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緩沖溶液的配製和性質
緩沖溶液的配製方法如下:
購買酸標、中標、鹼標。將三隻250mL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刷干凈並晾乾。注意塞子不能混用。將酸標袋用剪刀延邊剪開。將粉末倒入用蒸餾水洗凈的燒杯中。
向燒杯中加入蒸餾水,並將酸標袋用蒸餾水沖洗兩次,將溶液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緩慢攪拌,使得固體物質溶解。
待固體物質完全溶解後,靜置約10 min,溶液冷卻至室溫。利用玻璃棒引流將燒杯中溶液倒入事先准備好的容量瓶中。用蒸餾水洗刷燒杯,並倒入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至液面凹處與刻度線相切。蓋上塞子,反復顛倒搖晃。
注意事項:
裝樣品的樣品袋要沖洗2次,並倒入燒杯。燒杯要沖洗2次,倒入容量瓶。等溫度降至室溫才能倒入容量瓶。加蒸餾水時一定注意不能加過刻度線。
緩沖溶液是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中的重要概念,分析測試中,在絡合滴定和分光光度法等許多反應里都要求溶液的pH值保持在一個范圍內,保證指示劑的變色和顯色劑的顯色等,這些條件都是通過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溶液達到的,所以緩沖溶液是分析測試中經常需要的一種試劑。
使用緩沖溶液的注意事項:不少緩沖溶液都含有易揮發組分,如:氨-氯化銨中的氨酷酸-醋酸鈉中的醋酸。
不少實驗室引入了定量加液器,用定量加液器加試劑,具有簡便准確誤差恆定的特點,特別是在做成批樣品時更顯出它的優越性,有人用它來加緩沖液,但應注意緩沖液不能長久存放在定量加液器中。
因該器皿不密閉,易造成氨的揮發(醋酸-醋酸鈉緩沖液中的醋酸也同理),導致溶液失效,正確的做法是緩沖液應適量配製,使用後及時密閉並置於低溫中保存。
㈡ 緩沖溶液的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NaAc溶液對少量強酸具有緩沖作用:
NaAc = Na++Ac-
+
H+=HAc
以上反應抑制了溶液中H+濃度的增加HAc溶液對少量強鹼具有緩沖作用:
HAc = H++Ac-
+
OH-=H2O
以上反應抑制了溶液中OH-濃度的增加
試劑:HCl(1mol/L) NaOH(1mol/L) 百里酚藍指示劑HAc –NaAc緩沖溶液(HAc 1mol/L溶液與NaAc 1mol/L溶液等體積混合)
實驗步驟:(1)在1、2號演示試管中分別加入5ml蒸餾水;在3、4號演示試管中分別加入10ml緩沖溶液,然後在以上四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相同滴數的百里酚藍指示劑,並振動演示試管.
(2)在1、3試管中分別滴加約1ml HCl(1mol/L)溶液,在2、 4號試管中分別滴加約1ml NaOH(1mol/L)溶液.
(3)在3號試管中繼續滴加過量HCl(1mol/L);在4號試管中繼續滴加過量NaOH(1mol/L)溶液.
現象:(1)加入指示劑後4支試管均呈黃色.
(2)1號試管HCl後呈紅色;2號試管NaOH後呈藍色;3號、4號試管不變色.
(3)加入過量酸後3號試管變紅色;加入過量鹼後4號試管變藍色.實驗注意事項:
百里酚藍指示劑變色范圍:
變色范圍PH值
顏色變化
第一次變色
1.2.8
黃
第二次變色
8.9.6
藍
㈢ 緩沖溶液抗稀釋原理
緩沖溶液抗稀釋原理:
水合氫離子的濃度取決於弱酸與其共軛鹼的濃度比。當加入少量強鹼時,酸被中和,導致了氫氧根離子在溶液中很少累積。
可以看到,雖然加入了強鹼,但是溶液里的氫氧根離子變化很少,同時,濃度較大,相對的變化小,兩者比值幾乎無變化,因此根據公式,水合氫離子的濃度變化很小。
加入弱酸則是同樣的道理。由於在 大濃度基數上的微小變化不會改變比值,也因此維持了體系內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平衡。
配製方法:
只要知道緩沖對的PH值,和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值(及要求的緩沖液總濃度),只要我們知道要配製的緩沖液的pH,經查表便可計算出所用緩沖劑的比例和用量。例如配製100nm pH5.8濃度為0.1M磷酸緩沖液。
經查表知pH5.8濃度為0.2M Na2HPO48.0毫升(1M=1 mol/L),而0.2M Na2HPO492.0毫升。依此可推論出配製100ml 0.1M的磷酸緩沖液需要0.1M Na2HPO48.0毫升,而0.1M Na2HPO4需要92.0毫升。
計算好後,按計算結果准確稱好固態化學成分,放於燒杯中,加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入100ml容量瓶,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就能得到所需的緩沖液。
各種緩沖溶液的配製,均按表格按比例混合,某些試劑,必須標定配成准確濃度才能進行,如醋酸、氫氧化鈉等。另外,所有緩沖溶劑的配製計量都能從以上的算式准確獲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緩沖溶液
㈣ 加緩沖液和加蒸餾水的區別
緩沖溶液的組成與一般性溶液不同:區別在於同時加入蒸餾水的時候,當蒸餾水的體積不足50%原體積溶液的時候,普通溶液的ph值是變化的(中性鹽溶液除外),緩沖溶液則ph值基本維持不變
㈤ 緩沖溶液中加水對緩沖容量的影響
緩沖液的話總體來說就是使得溶液整體變化不大,一般靠電離不徹底的物質實現,比如Ac與HAc,在酸鹼變幻的時候會自己結合氫或者氫氧根離子達到平衡,從而阻礙PH變化~
如果是離子緩沖液的話,除了上面難電離的離子對存在來減緩離子濃度變化,還有加入大量不影響溶液的離子。在大基數情況下微小的改變就可以忽略
緩沖液一般由弱酸(鹼)和其鹽溶液組成(你也可以這么看NaH2PO4),加入酸或者鹼之後無非就使得水的電離平衡被打破㏑c(H+)+㏑c(OH-)=-14
以HAc NaAc緩沖為例,加入酸,c(H+)增大,Ac-就會和多餘的氫離子結合,減弱H+增大的影響。加入鹼同理吧~
緩沖溶液的PH值由弱酸-弱酸根或弱鹼-弱鹼根的濃度比例決定,計算時還要再取個對數,因此對少量酸鹼加入造成的離子濃度變化不敏感。
㈥ pH為4.2的HAc和NaAc的緩沖溶液加入2ml蒸餾水混合均勻後pH為多少實驗現象如何解釋
4.2。
有緩沖公式:[H+]=Ka*[HA]/[A-]
(Ka是緩沖酸的電離常數,恆溫時不變。)
加入內蒸餾水後,緩沖對的容相對濃度不變,所以PH不變。
對於緩沖溶液的PH,關鍵是緩沖物質的相對濃度比值。
現象:比如,指示劑顏色不變。
㈦ ph10的氨-氯化銨緩沖溶液實驗原理
ph10的氨-氯化銨緩沖溶液實驗原理:
氨-氯化銨緩沖液(pH10.0),取氯化銨5.4g,加蒸餾水20ml溶解後,加濃氨水溶液35ml,再加水稀釋至100ml,即得。當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鹼時,有阻礙溶液pH變化的作用,稱為緩沖作用,這樣的溶液叫做緩沖溶液。
生化實驗室常用的緩沖系
主要有磷酸、檸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ris(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統,生化實驗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選擇緩沖體系,因為有時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並不是緩沖液的pH值,而是緩沖液中的某種離子。如硼酸鹽、檸檬酸鹽、磷酸鹽和三羥甲基甲烷等緩沖劑都可能產生不需要的化學反應。
㈧ 緩沖溶液中加水對緩沖容量的影響
稀釋時c酸(或者c鹼)和c鹽都改變(變小),但是c酸(或者c鹼)/c鹽的比值不變(使pH值不變).而緩沖容量的大小與共軛酸鹼對的濃度和其比值有關,雖然比值不變,但是緩沖對的濃度變小,緩沖容量也變小.緩沖對的濃度越大,緩沖容量也大,稀釋時或者酸鹼作用時緩沖容量改變越小.
㈨ 在糖類的透析中,為什麼蒸餾水作透析液比磷酸緩沖溶液作透析液的透析速度更快
你讀到幾年級?
兩邊都是水,或者兩邊都是緩沖液?
1.分壓。例如某容器內某混合氣體對某處容器壁產生的壓力為a,若該氣體有20%是氧氣,氧氣所產生的壓力叫氧氣的分壓,為20%a。容器體積不變,氧氣重量不變,無論是加進其它氣體或抽調其它其它,氧氣的分壓都是那麼多。反正就是那麼多的東西產生那麼多的壓力。
2.如果有還原糖的一邊是一樣的,另一邊是水或磷酸緩沖液,這兩種情況,還原糖在膜兩邊的壓力差是一樣的。一邊有若干,另一邊沒有。要研究水就看水的分壓,要研究糖,就看糖的分壓。既然壓力差一樣,為什麼速度不一樣呢?可能阻力不一樣,可能其實壓力差本來就不一樣。
3.可溶性澱粉加唾液產生還原糖,這里有誤差的,大不大呢?是不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呢?要排除它,這一邊改成定量的還原糖,再測一下就知道。
4.用哪一種半透膜?NaCL、磷酸緩沖液里的各種離子能不能通過?會不會影響澱粉的分解?
5.還原糖在純水中的擴散肯定比在磷酸緩沖液中要快,(在曠野跑與在樹多的地方跑,)我沒做過實驗,但我覺得在你的實驗中,不會差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