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你用所學配送知識評價沃爾瑪配送中心運作(成功的原因)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沃爾瑪著手建立配送中心,當時它應用了兩項最新的物流技術:交叉作業(cross-docking)和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 data exchange)。供貨商將貨物運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據每個店面的需求量對貨物進行重新打包,然後配送。
到了20世紀80年代早期,沃爾瑪通過計算機用EDI不僅將自己的各個店面與配送中心連接起來,而且把自己與供應商連接在一起。在1985至1987年三年之間,沃爾瑪安裝了公司專用的衛星通信系統,該系統的應用使得總部、分銷中心和各商店之間可以實現雙向的聲音和數據傳輸,全球4000多家沃爾瑪分店也都能夠通過自己的終端與總部進行實時的聯系,可在1小時之內對每種商品的庫存、上架、銷售量全部盤點一遍,以及時補貨。同時通過該系統通知貨車司機最新的路況信息,調整車輛送貨的最佳線路。
由於使用了配送中心和EDI,沃爾瑪的配送成本低於其銷售額的3%,而其競爭對手則高達4.5%~5%。這意味著沃爾瑪每年比競爭對手節省下近10億美元的配送支出。更重要的是,由於使用了EDI和配送中心,貨物和信息在供應鏈中始終處於快速流動的狀態,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其中,先進的衛星通訊網路起到了核心作用,使沃爾瑪在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中,在時間上永遠處於優勢,從而為配送系統這個零售業的關鍵競爭點上獲取競爭優勢,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證。
3.自我開發為主的管理信息系統。
B. 沃爾瑪的倉儲模式
就是集中采購,統一倉儲運輸、統一售後服務、統一管理體系。神奇的配送中心
沃爾瑪的巨大成功,與其卓越的中鐵快運管理思想及實踐密切相關。
一家屬於傳統產業的零售企業,如何能在銷售收入上超過「製造業之王」的汽車工業,超過全世界所有的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沃爾瑪前任總裁大衛?格拉斯這樣總結:「配送設施是沃爾瑪成功的關鍵之一,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比別人幹得好的話,那就是配送中心。」靈活高效的中鐵快運配送系統是沃爾瑪達到最大銷售量和低成本的存貨周轉的核心。
配送中心是設立在沃爾瑪100多家零售賣場中央位置的中鐵快運基地。通常以320公里為一個商圈建立一個配送中心,同時可以滿足100多個附近周邊城市的銷售網點的需求。配送中心的一端為裝貨月台,另一端為卸貨月台,800名員工24小時倒班裝卸搬運配送。沃爾瑪的工人工資並不高,因為這些工人基本上是初中生和高中生,只是經過了沃爾瑪的特別培訓。同時,沃爾瑪首創交叉配送的獨特作業方式,沒有入庫儲存與分揀作業,進貨時直接裝車出貨。在競爭對手每5天配送一次商品的情況下,沃爾瑪每天送1次貨,至少一天送貨一次意味著可以減少商店或者零售店裡的庫存,使得零售場地和人力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所有這些裝卸分開、交叉配送、每天送貨的獨特細節,恰恰幫助沃爾瑪提高了流通速度,降低了作業成本。
圍繞著高效的配送中心,沃爾瑪逐步建立起一個「無縫點對點」的中鐵快運系統。企業中鐵快運成本占整個銷售額的比例一般都達10%左右,有些食品行業甚至達到20%或者30%,而沃爾瑪的配送成本僅占其銷售額的2%,是其競爭對手同比成本的50%,沃爾瑪始終如一的思想就是要把最好的東西用最低的價格賣給消費者,這也是它成功的關鍵所在。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中鐵快運管理信息系統,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1983年,沃爾瑪採用了POS機,銷售始點數據系統的建立實現了各部門中鐵快運信息的同步共享;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QR快速反應機制,快速拉動市場需求。憑借包括中鐵快運條形碼、射頻技術和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在內的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中鐵快運網路化監控,建立全球第一個中鐵快運數據處理中心,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例如,顧客到沃爾瑪店裡購物,然後通過POS機列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以及火車托運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信息,各個環節就會通過信息及時完成本職工作,從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加快了中鐵快運的循環。在中鐵快運信息實時反應的網路條件下,中鐵快運各環節成員能夠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正是信息技術,成為現代中鐵快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典範。
沃爾瑪從經濟實惠的角度進行定價,並且每天的定價都不一樣。龐大的采購數量使其擁有足夠的討價還價能力,從而使自己的產品定價更有競爭力,並將這種優勢轉換成消費者的受益。相對於其它零售商來說,沃爾瑪提供更高的折扣優惠,同時,他們也從「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中獲得了可觀的經營效益。
可以肯定的是,中鐵快運並不會像生產企業一樣直接創造利潤,而是從內部縮減成本,在整體上達到提升利潤的目標。沃爾瑪的實踐充分證明了中鐵快運成為繼原材料資源、人力資源之後的企業第三利潤源。
細節決定成敗 高效中鐵快運信息化管理
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注意到權威中鐵快運成本研究學者西澤修先生提出的「第三利潤源」說,成為繼沃爾瑪之後,因地制宜成功應用中鐵快運管理技術的卓越實踐者。20世紀90年代在上海松江地區投資建廠的百事集團,為了降低中鐵快運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摒棄了從上海其他地區到松江地區的短駁運輸中鐵快運,大膽將其中鐵快運外包給第三方中鐵快運公司——上海全方中鐵快運有限公司。
在眾多本土第三方中鐵快運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的當今,上海全方中鐵快運得到百事集團中鐵快運外包青睞的關鍵要素,依然是其專業的食品中鐵快運管理和運作的信息化系統,這一中鐵快運管理系統由國內中鐵快運火車托運鏈管理軟體火車托運商博科資訊量身打造。博科資訊按照百事食品的中鐵快運要求,為其量身定製、修改、調試和完善整個中鐵快運配送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倉儲配送的數字化管理,真正實現了出庫、入庫按規則自動分配,實現了食品庫存和有效期的預警功能,百事公司在全方中鐵快運提供的終端伺服器上,實現了實時查詢,全方中鐵快運的進、出、存情況盡在百事公司的掌握之中,百事的中鐵快運成本和業務損耗大大下降。
藉助信息化技術的中鐵快運管理系統,不僅降低了火車托運方的成本,為其生產提供了理性預期,也使得銷貨方及配送方實現了「零庫存」,減少庫存積壓,最大化企業收益。「無縫鏈接」貫穿於中鐵快運循環的全過程,如此優化的系統減小了「牛鞭效應」對市場波動的惡性影響。在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征途中,沃爾瑪選擇了企業自給的中鐵快運,百事選擇了外包的第三方中鐵快運,最終都完美回應了中鐵快運信息化,得到了豐厚的業務收益回報。
C. 沃爾瑪配送中心提供哪些功能
沃爾瑪配送中心提供的功能:
沃爾瑪配送中心的運作流程是:供應商將商品的價格標簽和UPC條形碼(統一產品碼)貼好,運到沃爾瑪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根據每個商店的需要,對商品就地篩選,重新打包,從「配區」運到「送區」。
由於沃爾瑪的商店眾多,每個商店的需求各不相同,這個商店也許需要這樣一些種類的商品,那個商店則有可能又需要另外一些種類的商品,沃爾瑪的配送中心根據商店的需要,把產品分類放入不同的箱子當中。這樣,員工就可以在傳送帶上取到自己所負責的商店所需的商品。那麼在傳送的時候,他們怎麼知道應該取哪個箱子呢?傳送帶上有一些信號燈,有紅的,綠的,還有黃的,員工可以根據信號燈的提示來確定箱子應被送往的商店,來拿取這些箱子。這樣,所有的商店都可以在各自所屬的箱子中拿到需要的商品。
在配送中心內,貨物成箱地被送上激光制導的傳送帶,在傳送過程中,激光掃描貨箱上的條形碼,全速運行時,只見紙箱、木箱在傳送帶上飛馳,紅色的激光四處閃射,將貨物送到正確的卡車上,傳送帶每天能處理20萬箱貨物,配送的准確率超過99%。
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配送中心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已經逐漸成熟。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它購買了一顆專用衛星,用來傳送公司的數據及其信息。這種以衛星技術為基礎的數據交換系統的配送中心,將自己與供應商及各個店面實現了有效連接,沃爾瑪總部及配送中心任何時間都可以知道,每一個商店現在有多少存貨,有多少貨物正在運輸過程當中,有多少貨物存放在配送中心等;同時還可以了解某種貨品上周賣了多少,去年賣了多少,並能夠預測將來能賣多少。沃爾瑪的供應商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直接了解自己昨天、今天、上周、上個月和去年的銷售情況,並根據這些信息來安排組織生產,保證產品的市場供應,同時使庫存降低到最低限度。
由於沃爾瑪採用了這項先進技術,配送成本只佔其銷售額的3%,其競爭對手的配送成本則佔到銷售額的5%,僅此一項,沃爾瑪每年就可以比競爭對手節省下近8億美元的商品配送成本。20世紀80年代後期,沃爾瑪從下訂單到貨物到達各個店面需要30天,現在由於採用了這項先進技術,這個時間只需要2~3天,大大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效益。
從配送中心的設計上看,沃爾瑪的每個配送中心都非常大,平均佔地面積大約有11萬m2,相當於23個足球場。一個配送中心負責一定區域內多家商場的送貨,從配送中心到各家商場的路程一般不會超過一大行程,以保證送貨的及時性。配進中心一般不設在城市裡,而是在郊區,這樣有利於降低用地成本。
沃爾瑪的配送中心雖然面積很大,但它只有一層,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到貨物流通的順暢性。有了這樣的設計,沃爾瑪就能讓產品從一個門進,從另一個門出。如果產品不在同一層就會出現許多障礙,如電梯或其他物體的阻礙,產品流通就無法順利進行。
沃爾瑪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裝貨月台,可供30輛卡車同時裝貨,另一端是卸貨月台,可同時停放135輛大卡車。每個配送中心有600~800名員工,24小時連續作業;每天有160輛貨車開來卸貨,150輛車裝好貨物開出。
在沃爾瑪的配送中心,大多數商品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但某些產品也有一定數量的庫存,這些產品包括化妝品、軟飲料、尿布等各種日用品,配送中心根據這些商品庫存量的多少進行自動補貨。到現在,沃爾瑪在美國己有30多家配送中心,分別供貨給美國l8個州的3 000多家商場。
沃爾瑪的供應商可以把產品直接送到眾多的商店中,也可以把產品集中送到配送中心,兩相比較,顯然集中送到配送中心可以使供應商節省很多錢。所以在沃爾瑪銷售的商品中,有87%左右是經過配送中心的,而沃爾瑪的競爭對於僅能達到50%的水平。由於配送中心能降低物流成本50%左右,使得沃爾瑪能比其他零售商向顧客提供更廉價的商品,這正是沃爾瑪迅速成長的關鍵所在。
D. 沃爾瑪在配送中心採用EDI帶來哪些好處
1、採用EDI可以節復約紙張成本消耗制,取得可觀的收益。可以提高單證的傳遞速度,減少單證的傳遞環節和交換手續,使各種單證數據瞬間在不同的企業間完成全部傳遞過程,減少清算的時間,加速貿易資金的周轉,進而促進貿易的發展。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能力,在貿易夥伴之間建立更好、更密切的關系。使企業內部運作過程更加合理化,增加貿易機會,提高服務質量。數據的交換不需要人工干預,准確性,及時性及效率得到保障,更進一步為物流體系中的信息流提供管道使個節點發生溝通
2、你就把沃爾瑪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轉換下說法就差不多咯,利用現代化供應鏈管理,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的控制,加強各環節的協調和管理
E. 沃爾瑪在中國開設了102家商場,其物流配送中心與其運輸車隊的合作密切,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有什麼
物流配送復中心與其運輸車隊的合作密制切,應用的信息技術有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簡稱GPS)是美國國防部研製的一種全天候的,空間基準的導航系統,可滿足位於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間的軍事用戶連續地精確地確定三位位置和三位運動及時間的需要。它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br〉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F. 沃爾瑪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如何做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我們從中可得到那些啟示
簡單點說抄就是:
1、通過襲統一進貨提高進貨量而起到降低貨品進貨價,同時優先考慮本地供貨商降低采購成本(運費);
2、配送中心採用多個收貨通道及發貨通道,在提高貨品收發效率同時降低庫存壓力。
啟示嘛不言而喻——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
G. 沃爾瑪的配送中心的功能
就是批量采購,降低進貨成本,再通過貨運發給各家店,這樣就可以使一個地區的商品在全國沃爾瑪都可以有賣,
H. 物流信息技術在沃爾瑪中有哪些應用
1)射頻技術/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運作過程中可以跟條形碼結合起來應用。(2)便攜回式數據終答端設備/PDF,傳統的方式到貨以後要打電話、發E-mail或者發報表,通過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查詢貨物情況。
(3)物流條形碼/BC,利用物流條碼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採集跟蹤。
(4)射頻標識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中工作。
I. 沃爾瑪在中國有幾個配送中心
公司名稱: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深圳配送中心
公司地址: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工專業大道與松崗屬路交叉口柯豪倉儲中心
天津也有配送中心 好像在北辰區。廣州好像還有一個!
深圳為全國總配送中心天津為北方配送中心,凡是要從深圳配送中心發往北方的貨品,要經過天津中轉. 廣州也有一個配送中心,貨品送完要經深圳配送中心中轉.
J. 沃爾瑪在配送中心採用EDI帶來哪些好處對我國傳統物流企業有什麼啟示
1、採用EDI可以節約紙張成本消耗,取得可觀的收益。可以提高單證的內傳遞速度,減少單證的傳容遞環節和交換手續,使各種單證數據瞬間在不同的企業間完成全部傳遞過程,減少清算的時間,加速貿易資金的周轉,進而促進貿易的發展。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能力,在貿易夥伴之間建立更好、更密切的關系。使企業內部運作過程更加合理化,增加貿易機會,提高服務質量。數據的交換不需要人工干預,准確性,及時性及效率得到保障,更進一步為物流體系中的信息流提供管道使個節點發生溝通
2、你就把沃爾瑪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轉換下說法就差不多咯,利用現代化供應鏈管理,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的控制,加強各環節的協調和管理,AND S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