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气表里的水浑浊怎么更换氧气流量表内的蒸馏水多久换一次
或许会有害,看凉水的水质了。如果凉水与纯净水的质量一样或者更好,是没有太大危害的,但是凉水水质如果不好,那么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还是蒸馏水更好。
② 夏天蒸馏水可否临时替代防冻液
应急情况下完全可以用纯净水代替防冻液进行补充,甚至完全取代防冻液。内防冻液其实就容是循环带走发动机多余热量的,只是为了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而在纯净水内适当添加一些物质改变其性状而已。水的比热容很大,应急情况下完全可以取代防冻液。一般我们常遇到的有这两种情况:1、防冻液缺少这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防冻液的话可以适当添加纯净水,而且少量添加后我认为不必更换,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我的车里用的是-25度的防冻液,曾经添加过3瓶500毫升的哇哈哈纯净水,至今五年了,并未有何异常。2、防冻液大量流失这时候添加纯净水可以应急,满足基本散热需求,让你可以把车开走,但是回去以后尽量更换新的防冻液,因为大量纯净水会稀释防冻液,弱化其功效。
③ 呼吸机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
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损伤、导管堵塞、气管黏膜溃疡等。
1.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通气过度、气压伤等。
2 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1损伤 为了避免损伤气道,医生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护士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插管困难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来协助完成插管。
2.1.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于神清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采取适当的药物镇静或局麻,可避免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1.3导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时清理,吸痰要彻底、到位,对痰液粘稠者应给予气管点药、膨肺后彻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导管堵塞。对于躁动不配合治疗者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口腔内放置一枚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造成导管堵塞。
2.1.4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 妥善固定导管,每班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听诊两肺,判断两侧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时准确记录,如果深度发生改变,立即给予调整。
2.1.5导管脱出 妥善固定导管,寸带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宜,固定的胶布如被口水浸泡应及时给予更换;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翻身时一定先把管路从机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牵拉引起导管脱出。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并加强巡视,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气管黏膜溃疡 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套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以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上必需严密检测套囊压力。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下吸痰管时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破损,进而出现溃疡;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2.1.7皮下、纵隔气肿 气管切开24小时内护士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处置,并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无扩大。
2.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1通气不足 应用呼吸机治疗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呼吸机管路的密封,严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参数,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通气过度 患者如出现通气过度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呼吸支持参数(减少潮气量、减慢支持频率、降低触发灵敏度),增加呼吸回路死腔(延长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时积极处理高热、疼痛等。
2.2.3气压伤 预防重点在于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部分通气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置高压报警限。
2.2.4心血管功能抑制 预防及处理上应鼓励患者自主呼吸,尽量不使用呼气末正压,并使用强心药、升压药等稳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肺部感染 预防上应重视:进行适当的胸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叩背、体位引流、震颤、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封闭式吸痰方法;采用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临床上常采用蒸馏水加温湿化和气管点药湿化,蒸馏水每天更换,湿化罐每星期更换一次;充分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内充分进行吸痰,并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吸净,再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饲时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况不允许,可协助患者右侧卧位以利于胃的排空,在鼻饲或进食前需检查气管内导管的气囊,并根据需要充气,避免食物反流时误吸;增加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进行呼吸机消毒与维护,做好呼吸机的终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末端应低于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机管路一星期更换一次,污染的随时更换。
3 结论
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是呼吸机治疗的重点,掌握了呼吸机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掌握了预防方法,就会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④ 我是一名呼吸科的护士,科里要求给大家讲课(有关本科室护理内容的),我想找一些新颖的课题
[呼吸功能的监测] 床旁观察既简单又实用。 一般观察: 意识状态,有无兴奋、嗜睡、昏迷等。 皮肤粘膜和甲床,有无苍白、紫绀、皮肤多汗等。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规整,有无呼气或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吸音。胸部X线。 简易测定法: 屏气试验 吹气试验 胸围差测定法。 呼吸运动的观察 呼吸频率(RR) 正常成人RR为10-18次/分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MV)=[潮气量(VT)-死腔量(VD)]×RR 异常呼吸类型 哮喘性呼吸、紧促式呼吸 深浅不规则呼吸、叹息式呼吸 蝉鸣性呼吸、鼾音呼吸 点头式呼吸、潮式呼吸 呼吸功能测定 肺容量测定 潮气量(tidal volume,VT)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残气量(resial volume,RV)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al capacity,FRC)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 潮气量(tidal volume,VT) 指平静呼或吸的气体量。 成人约400~500ml(5~7ml/kg)。 用呼气流量表或呼吸监测仪测定。 VT↑:中枢神经疾病或酸血症致过度通气。 VT↓: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梗塞、肺瘀血。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指平静呼气末吸气至不能吸后再呼气至不能呼时所能呼出的所有气体量。 主要用于判断肺和胸廓的膨胀度。 用呼气流量表、呼吸监测仪或肺活量计测定。 正常值30~70ml/kg。 <15ml/kg 为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指征。 >15ml/kg为撤掉呼吸机指标。 肺通气量(VA) 通气量中进入肺泡的部分称为肺泡通气量,或称有效通气量。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al capacity,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所残留的气量。 FRC减补呼气量即为残气量,可衡量肺泡是否过度通气。 通气功能测定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 正常值:男6.6L/min,女4.2L/min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VA = (VT-VD) ×RR,正常值70ml/s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MVV) 单位时间内病人尽力所能吸入或呼出最大气量。 正常成年男性104L,女性82.5L。 时间肺活量(TVC) 也称用力呼气量(FEV)或用力肺活量(FVC) 死腔通气量(volmne of dead space,VD) VD /VT正常值0.2~0.35。VD /VT 增加,肺泡通气/血流比率失调,无效通气量增加。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第5生命体征 是通过脉搏血氧监测仪(POM)利用红外线测定末梢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间接测得SpO2。 SpO2监测的影响因素正常值96~100%。 正铁血红蛋白(MetHb)与碳氧血红蛋白(COHb)愈高其SpO2测值愈低。 体温因素:低体温致SpO2降低。 低血压肢端末梢循环不良:当<50mmHg,SpO2下降。 测定部位:测定部位其皮肤组织愈厚,精确度愈低。 皮肤色素:色素沉着、指甲染料SpO2偏低。 血管收缩剂:使SpO2测值下降。 呼气末C02监测 expiratory C02monitoring,PETC02 主要根据红外线原理、质谱原理、拉曼散射原理和图—声分光原理而设计,主要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02) 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在呼气末最高,接近肺泡气水平(约3.5%~5%),其与PaC02的相关性良好,可据此间接估计PaC02。 体温监测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36.3-37.2℃,腋窝温度36-37℃ 直肠温度36-37.5℃ 测温部位: 直肠、食管、鼻咽、耳膜、口腔、腋下 皮肤与中心温度差:正常温差小于2℃ 平均皮肤温度常测大腿内侧。 发热分类(口腔温度) 低热37.4-38℃,中等高热38-39℃ 高热39-40℃(41℃),超高热40℃以上(41℃以上) 脑功能监测 颅内压监测 方法:脑室内测压、硬膜外测压、腰穿测压、纤维光导测压 适应症:进行性颅内压↑、颅脑手术后、PEEP病人 影响因素: PaCO2、PaO2 、气管插管、咳嗽、喷涕、体温、血压、颈静脉受压 脑电图 脑血流图 脑电阻(REG)检查、Doppler血流测定 肾功能的监测 尿量、尿比重、尿常规及血、尿生化指标。 肾小管功能检测 肾浓缩-稀释试验 酚红排泄率(PSP):15min>25%,2h>55% 尿/血渗透压比值 肾小球功能检测 肾小球滤过率(GFR) 血浆肌酐(SCR)正常值83-177μmol/L(1-2mg/dl) 血尿素氮(BUN) 正常值2.9-6.4mmol/L(8-20mg/dl)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100-148L/24h(80-100ml/min) 胃肠功能的监测和支持 胃肠功能测定仪 胃肠测压仪 食管24hPH监测仪 胃电图 胃动素(motilin,MTL) 胃肠通过时间测定 肠粘膜PH值监测 肝功能的监测和支持 有黄疸 一般检测: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尿中尿胆素原、粪内尿胆素原、血清ALP及7-GT活性、脂蛋白-X测定。 溶血性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脆性试验。 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钡餐,血清总蛋白及白/球比例,血清蛋白电泳,凝血酶原。 肝细胞受损检测:空腹血糖,血氨,转氨酶。 无黄疸 磺溴酞钠潴留试验,尿内胆红素定量试验,空腹血糖、血氨、血清转氨酶测定等。 常用血气分析指标 pH:7.35~7.45 PaO2 :12~13.3kPa(90~100mmHg) PaCO2:4.7~6kPa(35~45mmHg) SaO2(SAT):正常值96~100% CaO2(动脉血O2含量):正常值16~20ml/dl 实际HCO-3 (AB)和标准HCO-3(SB):22~27mmol/L(24) AB>SB:呼酸 AB<SB:呼碱:AB=SB 正常。两者均增加:失代偿性代碱;两者均降低:失代偿性代酸 碱剩余(BE):-3~+3mmol/L 缓冲液(BB):包括HCO-3和P-r。正常值45~55mmol/L。 血浆阴离子间隙(AGp):正常值7-16mmol/L TCO2(CO2总量)正常值28-35 3mmol/L 氧治疗 氧治疗是通过吸入不同浓度的氧,使吸入氧浓度(F1O2)和肺泡气的氧分压(PAO2)升高,以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达到缓解或纠正低氧血症的目的。 适应症:低氧血症,PaO2< 8kPa(60mmHg)。慢阻肺(COPD) PaO2< 6.67kPa(50mmHg)。心排出量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贫血、CO中毒、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动力学的急性紊乱、休克。 氧疗方法:高流量系统,如文图里(Venturi)面罩(F1O2稳定)。低流量系统,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带贮气囊面罩吸氧等(F1O2不稳定) 。 氧疗护理:加强监测、预防交叉感染、湿化吸入气体、注意防火和安全。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适应症:上呼吸道梗阻、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供机械通气的通道。 气管插管的护理:头稍后仰,协助转动变换。妥善固定。牙垫合适。保持通畅。3%双氧水口腔护理。气管套囊每3~5分钟放气。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可剪掉口腔外过长导管。拔管后观察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 气管切开的护理:固定适当。适当支撑导管。导管套囊适当充气。切口纱布每天换2次。套囊每3~5分钟放气。拔管后清除窦道分泌,换药直至愈合。 机械通气:适应症 预防性机械通气:长时间休克。术后恢复期病人。过度肥胖,严重感染。COPD胸腹术后,明显代谢紊乱。酸性物质误吸综合征。恶病质。 治疗性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后期治疗。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换气功能衰竭。呼吸功能失调或丧失。非特异性衰弱者,不能代偿呼吸做功的增加。 换气功能衰竭:肺部病变致气体交换障碍,低氧血症,经面罩吸氧、 PaO2< 70mmHg、 PaCO2正常或偏低者。 通气功能衰竭:各种原因致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 PaCO2 > 50mmHg 、 pH <7.3,合并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者。 机械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CMV): 辅助/控制通气(A/CMV): 间歇指令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呼吸机的撤离:临床综合判断、撤机生理参数、撤机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方式;监测心率、血压、有无出汗、紫绀、呼吸窘迫。 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严密观察病情:神志、呼吸状态。 血气分析:每0.5~1小时作一次。 监测气道峰值压(PAP):增高见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道阻塞/扭曲、气管插管斜面贴壁、滑出或滑向一侧支气管。下降:漏气。 观察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呼吸同步,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观察呼吸机是否同步 不同步原因有通气不当、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气管插管移位、疼痛、严重缺氧/CO2潴留、血气胸或肺不张、胃潴留或尿潴留。 处理:解释。镇静、肌松。及时排除贮水杯蒸馏水。加温湿化。监测湿化温度,保持湿化器适当蒸馏水。气管导管气囊每4~6小时放气,以防气管粘膜受压、缺血、坏死。
⑤ 做污水实验蒸馏水需要每天更换吗
做污水实验蒸馏水不需要每天更换。
蒸馏水放的时间久了,可能会吸收一些二回氧化碳,使pH值偏低,但污水主答要测定其中的COD,氨氮,总磷,重金属、SS等指标,跟蒸馏水中的二氧化碳都没有关系。因此,蒸馏水没必要经常更换。
⑥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更换时间是多长时间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水每天更换,在换水的同时换湿化瓶、换一次性吸氧管道。
⑦ 气管插管患者的湿化瓶用每日更换蒸馏水吗
我们这里更换成生理盐水就行,而且不用每日更换,俩天换也行。
⑧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定期更换蒸馏水
暴露放置,水本身作为化学物质不会变质,但会不断吸收其他杂质,改变一些物理或化学属性,如导电性、ph值、电力情况之类的。
密封的话没有保质期
如果暴露放置,水本身作为化学物质不会变质,但会不断吸收其他杂质,改变一些物理或化学属性,如导电性、ph值、电力情况之类的。
⑨ 使用人工呼吸机过度可出现
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会将尚存的一线希望化为乌有。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呼吸机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损伤、导管堵塞、气管黏膜溃疡等。
1.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通气不足、通气过度、气压伤等。
2 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1损伤 为了避免损伤气道,医生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护士应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插管困难者或不配合者,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可遵医嘱应用肌松剂或镇静剂来协助完成插管。
2.1.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于神清不配合的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采取适当的药物镇静或局麻,可避免对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1.3导管堵塞 分泌物、痰液一定要及时清理,吸痰要彻底、到位,对痰液粘稠者应给予气管点药、膨肺后彻底吸痰,避免痰液粘于管壁上引起导管堵塞。对于躁动不配合治疗者应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口腔内放置一枚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造成导管堵塞。
2.1.4导管误入一侧支气管 妥善固定导管,每班认真检查导管的深度,听诊两肺,判断两侧呼吸音是否一致,并及时准确记录,如果深度发生改变,立即给予调整。
2.1.5导管脱出 妥善固定导管,寸带松紧适宜,以伸进一指为宜,固定的胶布如被口水浸泡应及时给予更换;呼吸机管路不应固定过紧,应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更应注意,以免牵拉使导管脱出;翻身时一定先把管路从机械臂上放下翻身后再重新固定,以免牵拉引起导管脱出。对于不配合治疗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约束,并加强巡视,以免自行拔出插管。
2.1.6气管黏膜溃疡 套囊压力过大会造成气管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出现黏膜坏死,压力过低则出现误吸,套囊压力维持在20-25mmHg可以同时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上必需严密检测套囊压力。对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的患者,应及早气管切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吸痰时负压不可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短时间内反复刺激气道,下吸痰管时不应给负压,以免导致黏膜破损,进而出现溃疡;严格无菌操作,有效清理呼吸道,避免气道黏膜继发性的感染。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痰液的性质、量。
2.1.7皮下、纵隔气肿 气管切开24小时内护士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的发生,定期检查皮下有无捻发音,如果有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给予处置,并记录皮下气肿发生的部位、范围,注意气肿范围有无扩大。
2.2呼吸机通气支持直接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2.1通气不足 应用呼吸机治疗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减少呼吸死腔,保证呼吸机管路的密封,严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参数,观察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2.2通气过度 患者如出现通气过度的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呼吸支持参数(减少潮气量、减慢支持频率、降低触发灵敏度),增加呼吸回路死腔(延长呼吸管路),也可使用药物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同时积极处理高热、疼痛等。
2.2.3气压伤 预防重点在于鼓励患者自主呼吸或采用部分通气支持方式,限制支持潮气量,合理设置高压报警限。
2.2.4心血管功能抑制 预防及处理上应鼓励患者自主呼吸,尽量不使用呼气末正压,并使用强心药、升压药等稳定病人的心功能。
2.2.5肺部感染 预防上应重视:进行适当的胸部物理治疗,定时翻身、叩背、体位引流、震颤、咳嗽、充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封闭式吸痰方法;采用合理的气道湿化方法,临床上常采用蒸馏水加温湿化和气管点药湿化,蒸馏水每天更换,湿化罐每星期更换一次;充分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内充分进行吸痰,并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吸净,再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分泌物流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鼻饲时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液反流,如疾病情况不允许,可协助患者右侧卧位以利于胃的排空,在鼻饲或进食前需检查气管内导管的气囊,并根据需要充气,避免食物反流时误吸;增加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进行呼吸机消毒与维护,做好呼吸机的终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应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末端应低于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感染;呼吸机管路一星期更换一次,污染的随时更换。
3 结论
呼吸机的管理和护理是呼吸机治疗的重点,掌握了呼吸机治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掌握了预防方法,就会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⑩ 蒸馏水仪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⑴外壳须接地良好来,以免自出现危险。
⑵每次使用前应洗刷锅内部一次,排尽存水,更换新水。注意不要损伤表面的锡层。
⑶如有条件,水源改用去离子水,不用自来水。
⑷锅内加足水后才可通电加热,工作过程中水源不可中断,液面应始终维持在水位线处,如果锅内中无水或水量很少,电热管将会烧坏。
⑸更换电热管时,接水处垫圈必须衬好,保证密封不漏水,否则电热管头部附着的水滴会造成绝缘物被击穿的事故。导线与电热管的螺栓接连处要压紧,否则接触电阻过大会严重发热,也可能产生电火花烧坏电热管头部。
⑹定期清除蒸发锅内壁、电热管表面、冷凝器内壁、冷凝管表面及冷凝器出水管中的水垢,避免影响冷凝效果,降低热效率和堵塞管路,减少使用寿命。
⑺如果长期不用,应将蒸馏水器内的剩余水份放尽,最好用布罩盖好。
将蒸汽进行冷热交换是提取优质蒸馏水可靠的方法。通过加热蒸馏水产生蒸汽,冷凝成蒸馏水,可适用于制药,制剂,实验室化验室等部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