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简单快速的做植物标本
1.植物干制标本制作
[1]蜡叶标本的作法
(1)采集
采集时,最好要取得一个完整的标本,那就是根、茎、叶、花、果实都有。植物从根到茎的顶端恰好是37公分最好,放在标准台纸上正合适。如果比较小也不成问题。若是比较高大,在采集时必须要照顾到植物的完整性。可采集它的典型代表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的部分。此外木本植物采花枝、果枝即可。一株植物上有异型叶,也应采几套下来供参考。在采集开始时,可先在采集箱或塑料袋中放些野草,使野草散发出水分以防止所采植物的水分散失,特别在炎热的季节是必要的。当标本采到手后,马上要放在采集箱中,以免水分散失。标本采多了时,可以把野草拿出来。
(2)压制
在压制标本之前首先必须想到台纸的大小。将所采的标本去些枝叶,花只留四五朵就够了。这样当标本干了的时候,不但美观,而且还重点突出,具有完整性。另外,在压制前必须将标本整理好,枝、叶、花、果各部分都要展开,平平地放着,不要叠起来,因为标本干透后就不能动了,这叫做整形。整形后将每份标本中间放几张吸水纸(可用报纸代替),把夹好的标本一份一份地重叠起来放在标本夹板中,用绳捆紧,并且要放在干燥和通气的环境中,上面还一定要加压力。每天须换一次吸水纸,使标本易干,以免发霉。压得紧,干得快,标本的形色才能保住;压得不紧,干得慢,而且还易皱褶。
(3)上台纸
标本干透了放在台纸上用线钉好,加上标签,就成了一份蜡叶标本。如果所采的标本没有单独一份是完整的,我们常常把两三份都不很完整的标本按照植物的实际情况拼凑在一处,成为一份完整的标本。
上台纸的标本如果太长,在压制时可将标本折2—3折。特别长的标本,最好分别取茎端一段、根部一段,钉在台纸上就够了。
[2]叶脉的干制法
将12克无水碳酸钠(有腐蚀性)溶于500毫升的清水中,然后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沸腾。将选好的树叶,放入烧杯中,煮约5分钟后,用玻璃棒轻轻拨开粘连的树叶(动作要轻)。当在叶面上出现均匀而柔软且略带透明的腐蚀物时,用摄子夹准叶柄,轻轻捞出,放在盛清水的培养皿中,清洗几次,漂去碱液,然后捞出叶片。用牙刷轻轻地分块刷去叶面上的叶肉,直至露出叶脉为止。最后将叶脉标本夹在吸水纸间,再用旧报纸压平压干即可(亦可染成各种颜色)。
2.植物浸制标本制作
[1]绿色的保存方法 绿色的保持主要是用铜盐溶液来进行处理,溶液的配方是:
醋酸铜的醋酸饱和溶液………20份
蒸馏水…………………………80份
配制时先把醋酸铜的醋酸饱和液放在蒸馏水中,用马口铁容器煮沸,然后把材料放里面煮烫,开始材料变成黄色,逐渐又恢复绿色,待至与原色相仿时,取出放冷水中充分洗涤,然后放在5%的甲醛中固定2—3日,最后用5%一10%的甲醛保存。
[2]红色果实的颜色保存 一般常用下列配方:
氯化锌……2份 福尔马林………1份
甘油…………1份 蒸馏水…………40份
配制时先将氯化锌溶于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福尔马林和甘油,充分搅拌后,将材料放入保存。在配制溶液过程中,如出现混浊沉淀,应过滤后再使用。
② 氯化锌盐酸蒸馏水混合后可以干吗用
氯化锌的浓溶液(ZnCl+HCl)与水混合,具有显著酸性:ZnCl2 +H2O = H[ZnCl2(OH)]
产物 H[ZnCl2(OH)] 为强酸,能溶解金属氧化物,常将这一特性用于电焊除锈,即在用锡焊接金属之前,用氯化锌浓溶液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而不损坏金属。
③ 显微镜怎么观察植物纤维
你好,如果你观察的对象还是木材,那就只有用专用切片机切成薄片了,如果已经是制好了的木浆只需让它在水中分散再沾一些分散液制片即可,这两种情况都要用碘-氯化锌染色剂对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剂配制:取用氯化锌20克 碘化钾6.5克。碘1.5克 蒸馏水加至100毫升溶解。先把氯化锌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钾,在碘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锌溶液~
④ 氯化锌怎么配制比重液
我来回答A1.1 碘化锌重液的配制先将145g锌粒倒入蒸发皿内,慢慢加入656ml碘氢酸,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加入644g碘化钾,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静置12h(放入通风柜中,严禁明火),液体变为无色透明时,加热蒸发到所需相对密度(浮选孢粉化石重液相对密度为2.05~2.3;净化炭片重液相对密度为1.3~1.9)。冷却后经双层滤纸过滤到棕色瓶内保存。
A1.2 氯化锌重液的配制
先将500g氯化锌倒入1000ml的玻璃烧杯中,加入150ml的蒸馏水,放在搅拌器上搅拌,待氯化锌完全溶解后加入180g的碘化钾,继续搅拌,直到碘化钾完全溶解,浮选孢粉化石重液相对密度为2.05~2.3;浮选炭片重液相对密度为1.3~1.9。经双层滤纸过滤到棕色瓶内保存。
⑤ 常用染色剂的染色剂
1、细菌染色剂
配方一 齐氏(Ziehl)石炭酸品红染液
甲液 取石炭酸5克,溶解在95毫升蒸馏水中。
乙液 取0.3克碱性品红,放入研钵中研磨,逐渐加入10毫升95%酒精,继续淹没,使它溶解。
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摇匀,过滤,装瓶,备用。
配方二 罗氏(Loeffler’s)美蓝染液
甲液 取5克美蓝,溶于100毫升95%酒精中,制成美蓝—酒精饱和液。
乙液 取氢氧化钾0.01克(或1%氢氧化钾溶液1毫升),溶液也可用于放线菌染色,0.1%浓度可用于酵母菌染色。
配方三 革兰氏(Gram’s)染液
用此液染色因先用甲液染色,再加乙液固定,用丙液处理,最后用丁液复染。四种液体的配方如下:
甲液(结晶紫液)
(1)结晶紫2克 95%酒精 20毫升
(2)草酸铵0.8克 蒸馏水 80毫升
使用钱江(1)、(2)液相混,静置48小时后使用。
乙液(碘液)
碘1克 碘化钾2克 蒸馏水 300毫升
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待碘全部溶解后,加水稀释至300毫升。
丙液 95%酒精溶液
丁液(番红花红液)
2.5%番红花红酒精溶液 10毫升 蒸馏水 100毫升
2、细菌特殊染色剂
配方一 芽孢染液 用此配方染色是用甲液染色后,用乙液复染。
甲液 取5克孔雀绿,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它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即成孔雀绿染液。
乙液 取番红花红0.5克,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它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集成番红花红复染液。
配方二 荚膜染液 此配方先用甲液染色,后用乙液复染。
甲液 取结晶紫0.1克,溶于少量蒸馏水后,加水稀释到100毫升,再加入0.25毫升冰醋酸一结晶紫染液。
乙液 取硫酸铜( )31.3克,溶于少量蒸馏水后,加水稀释到100毫升,即成20%硫酸铜脱色剂。
配方三 鞭毛染液
甲液
饱和明矾溶液 2毫升 5%石炭酸溶液 5毫升
20%丹宁酸溶液 2毫升
乙液
碱性品红11克 95%酒精 100毫升
使用前取甲液9毫升和乙液1毫升相混,过滤即可。
3、植物细胞壁染色剂
配方一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Ⅰ)
取固绿0.1克,溶于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0.1%固绿—酒精溶液。
该液能染色纤维素细胞壁,还用于动植物中作浆质染色剂。
配方二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Ⅱ)
氯化锌20克 碘化钾6.5克
碘1.5克 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先把氯化锌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钾,在碘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锌溶液。
该染液能把细胞壁染成紫色,胞质染成淡黄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1克碘和1.5克碘化钾,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碘液。
乙液 取7份硫酸和3份蒸馏水相混,即成66.5%硫酸溶液。
染色时,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纤维素细胞壁就染成黄色。
配方四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盐酸话本安) 1份
蒸馏水 70份 95%酒精 30份
硫酸 30份
将上述各组分相混,将细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质化细胞壁呈鲜黄或姜黄色。
配方五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Ⅱ)
取间苯三酚4~5克,溶于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间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1滴浓盐酸,然后滴上间苯三酚—酒精液1滴,木质化的细胞壁就染上樱红或紫红色。
配方六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Ⅲ)
取1克番红,溶于99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番红溶液。
4、细胞质染色剂
配方一 伊红染液
伊红染液一般配用水溶液和酒精溶液两种。
(1)取1克伊红,溶于99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伊红水溶液(市售红墨水内含伊红成分,可以用红墨水稀释液来代替本溶液)。
(2)取1克伊红,溶于99毫升70%酒精中,即成1%伊红—酒精溶液。
配方二 甲基蓝染液
取1克甲基蓝,溶于29毫升70%酒精中,加入70毫升蒸馏水,即成1%甲基蓝染液。
配方三 亮绿染液
取0.5克亮绿,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0.5%亮绿溶液。
5、细胞核染色剂
配方一 甲基绿染液
取1克甲基绿,溶于99毫升蒸馏水中,加入1毫升冰醋酸。本染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木质化细胞壁。
配方二 龙胆紫染液
取1克龙胆紫,溶于少量2%醋酸溶液中,加2%醋酸溶液,直到溶液不呈深紫色止。
配方三 美蓝(亚甲基蓝)染液
取0.5克美蓝,溶于30毫升95%酒精中,加100毫升0.01%氢氧化钾溶液,保存在棕色瓶内 。
此溶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细菌、血和神经组织等。
配方四 硼砂—洋红染液
取4克硼砂,溶于96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洋红,加热溶解后煮沸30分钟,静置3日,用100毫升70%酒精冲淡,放置24小时后过滤。
此染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糊粉粒和一般动物、植物的整体染色,如水螅、血吸虫等整体标本。
配方五 德氏(Delafield’s)苏木精染液
甲液 取1苏木精,溶于6毫升无水酒精中,即成苏木精—酒精溶液。
乙液 取10克铵矾溶于9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0%铵矾水溶液。
取甲液逐滴加入到乙液中,用纸遮盖,放在阳光明亮处,使它充分氧化。3~4天后将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25毫升甘油和25毫升甲醇,保存在密闭玻璃瓶内。静置1~2个月,待该液颜色变深时过滤,可长久保存。
本染液是染色体的优良染色剂,除能染细胞核外,还用来染纤维素、细胞壁和动植物组织。
配方六 席夫(Schiff’s)试剂
称取0.5克碱性品红,加到100毫升煮沸的蒸馏水中,再微微加热5分钟,不断搅拌,使它溶解。在溶液冷却到50摄氏度时过滤,滤液中加入10毫升1N盐酸。再冷却到25摄氏度时加入0.5克偏重亚硫酸钠()或无水亚硫酸氢钠( )。把溶液装入棕色试剂瓶内,摇荡后,塞紧瓶塞,放在黑暗中24小时。在溶液颜色退到淡黄色时,加入0.5克活性炭,用力摇荡1分钟,过滤后把滤液贮在棕色试剂瓶内,塞紧瓶塞,滤液应该是无色的。在使用时勿让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和见光(瓶外用黑纸或暗盒遮光)。如溶液变成红色,即失去染色能力。
碱性品红是较强的核染色剂,在孚尔根氏(Feulgen’s)反应中作为组织化学试剂,以检查DNA。
6、染色体染色剂
配方一 醋酸—洋红染液
取45毫升冰醋酸,加蒸馏水55毫升,煮沸后徐徐加入洋红1克,搅拌均匀后加入1颗铁锈钉,煮沸10分钟,冷却后过滤,贮存在棕色瓶内。
配方二 醋酸—地衣红染液
取45毫升醋酸,跟55毫升蒸馏水相混,加热,徐徐加入地衣红粉末1~2克,搅拌溶解后,缓缓煮沸2小时。冷却后过滤,贮存在棕色瓶里。
配方三 龙胆紫染液
取1克龙胆紫,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保存在棕色瓶内。
配方四 甲苯胺蓝染液
取0.5克甲苯胺蓝,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0.5%甲苯胺蓝水溶液。
⑥ 观察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晶体应该选择什么染色剂
配方一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Ⅰ)
取固绿0.1克,溶于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0.1%固绿-酒精溶液。
该液能染色纤维素细胞壁,还用于动植物中作浆质染色剂。
配方二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Ⅱ)
氯化锌 20克 碘化钾 6.5克
碘 1.5克 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先把氯化锌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钾,在碘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锌溶液。
该染液能把细胞壁染成紫色,胞质染成淡黄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1克碘和1.5克碘化钾,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碘液。
乙液 取7份硫酸和3份蒸馏水相混,即成66.5%硫酸溶液。
染色时,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纤维素细胞壁就染成黄色。
配方四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盐酸话苯胺) 1份
蒸馏水 70份 95%酒精 30份
硫酸 30份
将上述各组分相混,将细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质化细胞壁呈鲜黄或姜黄色。
配方五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Ⅱ)
取间苯三酚4~5克,溶于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间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1滴浓盐酸,然后滴上间苯三酚-酒精液1滴,木质化的细胞壁就染上樱红或紫红色。
配方六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Ⅲ)
取1克番红,溶于99毫升蒸馏水中,即成1%番红溶液。
⑦ 氯化锌盐酸蒸馏水混合后可以干嘛
检测溶液中是否有氨水。
⑧ 染色问题
孔雀石绿
性 状: 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溶于甲醇、乙醇和戊醇。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其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溶于甲醇、乙醇和戊醇。长期以来,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而且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也常使用孔雀石绿。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鱼内残留时间太长,且其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此,许多国家均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常用染料性能简介
(一)天然染料
1
、苏木精
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热带豆科植物)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
之一。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
这叫做“成熟”
。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
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
铁明矾等。
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
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
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
、洋红
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虫红,再用明矾处
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常用的酸
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
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
体染色。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二)人工染料
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很多,应用极广。它的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蓝、
亮绿、甲基绿等更易褪色。在制片中注意掌握酸碱度,并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经几年不褪色。
1
、酸性品红
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
0.3%
)
。他是良好的细胞制染
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他跟甲基绿同染,
能显示线粒体。
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力。酸性品红容易跟碱起作用,所以染色过度,
易在自来水中褪色。
2
、刚果红
刚果红是酸性染料,呈枣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喝酒精,遇酸呈蓝色。他能作染料,也用作指
示剂。他在植物制片中常作为苏木精或其他细胞染料的衬垫剂。他用来染细胞质时,能把胶制或纤维素染
成红色。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刚果红可以跟苏木静作二重染色,也
可用作类淀粉染色,由于他能溶于水和酒精,所以洗涤和脱水处理要迅速。
3
、甲基蓝
甲基蓝是弱酸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甲基蓝在动植物的制片技术方面应用极广。他跟伊红
合用能染神经细胞,也是细菌制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动物的活体染色剂。甲基蓝极易
氧化,因此用他染色后不能长久保存。
4
、固绿
固绿是酸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为
4%
)和酒精(溶解度为
9%
)
。固绿是一种染含有浆质的
纤维素细胞组织的染色剂,在染细胞和植物组织上应用极广。他和苏木精、番红并列为植物组织学上三中
最常用的染料。
5
、苏丹Ⅲ
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脂肪和酒精(溶解度为
0.15%
)
。苏丹Ⅲ是脂肪染
色剂。
6
、
伊红
这类染料种类很多。
常用的伊红
Y
,
是酸性染料,
呈红色带蓝的小结晶或棕色粉末状,
溶于水
(
15
摄氏度是溶解度达
44%
)和酒精(溶于无水酒精的溶解度为
2%
)
。伊红在动物制片中广泛应用,是很好的
细胞质染料,常用作苏木精的衬染剂。
7
、碱性品(复)红
碱性品红是碱性染料,呈暗红色粉末或结晶状,能溶于水(溶解度
1%
)和酒精(溶解
度
8%
)
。碱性品红在生物学制片中用途很广,可用来染色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嗜复红性颗粒和中枢神经
组织的核质。在生物学制片中用来染维管束植物的木质化壁,又作为原球藻、轮藻的整体染色。在细菌学
制片中,长用来鉴别结核杆菌。在
尔根氏反应中用作组织化学试剂,已核查脱氧核糖核酸。
8
、结晶紫
结晶紫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溶解度
9%
)和酒精(溶解度
8.75%
)
。结晶紫在细胞学、组织
学和细菌学等方面应用极广,是一种优良的染色剂。他是细胞核染色常用的,用来显示染色体的中心体,
并可染淀粉、纤维蛋白、神经胶质等。凡是用番红和苏木精或其他染料染细胞核不能成功时,用它能得到
良好的结果。用番红和结晶紫作染色体的二重染色,染色体染成红色,纺锤丝染成紫色,所以也是一种显
示细胞分裂的优良染色剂。用结晶紫染纤毛,效果也很好。用结晶紫染色的切片,缺点是不易长久保存。
9
、龙胆紫
龙胆紫是混合的碱性染料,主要是结晶紫和甲基紫的混合物。在必要是,龙胆紫能跟结晶紫互
相替用。医药上用的紫药水,主要成分是甲基紫,需要时能代替龙胆紫和结晶紫。
10
、中性红
中性红是弱碱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
4%
)和酒精(溶解度
1.8%
)
。它的
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在强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而在弱酸性溶液中呈红色,所以能用作指示剂。中性红无
毒,
常做活体染色的染料,
用来染原生动物和显示动植物组织中活细胞的内含物等。
陈久的中性红水溶液,
用作显示尼尔体的常用染料。
11
、番红
番红是碱性染料,能溶于水和酒精。番红是细胞学和动植物组织学生常用的染料,能染细胞核、
染色体和植物蛋白质,示维管束植物木质化、木栓化和角质化的组织,还能染孢子囊。
12
、亚甲蓝或美蓝
亚甲蓝或美蓝是碱性染料,呈蓝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
9.5%
)和酒精(溶解度
6%
)
。亚甲蓝是动物学和细胞学染色上十分重要的细胞核染料,其优点是染色不会过深。
13
、甲基绿
甲基绿是碱性染料。它是绿色粉末状,能溶于水(溶解度
8%
)和酒精(溶解度
3%
)
。甲基绿
是最有价值的细胞和染色剂,细胞学上常用来染染色质,跟酸性品红一起可作植物木质部的染色。
4
、检查脂肪的试剂
苏丹Ⅲ(Ⅳ)酒精饱和溶液
取
0.2
克苏丹Ⅲ(或苏丹Ⅳ)
,放入纯酒精中,加热,使它充分溶解,成为饱和酒精溶液,过滤后密闭在试
剂瓶内保存备用。
5
、酸碱指示剂
配方一
酚酞试剂和试纸
酚酞试剂
取
1
克酚酞,溶解在
100
毫升
60%
的酒精溶液里,装在试剂瓶内密闭保存。
酚态试纸
取
1
克酚酞,溶解在
100
毫升
95%
酒精溶液里,加入
00
毫升蒸馏水。把绿纸条放入酚酞溶液中
浸湿后,取出,放在无氨气影响处晾干。
酚泰试剂(试纸)
pH
值变色范围
8.2
~
10
,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无色,再碱性溶液中呈深红色。
配方二
红蓝石蕊试纸
取市售石蕊
1
克,放在
80
毫升
10%
酒精溶液中搅拌,使它溶解,然后过滤。把滤液分成两份。
1
份滴入稀
磷酸或稀硫酸,到出现红色为止。另
1
份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到出现蓝色为止。在上述制备的溶液中分
别浸湿滤纸条,随后取出滤纸条,放在蔽光处、无酸碱性气体影响的地方晾干,即的红、蓝两种石蕊试纸。
红石蕊试纸在碱性溶液中变蓝,蓝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变红。
6
、检查二氧化碳的试剂
检查二氧化碳的试剂,可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和石灰水。
配方一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取
0.1
克溴代麝香草酚蓝,溶解在
100
毫升蒸馏水里,滴入少量
0.1%
氢氧化钾溶液,使它成为弱碱性溶液
而呈蓝色。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pH
值变色范围是
6.0
(黄)~
7.6
(蓝)
。待测物中如果有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而使
溶液变成黄色。
配方二
石灰水
在蒸馏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
,变加边搅拌,直到加入的生石灰不再溶解,呈饱和状态时为止。在石灰
水澄清后,倾出上层清液,用滤纸过滤,放在密闭瓶内保存。
如果测定的物质中有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钙,使石灰水变浑浊。
7
、检查细胞生活力的试剂
检查细胞有无生活力,
可用中性红甲基蓝试剂。
配制的方法是先分别配制
1%
中性红溶液和
1%
甲基蓝溶液,
这两种溶液各取
1
份混合,用来鉴定细胞的死活。该试剂使活细胞的液泡染上红色,而使死细胞全部染成
蓝色。
(二)分离液
1
、肌细胞分离液
配方一
马克凯郎(
Maccallum
)液
取
1
份浓硝酸、
2
份甘油、
3
份水,混合后就得到马克凯郎液。
把新鲜的肌肉组织小块(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投入这种溶液里浸渍,分离时间需
1
~
3
日。这种溶液尤
其适于分离横纹肌核心肌细胞。
配方二
氢氧化钾溶液
取
35
克氢氧化钾,放在
100
毫升蒸馏水中,加热,使它完全溶解后,在室温下冷却。
把新鲜的肌肉组织块投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
15
~
30
分钟后,肌细胞便可分离。
2
、上皮细胞分离液
配方一
福尔马林—氯化钾溶液
称取
58.44
克氯化钠,用蒸馏水溶解,再稀释到
1000
毫升,加入
2
毫升福尔马林。
这种溶液是很好的上皮细胞分离液,分离很迅速,而且能保护纤细的上皮细胞纤毛。小肠和气管的上皮组
织小块,放在此溶液里
2
小时即可分离,口腔和皮肤上皮组织小块的细胞分离一般需
3
日左右。
配方二
水和氯醛溶液
称取
5
克水和氯醛,用蒸馏水溶解,再稀释到
100
毫升,就得到
5%
水合氯醛溶液。
从洗净的动物胃、肠和口腔内壁上取下上皮组织一小块,投入以上溶液中,浸泡
24
~
48
小时。
3
、神经细胞分离液
配方一
可以用上皮细胞分离液配方一福尔马林—氯化钠溶液来分离神经细胞(见
2
)
。
配方二
硼酸生理盐水溶液
在生理盐水溶液内加入一些硼酸,搅拌到不再溶解时为止,使成为饱和溶液。
把脊椎灰质和脑皮质部位的神经组织一小块投入这种溶液中分离。
4
、植物茎细胞分离液
杰弗里氏(
Jeffrey
’
s
)液
取等量的
10%
铬酸溶液和
10%
硝酸溶液混合,成铬酸—硝酸溶液。
这种溶液用来分离木本植物茎部的导管、管胞、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等。把材料切成小块放在水里,加
热煮沸,冷却后再加热煮沸。这样重复几次,到材料全部沉于水底后,投入分离液内,分离时间是
24
~
48
小时。
5
、植物根尖细胞分离液
配方一
盐酸—酒精溶液
在
1
份
95%
酒精中慢慢的加入
1
份浓盐酸,即成盐酸—酒精溶液,装瓶密闭保存。
把植物根尖部位截下一小段,投入以上溶液中分离。
配方二
4%
盐酸溶液
配制
4%
盐酸溶液。
截下植物根尖部位,
投入盛有
4%
盐酸溶液的小烧杯内,
在
60
摄氏度温水中隔水温热
1
~
2
分钟,
使根尖软
而不酥,这时分离效果最好。
6
、植物纤维分离液
取
10
克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溶解在
90
毫升水里,制成
10%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放在瓶里
密闭保存。
把植物茎纵切成细条,剪成小段后,投入分离液内。
7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液
配方一
30%
蔗糖溶液
取
30
克蔗糖,溶解在
70
毫升蒸馏水里,装瓶备用。
取固绿
0.1
克,溶于
100
毫升
95%
酒精中,即成
0.1%
固绿—酒精溶液。
该液能染色纤维素细胞壁,还用于动植物中作浆质染色剂。
配方二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Ⅱ)
氯化锌
20
克
碘化钾
6.5
克
碘
1.5
克
蒸馏水加至
100
毫升
先把氯化锌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加入
6.5
克碘化钾,在碘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
100
毫升,即成
碘—氯化锌溶液。
该染液能把细胞壁染成紫色,胞质染成淡黄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纤维素细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
1
克碘和
1.5
克碘化钾,溶于
100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1%
碘液。
乙液
取
7
份硫酸和
3
份蒸馏水相混,即成
66.5%
硫酸溶液。
染色时,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纤维素细胞壁就染成黄色。
配方四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盐酸话本安)
1
份
蒸馏水
70
份
95%
酒精
30
份
硫酸
30
份
将上述各组分相混,将细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质化细胞壁呈鲜黄或姜黄色。
配方五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Ⅱ)
取间苯三酚
4
~
5
克,溶于
100
毫升
95%
酒精中,即成间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
1
滴浓盐酸,然后滴上间苯三酚—酒精液
1
滴,木质化的细胞壁就染上樱红或紫红色。
配方六
木质化细胞壁染液(Ⅲ)
取
1
克番红,溶于
99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1%
番红溶液。
4
、细胞质染色剂
配方一
伊红染液
伊红染液一般配用水溶液和酒精溶液两种。
(
1
)取
1
克伊红,溶于
99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1%
伊红水溶液(市售红墨水内含伊红成分,可以用红墨水
稀释液来代替本溶液)
。
(
2
)取
1
克伊红,溶于
99
毫升
70%
酒精中,即成
1%
伊红—酒精溶液。
配方二
甲基蓝染液
取
1
克甲基蓝,溶于
29
毫升
70%
酒精中,加入
70
毫升蒸馏水,即成
1%
甲基蓝染液。
配方三
亮绿染液
取
0.5
克亮绿,溶解在
100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0.5%
亮绿溶液。
5
、细胞核染色剂
配方一
甲基绿染液
取
1
克甲基绿,溶于
99
毫升蒸馏水中,加入
1
毫升冰醋酸。本染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木质化细胞壁。
配方二
龙胆紫染液
取
1
克龙胆紫,溶于少量
2%
醋酸溶液中,加
2%
醋酸溶液,直到溶液不呈深紫色止。
配方三
美蓝(亚甲基蓝)染液
取
0.5
克美蓝,溶于
30
毫升
95%
酒精中,加
100
毫升
0.01%
氢氧化钾溶液,保存在棕色瓶内
。
此溶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细菌、血和神经组织等。
配方四
硼砂—洋红染液
取
4
克硼砂,溶于
96
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
2
克洋红,加热溶解后煮沸
30
分钟,静置
3
日,用
100
毫升
70%
酒精冲淡,放置
24
小时后过滤。
此染液能染细胞核,还用来染糊粉粒和一般动物、植物的整体染色,如水螅、血吸虫等整体标本。
配方五
德氏(
Delafield
’
s
)苏木精染液
甲液
取
1
苏木精,溶于
6
毫升无水酒精中,即成苏木精—酒精溶液。
乙液
取
10
克铵矾溶于
90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10%
铵矾水溶液。
取甲液逐滴加入到乙液中,用纸遮盖,放在阳光明亮处,使它充分氧化。
3
~
4
天后将溶液过滤,在滤液中
加入
25
毫升甘油和
25
毫升甲醇,保存在密闭玻璃瓶内。静置
1
~
2
个月,待该液颜色变深时过滤,可长久
保存。
本染液是染色体的优良染色剂,除能染细胞核外,还用来染纤维素、细胞壁和动植物组织。
配方六
席夫(
Schiff
’
s
)试剂
称取
0.5
克碱性品红,加到
100
毫升煮沸的蒸馏水中,再微微加热
5
分钟,不断搅拌,使它溶解。在溶液
冷却到
50
摄氏度时过滤,
滤液中加入
10
毫升
1N
盐酸。
再冷却到
25
摄氏度时加入
0.5
克偏重亚硫酸钠
(
)
或无水亚硫酸氢钠(
)
。把溶液装入棕色试剂瓶内,摇荡后,塞紧瓶塞,放在黑暗中
24
小时。在溶液颜色
退到淡黄色时,加入
0.5
克活性炭,用力摇荡
1
分钟,过滤后把滤液贮在棕色试剂瓶内,塞紧瓶塞,滤液
应该是无色的。
在使用时勿让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和见光
(瓶外用黑纸或暗盒遮光)
。
如溶液变成红色,
即失去染色能力。
碱性品红是较强的核染色剂,在孚尔根氏(
Feulgen
’
s
)反应中作为组织化学试剂,以检查
DNA
。
6
、染色体染色剂
配方一
醋酸—洋红染液
取
45
毫升冰醋酸,加蒸馏水
55
毫升,煮沸后徐徐加入洋红
1
克,搅拌均匀后加入
1
颗铁锈钉,煮沸
10
分
钟,冷却后过滤,贮存在棕色瓶内。
配方二
醋酸—地衣红染液
取
45
毫升醋酸,跟
55
毫升蒸馏水相混,加热,徐徐加入地衣红粉末
1
~
2
克,搅拌溶解后,缓缓煮沸
2
小
时。冷却后过滤,贮存在棕色瓶里。
配方三
龙胆紫染液
取
1
克龙胆紫,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到
100
毫升,保存在棕色瓶内。
配方四
甲苯胺蓝染液
取
0.5
克甲苯胺蓝,溶解在
100
毫升蒸馏水中,即成
0.5%
甲苯胺蓝水溶液。
50%
酒精
85
毫升
福尔马林
10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这种固定液适用于固定一般植物茎、叶组织,昆虫和甲壳类动物。液组织在这溶液里固定
12
小时,木质化
组织要固定
1
周,材料也可在此液中长期保存。固定后的材料放在
50%
酒精中冲洗
1
~
2
次。
10
、克来宁堡氏(
Kleinenberg
’
s
)液
配方
在
20%
硫酸水溶液内加入苦味酸,直到饱和。
这种固定液适用于鸡胚的固定,也用于许多小型海洋生物的固定。
11
、包因氏(
Bouin
’
s
)液
配方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福尔马林
25
毫升
这是常用的良好固定剂,渗透迅速,固定均匀,组织收缩少,染色后能显示一般的微细结构。一般动物组
织、无脊椎动物的卵和幼虫以及一般组织学、胚胎学的材料,如植物组织的根尖和胚囊都可用它来固定。
一般组织固定
24
~
48
小时,小块组织固定
4
~
16
小时,动物材料能在这种固定液中长期保存。固定后,动
物材料用
70%
酒精冲洗净苦味酸,到无黄色为止(用酒精冲洗时,加几滴氨水,可加快除去黄色)
;植物材
料用
20%
酒精冲洗几次。
12
、绍丁氏(
Schaudinn
’
s
)液
配方
甲液
升汞饱和水溶液
66
毫升
95%
酒精
33
毫升
乙液
冰醋酸
1
毫升
甲、乙液要在临用前混合。
这种固定液适用于固定有鞭毛的原生动物、植物的精子和游动孢子等。
材料如制作涂布装片,
可在
40
摄氏
度下固定
10
~
20
分钟。
13
、眼球固定液
配方
丙酮
40
毫升
冰醋酸
1.5
毫升
升汞
2
克
甲醛
10
毫升
蒸馏水
40
毫升
这种固定液适用于眼球的固定,并可在固定液中长期保存。
14
、纳瓦兴氏(
Nawaschin
’
s
)液
配方
甲液
铬酸
1.5
克
冰醋酸
10
毫升
蒸馏水
90
毫升
乙液
福尔马林
40
毫升
蒸馏水
60
毫升
临用前将等量甲、乙液混合。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材料适宜在这种固定液里固定或长期保存。
15
、绿色标本保存液
配方一
硫酸铜
5
克
水
95
毫升
这种保存液适用于绿色植物和一切植物绿色部分的保存。植物放入硫酸铜液后,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
这时取出材料,用清水漂洗干净,浸在
5%
福尔马林液内长期保存。
配方二
硫酸铜
0.2
克
95%
酒精
50
毫升
福尔马林
10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水
35
毫升
先把硫酸铜溶于水中,然后加入配方中的其他组分。绿色标本能长期的贮存在该液中。
配方三
醋酸铜
15
~
30
克
50%
醋酸
100
毫升
在
50%
醋酸中逐渐加入醋酸铜,直到饱和。适用时取原液
1
份,加水
4
份,即成稀释的硫酸铜溶液。
这种保存液适用于表面有蜡质、蛙质、质地较硬的绿色植物保色。加热稀释到醋酸铜溶液,放入植物,轻
轻翻动,到植物由绿转黄再转绿色时取出植物,用清水漂洗后,浸入
5%
福尔马林液内保存。
16
、红色标本保存液
配方一
甲液
硼酸
3
克
福尔马林
4
毫升
水
400
毫升
乙液
亚硫酸
2
毫升
硼酸
10
克
水
488
毫升
把红色的果实浸在甲液里
1
~
3
天,
等果实由红色转深棕色时取出,
移到乙液里保存,同时在果实内注入少
量乙液。
配方二
氯化锌
2
份
福尔马林
1
份
甘油
1
份
水
40
份
先把氯化锌溶解在水里,然后加入配方中其他组分。溶液如果浑浊而有沉淀,应过滤后使用。红色果实能
在此液中保存。
2
、阿拉伯树胶
用阿拉伯树胶作为封藏剂的优点是便于在这种封藏剂中整理标本形态。
阿拉伯树胶作为封藏剂有多种配方,
下述配方适于小型昆虫的整体状片。
配方
阿拉伯树胶
8
克
水合氯醛
20
~
40
克
甘油
5
毫升
冰醋酸
3
毫升(可略)
蒸馏水
10
毫升
配置方法
先把纯净的阿拉伯树胶放在蒸馏水里,加热,待胶溶化后,加入水合氯醛,边加边搅拌,使它充
分溶解后加入甘油和冰醋酸,搅拌均匀后,贮存在瓶里,密闭保存。贮存时要避免灰尘或湿气浸入。
3
、乳酸—石炭酸
这种封藏剂用于整体装片,尤其适用于封藏藻类、菌类、苔藓的原叶体或其他较小材料。
配方
石炭酸
1
份
乳酸
1
份
甘油
1
~
2
份
蒸馏水
1
份
(十一)消毒剂
1
、酒精
70%
的酒精杀菌力最强,它能使蛋白质脱水和变性,在
3
~
5
分钟内杀死细菌。因此,它用于消毒和防腐,
适用于皮肤和器械、塑料制品等的消毒。高浓度的酒精(
95
~
100%
)能引起菌体表层蛋白质凝固,形成保
护层,使酒精分子不易透入,因此杀菌能力反而弱。
2
、碘酒
碘酒是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
2%
的碘酒在
10
分钟内能杀死细菌和芽
孢,可用于皮肤的消毒。药房出售的一般是
2%
的稀碘酒。实验室内也可自配碘酒,配方为:
碘化钾
25.
克
碘
3.5
克
95%
酒精
95%
酒精
蒸馏水
27
毫升
先取碘化钾溶在
2
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碘,搅拌后加入酒精,到碘充分溶解后,补足蒸馏水,即成碘酒。
3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0.1%
水溶液用作皮肤消毒,
2
~
5%
水溶液能在
24
小时内杀死细
菌芽孢。这溶液在空气中溶液分解,失去氧化能力,要现用现配。
4
、苯酚(石炭酸)
石炭酸是有效的常用杀菌剂,
1%
水溶液能杀死大多数的菌体,
通常用
3
~
5%
水溶液作接种室喷雾消毒或器
皿的消毒,
5%
以上溶液对皮肤有刺激性。在生物制品中,加入
0.5%
石炭酸可作防腐剂。
5
、来苏尔
来苏尔即煤酚皂溶液。它的杀菌效力比石炭酸大
4
倍,通常以
1
~
2%
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
2
分钟)和
无菌室内喷雾消毒,
5%
溶液多用于各种器械和器皿的消毒。
6
、新洁尔灭
新洁尔灭是常用的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医疗器械、器皿、接种室空气等的消毒灭菌,对许多非芽孢型
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经几分钟接触即灭菌,尤其对格兰氏阳性菌杀菌力更大。本品原液的浓度
是
5%
,通常用
0.1
~
0.25%
水溶液。用新洁尔灭消毒金属器械时,要在
1
升溶液中加入
5
克亚硝酸钠,以
防生锈。
7
、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是常用的杀细菌、
真菌剂。
它的
2
~
5%
水溶液能在
24
小时内杀死细菌芽孢,
常用来消毒器皿和器
具。如果用作无菌室等房屋消毒,取
100
毫升福尔马林,放在盆内,用小火微热,促使蒸发,在
10
小时内
可消菌
3
立方米左右体积房屋的空气。
⑨ 氯化锌镀锌变色
怎么处理酸性光亮镀铜 镀亮镍有蓝膜
ZS-酸铜处理剂(去蓝膜剂)德国技术,适用于染料型酸铜光亮剂溶液。由于不易发现酸铜镀层异常现象,却出现在亮镍镀层上的蓝雾现象,实际是酸铜故障,此时可选用酸铜处理剂(去蓝膜剂)对溶液进行处理,选用本产品对溶液进行处理,使用简便,无需停产并有立竿见影效果。
使用方法
1.添加量0.05-0.1g/L,用适量蒸馏水把粉剂溶解后加入酸铜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可;
2.当加入本剂后发现酸铜镀层光泽减低或不光亮时,说明镀液中光亮剂少了,可再适量补加、调平,直至镀层光亮。
3.使用本剂前,应先经小样试验后,再应用到大槽生产中去,否则,过量添加会使光亮剂失调。机理:染料类酸铜光亮剂中开缸剂(C剂)过多,无法用一般的药剂处理掉,ZS去蓝膜剂-才能使镀层光亮而不发生蓝雾现象。
4.用本品替代双氧水处理酸铜槽、效果更佳,不必担心溶液中残留双氧水。
附:染料型酸铜光亮剂的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供参考)
酸铜生产中多用染料光亮剂的牌号有210;510;910及左右数号之光亮剂,整平剂A,光亮剂B,开缸剂C剂。
故障 原因 解决方法
光亮、
整平差 光亮剂A、B、C配比不当 调平补充
槽温过高(大于35℃) 降温
氯离子低 加盐酸(盐酸浓度36%)
硫酸铜含量过低(低谟180g/L) 补加硫酸铜调整
硫酸过高(大于90g/L)
出光慢、 铜低酸高 调平
大电流区 总浓度过低 调平
易烧焦、 总浓度过低 调平
整平差 总浓度过低 调平
氯根低 补加盐酸
分散性差 光亮剂失调:
A剂过多或过少,小电流处暗红, 加C和B调整;
发黑无光;孔眼处及钩印无光, A剂多,同时B、C也多
“带眼镜”; 以双氧水处理
大电流处烧焦;易产生麻孔;
光亮剂过少,大电流不焦小电
流不亮
B剂过量:
大电流不易烧焦, 加A 或多加些A
中、小电流不亮 少加点C
C剂过量量 活性炭处理
开大电流不易烧焦 (双氧水无用)
加A剂调整失灵
起亮性很慢
挂具印重 A剂过量 调平(B、C)或双氧水
槽温高 降温
光剂总含量高 控制,调平
出亮快(小电流区不易亮),
B多C过多A少 加A调平
针孔、 A剂过多 双氧水处理
麻点 A剂质量问题 紫色悬浮物多,过滤
A、B、C配平差 调平
氯根低 调加
槽液要大处理 加温搅拌 双氧水
活性炭、硫化钠处理
硫酸含量少 调高
液中硫酸 阳极面积小 增加阳极
铜减少得 阳极电流过大 增加阳极
快,阳极 原镀液中铜含量就低 补充硫酸铜
钝化 氯根高(白灰状物附其阳极上) 加锌粉处理
常出现局 似乎双极性电镀 检查漏电否
部挂具不
亮,甚至 阳极导电不良 清理导电
同一挂具
上局部不
亮
橘皮、波 C高,A剂也高,但未有麻点出现 调平
纹(光亮尚
可,分散
良好)
镀层大电 液温过低而电流过大 用钦质加热器恒温
流处易呈 控制加热至约10℃;
海绵状烧 适当减小电流
焦 镀液过稀,硫酸铜过少 分析或试验补加
阴阳极距离过近 改进设备,加宽镀槽
工件装挂不合理,
工件上远近阳极距
离差过大 改进装挂
搅拌不良 改进搅拌
工件大电 Cl-过少 试验补加化学纯
流密度区 氯化钠(40~50) mg/L
呈白色粗
糙或暗铜
状
相同电流 镀液中硫酸少,因而电导率低 补加分析纯硫酸
下电压比 使电压降至正常值
正常值高 新配液应作纪录
出1伏以上
整流器输出直流回路导电不良 检查各连接点,
改进不良导电部位
电流不断 阳极部分或全部钝化 换用含磷(0.03
下降而电 铜阳极含磷量过高 ~0.06) %低磷优质
压不断上 阳极材料
升(液中 阳极面积过小: 增加阳极个数
硫酸铜含 阳极本身配置不足 (过窄小的或头子装
量不断下 阳极消耗后未及时补加 入钛筐中继续用);
降) ;硫酸铜过多,液温低时结晶而堵 清洗阳极袋
塞阳极袋孔(或泥渣堵孔) 若硫酸铜过多,
应冲稀镀液,
补加硫酸等材料
硫酸过少,阳极溶解不良 试验或分析补加硫酸
部分阳极导电不良(此时板上无或 清洁导电部位
很少黑色磷膜) 保证导电良好
镀层粗糙 镀液太脏,机械杂质过多 必须对镀液循环
过滤机表压高时
及时清洗滤芯,
基体本身表面状况差,磨抛不良 加强镀前平整化处理
预镀层粗糙 检查预镀层粗糙
原因,加以排除
镀铜前清洗水太脏 更换镀前清洗水
复杂件深 预镀不良,局部在酸铜液中 增大预镀电流,
凹处或大 产生置换铜或基体被腐蚀: 延长预镀时间
平面件中 预镀层太薄
间部位镀 预镀液太脏,预镀层孔隙高 过滤预镀液
铜层发花 预镀液分散能力、深镀力差 调整预镀液
甚至起泡 镀铜时工件未及时给电, 镀铜时应先开足
预镀铜层局部溶解 电压、迅速入槽
通电
工件装挂不良,导电不好正 检查并纠正 保证导电良好
整槽工件 光亮剂过少 试验补加
光亮整平 镀液太稀 分析或试验调整镀液
性差 电流太小、时间过短 改进操作
工件大电 硫酸铜过少而硫酸相对过多 分析或试验补充
流密度区 光亮剂少,特别是B剂少 霍尔槽试验补加
光亮整平
性差
复杂件深 硫酸过少,而硫酸铜过多 分析或试验补加、调整
凹处或深 光亮剂过少,特别是A剂少 试验补加
凹处或大 镀液中氯离子过多 除氯后试验
平面件中 直流电源波形不良: 换用低纹波直流电源
间部位( 未采用低纹波直流电源 用示波器确认后
低电流密 直流电源内部损坏 修理电源
度区)光 三相整流电源供电缺相 寻找原因,加以解决
亮性差
工件发花,光亮剂过多: 光亮剂一次加入过多
光亮与不 未坚持少加勤加光亮剂 坚持“勤加少加
光亮明显 按1m l/L量将30 %
分界 过氧化氢冲稀10倍
以上,在不断搅拌下
慢慢加入,再搅拌
10余分钟,氧化
破坏部分光亮剂
亮铜层上 镀酸铜后未作除膜处理 增加除膜工序
亮镍结合 化学除膜不良:
力差 除膜液太稀,未及时加料 及时对除膜液补加
除膜时间太短,工件未作 材料改进除膜操作
摆动、上下提升等 更换除膜液
除膜液太脏,有机杂质多 大处理亮铜液:
亮铜液使用日久,有机杂 加入(5~8) ml/L过
质积累过多 氧化氢,加热搅拌8
小时以上(60℃),加
分析纯活性炭(5~8) g/L,搅拌1小时,沉淀3小时,彻底过滤镀液,试验呈暗铜后,按新开缸加入开缸剂。若活性炭引入氯离子过多,再作除氯处理
蓝雾 光剂或有机物多,B剂是否过量
处理:A和湿润剂容易被碳粉吸附,如果加入5g/l活性炭,经过强力搅拌,几乎100%被清理掉了。B和MU(MU中的一部分)很难被活性炭吸附,用很多的双氧水和活性炭,也只能打掉部分。
镀镍后有蓝雾 酸铜光剂过量,在铜层看不到蓝雾,却反映在亮镍层上 加入酸铜处理剂,镀镍后光亮不发蓝雾,适当补加光亮剂
阳极表面会出现一层黑膜或灰白色胶状膜 氯离子浓度过高 处理过多Cl-
⑩ 配化学试剂的问题 !(氯化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楼上的说用蒸馏水稀释的 做过化学实验么??
显然是用此浓度的HCL稀释啦!不然又没告诉你溶于多少体积的HCL溶液中 每次溶解用不一样的量 那配出来的能是一样的东西么?
你有容量瓶么?应该至少要配个1L的这种溶液吧 那就要1L的容量瓶
取0.05L的盐酸 即50mL盐酸 注入1L的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盖塞摇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