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濾膜的物理清洗方法及化學清洗方法有哪些
超濾膜的清洗方法有哪些,詳細的解答:
一、物理清洗法:物理方法其實就是用有一定壓力的水去沖洗超濾膜,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因為這個水沖洗的方向不一樣,又可以分為逆向沖洗、反沖洗和正洗沖洗。
1.逆向沖洗:用原水沖洗膜內和進水端面的雜質。
2.反沖洗:用超濾水從膜塊表面的污染物沖鬆散、剝落,分別從進水口和濃縮口排出(可加酸、鹼或次氯酸鈉等葯品加強清洗效果)。
3.正洗沖洗:用原水沖洗膜內和端面的雜質,按運行狀態將超濾膜清洗干凈。
二、化學清洗法:
利用化學葯品與膜面雜質進行化學反應來達到清洗膜的目的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鹽酸、檸檬酸、草酸等,調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環清洗或者浸泡0.5h~1h後循環清洗,對無機雜質去除效果較好。
鹼溶液清洗:常用的鹼主要有NaOH ,調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環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後循環清洗,可有效去除雜質及油脂。
氧化劑清洗劑: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濾膜,可以去除污垢,殺滅細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殺菌劑。
加酶洗滌劑: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對去除蛋白質、多糖、油脂類污染物質有效。
進行方法與正常超濾過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處進入,濃縮液及超濾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環後排放,以凈水洗凈即可。
❷ 超濾膜的使用壽命是多久,其他濾芯使用狀況呢
超濾膜的使用壽命是多久?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超濾膜產品因為其過濾效果版好,產水量大,更重要權的也是超濾膜的使用壽命長,無需頻繁更換濾芯,減少消費。一般來說,好的超濾膜的使用壽命能夠達到3年以上。
另外,超濾膜在過濾方式上也分為內壓和外壓兩種,那麼哪種過濾方式能讓超濾膜的使用壽命更長呢?內壓式超濾膜被截留的污染物在超濾膜管內,可以被直沖洗水流全部沖走。而外壓式超濾膜的污染物存在於膜管之間,污染物無法全部沖洗干凈,日累月積,引起超濾膜堵塞。所以相對而言內壓式超濾膜的使用壽命更長。
超濾膜因為材質和品質的不同,在使用壽命長也有一些不同,但是總的來說,好的超濾膜的使用壽命在3-5年左右。
❸ 什麼是超濾膜技術
超濾膜的技術:
超濾膜技術是以壓力差動力的一種半透膜,在過濾膜的技術上可以分為超濾膜過濾、微孔膜過濾和逆滲透膜過濾三類。這個是根據超濾膜所能截留的雜質或分子量的大小區分的,如果是椐據膜的孔徑大小區分的話,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反滲透膜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濾膜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或採用其他分離技術所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
1.超濾膜化學穩定性高,可耐高溫、耐酸、耐鹼,因此對進水水質要求不高,通用性強;
2.超濾膜技術原理簡單,容易實現自動化運轉,節約勞動力,且操作簡便、易於維護,運行安全穩定;
3.超濾膜技術屬於物理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並不需加任何化學葯劑,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水體出現二次污染的情況;
4.超濾膜技術效率高,處理水量大,尤其是對污染較小的城市飲用水處理方面,展現出高的應用效率。
超濾膜技術是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的效率高、能耗低、處理水量大等優勢在水處理過程中很有成效,隨著技術發展日益成熟,超濾膜技術不僅在工業污水處理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城市飲用水凈化領域也體現出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市面上主流的凈水器主要包括超濾凈水器和RO反滲透凈水器兩種類型。反滲透凈水器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廢水,而超濾凈水器是否也會產生廢水呢?
通常情況下,超濾凈水機在工作時不會排出廢水,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廢水產生。雖然在過濾過程中沒有廢水排出,膜元件截留的雜質仍需排出,否則會對膜的性能造成損害。在進行物理清洗或化學清洗時,清洗過程中排出的水即為廢水。
超濾凈水機為何不排廢水?主要原因有兩點:
1. 超濾膜在運行時主要採用外壓式或內壓式過濾方式,能夠有效攔截細菌、病毒、泥沙等雜質,這些雜質被截留在膜元件的表面或內部,不會隨著產水排出。
2. 相較於RO反滲透凈水器,超濾機的過濾精度較低,因此產生的廢水較少,無需每天自動排放。部分超濾機具備自動清洗功能,能夠定期清除附著在濾芯上的有害物質,此時會有少量廢水排出。
❺ 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有何區別
一、內外原水凈水不同
1.外壓式:內部凈水,專高壓;外屬部原水。
2.內壓式:外部凈水,高壓;內部原水。
二、超濾膜位置不同
1.外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外表面。
2.內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內表面。
三、獨立內壁支撐層不同
1.外壓式;又稱復合膜,膜壁有2層,有獨立的內壁支撐層,不怕外部壓力擠壓。
2.內壓式:無獨立內壁支撐層,但是可以外壓過濾(膜組件的反沖洗)必須比正常運行壓力低一半。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的區別從常壓,原水凈水和獨立內壁支撐層這三個方面是不同的。
❻ 超濾機有廢水嗎 超濾凈水機為什麼不排廢水
超濾凈水機在工作時通常不會排出廢水,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廢水產生。以下是具體原因及解釋:
不排廢水的主要原因: 過濾方式不同:超濾膜主要採用外壓式或內壓式過濾方式,能夠有效攔截細菌、病毒、泥沙等雜質,這些雜質被截留在膜元件的表面或內部,不會隨著凈化後的水排出。 過濾精度較低:相較於RO反滲透凈水器,超濾機的過濾精度較低,能夠保留更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因此產生的廢水較少,無需每天自動排放。
少量廢水產生的情況: 物理或化學清洗:雖然在日常使用中,超濾凈水機不排廢水,但在進行物理清洗或化學清洗時,為了清除附著在濾芯上的有害物質,會有少量廢水排出。
綜上所述,超濾凈水機在正常工作時不排廢水,但在特定情況下會有少量廢水產生。
❼ 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有何區別
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的區別從常壓,原水凈水和獨立內壁支撐層這三個方面來看。
一、超濾膜位置不同
1、外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外表面。
2、內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內表面。
二、內外原水凈水不同
1、外壓式:外部原水,高壓;內部凈水。
2、內壓式:內部原水,高壓;外部凈水
三、獨立內壁支撐層不同
(7)外壓式超濾膜為何清洗不出來擴展閱讀:
1、超濾膜過濾原理
超濾膜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原液流過膜表面時,超濾膜表面密布的許多細小的微孔只允許水及小分子物質通過而成為透過液,而原液中體積大於膜表面微孔徑的物質則被截留在膜的進液側,成為濃縮液,因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
每米長的超濾膜絲管壁上約有60億個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徑只允許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而已知世界最小細菌的體積在0.2微米,因此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膠體、鐵銹、懸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機物等都能被超濾膜截留下來,從而實現了凈化過程。
2、計算公式
S內=πdL×n
S外=πDL×n
其中:S內為膜絲總內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內徑;
S外為膜絲總外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外徑;
L為超濾膜絲的長度;
n為超濾膜絲的根數。
❽ 內壓超濾膜和外壓超濾膜有何區別
超濾膜按結構,只有兩種,一種是外壓式超濾膜組件,另一種是內壓式超濾膜組件。
外壓式與內壓式區別
中空纖維膜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超濾的最主要形式。根據緻密層位置不同,中空纖維濾膜又可分為內壓膜、外壓膜兩種。
外壓式膜的進水流道在膜絲和膜殼內壁之間,膜絲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因而更適合於原水水質較差、懸浮物含量較高的情況;
內壓式膜的進水流道是中空纖維的內腔,為防止堵塞,對進水的顆粒粒徑和含量都有較嚴格的限制,因而適合於原水水質較好的工況。
外壓式運行原理
原液經壓力差沿徑向由外向內滲透過中空纖維成為透過液,而截留的物質則匯集在中空絲的外部。
在超濾膜組件中,中空纖維膜絲內腔空間是固定的,而膜絲之間存在著自由活動的空間。因此採用外壓式進水方式,對於進水最大顆粒尺寸的限制以及進水懸浮物濃度的限制都更寬松,因而大大降低了過濾流道被堵塞的風險或幾率。例如類似外壓式結構的膜生物反應器(MBR),可對高懸浮物污水直接進行處理。同時,由於膜絲之間存在的自由活動空間,外壓式超濾可以採用最廉價、高效的和環保的氣擦洗方式對超濾膜進行清洗;而內壓式則不能或者不建議採用氣擦洗方式,而往往必須採用頻繁的化學加強反洗或化學清洗來緩解污染的問題。
內壓式運行原理
即原液先進入超濾膜中空絲內部,經壓力差驅動,沿徑向由內向外滲透過中空纖維成為透過液,濃縮液則留在中空絲的內部,由另一端流出。
❾ 內壓式和外壓式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區別分析
1. 內壓式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工作原理是將被處理的水引入中空纖維的內部。在壓力差的驅動下,水分子和有益礦物質通過膜壁上的微孔,而細菌、膠體、鐵銹和懸浮物等較大顆粒則被攔截在膜的外側。
2. 外壓式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工作原理則有所不同。水從外部進入,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沿中空纖維的徑向向內滲透。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和有益礦物質穿過膜的外壁成為凈化水,而污染物則聚集在膜的外側。
3. 內壓式和外壓式超濾膜的主要區別在於進水方向和過濾壓力點的不同。內壓式通過增加內部壓力推動水透過膜,而外壓式則依賴外部壓力使水沿中空纖維向內過濾。
4. 內壓式超濾膜由於水在膜內過濾,因此可能對水質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減少污染物與外部環境的接觸。外壓式超濾膜由於過濾過程中水與污染物接觸較多,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清洗以維持膜的過濾效率。
5. 兩種類型的超濾膜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選擇合適的超濾膜類型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過濾效果要求以及維護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