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滤膜的物理清洗方法及化学清洗方法有哪些
超滤膜的清洗方法有哪些,详细的解答:
一、物理清洗法:物理方法其实就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去冲洗超滤膜,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这个水冲洗的方向不一样,又可以分为逆向冲洗、反冲洗和正洗冲洗。
1.逆向冲洗:用原水冲洗膜内和进水端面的杂质。
2.反冲洗:用超滤水从膜块表面的污染物冲松散、剥落,分别从进水口和浓缩口排出(可加酸、碱或次氯酸钠等药品加强清洗效果)。
3.正洗冲洗:用原水冲洗膜内和端面的杂质,按运行状态将超滤膜清洗干净。
二、化学清洗法:
利用化学药品与膜面杂质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清洗膜的目的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盐酸、柠檬酸、草酸等,调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环清洗或者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对无机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碱溶液清洗:常用的碱主要有NaOH ,调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环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可有效去除杂质及油脂。
氧化剂清洗剂: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滤膜,可以去除污垢,杀灭细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杀菌剂。
加酶洗涤剂: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对去除蛋白质、多糖、油脂类污染物质有效。
进行方法与正常超滤过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处进入,浓缩液及超滤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环后排放,以净水洗净即可。
❷ 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是多久,其他滤芯使用状况呢
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超滤膜产品因为其过滤效果版好,产水量大,更重要权的也是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滤芯,减少消费。一般来说,好的超滤膜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3年以上。
另外,超滤膜在过滤方式上也分为内压和外压两种,那么哪种过滤方式能让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更长呢?内压式超滤膜被截留的污染物在超滤膜管内,可以被直冲洗水流全部冲走。而外压式超滤膜的污染物存在于膜管之间,污染物无法全部冲洗干净,日累月积,引起超滤膜堵塞。所以相对而言内压式超滤膜的使用寿命更长。
超滤膜因为材质和品质的不同,在使用寿命长也有一些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好的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在3-5年左右。
❸ 什么是超滤膜技术
超滤膜的技术:
超滤膜技术是以压力差动力的一种半透膜,在过滤膜的技术上可以分为超滤膜过滤、微孔膜过滤和逆渗透膜过滤三类。这个是根据超滤膜所能截留的杂质或分子量的大小区分的,如果是椐据膜的孔径大小区分的话,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反渗透膜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
1.超滤膜化学稳定性高,可耐高温、耐酸、耐碱,因此对进水水质要求不高,通用性强;
2.超滤膜技术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运转,节约劳动力,且操作简便、易于维护,运行安全稳定;
3.超滤膜技术属于物理方法,在水处理过程中并不需加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水体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4.超滤膜技术效率高,处理水量大,尤其是对污染较小的城市饮用水处理方面,展现出高的应用效率。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的效率高、能耗低、处理水量大等优势在水处理过程中很有成效,随着技术发展日益成熟,超滤膜技术不仅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城市饮用水净化领域也体现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市面上主流的净水器主要包括超滤净水器和RO反渗透净水器两种类型。反渗透净水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废水,而超滤净水器是否也会产生废水呢?
通常情况下,超滤净水机在工作时不会排出废水,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废水产生。虽然在过滤过程中没有废水排出,膜元件截留的杂质仍需排出,否则会对膜的性能造成损害。在进行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时,清洗过程中排出的水即为废水。
超滤净水机为何不排废水?主要原因有两点:
1. 超滤膜在运行时主要采用外压式或内压式过滤方式,能够有效拦截细菌、病毒、泥沙等杂质,这些杂质被截留在膜元件的表面或内部,不会随着产水排出。
2. 相较于RO反渗透净水器,超滤机的过滤精度较低,因此产生的废水较少,无需每天自动排放。部分超滤机具备自动清洗功能,能够定期清除附着在滤芯上的有害物质,此时会有少量废水排出。
❺ 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有何区别
一、内外原水净水不同
1.外压式:内部净水,专高压;外属部原水。
2.内压式:外部净水,高压;内部原水。
二、超滤膜位置不同
1.外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外表面。
2.内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内表面。
三、独立内壁支撑层不同
1.外压式;又称复合膜,膜壁有2层,有独立的内壁支撑层,不怕外部压力挤压。
2.内压式:无独立内壁支撑层,但是可以外压过滤(膜组件的反冲洗)必须比正常运行压力低一半。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的区别从常压,原水净水和独立内壁支撑层这三个方面是不同的。
❻ 超滤机有废水吗 超滤净水机为什么不排废水
超滤净水机在工作时通常不会排出废水,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废水产生。以下是具体原因及解释:
不排废水的主要原因: 过滤方式不同:超滤膜主要采用外压式或内压式过滤方式,能够有效拦截细菌、病毒、泥沙等杂质,这些杂质被截留在膜元件的表面或内部,不会随着净化后的水排出。 过滤精度较低:相较于RO反渗透净水器,超滤机的过滤精度较低,能够保留更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产生的废水较少,无需每天自动排放。
少量废水产生的情况: 物理或化学清洗:虽然在日常使用中,超滤净水机不排废水,但在进行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时,为了清除附着在滤芯上的有害物质,会有少量废水排出。
综上所述,超滤净水机在正常工作时不排废水,但在特定情况下会有少量废水产生。
❼ 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有何区别
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的区别从常压,原水净水和独立内壁支撑层这三个方面来看。
一、超滤膜位置不同
1、外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外表面。
2、内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内表面。
二、内外原水净水不同
1、外压式:外部原水,高压;内部净水。
2、内压式:内部原水,高压;外部净水
三、独立内壁支撑层不同
(7)外压式超滤膜为何清洗不出来扩展阅读:
1、超滤膜过滤原理
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已知世界最小细菌的体积在0.2微米,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2、计算公式
S内=πdL×n
S外=πDL×n
其中:S内为膜丝总内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内径;
S外为膜丝总外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外径;
L为超滤膜丝的长度;
n为超滤膜丝的根数。
❽ 内压超滤膜和外压超滤膜有何区别
超滤膜按结构,只有两种,一种是外压式超滤膜组件,另一种是内压式超滤膜组件。
外压式与内压式区别
中空纤维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超滤的最主要形式。根据致密层位置不同,中空纤维滤膜又可分为内压膜、外压膜两种。
外压式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和膜壳内壁之间,膜丝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因而更适合于原水水质较差、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内压式膜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为防止堵塞,对进水的颗粒粒径和含量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因而适合于原水水质较好的工况。
外压式运行原理
原液经压力差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而截留的物质则汇集在中空丝的外部。
在超滤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丝内腔空间是固定的,而膜丝之间存在着自由活动的空间。因此采用外压式进水方式,对于进水最大颗粒尺寸的限制以及进水悬浮物浓度的限制都更宽松,因而大大降低了过滤流道被堵塞的风险或几率。例如类似外压式结构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可对高悬浮物污水直接进行处理。同时,由于膜丝之间存在的自由活动空间,外压式超滤可以采用最廉价、高效的和环保的气擦洗方式对超滤膜进行清洗;而内压式则不能或者不建议采用气擦洗方式,而往往必须采用频繁的化学加强反洗或化学清洗来缓解污染的问题。
内压式运行原理
即原液先进入超滤膜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丝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
❾ 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区别分析
1. 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原理是将被处理的水引入中空纤维的内部。在压力差的驱动下,水分子和有益矿物质通过膜壁上的微孔,而细菌、胶体、铁锈和悬浮物等较大颗粒则被拦截在膜的外侧。
2. 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原理则有所不同。水从外部进入,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沿中空纤维的径向向内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和有益矿物质穿过膜的外壁成为净化水,而污染物则聚集在膜的外侧。
3. 内压式和外压式超滤膜的主要区别在于进水方向和过滤压力点的不同。内压式通过增加内部压力推动水透过膜,而外压式则依赖外部压力使水沿中空纤维向内过滤。
4. 内压式超滤膜由于水在膜内过滤,因此可能对水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污染物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外压式超滤膜由于过滤过程中水与污染物接触较多,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清洗以维持膜的过滤效率。
5. 两种类型的超滤膜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超滤膜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过滤效果要求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