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納濾膜技術
納濾技術是從反抄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膜分離技術,是超低壓反滲透技術的延續和發展分支。一般認為,納濾膜存在著納米級的細孔,且截留率大於95%的最小分子約為1mm,所以近幾年來這種膜分離技術被命名為:Nanofiltration,簡稱:NF,中文譯為:納濾。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納濾膜被稱為超低壓反滲透膜(LPRO:LowPressureReverseOsmosis),或稱選擇性反滲透膜或鬆散反滲透膜(LooseRO:LooseReverseOsmosis)。日本學者大谷敏郎曾對納濾膜的分離性能進行了具體的定義:操作壓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認為是納濾膜[1]。納濾技術已經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介於超濾和反滲透技術之間的獨立的分離技術,己經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超純水製造、食品工業、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成為膜分離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㈡ 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鈉濾膜和反滲透膜。
膜是一種高分子材料,依據孔徑的不同分為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微濾膜。反滲內透膜的過容濾孔徑為0.0001微米到無孔膜,納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01-0.0001微米之間,超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1-0.001微米之間,微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1-10微米
㈢ 哪些因素會影響超濾膜組件截留分子量
會影響超濾膜組件截留分子量的因素:
1、進水壓版力對納濾膜的影響
進水壓力本身並權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是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納濾膜的凈壓力升高,使得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變,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TDS含鹽量對納濾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粉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含鹽量越高滲透壓也增加,進水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凈壓力將減小,產水量降低。透鹽率正比於膜正反兩側鹽濃度差,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納濾膜的應用非常廣泛,在醫療、環保等等的行業都有所涉及,為了確保其應用性能的穩定性,應注意進水壓力及進水TDS含鹽量對納濾膜的影響。
㈣ 納濾膜過濾的分子量范圍是多少
納濾膜能截留0.1-1
微米之間的顆粒。能允許大分子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但會截留住懸專浮物、細菌及屬大分子量膠體等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壓力比反滲透的低,但價格比反滲透貴些,所以一般家用凈水機主要是超濾和反滲透飲水機。工業來說,要看出水的具體要求,如果要達到純水要求的話,就必須要用反滲透。
納濾膜過濾性能還與膜的荷電性、膜製造的工藝過程等有關。不同的納濾膜對溶質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性,如一般的納濾膜對二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在多組分混合體系中,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還可能有所降低。納濾膜技術實際分離性能還與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溶液濃度、溫度等條件有關。如透過通量隨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