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BS连续本体工艺
ABS连续本体工艺是一种生产ABS树脂的主要方式,其特点和应用如下:
主要特点:
改进方法:
应用领域:
成型条件:
注意:此处的ABS连续本体工艺与“美国船级社”无关,两者是不同领域的概念,不可混淆。
『贰』 MABS树脂的原料配比及其生产工艺
生产方法为先生产甲、乙两共聚物,然后将两共聚物共混制备透明ABS。甲共聚物是指甲基丙烯酸甲酯、St、AN进行乳液聚合制得MSA三元共聚物;乙共聚 物是指聚丁二烯橡胶溶解在MMA、St、AN进行乳液共聚合;将制得的两共聚物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加入增塑剂、填料等。产品中BR含量为5%~30%。 制备的MABS既保持了ABS的优良综合性能,又具有透明功能,引起广泛重视。
『叁』 PC/ABS的合成方法
ABS树脂的生产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工业装置上应用较多的是乳液接技掺合法和连续本体法。
1.乳液接枝掺合工艺:
乳液接枝掺合法是在ABS树脂的传统方法--乳液接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SAN共聚工艺不同又可分为乳液接枝乳液SAN掺合、乳液接枝悬浮SAN掺合、乳液接枝本体SAN掺合三种,其中后两者在目前工业装置上应用较多。这三种乳液接枝掺合工艺都包括下面几个中间步骤:丁二烯乳胶的制备、接枝聚合物的合成,SAN共聚物的合成,掺混和后处理。
⑴丁二烯胶乳的合成:丁二烯胶乳的合成是ABS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单元,一般采用乳液聚合工艺生产。此生产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控制胶乳中总的固含量(一般总的固含量越高生产成本越低),控制橡胶粒子的大小,在0.05-0.6μm,最好在0.1-0.4μm范围内,粒径呈双峰分布,这样可使ABS树脂产品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韧性。
⑵接枝聚合物的合成:聚丁二烯与苯乙烯、丙烯腈接枝是ABS生产工艺中的核心单元。粒径呈双峰分布的聚丁二烯胶乳连续送入乳液接枝反应器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混合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单体与聚丁二烯之比提高则接枝聚合物和SAN共聚物的分子量及接枝度增加,内部接枝率一般随橡胶粒径的增加和橡胶交联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在粒径和橡胶交联密度恒定时接枝度和接枝密度是决定ABS产品性能的因素。
⑶SAN共聚物的合成:苯乙烯与丙烯晴共聚物合成方法有三种:乳液法、悬浮法和本体法。本体法采用热引发、连续聚合,产品纯净、质量较高,污染少,在SAN合成中正取代悬浮法,尤其在大型ABS生产装置上。悬浮法采用引发剂,间歇聚合、产品不如本体法纯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有污染,但工艺简单,流程短,投资少,聚合热易撒出,对中小型装置而言悬浮法较为经济。乳液法流程长,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
⑷掺混和后处理:最后将得到的ABS接枝聚合物与SAN共聚物以不同比例进行掺混,可以得到多种ABS树脂产品,掺混方法使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SAN与接枝聚合物的掺混和后处理工艺上有二种方法:在“湿工艺”中先将接枝胶液脱去大量水,得到的胶粒或胶块和SAN粒子一起送入特殊的挤出机进行干燥、混合和造料。在“干工艺”中,先用离心机将接枝胶液中大量水分脱去,然后用氮氧干燥,干燥的接枝胶粒和SAN粒子混合,挤出、干燥。此二种工艺都为连续法生产,其设备细节是专利技术。
『肆』 abs树脂工艺流程包括哪些工序
是注塑么
ABS塑料及产品注射成型工艺
ABS通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由于三种单体的比例不同,可有不同性能和熔融温度,流动性能的ABS如与其它塑料或添加剂共混,则更可扩大至不同用途和性能的ABS,如抗冲级、耐热级、阻燃级、透明级、增强级、电镀级等。
ABS的流动性介于PS与PC之间,其流动性与注射温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其中注射压力的影响稍大,因此成型时常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以降低熔体粘度,提高充模性能。
1、 塑料的处理
ABS的吸水率大约为0.2%-0.8%,对于一般级别的ABS,加工前用烘箱以80-85℃烘2-4小时或用干燥料斗以80℃烘1-2小时。对于含PC组份的耐热级ABS,烘干温度适当调高至100℃,具体烘干时间可用对空挤出来确定。
再生料的使用比例不能超过30%,电镀级ABS不能使用再生料。
2、 注塑机选用
可选用华美达的标准注塑机(螺杆长径比20:1,压缩比大于2,注射压力大于1500bar)。如果采用色母粒或制品外观要求料高,可选用小一级直径的螺杆。锁模力按照4700-6200t/m2来确定,具体需根据塑料等级和制品要求而定。
3、 模具及浇口设计
模具温度可设为60-65℃。流道直径6-8mm。浇口宽约3mm,厚度与制品一样,浇口长度要小于1mm。排气孔宽4-6mm,厚0.025-0.05mm。
4、 熔胶温度
可用对空注射法准确判定。等级不同,熔胶温度亦不同,建议设定如下:
抗冲级:220℃-260℃,以250℃为佳
电镀级:250℃-275℃,以270℃为佳
耐热级:240℃-280℃,以265℃-270℃为佳
阻燃级:200℃-240℃,以220℃-230℃为佳
透明级:230℃-260℃,以245℃为佳
玻纤增强级:230℃-270℃
对于表面要求高的制品,采用较高的熔胶温度和模温。
5、 注射速度
防火级要用慢速,耐热级用快速。如制品表面要求较高,则要用高速及多级注塑的射速控制。
6、 背压
一般情况下背压越低越好,常用的背压是5bar,染色料需用较高的背压以使混色均匀。
7、 滞留时间
在265℃的温度下,ABS在熔胶筒内滞留时间最多不能超过5-6分钟。阻燃时间更短,如需停机,应先把设定温度低至100℃,再用通用级ABS清理熔胶筒。清理后的混合料要放入冷水中以防止进一步分解。如需从其它塑料改打ABS料,则要先用PS、PMMA或PE清理熔胶筒。有些ABS制品在刚脱模时并无问题,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有变色,这可能是过热或塑料在熔胶筒停留时间过长引起的。
8、 制品的后处理
一般ABS制品不需后处理,只有电镀级制品需经烘烤(70-80℃,2-4小时)以钝化表面痕迹,并且需电镀的制品不能使用脱模剂,制品取出后要立即包装。
9、 成型时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有几种等级的ABS(特别是阻燃级),在塑化后其熔体对螺杆表面的附着力很大,时间长后会分解。当出现上述情况时,需要把螺杆均化段和压缩拉出擦试,并定期用PS等清理螺杆。
再生ABS塑料工艺流程
ABS 塑料,大部分来是自电器产品、多种日用品和一些机械上的小部件。
1.ABS 来说较多的是,电脑壳,电视机壳,仪表壳,车面板,装饰材料,把这料挑开,特别电镀、喷漆颜色等要分开。
2.化学处理、退镀、退漆,但退镀退漆必须慎重,因化学药水有一定配比,要用防护用品和容器,否则会引起伤害等事件
3.清洗槽去清洗,然后去晒干,配色或放辅助材料,目的是提高质量。
4.专用挤出机去造粒,但一定要放上过滤网,但过滤网按产品要求而放。
5.切粒有冷水切粒,也有风冷切粒,切粒标准, 3X4mm ,后进行包装标号。
『伍』 请教下ABS树脂的大致工艺,谢谢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工业上分乳液聚合法ABS和本体法ABS。因为回本体法ABS产品VOC少,所以答逐渐应用到车用塑料上替代乳液法ABS,但乳液法ABS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ABS品种。
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制成聚丁二烯胶乳,再加入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就制得ABS胶粉。这一步基本上各个公司都差不多。掺混的AS树脂可以用悬浮法的也可以用本体法的,奇美、LG等公司基本上都采用本体法的。然后将ABS粉料、AS料和各种添加剂按一定配比掺混,经挤出造粒,最终得到ABS树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