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主要有哪些設備
從進水至出水一般有:閘門、粗格柵機、水泵、細格柵機、吸砂泵、砂水分離器、回曝氣鼓風答機、刮泥機、排泥泵、潛水推進器、迴流管道泵、刮吸泥機、攪拌器、鼓風機、污泥脫水機、加葯機、起重設備電動葫蘆、蝶閥、止回閥等等。
⑵ 大豐港詳細資料大全
大豐港處於江蘇省1040公裏海岸線港口空白帶的中心位置,東經 120°43′,北緯 33°11′,是國家交通部規劃的港口項目和江蘇省跨世紀五大戰略工程,國家一類口岸,經國務院批准被國家海關總署列為「十五」期間江蘇省唯一開放的水運口岸,納入上海港國際航運體系,成為上海港北翼的配套港口。
⑶ 污水處理廠都有什麼類型
污水處理廠根據污水來源分為工業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廠。現在工業區都有配套的污水處理廠,把整個工業區的污水進行統一處理達標後再進入到城鎮污水處理廠
⑷ 海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控制新的污染,防止生態破壞,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一切對環境產生或者可能產生影響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和區域開發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建設項目),包括:
(一)新建、改建、擴建的工業建設項目;
(二)水利工程、江湖整治工程以及海域、水域工程建設項目;
(三)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含車站、貨場、編組站)、公路干線、大型停車場(站)等建設項目;
(四)火葯、炸葯、農葯、石油、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有毒物品貯存設施建設項目;
(五)大中型飯店、賓館、游樂場、體育場(館)等建設項目;
(六)醫院、療養院、大中專學校、科研機構等建設項目;
(七)微波通訊、雷達、發射台、大型輸變電站(所)等電訊工程建設項目;
(八)城市新區、新住宅區、出口加工區、旅遊開發區、文化科技區、工業開發區等區域開發建設項目;
(九)礦藏、石油、天然氣、地面水、地下水開采等資源開發項目;
(十)污水、垃圾處理廠(場)等廢棄物處理、處理設施建設項目;
(十一)環境保護部門確定的其他項目第三條建設項目必須執行國家關於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編制、審批制度;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建設項目的選擇、布局、定點、設計、施工應當根據國家或者地方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擬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產業結構安排和工業布局、區域功能規劃的要求進行。項目建成後,其污染物的排放應當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
改建、擴建或者技術改造的項目,應當採取措施,治理原有污染,恢復整治受到破壞的環境。第四條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建設污染、破壞水源的開發建設項目。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療養區、生活居住區以及其他國家或者地方規定實行特殊保護的地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或者破壞生態及自然景觀的項目。已建成的,環境保護部門應當令其限期治理污染、恢復整治被破壞的環境、停產或者搬遷。
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或者地方環境質量標准、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本地區環境容量或者生態受到嚴重破壞的地區,不得建設可能加重該地區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項目。第五條嚴重污染環境或者破壞生態的建設項目,必須經省環境資源廳批准,在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污染控制區內興建。
嚴重污染環境或者破壞生態的建設項目,由省環境資源廳編制名錄,每年予以調整和公布。第六條一切外引或者內聯的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嚴重污染的項目在考察和談判時,必須的環境保護部門的人員參加;在簽訂合同時,必須有環境保護的具體條款,明確規定當事人各方在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的義務和責任,落實防治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的措施。
外引或者內聯的建設項目應當選擇無污染、無破壞或者少污染、少破壞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設備;不得引進或內聯污染、破壞嚴重而又沒有防治設施的項目;對可能產生污染、破壞但有配套治理污染設施的項目,必須同時引進或者內聯相應的治理設施。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第二章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環境管理第八條建設單位在向經濟計劃、經濟合作等部門報送項目建議書時,應當根據擬建項目的性質、規模以及擬建地的環境狀況,對項目建成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簡要說明,同時報送省或者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部門備案。
經濟計劃或者經濟合作等部門審批項目建議書必須徵求環境保護部門的意見。第九條建設項目建議書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同時,委託持有合格的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的單位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提供有關資料。
省外評價單位到本省承擔評價工作的,必須在省環境資源廳注冊登記。否則,不予承認或者處以罰款。第十條承擔評價工作的單位,必須編制評價大綱,由建設單位報送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部門審查;環境保護部門在收到評價大綱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審查意見,逾期未作答復的,視作審查同意。
評價大綱未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同意,不得開展評價工作。
建設單位報送評價大綱時,同時報送評價費用概算,經環境保護部門審定後,作為付款依據。
⑸ 澳門有哪些污水處理廠
你好!
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氹仔污水處理廠、路環污水處理廠、澳門國際機場污水處理站、及澳門跨境工業區污水處理站。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⑹ 現代影響海南的大事有哪些
【關注海南】海南的一些大事
「2010-2011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十大成果」候選事項
一、全省GDP突破2500億元,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
兩年來,海南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2011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5.29億元,比2009年的1654.21億元增長52%;人均GDP4400美元,比2009年的2805美元增長27.8%;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強勁增長,增幅均達32%以上,2011年達1611.41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40.09億元,比2009年的178.21億元增長9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元,比2009年的13751元增長33.6%;農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比2009年的4744元增長35.9%。
二、重大對外開放政策落地實施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2011年1月1日開始實施;4月20日我國內地首家離島免稅店三亞免稅店開業;10月26日國務院批准我省成立免稅品公司並賦予免稅品特許經營權,12月21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免稅店開業。2010年8月,公安部批准海南增加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5國為入境免簽證國家,使入境海南免簽證國家由21個增加到26個;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遊團組團人數由5人以上放寬至2人以上,入境停留時間由15天延長至21天,這是迄今我國最開放的入境簽證政策。2010年11月23日,《海南省遊艇管理試行辦法》頒布實施,在檢驗、登記、安全保障、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15項遊艇管理政策上取得新突破,有效解決了境外遊艇「進不來」、「不能動」、「不方便」等問題。
三、機場旅客吞吐量和遊客過夜人數創歷史新高
2011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和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雙雙突破1000萬人次,躋身國內大型客運機場行列,其中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成為我國非省會城市第一個突破1000萬人次的地級市機場;2011年,全省接待遊客過夜人數3001.34萬人次,比2009年的2250.3萬人次增長33.4%。
四、全省港口貨物年吞吐量突破1億噸
兩年來,全省新開辟10條海上航線,2011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一百萬標准箱,在兩年內實現翻番增長。
五、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30億美元
2011年海南進出口總值達130.2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46.1%,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104.8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49.5%,首次突破100億美元關口;出口25.4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33.7%。
六、金融運行處於建省以來最好的時期
兩年來,我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信貸投放分別為569億元和680億元,增幅均居全國第一。農信社成功兌付央行票據20.11億元,小額信貸惠及農戶10.12萬戶,支農主力軍作用日益凸顯。海口農村商業銀行掛牌成立;海南橡膠等5家企業在境內外首發上市,海南航空等3家企業完成定向增發,海南發控等5家企業發行債券,新設2家股權投資基金,直接融資246億元,創歷史新高。中國人壽財產保險等3家保險機構在海南設立分公司,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獲批在海南設立分行,中信證券等7家證券營業部開業。海南農墾集團財務公司開業,是我國農業系統第一家財務公司。
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民生顯著改善
2010年、2011年全省民生投入分別達409.64億元、546.9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達70.5%、70.2%。一批民生實事惠及海南廣大百姓。兩年來,全省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6.04萬套,建成15.53萬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分別比國家計劃提前2年和1年實現全省覆蓋,全省57.18萬60歲以上的農業人口和5.36萬60歲以上的城鎮居民領取了養老金。建成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60所;思源學校14所竣工啟用,新建8所,共新增中小學優質學位45400個,將貧困山區和邊遠農村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遷移到城鎮集中就讀;實施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免除10萬多人次中職學校涉農專業學生以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為社會輸送10萬多名技能型專門人才。解放軍301醫院海南分院已建成試運營,省眼耳鼻喉科醫院、腫瘤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和五個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全省「1小時三級醫療機構服務圈」初步形成;慈善惠民醫療救助貧困住院病人近7000人次,村村有衛生室目標全面實現;為3.9萬多人實施了免費復明手術,初步實現「無白內障盲省」目標。
八、全省電力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
昌江核電一期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為2台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首台機組計劃2015年投入商業運行。東方電廠二期、東方高排風電等開工建設,將新增發電能力達174.8萬千瓦。感城、四更、峨蔓等三個風力發電項目、臨高20兆瓦光伏項目建成投產。全長156公里的海南電網東部220千伏雙環網工程於2011年建成投產,途經瓊海、萬寧、陵水、保亭、三亞等5個市縣,標志著海南電網220千伏主網架實現從「東部單環西部雙回」到「全島雙環網」的轉變,有效提高海南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九、洋浦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一輪發展蓄勢待發
兩年來,洋浦建設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總投資74.4億元的金光90萬噸文化紙項目於2011年7月竣工投產,是目前世界上紙幅最寬、車速最快、最環保的集造紙、塗布於一體的紙生產線。總投資105億元的中國華信洋浦商業石油儲備、總投資約40億元的中石化(香港)洋浦成品油保稅庫一期、總投資約70億元的國投孚寶洋浦港油品碼頭等三大石油儲備項目相繼開工,設計總庫容共達1905萬立方米,擁有30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10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5萬噸級油碼頭泊位2個,項目建成後洋浦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商業石油儲備基地之一。總投資65億元的中海油液化天然氣站線項目產量將達300萬噸,供氣范圍可覆蓋海南全島並輻射廣西和粵西地區;海南泛洋航運公司集裝箱運力躍居國內第3位。海南煉化年原油加工量突破900萬噸、躋身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煉化企業之一。這些大項目建設,將為洋浦打造「一港三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十、信息產業迅速崛起
2011年4月,位於澄邁老城開發區的海南生態軟體園正式開園,東軟、中軟、長城信息、天涯在線等198家企業落戶,當年實現產值33.9億元。中興通訊等27家企業入駐三亞創意產業園。位於海口的靈獅海南國際創意港引入56家國內外設計企業及機構。惠普公司已在海南建設四大新興研發和人才培訓基地。信息產業的迅速成長,將為海南低碳、高效、可持續發展打下重要的產業基礎。
十一、東環高鐵開通運營
2010年12月30日,海南東環高鐵開通運營。2011年運送旅客近1000萬人次,成為國內運行效益最好的高鐵線路之一。
十二、紅嶺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
工程於2011年3月1日開工,設計總庫容6.62億立方米,概算總投資25.0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0.8億元,是海南建省以來單個項目獲中央投資最多的一個項目。計劃2013年3月建成,每年可為城鄉提供生活用水9370萬立方米,解決3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灌溉137萬畝農田,惠及屯昌、文昌、瓊海、定安和海口5個市縣。
十三、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使用
2011年6月,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落成使用。總建築面積13.62萬平方米,由一個7.7萬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和一個4.2萬平方米的會議中心組成;將作為2012年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9+2)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的主會場。
十四、實現每個市縣均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目標
兩年來,全省投資41.52億元,建成污水處理廠23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管網項目1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7座、垃圾中轉站4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3.8萬噸/日、轉運能力1000噸/日,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1.2%、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6%。
十五、海口市30萬畝土地整治示範項目獲准實施
項目位於南渡江流域,計劃總投資33.2億元,國家支持80%項目資金。主要建設內容為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和村莊整治等五大工程,整治後將新增耕地1.155萬畝。
十六、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列入國家「十二五」研究建設項目
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列入國家「十二五」研究建設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使海南的公路、鐵路融入全國路網,從根本上改變海南進出島的交通條件。
十七、中航特玻一期項目竣工投產
項目位於澄邁老城開發區,投資10.99億元,1號電子玻璃生產線、2號太陽能TCO玻璃生產線先後於2010年5月、2011年1月建成投產。2號生產線是國內第一條太陽能TCO玻璃基片生產線,可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提供基礎材料,它的建成結束了我國長期依靠進口TCO玻璃的局面。
十八、中海油精細化工項目開工建設
項目於2010年11月開工建設,位於東方化工城,計劃總投資43.40億元,計劃2013年上半年投產;以海南島周邊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為依託,採用先進技術生產丙烯、液化氣、甲基叔丁基醚、石腦油等重要化工產品,預計年銷售額約150億元,年利稅10億元。
十九、英利4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竣工投產
項目位於海口市國家高新區獅子嶺工業園區,總投資30.67億元,主要包括拉晶工藝、多晶硅矽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四條生產線,標志著我省基本形成了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
二十、紅塔30萬箱卷煙項目開工建設
項目於2011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3億元,設計年產30萬箱卷煙,計劃2012年12月竣工投產,年銷售收入可達18億元,年實現利稅可達12億元。
二十一、海馬汽車產值突破120億元,出口突破1萬台
2011年,海馬汽車產銷整車23萬輛,產值突破120億元,其中海口基地產銷整車15萬輛,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上繳稅收將達9億元,工業增加值17億元。產品銷往俄羅斯、委內瑞拉、埃及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十二、海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海口綜合保稅區於2008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11年1月13日通過驗收,2011年3月16日封關運行。這是繼洋浦保稅港區後海南又一個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的海關監管的特殊經濟區域。
二十三、國家級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種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到2011年底,全省初步建成300萬畝國家冬季瓜菜基地,冬季瓜菜出島310萬噸,全國人民人均消費4.7斤。南繁育種產業列入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規劃和全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基地計劃,全省育制種面積達20萬畝、3500萬公斤,分別比2009年增加7萬畝和800萬公斤。
二十四、建成一批旅遊景區(點),新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旅遊酒店
兩年來,甘什嶺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三亞西島海洋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新評4家五星級酒店,9家按五星級標准建設的酒店開業運營。目前,全省有三亞南山和大小洞天等國家5A級旅遊景區(點)3家,4A級旅遊景區(點)13家,已掛牌五星級酒店22家。
二十五、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初見成效
兩年來,我省按照中央提出的「體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會、經濟融入市場」的目標,深入推進農墾改革,農墾政企分開、社企分離取得重要成果,教育、社保、衛生、民政等社會職能已基本移交地方;海南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運作並朝建立現代企業目標邁進,形成天然橡膠、熱帶現代農業、旅遊及旅遊房地產、服務業等四大產業板塊,海膠集團成功上市。新星和加來等兩家試點農場已正式移交地方管理。通過改革,農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職工群眾生活明顯改善,正在成為海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二十六、博鰲亞洲論壇十周年年會在海南成功舉行
博鰲亞洲論壇十周年年會於2011年4月14日-16日在海南舉行,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十年博鰲,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亞洲的窗口,築就了一個凝聚共識、發出亞洲聲音、探討亞洲問題的重要平台。
二十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4月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三亞舉行,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五國領導人圍繞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進行探討,並發表了《三亞宣言》。
二十八、中非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11月10日-12日,中非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第二次大會在萬寧舉行,非洲30多個國家的政要、前政要和駐華使節、企業家和學者出席。會議就推動中非合作共贏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行探討和協商,並發表了《萬寧宣言》。
二十九、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在海南成功舉行
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是世界頂尖數學家及有關重要學科核心研究團隊的學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永久定址三亞,有效填補了亞洲數學領域的一項空白。首屆和第二屆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分別於2010年12月23日-26日和2011年12月19日-21日在三亞舉行,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 莫里斯、大衛·格羅斯和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得主丘成桐等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500多人次齊聚三亞。每屆均有近200名世界著名數學專家、學者參會。
三十、成功舉辦博鰲國際旅遊論壇
2010年3月18日-21日,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在三亞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嘉賓與會,發表了《海南旅遊宣言》,在宣傳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擴大海南對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十一、第56屆觀瀾湖高爾夫世界盃賽在海南成功舉行
2011年11月23日-27日,第56屆觀瀾湖高爾夫世界盃賽在海口舉行,來自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的56名世界頂級選手參加角逐,現場觀看比賽的國內外觀眾達15萬人次,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廣播電視台和網路直播轉播賽事盛況,累計時長達2萬個小時,對向全世界推介海南、推動海南高爾夫產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十二、三亞成為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經停港之一
始於1973年的沃爾沃環球帆船賽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最具挑戰的專業帆船賽。三亞成為2011-2012沃爾沃環球帆船賽在亞洲唯一經停和接待城市,也是繼2008-2009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首次經停青島後第二次在中國設站。
三十三、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洲際頂級賽事在海南成功舉辦
2010年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於10月11日-19日在海南舉辦,來自五大洲的20支隊伍參賽,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最佳賽區」稱號。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已在海南連續舉行6屆,2009年被國際自行車聯盟批准為洲際2.HC級洲際公路賽頂級賽事,成為亞洲第三個頂級公路自行車賽。
三十四、第十一屆世界廁所峰會在海南成功舉辦
2011年11月22日-24日,第十一屆世界廁所峰會在海口召開。來自新加坡、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和聯合國的專家、官員、企業家,圍繞「廁所文明、健康、旅遊、品質生活」主題展開探討,並發表了《海口宣言》。兩年來,我省投資近2.7億元,新建、改建廁所1100多座,有效改善了海南的旅遊衛生環境。
三十五、冬交會成為全國重要品牌農業會展
2011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於12月12日-15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冬交會」以「建基地、保供應、促增收」為主題,共邀請4500名客商參加,訂單量創歷屆之最,成交金額254.4億元,比上屆增長10.6%。「冬交會」已成功舉辦14屆,逐步成為全國冬季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農業會展。
三十六、全省森林覆蓋率突破60%
兩年來,全省共新增造林47.3萬畝,全省沿海防護林全面合攏,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0.5%。
⑺ 污水處理廠都包括哪些內容
污水處理廠是從污染源排出的污(廢)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專,達不到排放標屬准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
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有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設計時必須貫徹當前國家的各項建設方針和政策。因此,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可能是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設計包括各種不同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設計並進行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設計,以保證污水處理廠達到處理效果穩定,滿足設計要求,運行管理方便,技術先進,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各種要求。
⑻ 需要污水處理廠的行業有哪些具體一點!
需要污水處理的行業有:化工,造紙,印染,皮革,食品加工,養殖廠,醫療,屠宰,制葯,新建別墅小區,煤礦,鋼鐵,油田,賓館酒店。
污水處理方式:
按處理程度的不同,廢水處理系統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三級處理);
1.1一級處理只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以物理方法為主,處理後的廢水一般還不能達到排放標准。對於二級處理系統而言,一級處理是預處理
1.2二級處理最常用的是生物處理法,它能大幅度地除去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使廢水符合排放標准。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1.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⑼ 污水處理廠有哪些工作崗位 請問污水處理廠里有什麼
職能部門一般有廠長、副廠長、生產、技術、辦公室等。主要是生產技術,動力,設備人員,化驗員,設備維修,設備操作人員等。
分工介紹如下:
1、辦公行政管理制度建立與管理、公文管理、印信機要管理、檔案管理、會務管理、計劃督辦。
2、後勤保障物質采購管理、車輛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員工福利管理、廠區環境管理、治安綜合治理。
3、信息化建設區域網絡管理、各種信息系統的日常維護等。
(9)海南省碼頭自有污水處理廠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保潔中心班長的管理下,對污水處理進行控制,確保污水排放符合排放標准。
2、每天上崗前認真檢查污水處理的有關設各是否正常。
3、開機先開水泵,後開水,加氯機必須在水流正常的情況下方可開機。
4、每天上午十時私下午三時為水質分析時間,要按規定進行余氯的測試,並做好記錄,水樣如不符合標准應及時調整加氯量,並於一小時後再進行余氯測試。
⑽ 污水處理廠都包括哪些內容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內容主要是將污染物從水中分離,包括固體廢物,如大型漂浮物、樹枝樹專葉、塑料、泥屬沙等生活固體垃圾,溶在水中的物質,如各種有機物、無機物、氨氮、磷等。
去除固體廢物的方法主要是靠機械,粗格柵機、細格柵機、沉砂池等,去除溶解質的主要是靠生化法,即活性污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