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PVC配方的熱穩定性
PVC (聚氯乙烯)化學和物理特性 剛性PVC是使用最廣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種非結版晶性權材料。 PVC材料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加入穩定劑、潤滑劑、輔助加工劑、色料、抗沖擊劑及其它添加劑。大多數聚氯乙烯塑料製品的長期使用溫度不宜超過55℃,但特殊配方的聚氯乙烯塑料的長期使用溫度可達90℃。低溫下軟質聚氯乙烯製品會變硬。聚氯乙烯分子中由於含有氯原子,因此它和它的共聚物一般能耐燃耐焰,具有自熄性,無滴落性。聚氯乙烯樹脂的軟化點接近於分解溫度。它在140℃時已開始分解,而在170℃時分解更加迅速。為了保證成型加工的正常進行,對聚氯乙烯樹脂規定了兩項最重要的工藝指標,即分解溫度和熱穩定度。所謂分解溫度就是大量放出氯化氫時的溫度,所謂熱穩定度就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通常是190℃)不大量放出氯化氫的時間。聚氯乙烯塑料長期暴露於100℃下,除非添加鹼性穩定劑,否則也會分解,若超過180℃則快速分解。
㈡ 聚氯乙烯樹脂的物理化學性質
聚氯乙烯屬高分子抄化合物襲.熱塑性,工業品是白色或淺黃色粉末,比重約1.4,含氯量為56-58%,低分子量的易溶於酮類\酯類和氯代烴溶劑,高分子量的則難溶解.它們都具有極好的耐化學腐蝕性,但對熱穩定性和耐光性較差.在140度時開始分解出氯化氫,故在製造時加穩定劑.電絕緣性優秀,不會燃燒.根據所加增塑劑的多少,可製得軟質的和硬質的,如透明薄膜;雨衣\檯布\農用薄膜;人造革和電線套層等,硬質的可制板\管導\閥門等.
現在聚氯乙烯不適宜制食品\醫葯的包裝,因為氯元素和放出的氯化氫對人有毒.故多用聚乙烯樹脂代替.這是很重要的.
㈢ pvc如何熱分解
PVC受熱復Cl離子從分子鏈上斷制裂與H離子結合生成Hcl,HCl進一步促進分子鏈斷裂,引起PVC分解。
PVC即聚氯乙烯,英文簡稱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單體(vinyl chloride monomer, 簡稱VCM)在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發劑;或在光、熱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應機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之為氯乙烯樹脂。其材料是一種非結晶性材料。PVC材料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加入穩定劑、潤滑劑、輔助加工劑、色料、抗沖擊劑及其它添加劑。具有不易燃性、高強度、耐氣侯變化性以及優良的幾何穩定性。 PVC對氧化劑、還原劑和強酸都有很強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夠被濃氧化酸如濃硫酸、濃硝酸所腐蝕並且也不適用與芳香烴、氯化烴接觸的場合。
當溫度高於常溫,或只有在加熱升溫情況下才能發生的分解反應叫熱分解,應注意熱分解與熱解不是同一現象。
㈣ 加熱pvc材料會分解出什麼
聚氯乙烯,英文簡復稱制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對光、熱的穩定性較差。在不加熱穩定劑的情況下,聚氯乙烯100℃時即開始分解,130℃以上分解更快。受熱分解出放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是有毒氣體)使其變色,由白色→淺黃色→紅色→褐色→黑色。
陽光中的紫外線和氧會使聚氯乙烯發生光氧化分解,因而使聚氯乙烯的柔性下降,最後發脆。
㈤ 聚氯乙烯樹脂在高溫下會釋放甲醛嗎
高溫下不會釋放甲醛,但是會釋放氯化氫,有毒。
聚氯乙烯,簡稱PVC,是由氯乙烯在引發劑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熱塑性樹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之為氯乙烯樹脂。
聚氯乙稀具有阻燃(阻燃值為40以上)、耐化學葯品性高(耐濃鹽酸、濃度為90%的硫酸、濃度為60%的硝酸和濃度20%的氫氧化鈉)、機械強度及電絕緣性良好的優點。但其耐熱性較差,軟化點為80℃,於130℃開始分解變色,並析出HCI。
聚氯乙烯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樹脂、增塑劑和防老劑組成的樹脂,本身並無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劑、防老劑等主要輔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劑,主要使用對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等,這些化學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劑硬脂酸鉛鹽也是有毒的。
另外,聚氯乙烯塑料製品在較高溫度下,如50度左右就會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氫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有害,因此聚氯乙烯製品不宜作為食品的包裝物。PVC的熱穩定性不是太好,受熱易分解,但溫度至少也要在170度左右了,而且光不會引起PVC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