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新冠污水余氯標準是多少

新冠污水余氯標準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3-02-17 16:56:31

A. 污水廠余氯標準是多少

標准為0.5 mg/L

B. 醫院污水測試余氯記錄標準是多少是2-8mg/l還是0.5mg/L

標准為0.5mg/L。

0.5mg/L的限制指的是直排,就是入河流、湖泊、海洋的。而採用有效氯消毒排入市政管網的,則是2-10mg/L的范圍。總余氯指的是游離氯與結合氯的總和,游離氯如次氯酸,結合氯如次氯酸與氨反應生成的氯氨,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國家不提倡採用有效氯對污水進行消毒,但還沒出台標准依據。部分省已經對余氯有嚴格要求,因為有效氯會與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致癌物質,且難以去除。

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一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3-10 mg/L 。二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 ≥ 1h ,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2-8 mg/L 。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2)新冠污水余氯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有效氯測定方法-碘量法原理

洗滌劑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與碘化鉀起氧化作用,釋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碘,根據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消耗量計算出有效氯含量。

余氯對人危害

余氯,作為一種有效的殺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過80%的水廠使用著。所以,市政自來水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確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安全。但是,當氯和有機酸反應,就會產生許多致癌的副產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自來水余氯濃度過高的話,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強,對呼吸系統有傷害。易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生成氯仿等致癌物。

C.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現場消毒評價標准

主要改造賓館、學校等作為接收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臨時特殊場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學觀察和救治臨時特殊場所衛生防護技術要求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學觀察和救治臨時特殊場所的通用要求、消毒措施、個人防護和衛生管理等。
本標准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室內體育場館、展覽館、賓館、學校等改造作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救治、疑似患者隔離、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等臨時特殊場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凡是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註明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18466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9193疫源地消毒總則
GB50849傳染病醫院建築設計規范
WS/T311醫院隔離技術規范
WS/T396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范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原衛生部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臨時特殊場所temporaryspecialplaces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被改造作為輕症患者治療、疑似患者隔離、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的臨時場所。
3.2
污染區contaminatedarea
輕症患者和疑似患者接受診療的區域,以及被其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暫存場所和物品處理場所,包括病房、處置室、污物間以及患者出入院處理室等。
3.3
半污染區semi-contaminatedarea
位於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有可能被患者血液、體液或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的區域,包括醫務人員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內走廊、患者使用後的物品及醫療器械處理室等。
3.4清潔區cleanarea
不易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以及傳染病患者禁止進入的區域,包括醫務人員的值班室、浴室、衛生間、儲物間等。
3.5兩通道twopassages
污染通道和清潔通道。污染通道包括輕症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出入和轉運通道等,清潔通道包括健康的醫護和工作人員出入通道等。
4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救治臨時特殊場所
4.1通用要求
4.1.1場所選擇要求
4.1.1.1主要改造室內體育場館、展覽館等作為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臨時救治場所(如方艙醫院等)。
4.1.1.2場所選址應盡量避開高密度居民區、幼兒園、學校等人群密集活動區。
4.1.1.3場所與周邊建築應設置至少20m綠化隔離衛生間距。當不具備綠化條件時,其隔離衛生間距應不小於30m。
4.1.1.4在場所外圍設置明顯的危險標識。
4.1.2建築要求
4.1.2.1場所建築應有適宜朝向,並滿足安全、採光、日照、通風、消防等基本要求。
4.1.2.2地下空間不應被改造為此類臨時特殊場所。
4.1.3功能分區
4.1.3.1場所總體按照「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和「污染通道、清潔通道」進行分區運行使用,「兩通道」應完全分開。
4.1.3.2各分區應採用物理隔離,並設置明顯標識。
4.1.3.3在污染區與半污染區之間設置緩沖室。
4.1.3.4病床區應做好床位分區、男女分區。每區設置的病床數量不應大於50張,床位之間間隔1.2m以上。每張床位應配置被褥、床頭桌、收納箱、垃圾桶及其他必要的個人生活用品等。
4.1.4供水
每個病床區應單獨設置飲用水供水點,並提供自來水和開水。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4.1.5通風換氣
4.1.5.1場所內應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場所內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的機械送、排風系統應按區域獨立設置,保障場所內的通風換氣。
4.1.5.2清潔空氣應首先通過清潔區,再流向半污染區、污染區。
4.1.5.3清潔區等小空間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
4.1.5.4污染區和半污染區應採用自然通風;污染區採用機械排風式通風時,排風量應多於送風量至少10%。
4.1.5.5污染區如使用集中空調系統,全空氣空調系統應以最大新風量運行,並盡可能關小回風。
4.1.5.6每周對集中空調系統的冷卻塔、空氣處理機組、送風口、冷凝水盤等運行的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清洗消毒技術要求等參照WS/T396執行。
4.1.6污水處理
4.1.6.1排水管應密封;排水通氣管四周應通風良好,不得接入空調通風系統的排風管道。排水要求參照GB50849執行。
4.1.6.2各區污水、廢水應單獨收集並進行消毒和生化處理。污水處理參照GB19193和《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執行,處理後的水質應符合GB18466的要求。
4.1.6.3臨時設置的洗浴房、盥洗間的廢水不能直接外排,隨各區污水、廢水單獨收集後處理。
4.1.7廁所衛生
4.1.7.1患者使用臨時廁所時,應走專用通道;優先選用泡沫封堵型移動廁所。男廁按照每20人配一個蹲位,女廁按照每10人配一個蹲位,必要時應依據患者實際需求適當增加。臨時廁所位置應在場所下風向並距離供餐區和供水點200m以上。
4.1.7.2臨時廁所中患者糞便等排泄物需要進行投葯消毒或集中無害化處理。安排專人投葯消毒,一日兩次。安排專用糞便清運機械設備及時清運處理後的糞便。
4.1.7.3場所內外的固定廁所僅供醫務工作人員使用。
4.1.7.4廁所糞便均需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嚴格管理,嚴禁直接外排。用專門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處理後再排放,消毒方式參照GB19193執行。
4.1.7.5廁所內應設洗手設施,選配洗手液(或肥皂)、速干手消毒劑、非接觸式烘乾機等。在洗手池附近張貼「六步洗手法」步驟圖。
4.1.8垃圾處置
4.1.8.1清潔區生活垃圾放置在專用垃圾桶內,各病區單元配備套有醫療廢物垃圾袋並加蓋的專用垃圾桶。垃圾應每日清理或及時清理。
4.1.8.2醫療廢物的處置應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
4.2消毒措施
4.2.1物體表面消毒
診療設施設備表面以及床圍欄、床頭櫃、公共桌椅、公共門把手等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無肉眼可見污染物時,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min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4.2.2餐(飲)具消毒
餐(飲)具清除食物殘渣後,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後,再用清水洗凈。
4.2.3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嘔吐物)消毒
4.2.3.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濕巾/干巾)小心移除。
4.2.3.2大量污染物應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蓋,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後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澆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min以上(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凈。清除過程中避免接觸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
4.2.3.3患者的分泌物、嘔吐物等採用專門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物、葯比例1:2浸泡消毒2h。
4.2.3.4清除污染物後,應對污染的環境或物體表面進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然後清洗干凈。
4.2.4皮膚、粘膜消毒
皮膚被污染物污染時,應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3%過氧化氫消毒劑擦拭消毒3min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凈;粘膜應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或0.05%碘伏沖洗消毒。
4.2.5手衛生
參與現場工作的人員均應加強手衛生措施。可選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劑或醇類復配速干手消毒劑,或直接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醇類過敏者,可選擇季銨鹽類等有效的非醇類手消毒劑。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3%過氧化氫消毒劑、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浸泡雙手,並適當延長消毒作用時間。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後按上述方法消毒。
4.2.6終末消毒
臨時特殊場所終止使用後,應對場所內的物品和環境進行終末消毒,具體要求參照GB19193執行。
4.3個人防護
4.3.1配備防護用品和設施
臨時特殊場所應為醫護、清潔、消毒、安保等工作人員配備口罩、手套、防護服、防護面屏或護目鏡、手消毒劑以及急救用品等,並設置穿脫防護服的場所和設施。
4.3.2工作人員防護
4.3.2.1醫護類工作人員在崗工作時,應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鞋套等。
4.3.2.2清潔、消毒、安保等類別工作人員在臨時特殊場所工作時,應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4.3.2.3工作期間應減少人員交談,避免聚集,做好手衛生。
4.3.3患者防護
應佩戴口罩,避免近距離接觸,做好手衛生。
4.4衛生管理
4.4.1加強環境衛生
應保持臨時特殊場所內、外環境清潔,無蚊蠅、蟑螂、鼠類等孳生。
4.4.2保持食堂衛生
每日對操作台、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常規清潔,並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消毒。應採用一次性餐具供餐,避免供應冷盤。
4.4.3地面防滑
臨時特殊場所內需採取防滑措施;若場所內走廊、廁所、洗浴房、盥洗間等區域地面未做防滑處理,應鋪設臨時防滑地墊。
5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隔離臨時特殊場所
5.1通用要求
5.1.1場所選擇要求
主要改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作為接收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隔離場所。
場所選址要求參照4.1.1.2。
5.1.2功能分區
5.1.2.1場所按「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和「污染通道、清潔通道」劃分,並分區運行使用。
5.1.2.2在污染區與半污染區之間設置緩沖室,設置要求參照WS/T311執行。
5.1.2.3疑似患者需單間隔離,隔離期間未經允許不得離開房間。
5.1.3通風換氣
5.1.3.1應定時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並根據天氣條件適時調節;或安裝排風設備,加強排風。有條件時安裝循環風空氣消毒機。
5.1.3.2使用空調系統時,應選擇分體式空調。使用分體式空調時,應間隔一段時間開窗通風(通風30min以上),房內衛生間排風扇常開。
5.1.4污水和糞便處理
應具有獨立化糞池。污水在進入市政排水管網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劑,並確保消毒1.5h後,總余氯量達10mg/L,消毒後污水應符合GB18466要求。
如無獨立化糞池,則用專門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處理後再排放,消毒方式參照GB19193執行。
5.1.5垃圾處置
疑似患者生活垃圾應統一收集,按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的處置應當遵循《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使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收集袋規范封裝後按流程進行處置。
5.1.6洗手設施
場所公共區域和患者房間應設置洗手設施,選配洗手液(或肥皂)、速干手消毒劑、非接觸式烘乾機等。在洗手池附近張貼「六步洗手法」步驟圖。
5.2消毒措施
場所應加強清潔消毒,包括檯面、地面、門把手等物體表面,以及手、皮膚、粘膜等,具體消毒方法參照4.2。
當房間內被隔離的疑似患者更換時,房間內物品和環境應參照GB19193執行終末消毒。
5.3個人防護
5.3.1配備防護用品和設施
臨時特殊場所應為醫護、清潔、消毒、安保等工作人員配備口罩、防護服、手套、防護面屏或護目鏡、手消毒劑以及急救用品等。設置穿脫防護服的場所和設施。
5.3.2工作人員防護
場所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參照4.3.2。
5.3.3疑似患者防護
應佩戴口罩,縮小活動范圍,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和設施,加強手衛生。
6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臨時特殊場所
6.1通用要求
6.1.1場所選擇要求
6.1.1.1主要改造賓館、學校等作為接收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臨時特殊場所。
6.1.1.2場所應為多層獨棟建築。
6.1.1.3選址與其他鄰近建築應設置至少20m綠化隔離衛生間距;鄰近建築不應包括人口稠密區及人群密集場所(如住宅區、商業中心、中小學校以及幼兒和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優先選擇郊區賓館、學校等。
6.1.2建築要求
參照4.1.2。
6.1.3功能分區
6.1.3.1應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區與工作人員工作區分開,將密切接觸者通道與工作人員通道分開,並分區運行使用。
6.1.3.2各分區應採用物理隔離,並設置明顯標識。
6.1.4供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6.1.5污、廢水處理
6.1.5.1客房面盆下應有存水彎,衛生間地漏應有水封。
6.1.5.2分體式空調的冷凝水應集中收集或排到衛生間地漏。
6.1.5.3應設置獨立化糞池和污水排放池;污水在進入市政排水管網前,應參照5.1.4進行處理。消毒後污水應符合GB18466要求。
6.1.6通風換氣
6.1.6.1應定時開窗通風,並根據天氣條件適時調節;或安裝機械排風設備,加強空氣流通。
6.1.6.2使用空調系統時,應選擇分體式空調。使用分體式空調前,應先開窗通風30min,再開啟空調,調至最大風量運行10min以上才能關閉門窗;分體式空調關機後,打開窗戶,通風換氣。在滿足室內溫度適宜的前提下,空調運行時應保持窗戶不完全閉合。
6.1.7垃圾處置
6.1.7.1密切接觸者生活垃圾應當統一收集,按生活垃圾處理。當密切接觸者轉為疑似患者或確診後,其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處理。
6.1.7.2醫療廢物的處置應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
6.1.8洗手設施
參照5.1.6。
6.2消毒措施
6.2.1物體表面消毒
客房應由密切接觸者自行清潔消毒。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桌面、床頭櫃、傢具、門把手等),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定時噴灑或擦拭。
公共區域、外環境應由工作人員清潔消毒。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等)、公共衛生間,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定時擦拭。
6.2.2餐(飲)具消毒
參照4.2.2。
6.2.3手衛生
參照4.2.5。
6.2.4終末消毒
當密切接觸者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並離開醫學觀察場所後,由專業人員對場所內的物品和環境參照GB19193執行終末消毒。
6.3個人防護
6.3.1工作人員防護
6.3.1.1醫護類工作人員在進行樣本採集、流行病學調查、心理安撫等工作時,參照4.3.2.1進行防護。
6.3.1.2客房服務類工作人員在崗期間應穿工作服,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必要時佩戴防護面屏或護目鏡。應保持工作服清潔,定期清洗。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要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前往醫院路上和在醫院內應全程佩戴口罩。
6.3.1.3工作期間減少人員交談,避免聚集,做好手衛生。
6.3.2密切接觸者防護
主要在隔離房間內活動,加強手衛生。經過公共區域時應佩戴口罩,避免接觸房間外公共物品和設施。
6.4衛生管理
6.4.1場所內公共區域應無痰跡,樓道內無雜物、無衛生死角,樓梯扶手無積塵。
6.4.2場所外地面無痰跡、污物、積水等;及時清理垃圾,無裸露垃圾;垃圾桶整潔。
6.4.3密切接觸者應單間隔離,隔離期間未經允許不得離開房間。
6.4.4每天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健康監測,並做好記錄,嚴禁帶病上崗。工作人員家中如有疑似患者出現,應按相關規定進行隔離,嚴禁上崗。
6.4.5餐廳員工應實行錯峰就餐、單獨用餐。疫情流行期間,餐廳應與廚房完全隔斷,並應防止餐廳的空氣流向廚房。
6.4.6密切接觸者應實行送餐制,由服務人員送餐至隔離房間門口。
6.5其他
6.5.1應去除場所內現有地面的軟裝織物,如地毯等;或鋪設一次性地墊。
6.5.2應在場所內配備急救人員、設備和設施。
法律依據
根據《關於印發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附件3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五、重點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十二)血液凈化中心(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4.消毒隔離及醫療廢物管理
(2)環境物體表面消毒:血液透析機、治療車等物體表面無肉眼可見污染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採用同等殺滅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劑進行噴灑、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鍾後清水擦拭乾凈。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的醫療器械、物體、血透機表面:應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劑等進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鍾;或使用具有吸附消毒一次性完成的消毒物品。

D. 醫院污水處理余氯標准

法律分析:一、傳染病結核病總余氯執行0.5mg/l(直接排入水體要求)。

1、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

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mg/l

2、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做要求。

二、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總余氯執行0.5mg/l(直接排放要求),間接排放不作要求。

1、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

排放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3-10mg/l。

預處理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 2-8mg/l。

2、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做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條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水環境,並有權對污染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對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E. 新冠肺炎治療的醫療機構和場所污水排放適用《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嗎

一、在《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准》GB18466-2005中對醫療機構的污水處理與消毒,污水排放及污泥排放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一)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工藝與消毒要求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醫療機構病區和非病區的污水,傳染病區和非傳染病區的污水應分流,不得將固體傳染性廢物、各種化學廢液棄置和傾倒排入下水道。傳染病醫療機構和綜合醫療機構的傳染病房應設專用化糞池,收集經消毒處理後的糞便排泄物等傳染性廢物。醫療機構的各種特殊排水應單獨收集並進行處理後,再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站。實驗室廢水應根據使用化學品的性質單獨收集,單獨處理。傳染病醫療機構和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宜採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綜合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排放標准時,宜採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執行預處理標准時宜採用一級處理或一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
(二)污水排放的要求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在傳染病及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排放限值要求是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mg/L。在綜合醫療機構排放排放限值要求是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排放標准為: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3~10mg/L。預處理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2~8mg/L。
(三)醫療機構污泥排放控制標准如下圖:

二、在疫源地消毒總則GB19193-2015中提到,對新發傳染病,不明原因傳染病的疫源地消毒,應根據其流行病學特點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按以下傳染病疫源地消毒原則的相關要求進行消毒處理。
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應有專門容器收集,用含有效氯20000 mg/L消毒液,按糞、葯比例1: 2浸泡消毒2h;若有大量稀釋排泄物,應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乾粉,按糞、葯比例 20 : 1加葯後充分攪勻,消毒2h。污水消毒:可採用次氯酸鈉、液氯臭氧消毒污水。若污水已排放分段截流加氯消毒,常用葯物及濃度應根據污水有機物含量投加有效氯20mg/L-5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1.5h後余氯應大於6.5mg/L。

F. 污水余氯測試的有效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標准為0.5mg/L。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九條 國家保護水資源,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植被,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先進科學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

第十一條 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G. 余氯排放標准

法律分析:依據相關國家標准,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小於0.5mg/L。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第四條 縣級及縣級以上或20張床位及以上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表2的規定。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的污水執行排放標准,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下水道的污水,執行預處理標准。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所有醫療機構污水經消毒處理後方可排放。禁止向GB3838I、II類水域和III類水域的飲用水保護區和游泳區,GB3097一、二類海域直接排放醫療機構污水。帶傳染病房的綜合醫療機構,應將傳染病房污水與非傳染病房污水分開。傳染病房的污水、糞便經過消毒後方可與其他污水合並處理。採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醫療機構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總余氯小於0.5mg/L。

H. 醫療機構余氯標准

法律分析: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總氯排放限值值為:0.5mg/L(日均)。注:醫院廢水處理如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工藝控制要求為:排放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大於等於一小時,接觸池出口。總余氯3-10mg/L,預處理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大於等於一小時,接觸池出口,總余氯2-8mg/L,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法律依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1、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 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序號控制項目標准值1 糞大腸菌群數/(MPN/L)

100 2 腸道致病菌不得檢出3 腸道病毒不得檢出4 結核桿菌不得檢出5 pH。

2、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院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I. 余氯是多少才正常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中規定,集中式給水出廠水的游離性余氯含量不低於0.3 mg/L,管網末梢水不得低於0.05 mg/L。

飲用水中的余氯含量不達標會對人體有著巨大的危害,

J. 污水余氯量正常值

一般經過三級處理後的再生水出水的余氯量必須保證不小於2mg/L。不過你不用擔心,內因為除了傳統的容次氯酸鈉消毒以外,現在好多再生水廠都採用了紫外和臭氧消毒,可以放心使用!
一般醫院污水處理是要求余氯在0.5以下

閱讀全文

與新冠污水余氯標準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豪爵踏板車空氣濾芯在哪裡 瀏覽:808
油箱過濾網如何拆 瀏覽:569
森森外置過濾桶不吸水 瀏覽:42
飛力污水泵型號1330H 瀏覽:483
黑色手錶白色水垢 瀏覽:438
空氣凈化器沒有激活卡怎麼辦 瀏覽:221
石材工業廢水處置 瀏覽:130
snf納濾和ro反滲透區別 瀏覽:94
康達源子母凈水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489
魚缸下過濾加氧泵么 瀏覽:987
純水怎麼進入罐裝水 瀏覽:182
lexy萊克空氣凈化器怎麼清潔 瀏覽:312
飲水機里的小風扇怎麼修 瀏覽:73
tcl空氣凈化器有味道怎麼辦 瀏覽:39
反滲透水是不是酸性水 瀏覽:525
廚房飲水機開不了窗怎麼辦 瀏覽:882
類似於飲水機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419
超濾膜設計參數 瀏覽:563
辦理edi許可證的必要性 瀏覽:565
飲水機一桶是多少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