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給排水)及水力計算中1000i和v值代表什麼
i值表示單位管長上的水頭損失,即每米管道長度的壓力降。1000i則代表1000米管道長度的總水頭損失。
v值表示管道的斷面平均流速,單位為米每秒(m/s)。
在給排水系統的水力計算中,其他常見符號包括:
- H代表泵的揚程,即泵能夠提升水的高度。
- Q代表流量,即單位時間內流過管道的水量。
- V代表流速,通常指管道中水的平均流速。
- i代表水力坡降,表示每米管道長度上水的壓力降。
- S代表管道的橫截面積。
建築內部排水定額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每人每日為基準的排水量,另一種是以衛生器具為基準的排水量。這些排水定額受氣候條件以及建築物內衛生設備完善程度的影響。
由於建築內部給水量的流失較少,生活排水定額和時變化系數通常與生活給水系統的一致。生活排水的平均時排水量和最大時排水量的計算方法與生活給水量的計算方法相似,計算結果主要用於設計污水泵、化糞池等設施。
② 如何進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計算及平面、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一、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
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應包括:
- 處理構築物的布置
- 廠內管線的布置
- 輔助建築物的布置
處理構築物的布置時,要根據各構築物(及其附屬輔助建築物,如泵房、鼓風機房等)的功能要求和流程的水力要求,結合廠址地形、地質條件,確定它們在平面圖上的位置。在這一工作中,應使聯系各構築物的管、渠簡單而便捷,避免遷回曲折,運行時工人的巡迴路線簡短和方便;在作高程布置時土方量能基本平衡;並使構築物避開劣質土壤。布置應盡量緊湊,縮短管線,以節約用地,但也必須有一定間距,這一間距主要考慮管、渠敷設的要求,施工時地基的相互影響,以及遠期發展的可能性。構築物之間如需布置管道時,其間距一般可取5-8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構築物(如消化池、消化氣罐等)的間距則按有關規定確定。
廠內管線的布置應使各處理構築物或各處理單元能獨立運行,當某一處理構築物或某處理單元因故停止運行時,也不致影響其他構築物的正常運行,若構築物分期施工,則管、渠在布置上也應滿足分期施工的要求;必須敷設接連人廠污水管和出流尾渠的超越管,在不得已情況下可通過此超越管將污水直接排人水體,但有毒廢水不得任意排放。廠內尚有給水管、輸電線、空氣管、消化氣管和蒸氣管等。所有管線的安排,既要有一定的施工位置,又要緊湊,並應盡可能平行布置和不穿越空地,以節約用地。這些管線都要易於檢查和維修。
輔助建築物包括泵房、鼓風機房、辦公室、集中控制室、化驗室、變電所、機修、倉庫、食堂等。它們是污水處理廠設計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建築面積大小應按具體情況與條件而定。有可能時,可設立試驗車間,以不斷研究與改進污水處理方法。輔助建築物的位置應根據方便、安全等原則確定。如鼓風機房應設於曝氣池附近以節省管道與動力;變電所宜設於耗電量大的構築物附近等。化驗室應遠離機器間和污泥干化場,以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辦公室、化驗室等均應與處理構築物保持適當距離,並應位於處理構築物的夏季主風向的上風向處。操作工人的值班室應盡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夠便於觀察各處理構築物運行情況的位置。
此外,處理廠內的道路應合理布置以方便運輸;並應大力植樹綠化以改善衛生條件。
應當指出:在工藝設計計算時,就應考慮它和平面布置的關系,而在進行平面布置時,也可根據情況調整構築物的數目,修改工藝設計。
總平面布置圖可根據污水廠的規模採用1∶200~1∶1000比例尺的地形圖繪制,常用的比例尺為l:500。
二、污水處理廠的高程布置
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的任務是:確定各處理構築物和泵房等的標高,選定各連接管渠的尺寸並決定其標高。計算決定各部分的水面標高,以使污水能按處理流程在處理構築物之間通暢地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污水處理廠的水流常依靠重力流動,以減少運行費用。為此,必須精確計算其水頭損失(初步設計或擴初設計時,精度要求可較低)。水頭損失包括:
1. 水流流過各處理構築物的水頭損失,包括從進池到出池的所有水頭損失在內;在作初步設計時可按表1估算。
2. 水流流過連接前後兩構築物的管道(包括配水設備)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與局部水頭損失。
3. 水流流過量水設備的水頭損失。
水力計算時,應選擇一條距離最長、水頭損失最大的流程進行計算,並應適當留有餘地;以使實際運行時能有一定的靈活性。
計算水頭損失時,一般應以近期最大流量(或泵的最大出水量)作為構築物和管渠的設計流量,計算涉及遠期流量的管渠和設備時,應以遠期最大流量為設計流量,並酌加擴建時的備用水頭。
設置終點泵站的污水處理廠,水力計算常以接受處理後污水水體的最高水位作為起點,逆污水處理流程向上倒推計算,以使處理後污水在洪水季節也能自流排出,而水泵需要的揚程則較小,運行費用也較低。但同時應考慮到構築物的挖土深度不宜過大,以免土建投資過大和增加施工上的困難。還應考慮到因維修等原因需將池水放空而在高程上提出的要求。
在作高程布置時還應注意污水流程與污泥流程的配合,盡量減少需抽升的污泥量。污泥干化場、污泥濃縮池(濕污泥池),消化池等構築物高程的決定,應注意它們的污泥水能自動排入污水人流干管或其他構築物的可能性。
在繪制總平面圖的同時,應繪制污水與污泥的縱斷面圖或工藝流程圖。繪制縱斷面圖時採用的比例尺:橫向與總平面圖同,縱向為1∶50-1∶100。
現以圖2所示的乙市污水處理廠為例說明高程計算過程。該廠初次沉澱池和二次沉澱池均為方形,周邊均勻出水,曝氣池為四座方形池,表面機械曝氣器充氧,完全混合型,也可按推流式吸附再生法運行。污水在入初沉池、曝氣池和二沉池之前;分別設立了薄壁計量堰(矩形堰,堰寬0.7m,梯形堰,底寬0.5m)。該廠設計流量如下:
近期 =174L/s
遠期 =348L/s
=300L/s
=600L/s
迴流污泥量以污水量的100%計算。
各構築物間連接管渠的水力計算見表2。
處理後的污水排入農田灌溉渠道以供農田灌溉,農田不需水時排入某江。由於某江水位遠低於渠道水位,故構築物高程受灌溉渠水位控制,計算時,以灌溉渠水位作為起點,逆流程向上推算各水面標高。考慮到二次沉澱池挖土太深時不利於施工,故排水總管的管底標高與灌溉渠中的設計水位平接(跌水0.8m)。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地面高程為50.00m。
高程計算中,溝管的沿程水頭損失按表2所定的坡度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流速水頭的倍數計算。堰上水頭按有關堰流公式計算,沉澱池、曝氣池集水槽系底,且為均勻集水,自由跌水出流,故按下列公式計算:
B=(1)
=1.25B(2)
式中Q--集水槽設計流量,為確保安全,常對設計流量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數();
B--集水槽寬(m);
h0--集水槽起端水深(m)。
高程計算:
高程(m)
灌溉渠道(點8)水位
49.25
排水總管(點7)水位
跌水0.8m
50.05
窨井6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1×390
50.44
窨井6前水位
管頂平接,兩端水位差0.05m
50.49
二次沉澱池出水井水位
沿程損失=0.0035×100=0.35m
50.84
二次沉澱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35-0.25=0.10m
50.94
二次沉澱池中水位
集水槽起端水深 =0.38m
自由跌落=0.10m
堰上水頭(計算或查表)=0.02m
合計 0.50m
51.44
堰F3後水位
沿程損失=0.0028×10=0.03m
局部損失==0.28m
合計 0.31m
51.75
堰F3前水位
堰上水頭=0.26m
自由跌落=0.15m
合計 0.41m
52.16
曝氣池出水總渠起端水位
沿程損失=0.64-0.42=0.22m
52.38
曝氣池中水位
集水槽中水位=0.26m
52.64
堰F2前水位
堰上
③ 污水處理廠的管道水力坡度是根據什麼來取值的。是查表獲得嗎查表的話,能不能附下表。
根據D,Q,V,充滿度查水力計算表.
在具體計算中,已知設計流量Q和管道粗糙系數n,需要求管徑D、水力半徑R、充滿度、管道坡度和流速.
兩個方程式中有5個未知數,因此必須先假定3個求其它兩個,計算復雜,為了簡化計算,常採用水力計算圖,即把流量、管徑、坡度、流速、充滿度、粗糙系數各水力因素之間的關系繪製成的水力計算圖.
對每一張圖表來說,管徑和粗糙系數已知,圖上的曲線表示流量、流速、坡度以及充滿度之間的關系,在這4個因素中,知道其中兩個就可以查出其它兩個.應掌握水力計算圖的使用方法.
例:已知粗糙系數為0.014,流量為32L/s,管徑為300mm,充滿度為0.55,求流速和坡度.
首先找到管徑為300mm的那張圖,在圖上有四組線條,豎線表示流量,橫線表示水力坡度,從左向右下傾的斜線表示流速,從右向左下傾的斜線表示充滿度.每條線上的數字代表相應的數值.
從圖中找出流量為32L/s的豎線和充滿度為0.55的那條斜線,兩線相交的點落在坡度為0.0038的那橫線上,則坡度為0.0038,落在流速為0.8m/s和0.85m/s之間,估計為0.81m/s.
例:已知粗糙系數為0.014,管徑為400mm,流量為41L/s,流速為0.9m/s,求坡度和充滿度.
採用管徑為400mm那張圖,找出流量為41L/s的那條豎線和流速為0.9m/s的那條斜線,兩線的交點落在代表坡度為0.0043的那條橫線上,則坡度為0.0043,落在充滿度為0.35與0.4兩條斜線之間,估計充滿度為0.39
④ 排水管道水力計算的任務是什麼
根據設計流量確定管道的尺寸,確定管道的坡度。
1、根據設計流量確定管道的尺寸:根據預期的污水量或者雨水排放量,計算出所需的管道直徑,以確保管道能夠有效地輸送這些水量。
2、確定管道的坡度:為了利用重力進行排水,需要計算出管道的最小坡度,以保證水流能夠在管道內順暢流動,防止堵塞和積水。
⑤ 水力計算表
水力計算表
根據具體的水力計算編制計算表。譬如兩環、10管段。
求各管段流量、流速、壓降,各節點的水頭的計算表格可以分為三種表格:1、初分配流量下的管段數據計算管段編號i 2 3 5 6 7 8 9管段長度Li (m) 650 550 330 350 360 590 490管段直徑Di (mm) 300 200 300 200 200 300 100管段阻力系數si 404.4 ... ... ... ... ... ...初分配管段流量qi(m^3/s)0.089 ... ... ... ... ... ...管段壓降hi(m) 4.67 0.21 2.37 2.75 1.45 1.70 3.52管段的阻尼系數zi(0) 96.21 62.03 ... ... ... ... ...2、第一次施加環流量後的管段數據(略) 第二次施加環流量後的管段數據(略) ......3、節點數據計算(略)計算時必須預先畫好簡圖,並在圖上編好管段號、節點號、環號及各管段的已知數據。
表頭必須註明各欄目的計算的物理量,並標明單位。
求教關於給排水的管道水力計算
一般建築給排水中,管徑的計算分兩大類,給水管、排水管及雨水管。詳情可參閱《建築給排水工程》(第六版)給水管徑計算在第二章,先算出當量Ng,再根據當量算流量,根據流量Q=VA算出管徑;排水管徑計算在該書第五章,根據公式5-1算出排水設計秒流量,按照表5-1選取衛生器具當量和秒流量,計算出各管段的設計秒流量後差附表5-1,可確定管徑和坡度。
雨水管:先計算出屋面面積,再乘以暴雨強度(不同城市、多少年一遇的不同都有具體不同的公式計算 )和徑流系數得出所需排放的雨量。
再用雨量除以設計雨水斗的個數,得出每個雨水斗的流量。
建築給排水給水管段管徑如何確定已知當量
一、GB 50015—200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表3.1.14給出了衛生器具的給水定額流量、當量、連接管公稱管徑和最低工作壓力表。表4.4.4給出了衛生器具的排水流量、當量、排水管的管徑表。
建築給排水的衛生間給水和排水管徑應該按《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表中數據確定。
二,《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的表格;1、表3.1.14給出了衛生器具的給水定額流量、當量、連接管公稱管徑和最低工作壓力表。
建築內部排水塑料管水力計算表怎麼用啊
第一,你知道個段管段設計設計秒流量跟排水量,根據秒流量和排水當量總數確定管徑,查表即可。
第二,,我所遇見的大學宿舍都是污水廢水一起的,,直接入化糞池,,其實應該分設的。
第三,,只用便池排水,需要算整個房間的出水設備,,也就是說你的噴淋,,水龍頭,,便池沖洗的水,,都要喝起來計算的的。
給排水設計水力計算,怎麼計算最不利點和每段的壓力
高差+管道水頭損失+必須的出水水頭 根據流量查水力計算表查每米水力坡降。必須的出水水頭是《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中規定的,你還是自己去查一下吧。
其實,這是給排水基本計算,還是搞搞懂吧。
污水管道水力計算的例題
1、取流速,根據流量求出管徑。2、查《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一冊,根據管徑找出i,和v。
3、求水力損失: 沿程阻力損失 + 局部阻力損失沿程阻力損失=Li (L是長度,i是查表所得)局部阻力損失=∑ξv2/2g (ξ是彎頭啊之類的損失的系數)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我也不是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