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運用氧化還原電位數值
如何運用氧化還原電位數值
水質監測中的氧化還原電位測定
測定意義:
氧化還原回電位是多種答氧化物與還原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綜合結果,能夠幫助了解水體的電化學特徵,分析水樣的性質,是一項綜合性指標.
測定方法:
以鉑電極作指示電極,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與水樣組成原電池,用晶體毫伏計或通用pH計測定. 注意水體的氧化還原電位必須在現場測定.
② 環境監測裡面,如果你要測一個污染物,比如說二氧化硫,怎麼找到他的監測方法叻
實驗十七
大氣二氧化硫的測定
一、甲醛緩沖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A
1
)
1
實驗目的
1.1
掌握本方法的基本原理
1.2
鞏固大氣采樣器及吸收液採集大氣樣品的操作技術。
1.3
學會用比色法測定
SO
2
的方法。
2
實驗原理
二氧化硫被甲醛緩沖溶液吸收後,生成穩定的羥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樣品溶液
中加入氫氧化鈉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釋放出的二氧化硫與鹽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
生成紫紅色化合物,根據顏色深淺,用分光光度計在
577nm
處進行測定。
本方法的主要干擾物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屬元素。加入氨磺酸鈉可消除氮
氧化物的干擾;采樣後放置一段時間可使臭氧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及環己二胺四乙酸二
鈉鹽可以消除或減少某些金屬離子的干擾。在
10mL
樣品中存在
50µ
g
鈣、鎂、鐵、鎳、
錳、銅等離子及
5µ
g
二價錳離子時不幹擾測定。
本方法適宜測定濃度范圍為
0.003
~
1.07mg/m
3
。最低檢出限為
0.2µ
g/10mL
。當用
10mL
吸收液采氣樣
10L
時,最低檢出濃度為
0.02mg/m
3
;當用
50mL
吸收液,
24h
采氣
樣
300L
取出
10mL
樣品測定時,最低檢出濃度為
0.003mg/m
3
。
3
實驗試劑
除非另有說明,
分析時均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分析純試劑和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3.1
氫氧化鈉
(NaOH)
溶液,
1.5mo1/L
稱取
60g NaOH
溶於
1000mL
水中。
3.2
環已二胺四乙酸二鈉
(CDTA-2Na)
溶液,
0.05mo1/L
稱取
1.82g
反式
1
,
2-
環已二胺四乙酸
[(trans-l
,
2-cyclohexylenedinitrilo)tetra-acetic acid,
簡稱
CDTA]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3.1)6.5mL
,用水稀釋至
100mL
。
3.3
甲醛緩沖吸收液貯備液:
1
(
A
)本方法與
GB/T15262
-
94
等效。
吸取
36
%~
38
%甲醛溶液
5.5mL
,
CDTA-2Na
溶液
(3.2)20.00mL
;稱取
2.04g
鄰苯二甲
酸氫鉀,溶於少量水中;將三種溶液合並,再用水稀釋至
100mL
,貯於冰箱可保存
1
年。
3.4
甲醛緩沖吸收液
用水將甲醛緩沖吸收液貯備液
(3.3)
稀釋
100
倍而成。臨用現配。
3.5
氨磺酸鈉溶液,
6g/L
稱取
0.60g
氨磺酸
(H
2
NS0
3
H)
置於
100mL
容量瓶中,加入
4.0mL
氫氧化鈉溶液
(3.1)
,
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溶液密封保存可用
10
天。
3.6
碘貯備液,
C(1/2I
2
) =0.1mol/L
稱取
12.7g
碘
(I
2
)
於燒杯中,加入
40g
碘化鉀
(KI)
和
25mL
水,攪拌至完全溶解,用水
稀釋至
1000mL
,貯存於棕色細口瓶中。
3.7
碘溶液,
C(1/2I
2
)
=
0.05mol/L
量取碘貯備液
(3.6)250mL
,用水稀釋至
500mL
,貯於棕色細口瓶中。
3.8
澱粉溶液,
5g/L
稱取
0.5g
可溶性澱粉,用少量水調成糊狀,慢慢倒入
100mL
沸水中,繼續煮沸至溶
液澄清,冷卻後貯於試劑瓶中。臨用現配。
3.9
碘酸鉀標准溶液,
C(1/6KIO
3
)
=
0.1000mol/L
。
稱取
3.5667g
碘酸鉀
(
KIO
3
優級純,
經
110
℃乾燥
2h
)溶於水,移入
1000m1
容量瓶
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3.10
鹽酸溶液,
(1
+
9)
量取
1
份鹽酸(
HCl
)和
9
份水混合均勻。
3.11
硫代硫酸鈉
(Na
2
S
2
O
3
)
貯備液,
0.10mol/L
。
稱取
25.0g
硫代硫酸鈉
(Na
2
S
2
O
3
·
5H
2
O)
,溶於
1000mL
新煮沸但已冷卻的水中,加入
0.2g
無水碳酸鈉,貯於棕色細口瓶中,放置一周後備用。如溶液呈現混濁,必須過濾。
3.12
硫代硫酸鈉
(Na
2
S
2
O
3
)
標准溶液,
0.05mol/L
。
取
250mL
硫代硫酸鈉貯備液
(3.11)
置於
500mL
容量瓶中,用新煮沸但已冷卻的水稀
釋至標線,搖勻。
標定方法:吸取三份
10.00mL
碘酸鉀標准溶液
(3.9)
分別置於
250mL
碘量瓶中,加
70mL
新煮沸但已冷卻的水,
加
1g
碘化鉀,
振搖至完全溶解後,
加
10mL
鹽酸溶液
(3.10)
,
立即蓋好瓶塞,搖勻。於暗處放置
5min
後,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
(3.12)
滴定溶液至淺
黃色,加
2mL
澱粉溶液
(3.8)
,繼續滴定溶液至藍色剛好褪去為終點。硫代硫酸鈉標准溶
液的濃度按式
(1)
准確計算:
C
=
v
10.00
0.1000
(
1
)
式中:
C
—
—
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濃度,
mol/L
;
V
—
—
滴定所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體積,
mL
。
3.13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
(EDTA-2Na)
溶液,
0.5g/L
稱取
0.25g EDTA[
-
CH
2
N(CH
2
COONa)CH
2
COOH]
2
·
H
2
O
溶於
500mL
新煮沸但已冷卻的水
中。臨用現配。
3.14
二氧化硫標准待標液。
稱取
0.200g
亞硫酸鈉
(Na
2
SO
3
)
,
溶於
200mL EDTA·
2Na
溶液
(3.13)
中,
緩緩搖勻以防
充氧,使其溶解。放置
2
~
3h
後標定。此溶液每毫升相當於
320
~
400µ
g
二氧化硫。
3.15
標定方法
吸取三份
20.00mL
二氧化硫標准待標液
(3.14)
,
分別置於
250mL
碘量瓶中,
加入
50mL
新煮沸但已冷卻的水,
20.00mL
碘溶液
(3.7)
及
1mL
冰乙酸,
蓋塞,
搖勻。
於暗處放置
5min
後,
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
(3.12)
滴定溶液至淺黃色,
加入
2mL
澱粉溶液
(3.8)
,
繼續滴定
至溶液藍色剛好褪去為終點。記錄滴定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體積
V
,
mL
。
另吸取三份
EDTA-2Na
溶液
(3.13)20mL
,用同法進行空白試驗。記錄滴定硫代硫酸
鈉標准溶液
(3.12)
的體積
V
0
,
mL
。
平行樣滴定所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體積之差應不大於
0.04mL
。取其平均值。二氧
化硫標准溶液濃度按式
(2)
計算:
C
=
1000
20.00
32.02
C
V)
-
Vo
(
)
3
2
2
(Na
O
S
(
2
)
式中:
C
—
—
二氧化硫標准待標液的濃度,
µ
g/mL
;
V
0
——
空白滴定所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體積平均值,
mL
;
V
——
二氧化硫標准待標液滴定所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體積平均值,
mL
;
C
(Na2S2O3)
——
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
(3.12)
的濃度,
mol/L
;
32.02
——
二氧化硫
(1/2SO
2
)
的摩爾質量。
3.16
二氧化硫的標准溶液貯備液
標定出二氧化硫標准待標液(
3.14
)
的准確濃度後,
立即用吸收液
(3.4)
稀釋為每毫升
含
10.00µ
g
二氧化硫的標准溶液貯備液,可穩定
6
個月。
2 :
固定污染源廢氣-二氧化硫測定方法建議
固定源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定電位電解法、非分散紅外吸收法,目前,環境監測部門對煙道內二氧化硫濃度的測定普遍採用定電位電解法來完成。其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硫氣體在感測器的電解槽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通過產生的擴散電流確定二氧化硫濃度,此方法快捷、簡便,但准確程度卻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定電位電解法的工作原理
煙氣中SO2 擴散通過感測器滲透膜,進入電解槽,在定電位電極上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SO2 + 2H2O = SO4-2 + 4H+ + 2e
由此產生極限擴散電流i,在一定范圍內,其電流大小與SO2濃度成正比。即:
在規定工作條件下,電子轉移常數Z、法拉第常數F、擴散面積S、擴散系數D 和擴散層厚度δ 均為常數,所以SO2 濃度由 極限電流i 決定。 二、 影響因素
影響SO2檢測結果的主要因素:濕度、負壓、干擾氣體,其中干擾氣體主要有:HF、H2S、NH3 、NO2、CO,其中CO對SO2檢測結果的干擾最大。關於CO氣體對SO,感測器的正干擾,國外感測器技術說明書指出:在300 ppm(375 mg/m³ )CO標氣作用下,SO:輸出「交叉干擾」值<5 ppm(14 mg/m³ )但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中,CO的含量往往大於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375 mg/m³ 、甚至遠遠大於375 mg/m³。從檢測的數據中,有的CO濃度超過10 000 mg/m³。這種情況下,由於CO的存在導致SO:感測器顯示的濃度比實際值增加,不能忽略不計了。CO與SO2在檢測過程中的對比圖如下:
從對比圖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對二氧化硫濃度測試的影響值是正值,影響率在3%左右。一般情況下,有燃燒過程的煙道排氣中都含有不同濃度的一氧化碳氣體,並隨著工況的改變而改變。比如,鍋爐在正常情況下,一氧化碳的濃度值差別也很大,從零到幾千毫克/標立方米不等,所以對二氧化硫的干擾也從零到幾十毫克,標立方米不等,正常情況下,目前所用煙氣分析儀可以通過軟體扣除一氧化碳對二氧化硫濃度的影響值,但在一氧化碳濃度波動很快的情況下,生物質鍋爐在給料過多、配風過小、壓負荷的情況下,一氧化碳濃度可以在這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從0上升到幾萬毫克,標立方米,這時儀器的軟體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則不能准確快速跟蹤扣除干擾值,故此時二氧化硫的測量值則偏差極大,表2所列為幾種不同濃度的一氧化碳氣體對二氧化硫感測器的干擾數值。
三、碘量法檢測原理
煙氣中的SO2被氨基磺酸銨混合溶液吸收,用碘標准溶液滴定。按滴定量計算SO2的濃度,反應式如下:
四、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工作原理
二氧化硫氣體在6.82~9μm波長紅外光譜具有選擇性吸收,一束恆定波長為7.3μm的紅外光通過二氧化硫氣體時,其光通量的衰減與二氧化硫的濃度符合朗伯-比爾定律。
綜上所述,由於二氧化硫電化學感測器自身性能原因,不可避免地受到諸多因素干擾,所以在生物質鍋爐SO2檢測過程中建議採用碘量法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減少CO對SO2檢測值得干擾。 參考資料: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標准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HJ/T57-2000
③ 經過EDI純水機的電阻率正常15-16,電導率1.0,但我們要求是電導率是0.3
電導率1.0電阻怎麼會是15?電導=1/電阻。
而且EDI出水電導這么高,都1.0了,
要麼EDI有問題,要麼你儀器壞了。
而且制水電導才0.26,經過EDI後電導反而升高了?這太不正常。
④ jc-1檢測線粒體膜電位時應注意什麼
1)原理:JC-1是一種廣泛用於檢測線粒體膜電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 的理想熒光探針。在線粒體膜電位較高時,JC-1聚集在線粒體的基質(matrix)中,形成聚合物(J-aggregates),可以產生橙色熒光;在線粒體膜電位較低時,JC-1不能聚集在線粒體的基質中,此時JC-1為單體(monomer),可以產生綠色熒光。這樣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熒光顏色的轉變來檢測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常用紅綠熒光的相對比例來衡量線粒體去極化的比例。
(2)材料與儀器
JC-1購自Sigma公司,分子量652.23,用DMSO溶解,儲存濃度為5 mg/ml,終濃度稀釋成10 µg/ml; 熒光顯微鏡,多功能熒光酶標儀
(3)步驟
① 接種細胞:96孔板,接種細胞數為每孔1.5萬;或內置蓋玻片的24孔板,每孔細胞數為9萬。
② 處理:接種24小時後用有糖earle』s 液洗兩遍, 給予相應處理(氧化應激或葯物)。
③ JC-1孵育:用有糖earle』s 液洗1遍,並換上終濃度為10µg/ml JC-1培養箱孵育20 min.
④ 檢測:用有糖earle』s 液洗2遍,蓋玻片可在熒光顯微鏡下檢測熒光變化,96孔板在多功能熒光酶標儀檢測熒光值,檢測JC-1單體時激發光設置為488nm,發射光設置為530nm;檢測JC-1聚合物時,激發光設置為529nm,發射光設置為590nm
(4)注意點
稀釋JC-1時要迅速,否則易聚集,不易溶解;建議用碧雲天的JC-1線粒體膜電位檢測試劑盒。
⑤ 一氧化碳的監測方法
1.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1)攜帶型氣體檢測儀器:固體熱傳導式、定電位電解式、一氧化碳檢測儀、紅外線一氧化碳檢測儀。
(2)常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五氧化二碘比長式檢測管法、硫酸鈀-鉬酸銨比色式檢測管法(萬本太主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與處理處置技術》)。
(3)氣體速測管。
2.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類別來源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 空氣 徐伯洪,閆慧芳主編:《工作場所有害物質監測方法》 非分散紅外法 空氣 GB 9801-88 非色散紅外吸收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 HJ/T 44-1999 氣相色譜法 作業場所空氣 WS/T 173-1999 氣相色譜法 空氣 杭士平主編:《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 硫酸鈀-鉬酸銨檢氣管比色法 空氣 杭士平主編:《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 節選自國標GB 9801-88 空氣質量 一氧化碳的測定 非分散紅外法
1、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測定空氣質量中的一氧化碳。
測定范圍為0~62.5mg/m³,最低檢出濃度為0.3mg/m³。
2 原理 .
樣品氣體進入儀器,在前吸膜里吸收4.67μm 譜線中心的紅外輻射能量.
在後吸微至吸收其他輻射能量.兩室因吸收能量不同.陂壞了原吸收室內氣體受熱產生相同振幅的壓力脈沖變化後的匝力脈沖通過毛細管加在差動式薄膜微音器上.
被轉化為電容量的變化,通過放大器再轉變為與濃度成比例的直流測量值。
3、儀器
3.1 一氧化碳紅外分析儀:量程0~62.5 ㎎/m³
3.2 記錄儀器:0~10mv。
3.3 流量計:0~10 L/min。
3.4 采氣袋、止水夾、雙聯球。
3.5氮氣:要求其中一氧化碳濃度已知.或是制備霍加拉特加熱管除去其中一氧化碳.
3.6一氧化碳定氣.濃醍應選在儀器量程的60%~80% 的范圍內。
4、采樣
4.1 使用儀器現場連續監測將樣品氣體直接通入儀器進入氣口。
4.2 現場采樣實驗室分析時,用雙聯球將樣品氣體擠入采樣氣袋中,放空後在擠入,如此在清洗3~4次,最後擠滿並用止水夾夾緊進氣口,記錄采樣地點、采樣日期和時間,采氣帶編號。
⑥ 等電位檢測
1、在澆砼板時要預埋管線的,在砌好牆後一周,開鑿線槽埋管了啊。 都可以的。提供一份詳細的分析,希望有所幫助等電位聯結安裝標准圖的編制說明
⑦ 求幾個檢測污水中過氧化物含量的方法,要具體的操作方法
使用來ORP在線監測儀器,其探源頭可以直接測出水的氧化還原電位,還可以通過其的數據輸出部分,控制還原葯劑的投加。
目前工程上都是使用這種檢測方法的,利用電極檢測電位差。很多使用玻璃珠電極法的PH檢測儀器也能檢測氧化還原電位的。檢測氧化還原電位最常用的還就只有使用儀器電極法,不像檢測PH值,還有試紙法和滴定法的。
⑧ 電位滴定法的滴定模式
DET動態滴定模式
滴定液增量隨滴定曲線的變化而變化,滴定速度開始 時較快,專但隨著接近等當點屬而自動放緩,直至找到等 當點。該模式可找到極小的突躍,自動測定pK值, 適合大多數水相體系滴定。
MET等量滴定模式
滴定液增量人為設定,滴定過程按所設定的增量向等 當點推進,直至找到等當點。該模式特別適合化學動 力弱的反應,非水體系和弱電解質體系的滴定。
SET終點設定滴定模式
適用於一般快速設定終點滴定。
MEAS模式
測量pH、U、lpol、Upol及溫度。
CAL模式
多達9個緩沖液的pH校正,回歸線的計算。
⑨ SO2含量的檢測方法
http://211.154.163.43:90/~kjqk/yfyxqbzz/yfyx2003/0306pdf/030653.pdf
上面的是一個例子
因為樣品的二氧化硫含量表達為: 320(V2-V1)/M, 單位PPM
其中V2為V樣品消耗標內液的量(mL)
V1為空容白消耗標液的量(mL)
此時,標定時候相差一滴,即0.05mL
結果就相差8PPM了
對於有些樣品二氧化硫只有幾十PPM
所以誤差就很大了
⑩ 膜電位測量電極和參考電極怎麼區分
氟離子選擇電極的膜電位的產生是由於:氟離子進入晶體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雙電層結構。相關知識:一、膜電位將一個玻璃薄膜置於H+ 濃度不同的兩溶液間,由於玻璃膜的水化作用,膜內外便形成雙電層而產生電位差,該電位差稱為膜電位。二、電位分析法的定義、分類和特點1、定義:利用測得電極電位與被測物質離子濃度的關系求得被測物質含量的方法叫電位分析法。2、分類:a、直接電位法:利用專用的指示電極――離子選擇性電極,選擇性地把待測離子的活度(或濃度)轉化為電極電位加以測量,根據Nernst方程式,求出待測離子的活度(或濃度),也稱為離子選擇電極法。這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應用廣泛的快速分析方法。b、 電位滴定法:利用指示電極在滴定過程中電位的變化及化學計量點附近電位的突躍來確定滴定終點的滴定分析方法。電位滴定法與一般的滴定分析法的根本差別在於確定終點的方法不同。3、特點:應用范圍廣――可用於許多陰離子、陽離子、有機物離子的測定,尤其是一些其他方法較難測定的鹼金屬、鹼土金屬離子、一價陰離子及氣體的測定。因為測定的是離子的活度,所以可以用於化學平衡、動力學、電化學理論的研究及熱力學常數的測定。a、測定速度快,測定的離子濃度范圍寬。b、可以製作成感測器,用於工業生產流程或環境監測的自動檢測;可以微型化,做成微電極,用於微區、血液、活體、細胞等對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