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脫氨反應
脫氨基作用是由各種脫氨酶催化的,反應產物是對應的酮基化合物。在氨基酸的由於谷氨酸脫氫酶在肌肉組織中含量很低活性又弱,難於進行聯合脫氨基作用。現
㈡ 什麼是脫氨基作用
脫氨基作用:氨基酸中的氨基在脫氨酶的作用下,將氨基脫下來成為NH3的過程.
㈢ 求氨氮蒸餾裝置圖
本標准參照採用國際標准ISO5663-1984《水質——凱氏氮的測定——硒催化礦化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主題內容本標准規定了以凱氏(Kjeldahl)法測定氮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被轉化為銨鹽的有機氨化合物。此類有機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質、月示、腖、氨基酸、核酸、尿素及其他合成的氮為負三價態的有機氮化合物。它不包括疊氮化合物、連氮、偶氮、腙、硝酸鹽、亞硝基、硝基、亞硝酸鹽、腈、肟和半卡巴腙類的含氮化合物。
1.2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測定工業廢水、湖泊、水庫和其他受污染水體中的凱氏氮。
1.3測定范圍
凱氏氮含量較低時,分取較多試樣,經消解和蒸餾,最後以光度法測定氨。含量較高時,分取較少試樣,最後以酸滴定法測定氨。
1.4最低檢出濃度
試料體積為50mL時,使用光程長度為10mm比色皿,最低檢出濃度為0.2mg/L。
2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並加熱消解,使有機物中的胺基氮轉變為硫酸氫銨,游離氨和銨鹽也轉為硫酸氫銨。消解時加入適量硫酸鉀提高沸騰溫度,以增加消解速率,並以汞鹽為催化劑,以縮短消解時間。消解後液體,使成鹼性並蒸餾出氨,吸收於硼酸溶液中。然後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測定氨含量。汞鹽在消解時形成汞銨絡合物,因此,在鹼性蒸餾時;應同時加入適量硫代硫酸鈉,使絡合物分解。
3試劑
本標准所用試劑除另有說明外,均為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均為無氨水。
3.1無氨水制備
3.1.1離子交換法:將蒸餾水通過一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帶有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1.2蒸餾法:於1L蒸餾水中,加入0.1mL濃硫酸,並在全玻璃蒸餾器中重蒸餾,棄去50mL初餾液,然後集取約800mL餾出液於具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2硫酸,P20=1.84g/mL。
3.3硫酸鉀(K2SO4)。
3.4硫酸汞溶液:稱取2g紅色氧化汞(HgO)或2.74g硫酸汞(HgSO4),溶於40mL(1+5)硫酸溶液中。
3.5硫代硫酸鈉一氫氧化鈉溶液:稱取500g氫氧化鈉溶於水,另稱取25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於上述溶液中,稀釋至1L,貯於聚乙烯瓶中。
3.6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H3BO3)溶於水,稀釋至1L。
3.7硫酸標准溶液,c(1/2H2SO4)=0.02mo1/L:分取11mL(1+19)硫酸,用水稀釋至1L。按下述操作進行標定。
稱取經180℃乾燥2h的基準試劑級碳酸鈉(Na2CO3)約0.5g(稱准至0.0001g),溶於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內,稀釋至標線。
移取上述25.00mL碳酸鈉溶液於150mL錐形瓶中,加25mL新煮沸放冷的水,加1滴甲基橙指示液(0.5g/L),用硫酸標准溶液滴定至淡橙紅色止,記錄用量。
計算:
C=m*1000825/(V*53*250)
式中:c——硫酸標准溶液濃度,mo1/L;
m——稱取碳酸鈉質量,g;
V——硫酸標准溶液滴定消耗體積,mL;
53——碳酸鈉(1/2H2SO3)摩爾質量。
3.8甲基紅-亞甲藍混合指示液:稱取200mg甲基紅溶於100mL95%乙醇。稱取100mg亞甲藍溶於50mL95%乙醇。以兩份甲基紅溶液與一份亞甲藍溶液混合後供用。每月配製。
4儀器
4.1凱氏定氮蒸餾裝置
參見下圖。
㈣ 氨氮如何去除
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物理法含反滲透、蒸餾、土壤灌溉等處理技術;化學法含離子交換、氨吹脫、折點加氯、焚燒、化學沉澱、催化裂解、電滲析、電化學等處理技術;生物法含藻類養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術等處理技術 。
目前比較實用的方法有: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氨吹脫法、生物法以及化學沉澱法。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將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當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最低,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處理氨氮廢水所需的實際氯氣量取決於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最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折點加氯法處理後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1mg殘留氯大約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時會產生氫離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殘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計)。折點氯化法除氨機理如下:
Cl2+H2O→HOCl+H++Cl- NH4++HOCl→NH2Cl+H++H2O
NHCl2+H2O→NOH+2H++2Cl-NHCl2+NaOH→N2+HOCl+H++Cl-
折點氯化法最突出的優點是可通過正確控制加氯量和對流量進行均化,使廢水中全部氨氮降為零,同時使廢水達到消毒的目的。對於氨氮濃度低(小於50mg/L)的廢水來說,用這種方法較為經濟。為了克服單獨採用折點加氯法處理氨氮廢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點,常將此法與生物硝化連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率達90%~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在寒冷地區此法特別有吸引力。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化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適用於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㈤ 急求氨氮蒸餾裝置的蒸餾的原理,以及所需的儀器
氨氮蒸餾是往含氨氮的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pH提高到10以上,將氨氮(NH4+)轉化為內氨水(NH3H2O),再通過加熱蒸餾方容式使氨水分解為NH3揮發出來,揮發出按一般以弱酸(如硼酸)吸收後進行檢測.
一般有專門的定氮儀,也可自行採用煤氣燈+帶冷凝管的三口燒瓶+洗氣瓶+吸收瓶構建.
㈥ 氨減壓蒸餾和加壓蒸餾應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被蒸餾液體中若含有低沸點物質時,通常先進行普通蒸餾,再進行水泵減壓蒸餾,而油泵減壓蒸餾應在水泵減壓蒸餾後進行
㈦ 轉氨基與脫氨基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轉氨是一個α-氨基酸的α-氨基藉助轉氨酶的催化作用轉移到一個α-酮酸的過程。脫氨基是移除分子上的一個氨基。[1]人類的肝臟經由脫氨作用將氨基酸分解。
2、作用不同:轉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的一種途徑。其實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與α-酮酸的酮基進行了交換。脫氨基作用是細胞內從有機化合物分子上除去氨基的酶促反應,是機體內氨基酸代謝的第一步。
3、方法不同:肌肉中通過嘌呤核苷酸循環使許多氨基酸脫去氨基。反應由轉氨酶和其輔酶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維生素B6的衍生物。人體內最重要的轉氨酶為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
(7)脫氨及蒸餾擴展閱讀:
脫氨基注意事項:
1、體內絕大多數氨基酸通過轉氨基作用脫氨。參與蛋白質合成的20種α-氨基酸中,除甘氨酸、賴氨酸、蘇氨酸和脯氨酸不參加轉氨基作用,其餘均可由特異的轉氨酶催化參加轉氨基作用。轉氨基作用最重要的氨基受體是α酮戊二酸,產生谷氨酸作為新生成氨基酸。
2、進一步將谷氨酸中的氨基轉給草醯乙酸,生成α酮戊二酸和天冬氨酸,或轉給丙酮酸。生成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通過第二次轉氨反應,再生出α酮戊二酸。
3、轉氨基作用是可逆的,所以平衡常數約為1.反應的方向取絕於四種反應物的相對濃度。因而轉氨基作用也是體內某些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重要途徑。
㈧ 怎樣寫出廣義和狹義的脫氨過程
怎樣寫出廣義和狹義的圖案過程?這個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化學問題,還需要專業的人士的回答
㈨ 圖解脫氨基作用
(一)氧化脫氨基:第一步,脫氫,生成亞胺;第二步,水解.
(二)非氧化脫氨基作用:①還原脫氨基(嚴格無氧條件下);②水解脫氨基;③脫水脫氨基;④脫巰基脫氨基;⑤氧化-還原脫氨基,兩個氨基酸互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有機酸、酮酸、氨;⑥脫醯胺基作用.
(三)轉氨基作用.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間發生氨基轉移作用,結果是原來的氨基酸生成相應的酮酸,而原來的酮酸生成相應的氨基酸.
(四)聯合脫氨基:1、以谷氨酸脫氫酶為中心的聯合脫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先轉到α-酮戊二酸上,生成相應的α-酮酸和Glu,然後在L-Glu脫氨酶催化下,脫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並釋放出氨.2、通過嘌呤核苷酸循環的聯合脫氨基做用.
哎呀這些東西都是老師講過的,網上也能搜到,真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