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醇蒸餾塔的材質
鈦鋼復合板,不銹鋼復合板。甲醇俗稱木醇、木精,是一種透明、無色、有毒的揮發性液體,甲醇蒸餾塔的材質為鈦鋼復合板,不銹鋼復合板,不銹鋼304和316L,雙向不銹鋼2205,鈦等材料。
㈡ 板式蒸餾塔為什麼要用合金材料
蒸餾裝置的塔器從其操作溫度來看不算太高,通常不會超過 400℃,從耐溫的要求來考慮,一般的低碳鋼均滿足其要求,對 低含硫、低酸值的原油(例如大慶原油)一般採用A3或0#鍋爐鋼 作為塔體或塔內主要部件的材料。
多數原油由於含有較多的硫或 者環烷酸,造成在生產過程中塔嚴重的腐蝕,針對腐蝕原因的不 同在材質選擇上應採取相應的措施。 為了滿足強度的要求,常減壓蒸餾裝置的蒸餾塔其是減壓 塔壁厚較大,所以要用合金材料。
㈢ 請問精餾塔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的目的和要求是什麼
課程目的和要求 目的: 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資料查閱、知識綜合應用、理論計算、設備選型、繪制圖形、編寫說明書。 培養工程觀念:理論→小試→放大。 要求: 設定大致框架,繪制工藝流程圖; 進行有關計算,得出設備主要尺寸和參數(塔高,直徑,塔板數等); 選擇附屬設備; 根據計算結果繪制主體設備圖形; 編寫設計說明書。 具體要求 所有工作必須獨立完成; 時間:5月24-6月11日: 6月2日提交設計說明書草稿、乙醇—水溶液的y-x圖、主體設備草圖和流程圖,老師批改後返回學生。 6月9日完成正式的設計說明書、乙醇—水溶液的y-x圖、主體設備圖和流程圖。 說明書右邊留30mm,用來標注參考文獻,圖紙必須規范,標注清楚。 6月10日—11日答辯。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題目 酒精生產過程板式精餾塔的設計: 設計題目: 設計生產能力為X噸/日的二級酒精精餾塔。 一、 設計條件 1、生產能力: X噸/日二級酒精 2、原料:乙醇含量29.8(W)的粗餾冷凝液,以乙醇——水二元系為主; 3、採取直接蒸汽加熱: 4、採取泡點進料: 5、餾出液中乙醇含量>95%(V),並符合二級酒精標准: 6、釜殘液中乙醇含量不大於0.2%(W): 一、 設計條件 7、四級酒精(含乙醇為95%(V)其它無要求)的產出率為二級酒精的2%; 8、塔頂溫度 78℃,塔底溫度100-104℃; 9、塔板效率0.3-0.4或更低; 10、精餾段塔板數計算值 ~22層,工廠 32層, 提餾段塔板數計算值 ~10層,工廠 16層; 11、二級酒精從塔第三、四、五層提取; 12、二、四級酒精的冷卻溫度為25℃, 冷卻水溫度:進口20℃,出口35-40℃ 13、迴流比大致范圍 3.5-4.5(通過最少迴流比計算) 14、其他參數(除給出外)可自選。 二、設計說明書的內容 1、目錄; 2、設計題目及原始數據(任務書); 3、簡述酒精精餾過程的生產方法及特點, 4、論述精餾總體結構(塔型、主要結構)的選擇和材料選擇; 5、精餾過程有關計算(物料衡算、熱量衡算、理論塔板數、迴流比、塔高、塔徑塔板設計、進出管徑等); 設計說明書的內容 6、設計結果概要(主要設備尺寸、衡算結果等); 7、主體設備設計計算及說明; 8、主要零件的強度計算(選做); 9、主要附屬設備的選擇(換熱器等); 10、參考文獻 ; 11、後計及其它. 三、設計圖要求 1、用594×841圖紙繪制裝置圖一張:一主視圖,一俯視圖,一剖面圖,兩個局部放大圖。設備技術要求、主要參數、接管表、部件明細表、標題欄。 2、 用420×594圖紙繪制設備流程圖一張; 3、用坐標紙繪制乙醇—水溶液的y-x圖一張,並用圖解法求理論塔板數
㈣ 甲醇蒸餾塔為什麼要用陶瓷填料
因為陶瓷的耐高溫且不易與蒸餾氣體發生反應,金屬的或其他的易反應
㈤ 酒精蒸餾塔一般是怎麼安裝的啊
龍康酒精蒸餾塔是稀有金屬鈦等材料及其合金材料製造的化工設備具有強度高、韌性大、耐高溫、耐腐蝕、比重輕等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與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輕工、紡織、制鹼、制葯、農葯、電鍍、電子等領域。
一、塔高
板式塔的塔高由主體高度、頂部空間高度、底部空間高度以及裙座高度等部分組成。
1、主體高度
板式塔主體高度為從塔頂第一層塔盤至塔底最後一層塔盤之間的垂直距離。蒸餾操作常用理論塔板數的多少來表述塔的高低。確定塔板效率,從理論塔板數求得實際塔板數,再乘以塔板間距,即可求得板式塔的主體高度。
2、頂部空間高度
板式塔頂部空間高度是指塔頂第一層塔盤至塔頂封頭切線的距離。為了減少塔頂出口氣體中夾帶的液體量,頂部空間一般取 1.2—1.5m。有時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必須更多地除去氣體中夾帶的霧沫,則可在塔頂設置除沫器。如用金屬除沫器,則網底到塔盤的距離一般不小於塔板間距。
3、底部空間高度
板式塔的底部空間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層塔盤到塔底下封頭切線處的距離。當進料系統有 15min 的緩沖餘量時,釜液的停留時間可取3~5min,否則須取15min。但對釜液流量大的塔,停留時間一般也取3~5min;對於易結焦的物料,在塔底的停留時間應縮短,一般取1~1.5min。據此,根據釜液流量、塔徑即可求出底部空間高度。塔釜底部空間提供氣液分離和緩沖的空間。
4、裙座高度
塔體常由裙座支承,有時也放在框架上用支耳支承。裙座高度是指從塔底封頭切線到基礎環之間的高度,由工藝條件確定。
(1)泵需要的凈正吸入壓頭按塔釜的低液面進行計算。立式熱虹吸式再沸器真空操作,需要塔裙座的高度較高。
(2)再沸器安裝高度、長度等。
二、 立式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
1、管口方位
(1)再沸器入塔口最好與最下一層塔盤的降液板平行安裝。若因塔的布置及配管等原因不能平行安裝時,必須考慮安裝擋板。
(2)再沸器入塔口要注意人塔物流不得妨礙底部受液盤內的液體流出。
(3)如果是過熱蒸汽入塔,為防止降液管內的液體受熱而部分汽化,過熱蒸汽入口管不宜放在降液管的旁邊。
2、管口高度
管口高度應考慮:
(1)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連接在塔底部最下一層塔板下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應能提供熱虹吸再沸器氣液相混合物(一般其氣相質量分率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而是)氣液相分離、氣相在最下一層塔板再分布的氣相空間即可。根據經驗,通常熱虹吸再沸器入塔口距離上部塔盤的距離是一個多板間距,500mm左右,一般不超過800mm。
(2)高於塔釜液位上限。熱虹吸再沸器的推動力是密度差,通常熱虹吸再沸器入口與熱虹吸再沸器人塔口的密度差並不很大,推動力較小,如果返回口在液相區,就會加大阻力,使再沸器的流動性變差,影響到換熱效果。另外,也造成液位不穩定,並且再沸器出口氣液混合物沖破液層,有時會產生很大力量,損壞塔板和內件。
(3)立式熱虹吸再沸器的布置及配管要求。立式熱虹吸再沸器安裝時其列管束上端管板位置與塔釜正常液面相平,立式熱虹吸再沸器至塔釜的連接管道應盡量短,不允許有袋形,一般不設閥門。
三、液位計口
(1)液位計上方接管擋板
為了監視、調整釜內液量,塔釜上一定要設置一對液位計介面。其中上方接管口直接接在塔壁時,由於再沸器返回物料及沿塔壁下降液體等流入液面計的影響,會造成讀數不準。須在上方接管處設置擋板,以使液面顯示准確、穩定。
(2)操作液位
塔操作時塔釜液位通常有正常液位、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在有聯鎖控制時,還設有高高液位和低低液位。液位需要根據底部空間高度確定原則來確定。正常液位一般在最高液位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
(3)液位計長度
塔釜液位計長度應涵蓋操作過程中各種工況的液位范圍 (正常液位、最低液位和最高液位),以對液位進行監視、調整。
四、塔釜系統整合設計
塔釜管口有時由塔內件廠家進行設計,設計單位審查圖紙時,需要結合塔及再沸器的布置進行審核,關注各管口的高度設置是否合理;底部空間高度是否合理。
㈥ 分離甲醇-水混合液的填料精餾塔設計
由於甲醇與水不共沸,因此精製甲醇並不困難,只需根據工藝要求條件下(溫度/壓力)時的純甲醇的蒸氣壓和水的蒸氣壓求出相對揮發度,然後根據所需甲醇所需求的純度,計算出所需理論塔板數,計算出塔高再根據採用的塔型(板式塔或填料塔)及產量(小時)計算出塔徑.
㈦ 苯-氯苯分離過程板式精餾塔設計的問題
化學方面是最困源難的計算
微積分
苯 - 氯苯分離過程中篩蒸餾塔的設計
</設計介紹
1.1氯苯介紹
1.2簡介設計
過程中的草圖和說明
3個過程的計算和主要設備的設計
3.1蒸餾塔物料平衡...... /> 3.2車牌號碼,以確定
3.3蒸餾塔的工藝條件和物理數據計算
3.4整改塔體工藝尺寸計算
3.5托盤的主要工藝尺寸計算的接觸後,受
..........
詳細稍微
得分的兩個二維地圖
㈧ 化工原理精餾塔設計到底怎麼做啊 把步驟發下啦~謝謝
例子
篩 板 式 精 餾 塔 設 計 報 告
一、設計任務:
要精餾分離的混合物為:苯-甲苯
原料液組成為 xf= 54.1200 %(摩爾)
塔頂產品產量 D = 108.20 kmol/h (每小時 108.20千摩爾)
塔頂產品組成 xd= 95.7300 %(摩爾)
塔底殘液組成 xw= 3.5200 %(摩爾)(以間接蒸汽加熱計)
-----------------------------
二、物料衡算:
設計者選取的D、Xd、Xf、Xw見以上「設計任務」
可計算出:
若按間接蒸汽加熱計, 則由以下物料平衡關系式:
F = D + W
FXf= DXd+WXw
可計算得:
原料液量 F = 197.18 kmol/h
塔底產品產量 W = 88.98 kmol/h
---------------------------------
三、塔板數的確定:
設計時選取:
實際迴流比是最小迴流比的 1.60倍,進料液相分率q= 1.00,
此時,最小迴流比 Rmin= 1.02
實際迴流比 R= 1.60* 1.02= 1.63
理論板數N =12.4, 其中,精餾段N1 = 5.2, 提餾段N2 = 7.3
由平均黏度、相對揮發度μav, αav, 可算得全塔效率 Et = 0.5946
實際板數Ne= 22, 其中,精餾段Ne1= 9, 提餾段Ne2= 13
-----------------------------
四、塔徑的確定:
可由板間距 Ht 和 (Vl/Vg)(ρl/ρg)^0.5
確定氣液負荷參數C, 從而求得液泛氣速Uf=C ?[(ρl-ρg)/ ρg]^0.5,
最後根據塔內氣體流通面積A=Vg/U=Vg/[(0.6---0.9)Uf]估算塔徑D, 再圓整之。
按精餾段首、末板,提餾段首、末板算得的塔徑分別為:
1.620米、1.663米, 1.731米、1.807米
程序自動圓整(或手工強行調整)後的塔徑為:
---1800.0毫米,即 1.800米---
--------------------------------
五、塔板和降液管結構設計:
堰長與塔徑之比Lw/D= 0.70
堰長 Lw= 1 mm
塔徑 D = 1800 mm
安定區寬度 Ws= 75 mm
開孔區至塔壁距離Wc= 50 mm
孔徑 do= 5 mm
孔中心距 t = 15 mm
堰高 hw= 50 mm
降液管底隙高度 hd'= 40 mm
塔板厚度 tp= 4 mm
板間距 Ht= 450 mm
以上為選定[調整]值; 以下為計算值:
計算孔數 n= 9111
塔截面積 A= 2544690 mm^2
降液管截面積 Ad= 223155 mm^2
有效截面積 An= 2321535 mm^2
工作區面積 Aa= 2098380 mm^2
開孔區面積 Aa'= 1775172 mm^2
總開孔面積 Ao= 178898 mm^2
Ad/A= 0.0877
An/A= 0.8246
Ao/Aa'= 0.1008
----------------------------------------
六、流體力學校核:
精餾段首板:
單板壓降 ΔHt=ho+he=ho+β(hw+how)= 0.08m清液柱
要求各板總壓降 ∑(ΔHt)<0.3 atm
堰上液頭how=0.0028Fw(Vl'/Lw)^(2/3)=0.01645m
為流動穩定,要求how>0.006m, 如實在達不到此要求則用齒形堰。
液沫夾帶率 ψ=0.0611
要求,ψ〈0.1 (0.15)
降液管內泡沫層高度Hd'=ΔHt+(hw+how)+hd= 0.30m
要求 Hd'<Ht+hw, 否則降液管發生液泛
液體在降液管內平均停留時間τ=Hd*Ad/Vl= 7.02秒
要求, τ> 3 至 5 秒, 以防止氣體隨液體帶入下層塔板
實際孔速與漏液時孔速之比Uo/Uomin=12.87/ 6.87=1.873
Uo必須大於Uo(即比值>1)。要求該比值最好 > 1.5,以免漏液過量
精餾段末板:
單板壓降(氣體) ΔHt= 0.09m清液柱
要求各板總壓降 ∑(ΔHt)<0.3 atm
堰上液層高度 how=0.01740m
為流動穩定,要求how>0.006m, 如實在達不到此要求則用齒形堰。
液沫夾帶率 ψ=0.0737
要求,ψ〈0.1 (0.15)
降液管泡沫層高度 Hd'= 0.31m
要求 Hd'<Ht+hw, 否則降液管發生液泛
液體在降液管內停留時間 τ= 6.69秒
要求, τ> 3 至 5 秒, 以防止氣體隨液體帶入下層塔板
孔速與漏液孔速之比Uo/Uomin=13.21/ 6.81=1.939
要求該比值最好 > 1.5, 否則可導致漏液過量
提餾段首板:
單板壓降(氣體) ΔHt= 0.10m清液柱
要求各板總壓降 ∑(ΔHt)<0.3 atm
堰上液層高度 how=0.02945m
為流動穩定,要求how>0.006m, 如實在達不到此要求則用齒形堰。
液沫夾帶率 ψ=0.0439
要求,ψ〈0.1 (0.15)
降液管泡沫層高度 Hd'= 0.36m
要求 Hd'<Ht+hw, 否則降液管發生液泛
液體在降液管內停留時間 τ= 3.62秒
要求, τ> 3 至 5 秒, 以防止氣體隨液體帶入下層塔板
孔速與漏液孔速之比Uo/Uomin=13.28/ 7.20=1.845
要求該比值最好 > 1.5, 否則可導致漏液過量
提餾段末板:
單板壓降(氣體) ΔHt= 0.10m清液柱
要求各板總壓降 ∑(ΔHt)<0.3 atm
堰上液層高度 how=0.03107m
為流動穩定,要求how>0.006m, 如實在達不到此要求則用齒形堰。
液沫夾帶率 ψ=0.0542
要求,ψ〈0.1 (0.15)
降液管泡沫層高度 Hd'= 0.39m
要求 Hd'<Ht+hw, 否則降液管發生液泛
液體在降液管內停留時間 τ= 3.55秒
要求, τ> 3 至 5 秒, 以防止氣體隨液體帶入下層塔板
孔速與漏液孔速之比Uo/Uomin=13.80/ 7.04=1.960
要求該比值 最好 > 1.5, 否則可導致漏液過量
--------------------------------------------
七、塔高:
塔高約11.7米
㈨ 精餾設備的精餾塔
完成精餾操作的主體設備。塔體為圓筒形,塔內設有供氣液接觸傳質用的塔板(見板式塔)或填料(見填充塔)。在簡單精餾塔中,只有一股原料引入塔中,從塔頂和塔底分別引出一股產品。隨化工生產的發展,出現了多股進料和多股出料或有中間換熱的復雜塔。在實際生產中,常有組分相同而組成不同的幾宗物料都需要分離。如果把這些物料混合以後進行分離,則能耗較大。為此可在塔體適當位置設置多個進料口,將各宗物料分別加入塔內。例如裂解氣深冷分離的脫甲烷前冷流程,就是將四宗組成和溫度都不相同的液化裂解氣在不同位置送入脫甲烷塔進行精餾的。在精餾塔內,氣液兩相的組成沿塔高逐漸發生變化。因此,在塔體不同高度上設置出料口,可以得到組成不同的產品,這稱為側線出料。石油煉制工業中的常壓塔和減壓塔,就是通過側線出料得到不同產品的實例。
在精餾塔內氣液兩相的溫度自上而下逐漸增加,塔頂最低,塔底最高。如果塔底和塔頂的溫度相差較大,可在精餾段設置中間冷凝器,在提餾段設置中間再沸器,以降低操作費用。供熱費用取決於傳熱量和所用載熱體的溫位。在塔內設置的中間冷凝器,可用溫位較高、價格較便宜的冷卻劑,使上升氣體部分冷凝,以減少塔頂低溫冷卻劑的用量。同理,中間再沸器可用溫位較低的加熱劑,使下降液體部分汽化,以減少塔底再沸器中高溫加熱劑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