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分析過濾實驗誤差原因

分析過濾實驗誤差原因

發布時間:2021-01-08 16:35:26

❶ 在實驗中發現引起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在實驗中哪一步特別重要急!

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其性質的差異,可以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兩類。
一、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是定量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對測定結果的准確度有較大影響。它是由分析過程中某些確定的、經常性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對測定值的影響比較恆定。系統誤差的特點是具有「重現性」和「單向性」。即在相同的條件下,重復測定時會重復出現;使測定結果系統偏高或偏低,即總是產生正誤差或負誤差,不會擺動,一會正,一會負。如果能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設法測出其大小,那麼系統誤差可以通過校正的方法子以減小或消除,因此也稱之為可測誤差。
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方法誤差
方法誤差來源於分析方法本身不夠完善或有缺陷。例如,反應未能定量完成,干擾組分的影響,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終點與化學計量點不相符合,在重量分析中沉澱的溶解損失、共沉澱和後沉澱的影響等,都可能導致測定結果系統地偏高或偏低。
(二)儀器和試劑誤差
由於儀器不夠精確或未經校準,從而引起儀器誤差。例如,砝碼因磨損或銹蝕造成其真實質量與名義質量不符;滴定分析器皿或儀表的刻度不準而又未經校正;由於實驗容器披侵蝕引入了外來組分等。而試劑不純和蒸餾水中的微量雜質則可能帶來試劑誤差。
由上述兩種因素造成的誤差,其大小一般不因人而異。
(三)操作誤差
由於分析者的實際操作與正確的操作規程有所出入而引起操作誤差。例如,使用了缺乏代表性的試樣;試樣分解不完全或反應的某條件控制不當等。
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有些誤差是由於分析者的主觀因素造成的,稱之為「個人誤差」。例如,在判斷滴定終點的顏色時,有的人習慣偏深,有的人則偏淺;在讀取滴定劑的體積時,有的人偏高,有的人則偏低等。還有的操作者有著「先人為主」的成見,特別對於那些終點不太明顯的體系,他們不是注意溶液顏色的變化,而總是盯著滴定管的刻度,根據前次的結果來判定終點,從而產生操作誤差。操作誤差的大小可能因人而異,但對於同一操作者則往往是恆定的。
二、隨機誤差
在平行測定中,即使消除了系統誤差的影響,所得的數據仍然是參差不齊的,這是隨機誤差影響的結果。與系統誤差不同,隨機誤差是由一些隨機因素引起的,例如,測定時環境的溫度、濕度、氣壓和外電路電壓的微小變化;塵埃的影響;測量儀器自身的變動性;分析者處理各份試樣時的微小差別以及讀數的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很難被人們覺察或控制,也無法避免,隨機誤差就是這些偶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不但造成測定結果的波動,也使得測定值與真實值發生偏離。由於上述原因,隨機誤差的特點是其大小和正負都難以預測,且不可被校正,故隨機誤差又稱為偶然誤差或不可測誤差。
對於有限次數的測定,隨機誤差似乎無規律可言。但是經過相當多次重復測定後,就會發現它的出現服從統計規律,並且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平行測定的次數予以減小。
雖然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性質和處理方法不同,但它們經常同時存在,有時也難以區分。例如,在重量分析中,因稱量時試樣吸濕而產生系統誤差,但吸潮的程度又有偶然性。又如,滴定管的刻度誤差屬系統誤差,但在一般的分析工作中常因其誤差較小而不予校正,將其作為隨機誤差處理。
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在分析過程中還存在著因操作者的過失而引起的誤差。例如損失試樣、加錯試劑、記錄或計算錯誤等,有時甚至找不到確切的原因。過失是造成測定中大誤差的重要因素,但在實質上它是一種錯誤,並不具備上述誤差所具有的性質。作為分析者應加強責任感,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那麼過失是可以避免的。若在測定值中出現了誤差很大的數據,就應該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如確系過失所引起的則應將其棄去,以保證測定結果准確可靠。

❷ 粗鹽提純實驗誤差的原因

稱量誤來差,操作誤差,計算誤差。源為防止稱量誤差天平要調平平放桌面,托盤兩邊放兩張等質量的稱量紙,左物右碼。粗鹽要充分溶解轉移時防止濺落。蒸發時玻棒不斷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粗鹽大部分結晶後停止加熱,用余熱把水分蒸干,冷卻,稱量。計算時要注意數據的處理,托盤天平精確到0。1克。

❸ 實驗誤差有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線刻度標准器支點在其全長之0.5594位置,其全長彎曲誤差量為最小,此處稱之為貝塞專爾點(BesselPoints)誤差測量因素測量時屬,因儀器設計或擺置不良等所造成的誤差。誤差的來源 一個客觀存在的具有一定數值的被測成分的物理量,稱為真實值,測定值與真實值之差稱為誤差。根據產生誤差的原因,通常分為兩類,即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系統誤差是由固定原因造成的誤差,在測定的過程中按一定規律重復出現,有一定的方同性,即測定值總是偏高或總是偏低,這種誤差的大小是可測的,所以又稱「可測誤差」。它來源於分析方法誤差、儀器誤差、試劑誤差和主觀誤差,如分析人員掌握操作規程與操作條件等因素。偶然誤差是由於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誤差,產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固定的、未知的,且大小不一、或正或負,其大小是不可測的,這類誤差的來源往往一時難於覺察,可能是由於環境(氣壓、溫度、濕度)等的偶然波動或儀器的性能、分析人員對各份試樣處理時不一致所產生的。

❹ 關於酸鹼滴定實驗的誤差分析 請大家幫我寫下試驗中的誤差 以及 原因.

1)標准液配製時的誤差.用於直接測定的標准液濃度如果偏低(比如配製重鉻酸鉀版標准溶液時,重鉻酸鉀的質量權稱取有損失),將會使標准液用量增多,直接導致測定的結果偏大;如果是用於標定滴定溶液的標准液實際濃度偏低,則會使滴定溶液的濃度增高,但是用滴定溶液滴定時,體積的用量是准確的,所以最後結果也將偏高.
2)讀數的誤差.滴定管讀數時可能有一下原因造成誤差:
1】讀數時未將滴定管取下而是直接在滴定管管架上讀數.
2】讀數時視線未與凹液面最低處平行,仰視會將讀數讀大,俯視會將讀數讀小.
3)滴定終點的判定誤差.不同的操作者對於滴定終點的觀察不同,可能會造成滴定終點判定推前或延遲,使滴定體積出現誤差.
4)操作失誤.如滴定時不慎多加入了半滴或者一滴,使滴定液耗用體積增大.
這個是模板,你配合著你具體的實驗說明下就可以了.

❺ 環境監測分析中,誤差的來源有哪些方面

誤差的復來源可分為系制統誤差、偶然誤差。
系統誤差又包括:
(1)儀器誤差:所用儀器或量具在測量中產生的誤差;
(2)方法誤差(理論誤差):由於實驗方法或理論不完善產生的誤差;
(3)裝置誤差:由於對測量裝置和電路布置、安裝和調整不當產生的誤差;
(4)環境誤差:由於外界環境(如光線、溫度、濕度、氣壓、電磁場等)的影響產生的誤差;
(5)人身誤差:由於觀測者的感覺器官等不完善產生的誤差,這種誤差因人而異,並和實驗訓練的素養有關。
偶然誤差(又叫隨機誤差)是實驗中各種偶然因素所產生的誤差,它只在大量觀測數據中才表現出統計的規律。
環境監測分析中誤差的來源也是如此

❻ 恆壓過濾常數的測定實驗怎樣進行誤差分析

一、實驗目的

⒈ 掌握恆壓過濾常數 、 、 的測定方法,加深對 、 、 的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

⒉ 學習濾餅的壓縮性指數s和物料常數 的測定方法。

⒊ 學習 一類關系的實驗確定方法。

⒋ 學慣用正交試驗法來安排實驗,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小實驗工作量的目的。

⒌ 學習對正交試驗法的實驗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析出每個因素重要性的大小,指出試驗指標隨各因素變化的趨勢,了解適宜操作條件的確定方法。

二、實驗內容

⒈ 設定試驗指標、因素和水平。因課時限制,必須合作共同完成一個正交表。故統一規定試驗指標為恆壓過濾常數 ,實驗室提供的實驗條件可以設定的因素及其水平如表3-1所示,其中除濾漿濃度可以選二水平或四水平外,其餘因素的水平必須按表3-1選取。並假定各因素之間無交互作用。

⒉ 統一選擇正交表,按所選正交表的表頭設計,填入與各因素水平對應的數據,使它變成直觀的「實驗方案」表格。

⒊ 分小組進行實驗,測定每個實驗條件下的過濾常數 、 、 。

⒋ 對試驗指標 進行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指出各個因素重要性的大小;討論 隨其影響因素的變化趨勢;以提高過濾速度為目標,確定適宜的操作條件。

三、實驗原理

⒈ 恆壓過濾常數 、 、 的測定方法

過濾是利用過濾介質進行液—固系統的分離過程,過濾介質通常採用帶有許多毛細孔的物質如帆布、毛毯、多孔陶瓷等。含有固體顆粒的懸浮液在一定壓力的作用下液體通過過濾介質,固體顆粒被截留在介質表面上,從而使液固兩相分離。

在過濾過程中,由於固體顆粒不斷地被截留在介質表面上,濾餅厚度增加,液體流過固體顆粒之間的孔道加長,而使流體流動阻力增加。故恆壓過濾時,過濾速率逐漸下降。隨著過濾進行,若得到相同的濾液量,則過濾時間增加。

恆壓過濾方程

(3-1)

式中: —單位過濾面積獲得的濾液體積,m3 / m2;

—單位過濾面積上的虛擬濾液體積,m3 / m2;

—實際過濾時間,s;

—虛擬過濾時間,s;

—過濾常數,m2/s。

將式(3-1)進行微分可得:

(3-2)

這是一個直線方程式,於普通坐標上標繪 的關系,可得直線。其斜率為 ,截距為 ,從而求出 、 。至於 可由下式求出:

(3-3)

當各數據點的時間間隔不大時, 可用增量之比 來代替。

在本實驗裝置中,若在計量瓶中收集的濾液量達到100ml時作為恆壓過濾時間的零點。

那麼,在此之前從真空吸濾器出口到計量瓶之間的管線中已有的濾液再加上計量瓶中100ml濾液,這兩部分濾液可視為常量(用 表示),這些濾液對應的濾餅視為過濾介質以外的另一層過濾介質。在整理數據時,應考慮進去,則方程式(3-2)變為:

(各套 為200ml)

過濾常數的定義式:

(3-4)

兩邊取對數

(3-5)

因 ,故 與 的關系在對數坐標上標繪時應是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為 ,由此可得濾餅的壓縮性指數 ,然後代入式(3-4)求物料特性常數 。

⒉ 正交試驗法原理,參閱《化工基礎實驗》第3章。

四、實驗裝置

⒈ 本實驗共有八套裝置,設備流程如圖3-1所示,濾漿槽內放有已配製有一定濃度的硅藻土~水懸浮液。用電動攪拌器進行攪拌使濾漿濃度均勻(但不要使流體旋渦太大,使空氣被混入液體的現象),用真空泵使系統產生真空,作為過濾推動力。濾液在計量瓶內計量。

⒉ 濾漿升溫靠電熱,用調壓變壓器即時調節電熱器的加熱電壓來控溫。每個濾漿內有電熱器兩個。

⒊ 濾漿濃度的水平分別指存放在濾漿槽內濃度不同的濾漿。

⒋ 過濾介質的水平1、2分別指真空吸濾器(玻璃漏斗)G2、G3(G2、G3是玻璃漏斗的型號,出廠時標注在漏鬥上)。真空吸濾器的過濾面積為0.00385m2。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2

3

1

圖3-1 正交試驗法在過濾研究實驗中的應用的流程圖

1—攪拌裝置;2—溫度顯示儀;3—真空吸濾器;4—電熱棒;5—調節閥;6—濾液計量瓶;7—放液閥;

8—放液閥;9—真空表;10—進氣閥;11—緩沖罐;12—調節閥;13—真空泵;14—濾漿槽

五、實驗方法

⒈ 每個小組完成正交表中兩個試驗號的試驗,每個大組負責完成一個正交表的全部試驗。

⒉ 同一濾漿槽內,先做低溫,後做高溫。兩個濾漿槽內同一水平的溫度應相等。

⒊ 每組先把低溫下的實驗數據輸入計算機回歸過濾常數。當回歸相關系數大於0.95時,該組實驗合格,否則重新實驗。使用同一濾漿槽的兩組實驗均合格後,才能升溫。

⒋ 每一大組用同一台計算機匯總並整理全部實驗數據,每個小組列印一份結果。

⒌ 每個實驗的操作步驟:

⑴ 開動電動攪拌器將濾漿槽內硅藻土料漿攪拌均勻。將真空吸濾器按圖示安裝好,放入濾漿槽中,注意濾漿要浸沒吸濾器。

⑵ 打開進氣閥,關閉調節閥5。然後接通真空泵電閘。

⑶ 調節進氣閥10,使真空表讀數恆定於指定值,然後打開調節閥5,進行抽濾,待計量瓶中收集的濾液量達到100ml時,按表計時,作為恆壓過濾零點。記錄濾液每增加100ml所用的時間。當計量瓶讀數為800ml時停表並立即關閉調節閥5。

⑷ 打開進氣閥10和8,待真空表讀數降到零時,停真空泵。打開調節閥5,利用系統內大氣壓把吸附在吸濾器上濾餅卸到槽內。放出計量瓶內濾液,並倒回濾漿槽內。卸下吸濾器清洗待用。

⒍ 結束實驗後,切斷真空泵、電動攪拌器電源,清洗真空吸濾器並使設備復原。

六、注意事項

⒈ 每次實驗前都必須認真核對將做的實驗是否符合正交表中因素和水平的規定。

⒉ 每個人實驗的好壞,都會對整個大組的實驗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應認真實驗,切不可粗心大意!

⒊ 放置真空吸濾器時,一定要把它浸沒在濾漿中,並且要垂直放置,防止氣體吸入,破壞物料連續進入系統和避免在器內形成濾餅厚度不均勻的現象。

⒋ 開關玻璃旋塞時,不要用力過猛,不許向外拔,以免損壞。

⒌ 每次實驗後應該把吸濾器清洗干凈。

⒍ 加熱濾漿時加熱電壓不能超過220V。當濾漿溫度快升到溫度的水平2所規定溫度時,加熱電壓應迅速降到40~50V。然後再酌情調節電壓進行升溫或保溫。

七、報告內容

⒈ 列出全部過濾操作的原始數據,表格由各組統一設計。

⒉ 用最小二乘法或作圖法求解正交表中一個試驗的 、 、 。

⒊ 把計算機輸出的恆壓過濾常數 、 、 填入實驗結果表中。

⒋ 對試驗指標K進行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並寫出表中某列值的計算舉例。

⒌ 畫出表示K隨各因素水平變化趨勢的線圖,並做理論分析。

⒍ 由本次正交試驗可得出的結論。

⒎ 回答下列思考題

⑴ 為什麼每次實驗結束後,都得把濾餅和濾液倒回濾漿槽內?

⑵ 本實驗裝置真空表的讀數是否真正反映實際過濾推動力?為什麼?

表3-1 正交試驗的因素和水平

因素

水平
壓強差△P(Mpa)
過濾溫度t℃
濾漿濃度C
過濾介質M

1
0.03
室溫: ℃
5%
G2

2
0.04
室溫+10℃
10%
G3

3
0.05

15%

4
0.06

20%

❼ 實驗誤差有哪些因素造成

測量時,由於各種因素會造成少許的誤差,這些因素必須去了解,並有效的解決,方可使整個測量過程中誤差減至最少.測量時,造成誤差的主要有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而系統誤差有下列情況:誤讀、誤算、視差、刻度誤差、磨耗誤差、接觸力誤差、撓曲誤差、餘弦誤差、阿貝 (Abbe) 誤差、熱變形誤差等.系統誤差的大小在測量過程中是不變的,可以用計算或實驗方法求得,即是可以預測,並且可以修正或調整使其減少.這些因素歸納成五大類,詳細內容敘述如下:
1.人為因素
由於人為因素所造成的誤差,包括誤讀、誤算和視差等.而誤讀常發生在游標尺、分厘卡等量具.游標尺刻度易造成誤讀一個最小讀數,如在10.00 mm處常誤讀成10.02 mm或9.98 mm.分厘卡刻度易造成誤讀一個螺距的大小,如在10.20 mm常誤讀成10.70 mm或9.70 mm.誤算常在計算錯誤或輸入錯誤數據時所發生.視差常在讀取測量值的方向不同或刻度面不在同一平面時所發生,兩刻度面相差約在0.0.4 mm之間,若讀取尺寸在非垂直於刻度面時,即會產生 的誤差量.為了消除此誤差,製造量具的廠商將游尺的刻劃設計成與本尺的刻劃等高或接近等高,(游尺刻劃有圓弧形形成與本尺刻劃幾近等高,游尺為凹V形且本尺為凸V形,因此形成兩刻劃等高.
2.量具因素
由於量具因素所造成的誤差,包括刻度誤差、磨耗誤差及使用前未經校正等因素.刻度分劃是否准確,必須經由較精密的儀器來校正與追溯.量具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相當程度磨耗,因此必須經校正或送修方能再使用.
3.力量因素
由於測量時所使用接觸力或接觸所造成撓曲的誤差.依據虎克定律,測量尺寸時,如果以一定測量力使測軸與機件接觸,則測軸與機件皆會局部或全面產生彈性變形,為防止此種彈性變形,測軸與機件應采相同材料製成.其次,依據赫茲 (Hertz) 定律,若測軸與機件均採用鋼時,其彈性變形所引起的誤差量
應用量表測量工件時,量表固定於支持上,支架因被測量力會造成彈性變形,如圖2-4-3所示,在長度 的斷面二次矩為 ,長 的支柱為 ,縱彈性系數分別為 、 ,因此測量力為P時,撓曲量 為 .為了防止此種誤差,可將支柱增大並盡量縮短測量軸線伸出的長度.除此之外,較大型量具如分厘卡、游標尺、直規和長量塊等,因本身重量與負載所造成的彎曲.通常,端點標准器在兩端面與垂直線平行的支點位置為0.577全長時,其兩端面可保持平行,此支點稱之為愛里點 (Airey Points) .線刻度標准器支點在其全長之0.5594位置,其全長彎曲誤差量為最小,此處稱之為貝塞爾點 (Bessel Points)
4.測量因素
測量時,因儀器設計或擺置不良等所造成的誤差,包括餘弦誤差、阿貝誤差等.餘弦誤差是發生在測量軸與待測表面成一定傾斜角度 ,如圖2-4-5所示其誤差量為 ,為實際測量長度.通常,餘弦誤差會發生在兩個測量方向,必須特別小心.例如測量內孔時,徑向測量尺寸需取最大尺寸,軸向測量需取最小尺寸.同理,測量外側時,也需注意取其正確位置.測砧與待測工件表面必須小心選用,如待測工件表面為平面時需選用球狀之測砧、工件為圓柱或圓球形時應選平面之測砧.阿貝原理 (Abbe』 Law) 為測量儀器的軸線與待測工件之軸線需在一直在線.否則即產生誤差,此誤差稱為阿貝誤差.通常,假如測量儀器之軸線與待測工件之軸線無法在一起時,則需盡量縮短其距離,以減少其誤差值.若以游標尺測量工件為例,如圖2-4-6所示,其誤差為 ,因此欲減少游標尺測量誤差,需將本尺與游尺之間隙所造成之 角減小及測量時應盡量靠近刻度線.若以量表測量工件為例,如圖2-4-7所示其量表之探針為球形,工件為圓柱,兩軸心有偏位量 時,其接觸的誤差量為 .若量表之探針和工件均為平面時,若兩平面傾斜一定角度 時,其接觸的誤差量為 如圖2-4-8所示,此誤差稱為正弦誤差.圖2-4-9所示為凸輪在機構設計的誤差分析圖,為了減少磨損,常將從動件的端頭設計成半徑為 的圓球或圓柱體,兩者間的壓力角為 ,因此引起誤差為.
5.環境因素
測量時受環境或場地之不同,可能造成的誤差有熱變形誤差和隨機誤差為最顯著.熱變形誤差通常發生於因室溫、人體接觸及加工後工件溫度等情形下,因此必須在溫濕度控制下,不可用手接觸工件及量具、工件加工後待冷卻後才測量.但為了縮短加工時在加工中需實時測量,因此必須考慮各種材料之熱脹系數 作為補償,以因應溫度材料的熱膨脹系數 不同所造成的誤差.

❽ 實驗中分析實驗誤差的原因

我以復前回答過一個差不多的問題來著制= =黏貼過來。。。

一般來說根據個人的經驗最常見的有以下誤差0 0....

首先是設備誤差
1)比如說儀器的精確度什麼的...這個一般如果需要計算的時候老師會給你數字和公式再讓你算的...
2)比如說儀器老化什麼的就會導致測量的不精確=。=

然後是環境誤差
這個主要就是溫度濕度什麼的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比如說測量空氣密度的時候這個影響就要計算在內~

還有人員誤差
1)計算時有效數字導致算出來的結果的誤差
2)讀數產生的誤差....比如說仰視俯視什麼的就不精確了=。=
3)比如說因為預計的不準確導致測量的數據沒有很好的反應了整個實驗的過程...就是說沒有正態分布0 0

還有一些根據實際情況再說~~.......比如說做碰撞實驗的時候因為有空氣阻力和摩擦所以速度不準確什麼的...

http://..com/question/228529135.html

❾ 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有什麼

具體是什麼實驗呢?我才好幫你分析具體實驗數據誤差的原因哈,要不這個我也幫不了你

閱讀全文

與分析過濾實驗誤差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市污水管網 瀏覽:376
藍瑟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666
什麼時候用凈化器 瀏覽:622
飲水機桶裡面怎麼清洗 瀏覽:868
框架結構伸縮縫防水處理 瀏覽:259
博越中央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170
達芬奇顏色回批用什麼格式 瀏覽:742
最好的水處理方法 瀏覽:288
離子交換法什麼意思 瀏覽:968
清洗柴油濾芯怎麼換 瀏覽:220
電熱水器加入除垢劑 瀏覽:864
儲水式電熱水器免拆水垢工具除垢劑 瀏覽:164
凈水器加盟商哪個好 瀏覽:896
雙氧水加鹼除垢功效會嬌弱嗎 瀏覽:957
飲水機膽壞了有什麼症狀 瀏覽:592
沈陽什麼地方賣污水泵 瀏覽:898
怎麼在家裡提取蒸餾水 瀏覽:901
處理鹼性廢水加入什麼 瀏覽:809
大隻屈臣氏蒸餾水 瀏覽:18
市場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