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反滲透除鹽率的定義
ro反滲透設備生產純水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一個有選擇性的膜,我們稱之為半透膜,二是一定內的壓力容。簡單地說,反滲透半透膜上有眾多的孔,這些孔的大小與水分子的大小相當,由於細菌、病毒、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和水合離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過反滲透半透膜而與透過反滲透膜的水相分離。在水中眾多種雜質中,溶解性鹽類是最難清除的,因此,經常根據除鹽率的高低來確定反滲透的凈水效果,反滲透設備除鹽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反滲透半透膜的選擇性,目前,較高選擇性的反滲透膜元件除鹽率可以高達99.7%。
德蘭梅爾技術
⑵ 反滲透膜的基本性能參數是什麼
RO膜:又叫反滲透膜,它是依靠機器對源水所施加的壓力,使源水中水分透過RO膜。而把源水中的細微雜質、過多的無機物、重金屬離子(主要為砷、汞、鉛三種)、細菌、病毒、農葯、三氯甲烷等其他有害物質統統截留下來,並通過連續排放的濃水將這些有害異物及鹽分排出。進而得到十分潔凈的飲用水。它的孔徑只有0.0001微米。它對水中粒徑最小的無機鹽離子的去除率在90-96%以上。對細菌、病毒等有害物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理論上100%)。
主要操作性能參數:
最大工作壓力:150psi(10kg);最大進料流量:2.0gpm(7.6lpm)
最高工作溫度:45℃(113℉);操作pH范圍:2–11;最大濁度:1 ;NTU最大SDI(15分鍾):5;最大氯濃度:<0.1ppm
⑶ 反滲透中脫鹽率是什麼意思
反滲透中脫鹽率指的是在採用化學或離子交換法去除水中陰、陽離子過程中,去除的量占原量的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是指反滲透系統對鹽的脫除率,計算公式為:脫鹽率=(總的給水含鹽量-總的產水含鹽量)/總的給水含鹽量×100%。
有時出於方便的原因,也可以用下列公式來近似估算脫鹽率:脫鹽率=(總的給水導電度-總的產水導電度)/總的給水導電度×100%。
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許多天然或人造的薄膜對於物質的透過具有選擇性,當鹽水與淡水被一層半透膜隔開時,只有水可以通過而水中鹽分卻不能通過。自然狀態下,淡水中的溶劑將穿過半透膜,向鹽水側流動。
鹽水側的液面會比淡水側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個壓力差,達到滲透平衡狀態,此種壓力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決定於鹽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鹽水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鹽水中的溶劑會向淡水側流動。
此時溶劑的流動方向與原來滲透的方向相反,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利用反滲透的分離特性可以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溶解鹽、膠體、有機物、細菌等雜質,目前反滲透技術已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3)反滲透膜對各離子的脫除率擴展閱讀
影響反滲透設備脫鹽率的因素如下:
1、離子價數:脫鹽率隨著離子價數的增加而提高,二價、三價鹽的脫鹽率要高於單價鹽。
2、分子大小:脫鹽率隨分子直徑的增加而提高。
3、原水溫度:原水溫度升高時,由於水的粘度降低脫鹽率提高。
4、原水濃度:原水濃度提高時,脫鹽率下降。
5、工作壓力:工作壓力提高時,脫鹽率有所提高但不明顯。
6、pH值:酸性條件下雖然膜不容易堵塞,但脫鹽率要有所下降。
7、溶解氣體:可溶解性氣體在游離狀態下容易滲透而不脫除CO2、SO2、O2、Cl2、H2S等。
8、氫鍵趨勢:對於含有強氫鍵的化合物,脫除率很低,如水、酚和氨等(也正因此才實現脫除水中雜質和溶解物而達到水與其他物質分離的目的)。
9、有機物質:水中的有機物對膜有污染作用,有機物越多膜的性能越易變壞。
10、水的硬度:水的硬度越高膜越容易堵塞,對於高硬度水應先軟化處理,降低硬度再進反滲透。
11、固體顆粒:固體顆粒對反滲透膜的危害極大,必須進行預處理。
12、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對膜有危害,必須進行預處理。
13、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進入反滲透不能進行自行清除,應定期化學葯物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