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學為測定一高錳酸鉀樣品的純度進行了以下實驗.取該高錳酸鉀樣品10g,放在試管中加熱至完全反應,冷
(1)生成O 2 的質量=10-9.04=0.96克 (2)設高錳酸鉀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2KMnO 4
316 32 X0.96g 根據:
故答案為:(1)生成O 2 的質量為0.96克;(2)高錳酸鉀樣品的純度為94.8%. |
㈡ 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採用以下兩種方法測定某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化學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鈉
(1)設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質量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143.5
x2.87g
58.5 |
143.5 |
x |
2.87g |
2.4g |
2.4g+17.6g |
㈢ 某同學在測定花生種子中的能量探索1234,1239,1338
D 解析: 1 247 千焦。 A × B × C × D √
㈣ 為什麼硫酸鈣飽和溶液要在干過濾以後才能用(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鈣離子之前)
因為半水以及無水硫酸鈣本身具有吸水性。
純水中加入過量的固回體,經常攪拌,恆答定在一定的溫度下足夠長時間,分別制備不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吸取一定體積的飽和溶液(經干過濾後的),加入到裝有陽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交換柱中。收集經充分交換和洗滌後的溶液,准確測定pH或H+離子的物質的量(可用滴定法),可進而計算硫酸鈣的溶解度。
鈣離子濃度測定,也可以採用其它測定方法。
至於對應的固體含幾個結晶水,你該明白做法。
至於不同水合物的溶解度,結合數據可進行理論推算。
㈤ 出一份有關高中化學必修4的題,18道選擇,5道填空。很急謝謝
1.為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欲配製質量分數為10%的ZnSO4溶液,將l0gZnSO4·7H2O溶解在90g水中
B.欲制備F(OH)3膠體,向盛有沸水的燒杯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並長時間煮沸
C.為鑒別KCl、AICl3和MgCl2溶液,分別向三種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D.為減小中和滴定誤差,錐形瓶必須洗凈並烘乾後才能使用
2.草酸是二元中強酸,草酸氫鈉溶液顯酸性。常溫下,向10mL0.01mol/L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NaOH溶液,隨著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V(NaOH)==0時,c(W)==1×10-2mol/L
B.V(NaOH)<10mL時,不可能存在c(Na+)==2c(C2O24−)+c(HC2O4−)
C.V(NaOH)==10mL時,c(W)==1×10-7mol/L
D.V(NaOH)>10mL時,c(Na+)>c(C2O24−)>c(HC2O4−)
3.25℃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體CH3COONa,平衡逆向移動,c(H+)降低
D.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
4.下列有關工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合成氨生產過程中將NH3液化分離,可加快正反應速率,提高N2、H2的轉化率
B.硫酸工業中,在接觸室安裝熱交換器是為了利用SO3轉化為H2SO4時放出的熱量
C.電解飽和食鹽水制燒鹼採用離子交換膜法,可防止陰極室產生的C12進入陽極室
D.電解精煉銅時,同一時間內陽極溶解銅的質量比陰極析出銅的質量小
5.天津是我國研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基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含鋰的二氧化鈷(LiCoO2),充電時LiCoO2中Li被氧化,Li+遷移並以原子形式嵌入電池負極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電池反應為LiCoO2+C6CoO2+Li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時,電池的負極反應為LiC6-e-==Li+C6
B.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潑氫的有機物可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
D.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低
6.對平衡CO2(g)CO2(aq).△H=-19.75KJ/mol,為增大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應採用的方法是
A、升溫增壓B、降溫減壓
C、升溫減壓D、降溫增壓
7.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醋酸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滿足:c(H+)=c(OH-)+c(CH3COO-)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中c(OH-)減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D、常溫下pH=2的CH3COOH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後,溶液的pH<7
8.下列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石灰乳與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B、NH4HSO3溶液與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熱:
NH4++HSO3-+2OH-NH3Ÿ+SO32-+2H2O
C、酸性條件下KIO3溶液與KI溶液發生反應生成I2:
IO3-+5I-+3H2O=3I2+6OH-
D、AgN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原電池的負極和電解池的陰極上都是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
B、用惰性電極電解Na2SO4溶液,陰陽兩極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NaCl溶液,若有1mol電子轉移,則生成1molNaOH
D、鍍層破損後,鍍錫鐵板比鍍鋅鐵板更耐腐蝕
10.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SCN—、NO3—
C.鹼性溶液Na+、K+、AlO2—、SO42— D.鹼性溶液Ba2+、Na+、CO32—、Cl—
11.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下列反應:
NO(g)+CO(g) 1/2N2(g)+CO2(g);△H=-373.2KJ/mol,達到平衡後,為提高該
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採取的正確措施是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12.下列除雜質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過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過加熱蒸餾,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鹽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13.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發生下列反應:2SO2(g)+O2(g) 2SO3(g)達到平衡後改變下述條件,SO3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的是
( )
A.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molSO2(g)
B.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SO3(g)
C.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O2(g)
D.保持溫度和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1molAr(g)
14.我國首創的海洋電池以鋁板為負極,鉑網為正極,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空氣中
的氧氣與鋁反應產生電流。電池總反應為:4A1+3O2+6H2O==4A1(OH)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0H-
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鋁電極沿導線流向鉑電極
C.以網狀的鉑為正極,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D.該電池通常只需更換鋁板就可繼續使用
15.已知反應:①101Kpa時,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碳的燃燒熱大於110.5kJ/mol
B.①的反應熱為221kJ/mol
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
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熱量
16.在一定溫度下,向容積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里充入amolNO2發生如下反應:2NO2(氣)N2O4(氣),達到平衡後,再向該容器內充入amolNO2,達平衡後與原平衡比較錯誤的是()
A.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B.NO2的轉化率提高
C.壓強為原來的2倍
D.顏色變深
17.在一真空密閉容器中盛有1molPCl5,加熱到200℃,發生反應:PCl5(g)PCl3(g)+Cl2(g),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為m%,若在相同的溫度和相同的容器中,起始時加入2molPCl5,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為n%,則m和n關系正確性是()
A.m>nB.m<n
C.m=n D.無法比較
18.對已達到化學平衡的下列反應2X(g)+Y(g)2Z(g)減小壓強時,對反應產生的影響為()
A.逆反應速率加大,正反應速率減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正、逆反應速率都變小,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CDBDB DBBCCBABBACBC
19.如圖所示,燒瓶A、B中裝有相同濃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間用止水夾K夾緊,燒杯甲中盛放100mL6mol·L-1的HCl溶液,燒杯乙中盛放100mL冷水。現向燒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gNaOH固體,同時向燒杯乙中放入25gNH4NO3固體,攪拌使乙溶解。
(1)A瓶中氣體顏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B瓶中氣體顏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變深;甲中NaOH溶解放熱,中和HCl也放熱,燒瓶A中氣體溫度升高,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向左移動,NO2濃度增大,顏色加深。
(2)變淺;NH4NO3溶解吸熱,乙中溶液及B中氣體溫度降低,使反應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向右移動,NO2濃度減小,顏色變淺。
20.(Ⅰ)已知在448℃時,反應H2(g)+I2(g)2HI(g)的平衡常數K1為49,則該溫度下反應2HI(g)H2(g)+I2(g)的平衡常數K2為________;反應H2(g)+ I2(g)HI(g)的平衡常數K3為________。
(Ⅱ)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
(2)該反應為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________。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υ(H2)正=υ(H2O)逆
D.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
(5)在800℃時,發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CO2)為2mol/L,c(H2)為1.5mol/L,c(CO)為1mol/L,c(H2O)為3mol/L,則下一時刻,反應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進行。
21.在一定溫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個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里,發生如下反應:2SO2+O2 2SO3,當此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反應混和物就處於化學平衡狀態。現在該容器中,維持溫度不變,令a、b、c分別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質的量(mol)。如果a、b、c取不同的數值,它們必須滿足一定的相互關系,才能保證達到平衡時,反應混合物中三種氣體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時完全相同,請填寫下列空白:
(1)若a=0,b=0,則c=________。
(2)若a=0.5,b=________和c=________。
(3)a、b、c取值必須滿足的一般條件是(請用兩個式子表示,其中一個只含a和c,另一個只含b和c):______。
答案:
解析]方法一:化學平衡特點之一:只要條件不變(溫度、壓強或體積、濃度),無論反應是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也無論反應物的量是一次加入還是多次加入,達到平衡時,體系中各物質的百分含量與原平衡狀態時完全相同,抓住這個特點,此題就迎刃而解。
①設反應在題設條件(2molSO2和1molO2為起始反應物)達化學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為xmol,則
2SO2+ O2 2SO3
起始(mol)210
平衡(mol)2-x1-0.5xx
②設以amolSO2和bmolO2、cmolSO3為起始反應物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SO3的物質的量為ymol,則
2SO2+O22SO3
起始(mol)abc
平衡(mol)a-yb-0.5yc+y
由於上述兩個平衡是等價的,那麼可知:
23.
Ⅰ.恆溫、恆壓下,在一個可變容積的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A(g)+B(g)C(g)
(1)若開始時放入1molA和1molB,到達平衡後,生成amolC,這時A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2)若開始時放入3molA和3molB,到達平衡後,生成C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3)若開始時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達平衡後,A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是ymol和3amol,則x=________,y=________。
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________(選填一個編號)。
(甲)大於2mol(乙)等於2mol(丙)小於2mol
(丁)可能大於、等於或小於2mol
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達平衡後,C的物質的量分數是________。
Ⅱ.若維持溫度不變,在一個與(1)反應前起始體積相同、且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
(5)開始時放入1molA和1molB到達平衡後生成bmolC。將b與(1)小題中的a進行比較________(選填一個編號)。
(甲)a<b(乙)a>b(丙)a=b
(丁)不能比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1-a)
(2)3a
(3)23-3a(丁)若3a>1,B的物質的量小於2mol;若3a=1,B的物質的量等於2mol;若3a<1,B的物質的量大於2mol
Ⅱ.(5)(乙)因為(5)小題中容器容積不變,而(1)小題中容器的容積縮小,所以(5)小題的容器中的壓力小於(1)小題容器中的壓力,有利於逆向反應,故反應達到平衡後a>b
24.如右圖所示,當關閉K時,向A中充入4molX、14molY,向B中充入2molX、7molY,起始時VA=VB=aL,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兩容器各自發生下列反應:2X(g)+2Y(g)Z(g)+2W(g);ΔH<0,達到平衡(Ⅰ)時,B中密度為原來的10/9 。試回答:
(1)B中X的轉化率α(X)B為________,Y的轉化率α(Y)B為________。
(2)A中Z和B中W的物質的量的大小比較:n(Z)A________n(W)B(填「<」「>」或「=」)。
(3)打開K,過一段時間重新達平衡(Ⅱ)時,B的體積為________L(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
(4)按(3)打開K達到平衡後,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要使B容器恢復原來反應前的體積,可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容器容積不變,B容器壓強不變,平衡(Ⅰ)時,B的容積為0.9a,B中共有氣體8.1mol。B中反應的X、Y均為1.8mol。則α(X)B=90%,α(Y)B=25.7%。
(2)平衡(Ⅰ)時,n(W)B=1.8mol,n(Z)B=0.9mol。假設將A中加入4molX、14molY是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在容積可變的容器中達到平衡,則平衡時容積為1.8a,此時Z為1.8mol。將1.8a的容積體積再壓縮為a,則平衡向右移動,Z的物質的量大於1.8mol。
(3)K打開,達平衡(Ⅱ)時,整個容器的體積為2.7a,A部分為a,則B的體積為1.7a。
(4)要想使1.7a恢復至a,溫度不變時可增大外界壓強。
[答案](1)90%25.7%(2)>(3)1.7a(4)增大外界壓強(或將活塞向左推)
㈥ 某同學將為了測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後的廢液中的成分及含量,他將廢液過濾,然後取濾液10.0g,向其中滴
(1)廢液中含來有鹽酸,加入5克碳自酸鈉前溶液呈酸性,加入25克碳酸鈉後因碳酸鈉過量且碳酸鈉顯鹼性,但在5克和25克間是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產的氯化鈉是中性故保持PH為7不變;
(2)設廢液中氯化鈣的質量為x,經分析實際和氯化鈣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20克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20g×10.6%
111 |
x |
106 |
20g×10.6% |
2.22g |
10g |
㈦ 硫酸鈣溶度積的測定
難溶強電解質溶度積常數Ksp的測定一、 實驗目的1、 了解極稀溶液濃度的版測量方法;2、 了解測定權難溶鹽Ksp的方法;3、 鞏固活度、活度系數、濃度的概念及相關關系。二、 實驗原理 在一定溫度下,一種難溶鹽電解質的飽和溶液在溶液中形成一種多項離子平衡,一般表示式為:這個平衡常數Ksp稱為溶度積常數,或簡稱溶度積,嚴格地講Ksp應為相應個離子活度的乘積,因為溶液中個離子有牽制的作用,但考慮的難容電解質飽和溶液中離子強度很小,可警世的用濃度來代替活度。就AgCl而言 從上式可知,若測出難溶電解質飽和溶液中個離子的濃度,就可以計算出溶度積Ksp。因此測量最終還是測量離子濃度的問題。若設計出一種測量濃度的方法,就找到了測量Ksp的方法。具體測量濃度的方法,包括滴定法(如AgCl溶度積的測定),離子交換法(如CuSO4溶度積的測定),電導法(如AgCl溶度積的測定),離子電極法(如氯化鉛溶度積的測定),電極電勢法(Ksp與電極電勢的關系),即分光光度法(如碘酸銅溶度積的測定)等
㈧ 某同學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取5g該樣品與1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 1 時間後(假設雜
(1)1.44g (2)解:設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 2KClO 3 ![]() 24596 X1.44g 245:96=X:1.44g X = 3.675g 3.675g/5g×100%=73.5% 答:樣品中氯酸鉀的純度為7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