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的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處理:
干化焚燒:
- 過程:污泥通過干化裝置減少含水率,進而減小體積和重量,之後進行焚燒。
- 優點:減少污泥體積和重量,降低運輸和填埋費用,大幅減少臭味。
- 干化方式:分為直接干化和間接干化,間接干化常用立式干化裝置和流化床工藝。
- 能量平衡:在干化與焚燒串聯工藝中,干化程度取決於污泥熱值和焚燒爐熱能回收,盡量實現能量平衡。
制復合肥:
- 應用:將污泥作為農田肥料,利用其中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增產農作物,有機質和腐殖質作為土壤改良劑。
- 實施方式:污泥經濃縮、脫水後運至農田。
- 問題:農田施肥有季節性,非施肥季節可能導致污泥積壓,影響污水廠正常運行;若管理不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衛生填埋:
- 起源: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基於傳統填埋但注重環境保護。
- 過程:污泥經過滅菌處理後,傾倒於指定地點製造人工平原。
- 技術要求:前期污泥處理技術要求較低,一般進行消化減容。
- 場地與費用:需要大面積場地和較高的運輸費用,地基需作防滲處理以防污染地下水。
- 局限性:近年來所佔比例逐漸減小,因為填埋只是延緩了環境污染的產生時間,並不能最終避免。
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污水處理廠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污泥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