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2O的A2O工艺
A2O法又称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该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工艺流程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4、沉淀池,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存在的待解决问题:
1、除磷效果难再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P/BOD值高时更甚;
2、脱氮效果也难再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3、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排水工程》(第四版,下),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贰』 什么是A20法处理工艺
复A20法处制理工艺又称AAO法处理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其工艺特点是:
1、在系统上A20法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不易发生污泥丝状膨胀,SVI值一般小于100;
3、污泥含磷高,具有较高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轻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叁』 A2O的A2O工艺
A2O工艺,全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二级和三级污水处理,甚至中水回用。它的核心在于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氮和磷的去除。首先,厌氧反应器利用污泥中的磷并部分氨化有机物。接着,缺氧反应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通过内循环从好氧区送回。好氧反应器,即曝气池,负责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工艺流程紧凑,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有助于控制丝状菌的过度生长,保持较低的SVI值。
A2O工艺的优势在于其同步脱氮除磷的能力,运行成本低,无需大量投药。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提高除磷效果和进一步优化脱氮效果存在局限,尤其是在P/BOD值较高时。此外,控制沉淀池中的溶解氧浓度至关重要,既要防止厌氧释放磷,又需避免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尽管存在这些待解决的问题,A2O工艺凭借其高效性和经济性,在污水处理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值得在实际应用中继续优化和改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肆』 A2O工艺优缺点及改进工艺总结整理
A2O工艺,全称为Anaerobic-Anoxic-Oxic法,是一种广受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二级及三级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该方法能够有效脱除氮和磷,但传统A2O工艺中,单泥系统下实现脱氮和除磷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泥龄矛盾、碳源竞争、硝酸盐及溶解氧(DO)残余干扰等问题。以下是对传统A2O工艺存在的矛盾及改进策略的详细探讨。
首先,泥龄矛盾是传统A2O工艺中的一大挑战。在单一系统中,功能微生物如聚磷菌(PAOs)、反硝化菌和硝化菌混生,但它们在泥龄需求上存在差异。自养硝化菌的世代周期较长,需要长泥龄运行;而PAOs属短世代周期微生物,其最大世代周期(Gmax)小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周期(Gmin),这直接影响了系统的磷减量化。此外,污泥龄过短还会导致PAOs内源呼吸消耗糖原,影响厌氧区乙酸盐吸收和聚β-羟基烷酸(PHAs)的存储,进而降低除磷效率。在长泥龄厌氧环境中,GAOs对乙酸盐的吸收速率高于PAOs,导致PAOs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影响其释磷行为。
其次,碳源竞争及硝酸盐和DO残余干扰是另一个重要问题。碳源主要消耗在释磷、反硝化和异养菌的正常代谢过程中。为同时完成脱氮和除磷,进水的碳氮比(BOD5/ρ(TN))应大于4~5,碳磷比(BOD5/ρ(TP))应大于20~30。当碳源含量不足时,PAOs吸收易降解发酵产物完成细胞内PHAs合成,导致后续缺氧区碳源不足,抑制反硝化潜力,降低系统对TN的脱除效率。残余硝酸盐随外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干扰厌氧释磷过程,最终影响磷高效去除。当厌氧区NO3--N质量浓度高于1.0 mg/L时,对PAOs释磷产生抑制,达到3~4 mg/L时,释磷(PO43--P)速率降至2.4 mg/(g·d)。
针对传统A2O工艺的矛盾与问题,改进策略主要包括复合式A2/O工艺、基于碳源竞争的解决策略、解决硝酸盐干扰的工艺改革和针对DO残余干扰的处理方式。复合式A2/O工艺通过在好氧区投加浮动载体填料,增强自养硝化菌的性能,同时保持悬浮态污泥的SRT,减少对系统反硝化和除磷的影响。通过补充外碳源、倒置A2/O工艺及其改良工艺(JHB、UCT、MUCT)解决碳源竞争及硝酸盐干扰问题,以及在好氧区末端增设非曝气区,以减少DO残余干扰。
综上所述,传统A2O工艺的改进旨在解决泥龄矛盾、碳源竞争和硝酸盐及DO残余干扰等问题,通过复合式工艺、外碳源补充、倒置工艺改良和非曝气区增设等方式,实现更高效的脱氮除磷效果。这些改进策略对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