3、採用層結塗覆法工藝二次成型的檢查井優點是就地取材上馬快,可以生產不同規格的塑料檢查井。缺點是速度慢,難以批量生產,加上純手工方式製作,產品尺寸和性能難以保證。生產中的環境污染和原材料無法回收,限制了它的生產和使用。
4、採用滾塑工藝生產的塑料檢查井硬度高。
總結:關於塑料排水檢查井是什麼、有哪些功能優勢呢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Ⅵ 住戶污水支管可以接入檢查井內的導流槽嗎
可以,會導致污水不能即使排放從而迴流。底座上設置導流槽,使積水迅速沿導流槽排出,避免水中塵土聚積。底座的地勢引導污水快速進入導流槽。支導流槽中的水流匯入主要流槽時與主要流槽中的水流方向一致,不會發生流速。流槽就是為了水流經管道轉角或者介面的時候有一個完美過渡的裝置。當然,這個流槽不是水管,而是做井的時候砌築或混凝土澆築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