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頂管污水管線施工測量控制要點

頂管污水管線施工測量控制要點

發布時間:2021-12-10 06:42:25

㈠ 管道施工測量

管道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是確定開挖邊線、測設坡度板及頂管工程測量。

一、確定開挖邊線釘立邊樁

在開挖邊線時,管道中線的里程樁會被挖掉。為了便於恢復中心線的位置,應在管道主點處的中線延長線上設置中線控制樁,這些中線控制樁應設在不受施工破壞而且引測方便的地方。

開挖邊線的寬度是根據管徑大小、埋設深度和土質情況等而定。如圖12-8(a)所示,橫斷面較平坦時,開挖管槽的寬度可由下式計算,即

B=b+2mh (12-2)

式中:b——管底寬度;

h——挖土深度;

1/m——邊坡坡度。

若埋設深度較淺,土質堅實,可垂直開挖管槽,如圖12-8(b)所示,即開挖管槽寬度等於管底寬度。在垂直中線方向兩側定出開挖管槽寬度,釘上木樁,兩相鄰的斷面同側邊樁的連線,即為開挖邊線,用石灰撒出灰線,作為開挖的界線。

圖12-8 開挖邊線

圖12-9 坡度板

二、坡度板的測設

坡度板又稱龍門板,如圖12-9所示。每隔10m或20m設置一個坡度板,橫跨在溝槽的上方,作為施工控制中線和構築物的位置以及掌握管道設計高程的標志。

坡度板必須穩固,其頂面應保持水平。把經緯儀安置在中線控制樁上,前視遠處中線控制樁的中心點,把管道中心線測設到坡度板上,釘立中心釘。安裝管道時,可在中心釘上懸掛垂球,將中心位置投影到管槽內,以便控制管道中線。

為了控制管槽開挖深度,從附近水準點用水準儀測出各坡度板頂的高程。管底設計高程可在橫斷面設計圖上查得(它未包括管壁和墊層的厚度),坡度板頂與管底設計高程之差,即為坡度板頂往下開挖的深度,稱為下返數。由於下返數往往非整數,而且各坡度板的下返數都不相同,施工檢查時就很不方便。為了使一段管道內的各坡度板具有相同的整分米的下返數(預先確定的下返數),為此可按下式計算每一坡度板頂向上或向下量取調整數

調整數=預先確定的下返數-(板頂高程-管底設計高程)(12-3)

根據調整數,在高程板上定出點位,釘上小釘。這個釘稱為坡度釘。兩相鄰的坡度釘連線,即為管底坡度線的平行線。在全段施工中,只要做一根木桿,在桿上標出選定的下返數的位置,便可隨時檢查槽底是否挖到管底設計高程,以便保證管道符合設計的坡度。

現舉例說明坡度釘的高程計算,如表12-4所示。將設計斷面圖的樁號、距離、設計坡度及管底設計高程分別填入第1,2,3,5欄內,測得的坡度板頂的高程填入第4欄內。例如0+000樁號的下返數為34.200-32.530=1.670m。其餘類推,分別填入第6欄。預先確定的下返數為整數(1.5m),填入第7欄內。第8欄內為板頂高程調整數,如0+000樁號為1.670-1.50=-0.170m,負值表示向下量取0.170m,即為板頂高程的調整數;0+040,0+050樁號的板頂高程調整數是正值,向上量取0.004m和0.058m。最後將板頂高程加板頂高程的調整數得坡度釘高程,填入第9欄。

表12-4 坡度釘測設記錄表

坡度釘設置後,必須重新進行水準測量,檢查是否有誤。

在全線管道安裝完畢後,應再一次檢查管道中線和檢查井的位置,並測定管頂及檢查井的高程,編繪竣工圖表,供日後維修管線之用。

三、頂管施工測量

當管線穿越道路或重要建築物時,往往不允許開槽施工,這時就需採用頂管施工法。

1.中線測量

先挖好頂管工作坑,然後根據地面管道的中線控制樁,用經緯儀將頂管中線樁分別引測到坑壁的前後,並打入木樁和鐵釘,在坑內標定中線的位置,如圖12-10所示。

在進行頂管中線測量時,在管內前端橫置一根小水平尺,尺長略小於管徑,尺上有刻劃和用小釘標出尺中心點,頂管時用水準器將尺放平,這樣尺的中心點即位於管子的中心線上。從經緯儀望遠鏡中可以檢查出管子中心的偏差,管子每頂進0.5~1.0m並進行頂進校正一次。若採用激光經緯儀(或激光水準儀),則激光經緯儀可沿中線方向發射一束可見光,使頂管偏差校正更為方便。

圖12-10 頂管中線測量

2.頂管高程測量

先在工作坑內設置臨時水準點,將水準儀(若使用激光經緯儀或激光水準儀,則操作更為方便)安置在坑內,後視臨時水準點,前視立於管內各測點的短標尺,即可測得管底各點高程。將測得的管底高程與管底設計高程進行比較,即可知道校正頂管高程和坡度的數據。

復習題

1.作縱斷面水準測量,其實測數據如圖12-11所示。

圖12-11 縱斷面水準測量

1)按第十二章表12-1格式,將各數據填入表中。

2)計算各樁號的地面高程,並作校核,BM1高程為33.254m,BM2高程為33.260m。

3)根據算得的地面高程,畫出縱斷面圖。縱向比例尺1:100,橫向比例尺1:1000。

4)已知0+000樁號地面高程為33.279m,設計管底高程為32.354m,管底設計坡度-5‰,試畫出管道設計線,並求管道挖深。

2.如第十二章圖12-9所示,已知管底高程為33.254m,坡度釘距管底要求是整數1.5m,附近水準點高程為34.472m,用水準儀測量,在水準點上的後視讀數為1.400m,試說明如何求得坡度釘的准確位置。

㈡ 有誰知道頂管(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要點,請幫忙發一下!

1、頂力問題:增加中繼環和泥漿潤滑。中繼環間距20—200m,越靠近工具管間距越小;泥漿作用:潤滑、減沉。泥漿材料:膨潤土泥漿,穩定、失水少。注入孔設置:軸向——工具管相鄰3-4節為有孔管,之後每隔2-5節設有孔管。環向——周圈均勻設3-4個壓漿孔。壓漿原則:先壓後頂,隨頂隨壓,及時補漿。
2、方向控制:計算機控制、激光導向或三段雙鉸管。
3、正面土體控制:局部加壓(沖泥倉)、泥水平衡、土壓平衡頂管機應用。

㈢ 頂管施工監理控制要點

這樣的就是需要控制質量,密度,等等方面的呀,有一個具體的標准文件的
需要好好熟悉了。

㈣ 頂管施工監測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頂管施工檢測的基本要點
主要包括頂管施工階段的要求、方法及頂管工作坑設置和設備的安裝。
1.作好施工組織設計要全面、細致地研究並分析。
2.作好洞口構造、中繼環的設置、壓漿孔的布置、穩定土層的措施要做好檢查 。
3.作好工程保護措施和環境監測做好檢查。
4.作好施工方法及機頭的選型及採取技術措施。
5.要了解施工機具性能。
6.作好採用的頂管施工方法,應檢查施工單位是否預先做出分析,估算應符合合同規定的保護環境的要求,當預計影響程度難以確保地面建築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線的正常使用時,應督促施工單位必須採取有效技術措施進行監測和保護。
7.檢查施工現場機頭和工具管,必須和經過批準的所選定機頭設備一致,特別是機頭直徑、糾偏設備、出土裝置、動力等必須匹配,機頭與工具的聯結必須滿足糾偏的技術要求,無滲漏。
8.作好頂管設備必須經維修保養,檢驗合作後方可進入施工現場。開頂前作好 頂管全套設備及各類機具進行模擬操作,確保正常方可使用。
9.工作坑的平面位置應避免設置在高壓電線下,在交通出入口及場地狹小處,要離開地下管線、建築物、鐵路等有一定距離。
10.工作坑與建築物及地下管線的最小平面距離,要根據土質及場地條件來考慮工作坑的施工方法。當採用鋼板或沉井法施工的工作坑,地面沉陷的影響范圍,一般可按基礎深度的1.5倍考慮,否則應採用技術保護措施。
11.工作坑的施工機械設備或腳手架等裝置,與架空輸電線路之間的最小距離應滿足有關電業規定。
12.頂進工作坑的後背設施和土體的最大允許反力需經計算,並滿足最大頂力的需要,必須保證結構物穩定、無位移,必要時作好 結構物後背及土體應予以加固。
架空線作好 地和跨越物的最小距離 表1-14
線路經過地區或跨越項目 最小距離(m)
電力線 垂直交叉 0.5kv以下 1.0
6~10kv 2.0
35~110kv 3.0
154~220kv 4.0
水平接近 0.5kv以下 2.5
6~10kv 2.5
35~110kv 5.0
154~220kv 7.0
13.頂管進出預留洞的一段距離范圍,通常取10~20m,根據土體特性、機頭類型、周圍的地下管線、建築物的情況,應採取井點降水,土體加固等保護措施,保證機頭順利進出洞口,以防止土體流失,機頭下沉。
14.工作坑的洞口必須設置止水圈和封門板,止水圈應在整個頂管過程中能有效防止水土和觸變泥漿的流失。
15.接收坑平面位置應滿足施工設計的要求,盡量避免設置在高壓電線下和交通繁忙處。地下管線與建築物要有一定距離,必要時應採取井點降水、土體加固。
16.作好 導軌、頂機、千斤頂、油泵站、後背的布置安裝、應按順序進行以達到導軌穩定,頂機平衡,軸線、標高坡度符合頂管設計要求,當檢查操作運行正常後才可以拆除封門機頭頂入土體。
二、頂管施工階段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
1.作好 機具的使用、安裝方法、採取措施、施工要求,必須符合頂管施工技術規程、規范的要求。
2.工程施工質量應達到設計和驗收的質量標准。
3.檢驗方法:作好 照工程質量標准,運用常規檢查方法和儀器測量的方法(經緯儀、水準儀及鋼尺丈量),結合工程施工經驗和工程地質資料,認真觀測第一頂段施工情況進行分析考慮,嚴格施工 ,不斷提高工程質量。
4.作好 頂管機頭的選用型式必須滿足頂管穿越土層的特性和頂管工程的質量要求。
5.鋼板樁工作坑的平面尺寸以及後背的穩定和剛度應滿足施工操作和頂力的要求,基礎標高應符合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鋼板樁宜採用咬口聯結的方式。平面形狀宜平直、整齊。允許偏差:軸線位置100mm,頂部標高±100mm,垂直度1/100。
6.工作坑後背牆應結構穩定,無位移,與頂機軸線垂直後背牆的承壓面積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設計的要求。允許偏差:寬度5%,高度5%,垂直度1%,檢驗方法常用鋼尺丈量、測斜儀。
7.導軌應安裝穩定,軸線、坡度、標高應符合頂管設計要求。允許偏差:軸線為3mm;標高為0~ +3mm。
8.鋼筋混凝土沉井的製作、結構強度、下沉標高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規程,井體無滲漏。製作允許偏差見表1-15。
沉井製作允許偏差 表1-15
偏差名稱 允許偏差(mm) 偏差名稱 允許偏差(mm)
長、寬 ±0.5%,不得大於100 井壁厚度 ±15
曲線部分的半徑 ±0.5%,不得大於50 井壁、隔牆垂直度 1%
兩作好 角線長度 作好 角線長的1% 預埋件, 預留孔位移 ±20

㈤ 在管線測量前,收集控制點資料的目的是什麼

收集控制點是為了對施工范圍內的控制點進行加密;
管線施工可能會導致控制點的位置發生位移和沉降;
要經常利用控制點對施工范圍內的控制點進行復核。
如果控制點距離施工范圍比較近,也可以直接利用進行定位測量和標高測量。
望採納,謝謝

㈥ 頂管施工常用的測量方法是哪些

  1. 光學法(測量水平和垂直偏差)。頂管施工常用的測量方法主要裝置包括激光和主動或被動目標、經緯儀、激光經緯儀和CCD攝像機。

  2. 電磁法(測量垂直和水平偏差)。

  3. 陀螺法(測量水平偏差)。

  4. 液面水平法(測量絕對高度)。

  5. 傾角計主要是機械鍾擺(測量掘進機的傾角和偏轉)。

  6. 路徑測量(測量頂進長度)

㈦ 市政工程雨污水如何定位管線的位置,一般放線的給幾個控制點。 知道控制點之後如何用測量儀確定管道位置。

在控制點上輸入測站坐標後按照一定的角度和相應的距離把它就放出來

閱讀全文

與頂管污水管線施工測量控制要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安神騏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856
桑樂太陽能除垢價格 瀏覽:145
養殖廢水調試期間出現大量白色泡沫 瀏覽:957
從外地回北京用隔離嗎 瀏覽:851
前置過濾器有廢水比例 瀏覽:296
高鐵衛生間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891
摩托車濾芯堵塞怎麼辦 瀏覽:58
空調濾芯清洗品牌怎麼樣 瀏覽:448
聚氨酯共混增韌環氧樹脂研究 瀏覽:383
城區老污水管改造 瀏覽:242
鄰居排污水流到我家門口怎麼辦 瀏覽:545
空調濾芯裝一下多少錢 瀏覽:186
飲水機投幣器怎麼調設置 瀏覽:168
汽油濾芯連接線不接怎麼樣 瀏覽:325
沁園凈水器過濾水tds 瀏覽:418
RO膜的溫度換算系數 瀏覽:130
污水提升泵法國 瀏覽:946
醬油樣品用蒸餾水答案 瀏覽:268
古代釀酒如何蒸餾 瀏覽:72
超濾膜組裝視頻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