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級反滲透前為什麼要加阻垢劑
一級反滲透前加阻垢劑原因:
各種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懸浮物和溶解性物質。懸浮物主要是膠體、微生物、藻類等。溶解性物質主要是易溶鹽和難溶鹽如碳酸鹽、硫酸鹽和硅酸鹽、金屬氧化物、酸鹼等。
懸浮物一般靠預處理中的混凝沉澱或超濾去除,阻垢劑針對的是難溶鹽。在反滲透過程中,原水部分透過膜變成產水,原水體積減少,難溶鹽濃度增加,當超過其飽和溶度積,難溶鹽便會析出,在膜面形成結垢。阻垢劑的作用是能使難溶鹽濃度超過其飽和溶度積而不至於析出。
㈡ 阻垢劑的添加比列
反滲透阻垢劑是一種專門用於防止反滲透系統中結垢的化學添加劑。推薦濃度通常在3到6ppm之間,這意味著每處理一噸進水,需要添加3到6克的阻垢劑。計算月用量的公式為:W=Q×S×H×30/1000。其中,W代表月用量(公斤),Q代表反滲透設備的進水流量(立方米/小時),S代表投加濃度(3-6ppm,即g/噸),H代表反滲透設備的工作時間(小時),1000是用於單位換算。
舉個例子,如果一台反滲透設備的產水量為75噸/小時,那麼進水流量至少需要100噸/小時。根據上述公式,月用量計算如下:100×3.5×24×30/1000=252公斤。這個數值給出了每月所需的阻垢劑總量,以確保反滲透系統的正常運行。
合理控制阻垢劑的添加比例對於保持反滲透系統的高效運行至關重要。過量添加可能會增加運行成本,並對系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而不足則可能導致結垢問題,影響系統性能。因此,精確計算並合理調整投加濃度是必要的。
在實際操作中,還需定期監測系統狀態,根據水質變化適時調整添加比例。這不僅有助於延長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還能確保水質穩定達標。通過科學管理和維護,可以有效預防結垢,提高反滲透系統的整體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應用場景下,反滲透阻垢劑的使用濃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具體應用時,應參考設備製造商的指導建議或相關技術標准,以確保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