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期使用的熱水壺底部有一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為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將足量
﹙1﹚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75%;﹙2﹚至少需要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86.22g
(1)由圖可知碳酸鈣完全專反應時放屬出二氧化碳3.3g;設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消耗HCl的質量為y
z ≈ 3.147g
至少需要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的質量為:
﹙5.475g+3.147g﹚÷10% =86.22g
答:至少需要質量分數為10%的鹽酸86.22g
❷ 怎麼產生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碳
水中溶來解的二氧化碳會微弱電自離,生成碳酸根以及碳酸氫根,它們與水中的鈣離子反應就生成碳酸鈣和碳酸氫鈣,後者則會逐漸再反應成碳酸鈣(穩定存在形態)。而氫氧化鎂也是同理,水中的氫氧根與鎂離子反應即生成氫氧化鎂。望對你有幫助,祝好~
❸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應用(1)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請寫出用稀鹽酸清洗水垢的化學方程
(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2H2O+MgCl2
(2)工業上常用純鹼和熟石灰來製取燒鹼,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3)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和鐵都能和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❹ 水垢的成分為什麼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水中含有鈣、鎂離子以及碳酸根、碳酸氫根、硫酸根等。當水達到一定溫度,其中的鈣版、鎂離子權與酸根結合,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等析出沉澱,從而形成水垢。
一般水中含鈣離子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為鈣鹽。
成分:碳酸鈣(鎂)。水中含碳酸氫鈣(鎂),這些都是可溶的,水煮沸後,二者分解為碳酸鹽沉澱 。
Ca(HCO3)2====CaCO3(沉澱)+CO2↑+H2O
由於氫氧化鎂比碳酸鎂更難溶,因此生成的碳酸鎂可轉化為氫氧化鎂。
MgCO3+H20=====Mg(OH)2(沉澱)+CO2↑
❺ 長期使用的水壺底部結有一層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為較准確測定水垢中氫氧化鎂的含量,實
平均值=
2.17g+2.22g+2.21g |
3 |
100 |
x |
44 |
2.2g |
❻ 長期使用的熱水壺底部有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用稀鹽酸可以清除水垢.某學校化學研究性
(1)氫復氧化鈉因吸收二氧制化碳而質量增加,根據生成中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的增加和反應時間確定點,把點用平滑曲線連接;
故答案為:
❼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發現,長期使用的熱水壺底部有一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他們為
設12.5g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3g
100 |
x |
44 |
3.3g |
7.5g |
12.5g |
❽ 燒水的鋁壺中經常結有一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CaCO3質量:100x44/44=100g;質量分數:1/3
Mg(OH)2質量:300-100=200g;質量分數:2/3
❾ 鹽酸與水垢(主要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反應方程式
鹽酸與碳酸鈣:CaCO3+2HCl=CaCl2+H2O+CO2↑
鹽酸與氫氧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❿ 如何證明水垢中含有氫氧化鎂和碳酸鈣
取樣,放入水中,發現不溶解,說明其為不溶於水的物質;
取樣,滴加稀版鹽酸,發現產生氣權泡,並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現澄清石灰石變渾濁;
取樣。滴加NH4Cl溶液,發現部分溶解,過濾後,向溶液中滴加過量氫氧化鈉,發現產生沉澱
綜合1、2所述,說明裡面含有碳酸鈣,綜合1、3所述,說明裡面含有氫氧化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