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述市政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的安全管理
強調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建設單位角度,著重論述了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提出了項目建設四大控制要素中安全第一的原則思想。
市政污水處理是一項公益性服務事業,目前國內污水處理項目建設一般是國外政府貸款或世界銀行貸款,採取公開招標投標的方式運作。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污水收集管網施工、構築物建造和設備采購與安裝三大部分,其中每一環節都各自存在著安全隱患,如土建施工中的塌方事故、高空墜落事故;設備安裝中的觸電事故和機械傷害事故等等。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對項目建設的進度和項目投資效益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新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不僅規定了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安全職責,同時也規定了建設單位的安全責任。為此,作為項目建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除了對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進行有效控制外,還應對項目建設的安全實施管理,即對承包單位(或施工單位)進行工程的安全監督與檢查,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按時完成。筆者就建設單位如何實施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安全管理提出幾點建議,與同行們商榷。
一、項目建設招標和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
(1) 承包單位安全資質的審查
在工程招投標期間,建設單位應將承包單位安全資質的審查作為評標定標的一項重要內容,具體審核內容是: 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施工資質等級及年檢材料、安全許可證;②全資質及年檢材料,包括近3年經相關審查部門審查的企業安全資質年檢情況;③安全施工的機構組織及專職或兼職安全員的配備情況、安全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證;特種作業人員的證件及年檢資料;④企業自備的主要施工器械設備情況、防護設施及安全工器具的配備情況;⑤近3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項目及質量證明情況。嚴格實行安全資質審查一票否決制,對不符合相關規定及安全要求的投標單位堅決予以取消其中標資格。通過對投標單位資格、資質的審查,避免了安全管理混亂、要求不嚴的承包單位或施工隊伍競標中標,參與項目建設。
(2)簽訂安全協議書
為了把好工程建設第一道安全關,當投標單位中標後,建設單位應與承包單位簽訂安全協議書,安全協議書是與合同同時簽定的必備的書面文件。協議書中應明確項目建設雙方的安全責任和義務,以及發生安全事故後各自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同時應明確安全獎罰規定和安全施工保證金的提取辦法。當發生人身傷亡或設備事故,或者發現存在安全隱患時,應在安全保證金中扣除一定數額的罰款。實踐證明安全保證金抵押制度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是卓有成效的,有效遏制了承包單位施工的違章行為和冒險作業,提高了承包單位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簽訂安全協議書是建設單位對承包單位進行安全管理所採取的重要經濟手段。
(3)施工組織設計審核
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是確保安全施工和施工質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進行標准化、規范化作業的重要途徑。建設單位要求承包單位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方案,做到凡事實現事前控制。施工組織設計必須體現施工的具體步驟、使用材料、設備及施工方法,然後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及組織措施,施工組織設計明確各工序的安全控制具體措施。建設單位認真做好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措施的審核和安全注意事項的交底,關鍵重要工序的安全措施必須經過建設單位和工程項目監理的審核。
(4)嚴把開工安全關
嚴格實施開工審批制,承包單位取得開工許可後方可開工。建設單位要嚴格審查承包單位的開工條件:①審查承包方的項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現場專、兼職安全人員的落實情況;②審查特殊工種作業人員的身份證及操作證; ③審查是否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訂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④審查施工人員是否經過必要的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交底。工程正式開工之前,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承包單位負責人及相關技術人員共同到現場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對不符合安全要求規定的和不具備開工條件的禁止開工。
與此同時,開工之前建設單位應協調施工現場周邊各種關系,為承包單位或施工單位提供施工現場臨時安全設施,確保安全可靠的外圍環境。應對承包單位進行現場安全交底,讓施工單位知道施工安裝現場有哪些危險源。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各種電纜走向進行交底,為破土動工創造良好的條件。對於工程規模大、施工難度高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單位、承包單位和工程項目監理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安全施工方案的技術論證,必要時修改和完善施工方案,確保安全施工。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㈡ 污水處理廠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污水處理廠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安全設施配備不足及過期問題
2. 用電安全隱患
3. 構築物圍欄及安全警示標志問題
4. 安全持證上崗情況較差
5. 未進行廠區安全危險源評估
㈢ 污水處理廠安全生產的工作計劃
1. 針對污水處理廠的安全生產,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a. 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通過培訓和教育,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而轉變工作態度,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b.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在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和風險控制,降低事故發生概率。
c. 加強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對生產運行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檢測、校驗和維護,確保其安全達標。
d.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過內部和外部審核,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e. 加強職工安全教育:以管理體系為載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確保每個崗位人員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
f. 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置。
g. 加強事故隱患的檢查和整改: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確保生產現場的安全。
h. 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定期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組織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生產大檢查等,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i. 投入安全生產經費:加大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及時更換到期的消防器材、陳舊老化供電線路等,保障生產安全。
j. 加強項目建設安全監督檢查:對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污泥處置工程項目的建設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㈣ 污水處理廠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安全隱患如下:
1、安全設施配備數量不足,消防器材有些已過期、有些未年檢,需要更換。
2、部分設備電纜接線頭裸露,電纜地溝內有積水,影響用電安全。
3、部分構築物圍欄損壞、缺失,安全警示標志不全,各廠未進行全面的應急預案演練。
4、安全持證上崗情況較差。
5、未進行廠區安全危險源評估等問題。
污水處理廠:從污染源排出的污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