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渤海污染狀況
渤海沿岸的近百個港口,油污染問題嚴重,40多條河流注入,沿海城鎮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中。
大量的陸源污水和污染物隨水流進入渤海,統計顯示,近年來進入渤海的年污水量高達28億噸,佔全國排污水量的32%。其中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入海污水量尤為驚人,分別達到10~11億噸和3億噸。
各類污染物質總量超過70萬噸,佔全國入海污染物質總量的47.7%,使渤海成為人工納污池和天然垃圾場。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的污染最為嚴重,三灣的污染量占整個渤海污染總量的92%。
污染物主要包括無機氮、無機磷、石油類和耗氧有機物,以及重金屬。葫蘆島市長35.5公里的五里河,是排污溝,沿河的工廠每年排放近3000萬噸污水,鋅廠每年排放1396噸鋅入海,汞含量超標嚴重。
小清河是山東省的主要河流,每年入海污水幾萬噸。1998年河水呈醬色,河底底質中汞含量高達90噸,沿岸土壤和農作物中汞含量嚴重超標。
遼東灣海域油類超標率高達75%,其中錦州灣海域油污染達100‰,工業有毒有害廢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向錦州灣推進,形成「海退渣進」的奇觀。原貝類資源豐富的灘塗成為不毛之地,錦州灣還有7平方公裏海域為無生物之海。
大量氮、磷物質入海導致海水富營養化,赤潮頻發。近年來渤海發生的赤潮每年不下有10多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赤潮不僅威脅著當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還導致癌症發病率明顯上升。
秦皇島海域污染情況嚴重,10海里的水域養殖的扇貝不能生長,水面變色混濁。污染通過食物鏈嚴重危及當地人民的健康,居民頭發中汞、鉛和砷的檢驗值超過正常,癌症發病率明顯上升。
以上內容是海邊當地居民的真實表述,說明了渤海污染的嚴重性,令人深感憂慮。僅憑理性感受和數據難以完全理解實際情況,親眼見到此時的海水,更能直觀感受到污染的嚴重程度。
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具體位置在北緯37°07′~41°0′、東經 117°35′~121°10′。遼東半島南端老鐵三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遙相對峙,像一雙巨臂把渤海環抱起來,岸線所圍的形態好似一個葫蘆。渤海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海峽口寬59 海里,有30多個島嶼,其中較大的有南長山島、砣磯島、欽島和皇城島等,總稱廟島群島或廟島列島。 渤海由北部遼東灣、西部渤海灣、南部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部分組成。
B. 重慶已建成16處船舶污染物專用接收點,這對生態環境來說有何利處
近年來我國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然而發展中也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比如說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所以針對這些環境問題我們也有很好的倡導,努力將發展和環境保護同意並進。近日從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二十五次會議上了解到,重慶正在加快對碼頭污染防治的建設,並且要確保“一江碧水向東流”。就在去年就完成了4處船舶污染物專用接收點建設任務。
為了更好地維護環境治理水源污染,相關政府也出台了明確政策,表示實行免費接收船舶生活垃圾,政府購買服務讓港口企業和接收單位能夠接收船舶生活污水。環境問題是一項長久工程,只有基礎設施穩扎穩打,相信以後保護就會一路悵然無阻,當然這就需要我們國家上下一起努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