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級污水處理可出去有機污染物的百分之幾
經驗值來看,一級處理能去除污染物的20%-40%,具體的去除效果視水質成分而定
⑵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B標準的氨氮去除率要求是百分之多少
不管什麼排放標准都不要求去除率,只要求出水指標達到要求就行了!
⑶ 一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中pac和pam加葯的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處理工藝為先生化後物化,則投加量PAC約0.1%(國標,10%有效含量),PAM約1-3ppm,即每萬噸水分別投加版PAC約10噸,PAM10-30kg。
如果工藝為權先物化後生化,則將以上投加量加倍。
實際的投加量根據水質有所不同,需要根據現場微調。
PAC為聚合氯化鋁,PAM為聚丙烯醯胺。前者為絮凝劑,後者為助凝劑。通常聯合使用,一般情況下先加PAC,後加PAM,有時可能需要加酸或鹼調節PH。兩者主要用於混凝沉澱池,即物化處理工段,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
⑷ 雨污水排放工程,占房地產造價多大比例工程利潤百分比詳細點。
如僅有管道而沒有雨水凈化利用和污水處理,在不考慮地價成本下,占工程總內造價11%。若考慮地價,范圍就容很大了,可能2%-5%。
如有污水處理和雨水利用凈化處理,不考慮地價情況下,約佔15%。
工程利潤:管道工程8%左右,污水處理18%,雨水利用凈化處理15%。
實際上,根據具體材料選用、設備品牌、控制方式等要求有很大關系。
⑸ 污水處理噸水產泥量標準是多少含水率為百分之八十
根據統計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萬噸水產生的干污泥平均值約為1.6噸。
根據進水水質回以及出水水質BOD,COD,SS等確定答一共去除的物質的質量,再乘以污泥產率就可以大概的估算.不同的處理方法,污泥法,生物膜,或者污泥產率會有所不同.
詳細的可參考《水污染控制工程》或者《給排水設計手冊》.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⑹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B標準的氨氮去除率要求是百分之多少
按《城鎮污水源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表1, 要求當COD大於350mg/L、去除率應大於60%;BOD大於160mg/L,去除率應大於50%;也就是說,在COD大於350mg/L這種情況下,氨氮去除率要求大於60%。在BOD大於160mg/L這種情況下,氨氮去除率應大於50%。
⑺ 污水處理廠進水量僅為設計規模的百分之十時如何調試
應該有2組池,先培養抄一組池,另一組池等水量達到再調試。
不管什麼工藝,調試採用SBR, 即進水、曝氣、沉澱、排水,污水的多少只要進完水,就曝氣,沉澱,排水、閑置時間長一點。先把菌培養出來。沒水了,就停。有污水等多了,啟動風機,先復活微生物,再進水處理。培養前十幾天,進水不多。正常後間歇運行。
⑻ 污水處理率達到百分之77.4這個百分數是什麼意思
處理率單說水量就是指污水量與處理量的百分比。解釋下,比如一個城鎮污回水嚴格意義上是做答不到完全雨污分流的,那麼就產生一個污水產生量和污水處理量不等問題,一個城鎮的污水產生量是根據自來水消耗量基礎上來估算的(比如一個小區的日消耗自來水量是100噸,實際排放的污水可能只有80噸,這個數字不會是恆定的),和理論的實際產生量有一定誤差(按一定比例算出的產生量實際進入到污水處理廠的數據又會有誤差,部分可能流失、沒納管等情況),再和進入污水廠的實際處理量對比,差不多就是這個城鎮污水處理率。
⑼ 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流量偏差值是百分之幾
污泥帶走很大一部分水,隨著污泥排走相應的水也就隨之排走。另外水中的有機物被排除了也會減少出水流量。因此一般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流量大於出水流量。
⑽ 一般傳統的二級污水處理過程大致可以去除原污水中總氮量百分比是多少
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HJ/T 195─ 2005)
1 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地表水、地專下水、海屬水、飲用水、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中氨氮的測定。
方法的最低檢出限為0.020mg/L,測定下限0.080mg/L,測定上限100mg/L。
2 引用標准
下列文件中的條文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文,與本標准同效。
GB 7479─87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光度法
當上述標准被修訂時,應使用其最新版本。
3 術語與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在規定的分析條件下,將待測成分轉變成氣體分子載入測量系統,測定其對特徵光譜吸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