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簡單快速的做植物標本
1.植物干制標本製作
[1]蠟葉標本的作法
(1)採集
採集時,最好要取得一個完整的標本,那就是根、莖、葉、花、果實都有。植物從根到莖的頂端恰好是37公分最好,放在標准台紙上正合適。如果比較小也不成問題。若是比較高大,在採集時必須要照顧到植物的完整性。可採集它的典型代表部分,如根、莖、葉、花、果實的部分。此外木本植物採花枝、果枝即可。一株植物上有異型葉,也應采幾套下來供參考。在採集開始時,可先在採集箱或塑料袋中放些野草,使野草散發出水分以防止所采植物的水分散失,特別在炎熱的季節是必要的。當標本採到手後,馬上要放在採集箱中,以免水分散失。標本采多了時,可以把野草拿出來。
(2)壓制
在壓制標本之前首先必須想到台紙的大小。將所採的標本去些枝葉,花只留四五朵就夠了。這樣當標本幹了的時候,不但美觀,而且還重點突出,具有完整性。另外,在壓制前必須將標本整理好,枝、葉、花、果各部分都要展開,平平地放著,不要疊起來,因為標本干透後就不能動了,這叫做整形。整形後將每份標本中間放幾張吸水紙(可用報紙代替),把夾好的標本一份一份地重疊起來放在標本夾板中,用繩捆緊,並且要放在乾燥和通氣的環境中,上面還一定要加壓力。每天須換一次吸水紙,使標本易干,以免發霉。壓得緊,幹得快,標本的形色才能保住;壓得不緊,幹得慢,而且還易皺褶。
(3)上台紙
標本干透了放在台紙上用線釘好,加上標簽,就成了一份蠟葉標本。如果所採的標本沒有單獨一份是完整的,我們常常把兩三份都不很完整的標本按照植物的實際情況拼湊在一處,成為一份完整的標本。
上台紙的標本如果太長,在壓制時可將標本折2—3折。特別長的標本,最好分別取莖端一段、根部一段,釘在台紙上就夠了。
[2]葉脈的干製法
將12克無水碳酸鈉(有腐蝕性)溶於500毫升的清水中,然後加熱並不斷用玻璃棒攪動使其沸騰。將選好的樹葉,放入燒杯中,煮約5分鍾後,用玻璃棒輕輕撥開粘連的樹葉(動作要輕)。當在葉面上出現均勻而柔軟且略帶透明的腐蝕物時,用攝子夾准葉柄,輕輕撈出,放在盛清水的培養皿中,清洗幾次,漂去鹼液,然後撈出葉片。用牙刷輕輕地分塊刷去葉面上的葉肉,直至露出葉脈為止。最後將葉脈標本夾在吸水紙間,再用舊報紙壓平壓干即可(亦可染成各種顏色)。
2.植物浸制標本製作
[1]綠色的保存方法 綠色的保持主要是用銅鹽溶液來進行處理,溶液的配方是:
醋酸銅的醋酸飽和溶液………20份
蒸餾水…………………………80份
配製時先把醋酸銅的醋酸飽和液放在蒸餾水中,用馬口鐵容器煮沸,然後把材料放裡面煮燙,開始材料變成黃色,逐漸又恢復綠色,待至與原色相仿時,取出放冷水中充分洗滌,然後放在5%的甲醛中固定2—3日,最後用5%一10%的甲醛保存。
[2]紅色果實的顏色保存 一般常用下列配方:
氯化鋅……2份 福爾馬林………1份
甘油…………1份 蒸餾水…………40份
配製時先將氯化鋅溶於蒸餾水中,然後加入福爾馬林和甘油,充分攪拌後,將材料放入保存。在配製溶液過程中,如出現混濁沉澱,應過濾後再使用。
② 氯化鋅鹽酸蒸餾水混合後可以干嗎用
氯化鋅的濃溶液(ZnCl+HCl)與水混合,具有顯著酸性:ZnCl2 +H2O = H[ZnCl2(OH)]
產物 H[ZnCl2(OH)] 為強酸,能溶解金屬氧化物,常將這一特性用於電焊除銹,即在用錫焊接金屬之前,用氯化鋅濃溶液清除金屬表面的氧化物而不損壞金屬。
③ 顯微鏡怎麼觀察植物纖維
你好,如果你觀察的對象還是木材,那就只有用專用切片機切成薄片了,如果已經是制好了的木漿只需讓它在水中分散再沾一些分散液製片即可,這兩種情況都要用碘-氯化鋅染色劑對其進行染色處理~~
染色劑配製:取用氯化鋅20克 碘化鉀6.5克。碘1.5克 蒸餾水加至100毫升溶解。先把氯化鋅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鉀,在碘完全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鋅溶液~
④ 氯化鋅怎麼配製比重液
我來回答A1.1 碘化鋅重液的配製先將145g鋅粒倒入蒸發皿內,慢慢加入656ml碘氫酸,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停止後加入644g碘化鉀,充分攪拌,完全溶解後,靜置12h(放入通風櫃中,嚴禁明火),液體變為無色透明時,加熱蒸發到所需相對密度(浮選孢粉化石重液相對密度為2.05~2.3;凈化炭片重液相對密度為1.3~1.9)。冷卻後經雙層濾紙過濾到棕色瓶內保存。
A1.2 氯化鋅重液的配製
先將500g氯化鋅倒入1000ml的玻璃燒杯中,加入150ml的蒸餾水,放在攪拌器上攪拌,待氯化鋅完全溶解後加入180g的碘化鉀,繼續攪拌,直到碘化鉀完全溶解,浮選孢粉化石重液相對密度為2.05~2.3;浮選炭片重液相對密度為1.3~1.9。經雙層濾紙過濾到棕色瓶內保存。
⑤ 常用染色劑的染色劑
1、細菌染色劑
配方一 齊氏(Ziehl)石炭酸品紅染液
甲液 取石炭酸5克,溶解在95毫升蒸餾水中。
乙液 取0.3克鹼性品紅,放入研缽中研磨,逐漸加入10毫升95%酒精,繼續淹沒,使它溶解。
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後,搖勻,過濾,裝瓶,備用。
配方二 羅氏(Loeffler』s)美藍染液
甲液 取5克美藍,溶於100毫升95%酒精中,製成美藍—酒精飽和液。
乙液 取氫氧化鉀0.01克(或1%氫氧化鉀溶液1毫升),溶液也可用於放線菌染色,0.1%濃度可用於酵母菌染色。
配方三 革蘭氏(Gram』s)染液
用此液染色因先用甲液染色,再加乙液固定,用丙液處理,最後用丁液復染。四種液體的配方如下:
甲液(結晶紫液)
(1)結晶紫2克 95%酒精 20毫升
(2)草酸銨0.8克 蒸餾水 80毫升
使用錢江(1)、(2)液相混,靜置48小時後使用。
乙液(碘液)
碘1克 碘化鉀2克 蒸餾水 300毫升
將碘化鉀溶於少量蒸餾水中,然後加入碘,待碘全部溶解後,加水稀釋至300毫升。
丙液 95%酒精溶液
丁液(番紅花紅液)
2.5%番紅花紅酒精溶液 10毫升 蒸餾水 100毫升
2、細菌特殊染色劑
配方一 芽孢染液 用此配方染色是用甲液染色後,用乙液復染。
甲液 取5克孔雀綠,加入少量蒸餾水,使它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即成孔雀綠染液。
乙液 取番紅花紅0.5克,加入少量蒸餾水,使它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集成番紅花紅復染液。
配方二 莢膜染液 此配方先用甲液染色,後用乙液復染。
甲液 取結晶紫0.1克,溶於少量蒸餾水後,加水稀釋到100毫升,再加入0.25毫升冰醋酸一結晶紫染液。
乙液 取硫酸銅( )31.3克,溶於少量蒸餾水後,加水稀釋到100毫升,即成20%硫酸銅脫色劑。
配方三 鞭毛染液
甲液
飽和明礬溶液 2毫升 5%石炭酸溶液 5毫升
20%丹寧酸溶液 2毫升
乙液
鹼性品紅11克 95%酒精 100毫升
使用前取甲液9毫升和乙液1毫升相混,過濾即可。
3、植物細胞壁染色劑
配方一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Ⅰ)
取固綠0.1克,溶於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0.1%固綠—酒精溶液。
該液能染色纖維素細胞壁,還用於動植物中作漿質染色劑。
配方二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Ⅱ)
氯化鋅20克 碘化鉀6.5克
碘1.5克 蒸餾水加至100毫升
先把氯化鋅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鉀,在碘完全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鋅溶液。
該染液能把細胞壁染成紫色,胞質染成淡黃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1克碘和1.5克碘化鉀,溶於100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碘液。
乙液 取7份硫酸和3份蒸餾水相混,即成66.5%硫酸溶液。
染色時,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纖維素細胞壁就染成黃色。
配方四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鹽酸話本安) 1份
蒸餾水 70份 95%酒精 30份
硫酸 30份
將上述各組分相混,將細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質化細胞壁呈鮮黃或姜黃色。
配方五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Ⅱ)
取間苯三酚4~5克,溶於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間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1滴濃鹽酸,然後滴上間苯三酚—酒精液1滴,木質化的細胞壁就染上櫻紅或紫紅色。
配方六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Ⅲ)
取1克番紅,溶於99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番紅溶液。
4、細胞質染色劑
配方一 伊紅染液
伊紅染液一般配用水溶液和酒精溶液兩種。
(1)取1克伊紅,溶於99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伊紅水溶液(市售紅墨水內含伊紅成分,可以用紅墨水稀釋液來代替本溶液)。
(2)取1克伊紅,溶於99毫升70%酒精中,即成1%伊紅—酒精溶液。
配方二 甲基藍染液
取1克甲基藍,溶於29毫升70%酒精中,加入70毫升蒸餾水,即成1%甲基藍染液。
配方三 亮綠染液
取0.5克亮綠,溶解在100毫升蒸餾水中,即成0.5%亮綠溶液。
5、細胞核染色劑
配方一 甲基綠染液
取1克甲基綠,溶於99毫升蒸餾水中,加入1毫升冰醋酸。本染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木質化細胞壁。
配方二 龍膽紫染液
取1克龍膽紫,溶於少量2%醋酸溶液中,加2%醋酸溶液,直到溶液不呈深紫色止。
配方三 美藍(亞甲基藍)染液
取0.5克美藍,溶於30毫升95%酒精中,加100毫升0.01%氫氧化鉀溶液,保存在棕色瓶內 。
此溶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細菌、血和神經組織等。
配方四 硼砂—洋紅染液
取4克硼砂,溶於96毫升蒸餾水中。再加入2克洋紅,加熱溶解後煮沸30分鍾,靜置3日,用100毫升70%酒精沖淡,放置24小時後過濾。
此染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糊粉粒和一般動物、植物的整體染色,如水螅、血吸蟲等整體標本。
配方五 德氏(Delafield』s)蘇木精染液
甲液 取1蘇木精,溶於6毫升無水酒精中,即成蘇木精—酒精溶液。
乙液 取10克銨礬溶於90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0%銨礬水溶液。
取甲液逐滴加入到乙液中,用紙遮蓋,放在陽光明亮處,使它充分氧化。3~4天後將溶液過濾,在濾液中加入25毫升甘油和25毫升甲醇,保存在密閉玻璃瓶內。靜置1~2個月,待該液顏色變深時過濾,可長久保存。
本染液是染色體的優良染色劑,除能染細胞核外,還用來染纖維素、細胞壁和動植物組織。
配方六 席夫(Schiff』s)試劑
稱取0.5克鹼性品紅,加到100毫升煮沸的蒸餾水中,再微微加熱5分鍾,不斷攪拌,使它溶解。在溶液冷卻到50攝氏度時過濾,濾液中加入10毫升1N鹽酸。再冷卻到25攝氏度時加入0.5克偏重亞硫酸鈉()或無水亞硫酸氫鈉( )。把溶液裝入棕色試劑瓶內,搖盪後,塞緊瓶塞,放在黑暗中24小時。在溶液顏色退到淡黃色時,加入0.5克活性炭,用力搖盪1分鍾,過濾後把濾液貯在棕色試劑瓶內,塞緊瓶塞,濾液應該是無色的。在使用時勿讓溶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和見光(瓶外用黑紙或暗盒遮光)。如溶液變成紅色,即失去染色能力。
鹼性品紅是較強的核染色劑,在孚爾根氏(Feulgen』s)反應中作為組織化學試劑,以檢查DNA。
6、染色體染色劑
配方一 醋酸—洋紅染液
取45毫升冰醋酸,加蒸餾水55毫升,煮沸後徐徐加入洋紅1克,攪拌均勻後加入1顆鐵銹釘,煮沸10分鍾,冷卻後過濾,貯存在棕色瓶內。
配方二 醋酸—地衣紅染液
取45毫升醋酸,跟55毫升蒸餾水相混,加熱,徐徐加入地衣紅粉末1~2克,攪拌溶解後,緩緩煮沸2小時。冷卻後過濾,貯存在棕色瓶里。
配方三 龍膽紫染液
取1克龍膽紫,用少量蒸餾水溶解後,加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保存在棕色瓶內。
配方四 甲苯胺藍染液
取0.5克甲苯胺藍,溶解在100毫升蒸餾水中,即成0.5%甲苯胺藍水溶液。
⑥ 觀察植物細胞壁及細胞內晶體應該選擇什麼染色劑
配方一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Ⅰ)
取固綠0.1克,溶於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0.1%固綠-酒精溶液。
該液能染色纖維素細胞壁,還用於動植物中作漿質染色劑。
配方二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Ⅱ)
氯化鋅 20克 碘化鉀 6.5克
碘 1.5克 蒸餾水加至100毫升
先把氯化鋅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再加入6.5克碘化鉀,在碘完全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毫升,即成碘-氯化鋅溶液。
該染液能把細胞壁染成紫色,胞質染成淡黃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1克碘和1.5克碘化鉀,溶於100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碘液。
乙液 取7份硫酸和3份蒸餾水相混,即成66.5%硫酸溶液。
染色時,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纖維素細胞壁就染成黃色。
配方四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鹽酸話苯胺) 1份
蒸餾水 70份 95%酒精 30份
硫酸 30份
將上述各組分相混,將細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質化細胞壁呈鮮黃或姜黃色。
配方五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Ⅱ)
取間苯三酚4~5克,溶於100毫升95%酒精中,即成間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1滴濃鹽酸,然後滴上間苯三酚-酒精液1滴,木質化的細胞壁就染上櫻紅或紫紅色。
配方六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Ⅲ)
取1克番紅,溶於99毫升蒸餾水中,即成1%番紅溶液。
⑦ 氯化鋅鹽酸蒸餾水混合後可以幹嘛
檢測溶液中是否有氨水。
⑧ 染色問題
孔雀石綠
性 狀: 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溶於甲醇、乙醇和戊醇。
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其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溶於甲醇、乙醇和戊醇。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霉病、鰓霉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了使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科研結果表明,孔雀石綠在魚內殘留時間太長,且其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鑒於此,許多國家均將孔雀石綠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葯物。
常用染料性能簡介
(一)天然染料
1
、蘇木精
蘇木精是從南美的蘇木(熱帶豆科植物)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來的一種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
之一。蘇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須暴露在通氣的地方,使他變成氧化蘇木精(又叫蘇木素)後才能使用,
這叫做「成熟」
。蘇木精的「成熟」過程需時較長,配置後時間愈久,染色力愈強。被染材料必須經金屬鹽
作媒劑作用後才有著色力。所以在配製蘇木精染劑時都要用媒染劑。常用的媒染劑有硫酸鋁按、鉀明礬和
鐵明礬等。
蘇木精是淡黃色到銹紫色的結晶體,易溶於酒精,微溶於水和甘油,是染細胞核的優良材料,他能把細胞
中不同的結構分化出各種不同的顏色。分化時組織所染的顏色因處理的情況而異,用酸性溶液(如鹽酸—
酒精)分化後呈紅色,水洗後仍恢復青藍色,用鹼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後呈藍色,水洗後呈藍黑色。
2
、洋紅
洋紅又叫胭脂紅或卡紅。一種熱帶產的雌性胭脂蟲乾燥後,磨成粉末,提取出蟲紅,再用明礬處
理,除去其中雜質,就製成洋紅。單純的洋紅不能染色,要經酸性或鹼性溶液溶解後才能染色。常用的酸
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鹼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
洋紅使細胞核的優良染料,染色的標本不易褪色。用作切片或組織塊染都適宜,尤其適宜於小型材料的整
體染色。用洋紅配成的溶液染色後能保持幾年。洋紅溶液出現渾濁時要過濾後再用。
(二)人工染料
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種類很多,應用極廣。它的缺點是經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藍、
亮綠、甲基綠等更易褪色。在製片中注意掌握酸鹼度,並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經幾年不褪色。
1
、酸性品紅
酸性品紅是酸性染料,呈紅色粉末狀,能容於水,略溶於酒精(
0.3%
)
。他是良好的細胞制染
色劑,在動物製片上應用很廣,在植物製片上用來染皮層、髓部等薄壁細胞和纖維素壁。他跟甲基綠同染,
能顯示線粒體。
組織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帶酸性的水中,可增強它的染色力。酸性品紅容易跟鹼起作用,所以染色過度,
易在自來水中褪色。
2
、剛果紅
剛果紅是酸性染料,呈棗紅色粉末狀,能溶於水喝酒精,遇酸呈藍色。他能作染料,也用作指
示劑。他在植物製片中常作為蘇木精或其他細胞染料的襯墊劑。他用來染細胞質時,能把膠制或纖維素染
成紅色。在動物組織製片中用來染神經軸、彈性纖維、胚胎材料等。剛果紅可以跟蘇木靜作二重染色,也
可用作類澱粉染色,由於他能溶於水和酒精,所以洗滌和脫水處理要迅速。
3
、甲基藍
甲基藍是弱酸性染料,能溶於水和酒精。甲基藍在動植物的製片技術方面應用極廣。他跟伊紅
合用能染神經細胞,也是細菌製片中不可缺少的染料。它的水溶液是原生動物的活體染色劑。甲基藍極易
氧化,因此用他染色後不能長久保存。
4
、固綠
固綠是酸性染料,能溶於水(溶解度為
4%
)和酒精(溶解度為
9%
)
。固綠是一種染含有漿質的
纖維素細胞組織的染色劑,在染細胞和植物組織上應用極廣。他和蘇木精、番紅並列為植物組織學上三中
最常用的染料。
5
、蘇丹Ⅲ
蘇丹Ⅲ是弱酸性染料,呈紅色粉末狀,易溶於脂肪和酒精(溶解度為
0.15%
)
。蘇丹Ⅲ是脂肪染
色劑。
6
、
伊紅
這類染料種類很多。
常用的伊紅
Y
,
是酸性染料,
呈紅色帶藍的小結晶或棕色粉末狀,
溶於水
(
15
攝氏度是溶解度達
44%
)和酒精(溶於無水酒精的溶解度為
2%
)
。伊紅在動物製片中廣泛應用,是很好的
細胞質染料,常用作蘇木精的襯染劑。
7
、鹼性品(復)紅
鹼性品紅是鹼性染料,呈暗紅色粉末或結晶狀,能溶於水(溶解度
1%
)和酒精(溶解
度
8%
)
。鹼性品紅在生物學製片中用途很廣,可用來染色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嗜復紅性顆粒和中樞神經
組織的核質。在生物學製片中用來染維管束植物的木質化壁,又作為原球藻、輪藻的整體染色。在細菌學
製片中,長用來鑒別結核桿菌。在
爾根氏反應中用作組織化學試劑,已核查脫氧核糖核酸。
8
、結晶紫
結晶紫是鹼性染料,能溶於水(溶解度
9%
)和酒精(溶解度
8.75%
)
。結晶紫在細胞學、組織
學和細菌學等方面應用極廣,是一種優良的染色劑。他是細胞核染色常用的,用來顯示染色體的中心體,
並可染澱粉、纖維蛋白、神經膠質等。凡是用番紅和蘇木精或其他染料染細胞核不能成功時,用它能得到
良好的結果。用番紅和結晶紫作染色體的二重染色,染色體染成紅色,紡錘絲染成紫色,所以也是一種顯
示細胞分裂的優良染色劑。用結晶紫染纖毛,效果也很好。用結晶紫染色的切片,缺點是不易長久保存。
9
、龍膽紫
龍膽紫是混合的鹼性染料,主要是結晶紫和甲基紫的混合物。在必要是,龍膽紫能跟結晶紫互
相替用。醫葯上用的紫葯水,主要成分是甲基紫,需要時能代替龍膽紫和結晶紫。
10
、中性紅
中性紅是弱鹼性染料,呈紅色粉末狀,能溶於水(溶解度
4%
)和酒精(溶解度
1.8%
)
。它的
鹼性溶液中呈現黃色,在強鹼性溶液中呈藍色,而在弱酸性溶液中呈紅色,所以能用作指示劑。中性紅無
毒,
常做活體染色的染料,
用來染原生動物和顯示動植物組織中活細胞的內含物等。
陳久的中性紅水溶液,
用作顯示尼爾體的常用染料。
11
、番紅
番紅是鹼性染料,能溶於水和酒精。番紅是細胞學和動植物組織學生常用的染料,能染細胞核、
染色體和植物蛋白質,示維管束植物木質化、木栓化和角質化的組織,還能染孢子囊。
12
、亞甲藍或美藍
亞甲藍或美藍是鹼性染料,呈藍色粉末狀,能溶於水(溶解度
9.5%
)和酒精(溶解度
6%
)
。亞甲藍是動物學和細胞學染色上十分重要的細胞核染料,其優點是染色不會過深。
13
、甲基綠
甲基綠是鹼性染料。它是綠色粉末狀,能溶於水(溶解度
8%
)和酒精(溶解度
3%
)
。甲基綠
是最有價值的細胞和染色劑,細胞學上常用來染染色質,跟酸性品紅一起可作植物木質部的染色。
4
、檢查脂肪的試劑
蘇丹Ⅲ(Ⅳ)酒精飽和溶液
取
0.2
克蘇丹Ⅲ(或蘇丹Ⅳ)
,放入純酒精中,加熱,使它充分溶解,成為飽和酒精溶液,過濾後密閉在試
劑瓶內保存備用。
5
、酸鹼指示劑
配方一
酚酞試劑和試紙
酚酞試劑
取
1
克酚酞,溶解在
100
毫升
60%
的酒精溶液里,裝在試劑瓶內密閉保存。
酚態試紙
取
1
克酚酞,溶解在
100
毫升
95%
酒精溶液里,加入
00
毫升蒸餾水。把綠紙條放入酚酞溶液中
浸濕後,取出,放在無氨氣影響處晾乾。
酚泰試劑(試紙)
pH
值變色范圍
8.2
~
10
,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無色,再鹼性溶液中呈深紅色。
配方二
紅藍石蕊試紙
取市售石蕊
1
克,放在
80
毫升
10%
酒精溶液中攪拌,使它溶解,然後過濾。把濾液分成兩份。
1
份滴入稀
磷酸或稀硫酸,到出現紅色為止。另
1
份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到出現藍色為止。在上述制備的溶液中分
別浸濕濾紙條,隨後取出濾紙條,放在蔽光處、無酸鹼性氣體影響的地方晾乾,即的紅、藍兩種石蕊試紙。
紅石蕊試紙在鹼性溶液中變藍,藍石蕊試紙在酸性溶液中變紅。
6
、檢查二氧化碳的試劑
檢查二氧化碳的試劑,可用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和石灰水。
配方一
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
取
0.1
克溴代麝香草酚藍,溶解在
100
毫升蒸餾水裡,滴入少量
0.1%
氫氧化鉀溶液,使它成為弱鹼性溶液
而呈藍色。
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
pH
值變色范圍是
6.0
(黃)~
7.6
(藍)
。待測物中如果有二氧化碳,會形成碳酸而使
溶液變成黃色。
配方二
石灰水
在蒸餾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鈣)
,變加邊攪拌,直到加入的生石灰不再溶解,呈飽和狀態時為止。在石灰
水澄清後,傾出上層清液,用濾紙過濾,放在密閉瓶內保存。
如果測定的物質中有二氧化碳,會生成碳酸鈣,使石灰水變渾濁。
7
、檢查細胞生活力的試劑
檢查細胞有無生活力,
可用中性紅甲基藍試劑。
配製的方法是先分別配製
1%
中性紅溶液和
1%
甲基藍溶液,
這兩種溶液各取
1
份混合,用來鑒定細胞的死活。該試劑使活細胞的液泡染上紅色,而使死細胞全部染成
藍色。
(二)分離液
1
、肌細胞分離液
配方一
馬克凱郎(
Maccallum
)液
取
1
份濃硝酸、
2
份甘油、
3
份水,混合後就得到馬克凱郎液。
把新鮮的肌肉組織小塊(橫紋肌、心肌和平滑肌)投入這種溶液里浸漬,分離時間需
1
~
3
日。這種溶液尤
其適於分離橫紋肌核心肌細胞。
配方二
氫氧化鉀溶液
取
35
克氫氧化鉀,放在
100
毫升蒸餾水中,加熱,使它完全溶解後,在室溫下冷卻。
把新鮮的肌肉組織塊投入氫氧化鉀溶液中,浸泡
15
~
30
分鍾後,肌細胞便可分離。
2
、上皮細胞分離液
配方一
福爾馬林—氯化鉀溶液
稱取
58.44
克氯化鈉,用蒸餾水溶解,再稀釋到
1000
毫升,加入
2
毫升福爾馬林。
這種溶液是很好的上皮細胞分離液,分離很迅速,而且能保護纖細的上皮細胞纖毛。小腸和氣管的上皮組
織小塊,放在此溶液里
2
小時即可分離,口腔和皮膚上皮組織小塊的細胞分離一般需
3
日左右。
配方二
水和氯醛溶液
稱取
5
克水和氯醛,用蒸餾水溶解,再稀釋到
100
毫升,就得到
5%
水合氯醛溶液。
從洗凈的動物胃、腸和口腔內壁上取下上皮組織一小塊,投入以上溶液中,浸泡
24
~
48
小時。
3
、神經細胞分離液
配方一
可以用上皮細胞分離液配方一福爾馬林—氯化鈉溶液來分離神經細胞(見
2
)
。
配方二
硼酸生理鹽水溶液
在生理鹽水溶液內加入一些硼酸,攪拌到不再溶解時為止,使成為飽和溶液。
把脊椎灰質和腦皮質部位的神經組織一小塊投入這種溶液中分離。
4
、植物莖細胞分離液
傑弗里氏(
Jeffrey
』
s
)液
取等量的
10%
鉻酸溶液和
10%
硝酸溶液混合,成鉻酸—硝酸溶液。
這種溶液用來分離木本植物莖部的導管、管胞、篩管、伴胞和韌皮纖維等。把材料切成小塊放在水裡,加
熱煮沸,冷卻後再加熱煮沸。這樣重復幾次,到材料全部沉於水底後,投入分離液內,分離時間是
24
~
48
小時。
5
、植物根尖細胞分離液
配方一
鹽酸—酒精溶液
在
1
份
95%
酒精中慢慢的加入
1
份濃鹽酸,即成鹽酸—酒精溶液,裝瓶密閉保存。
把植物根尖部位截下一小段,投入以上溶液中分離。
配方二
4%
鹽酸溶液
配製
4%
鹽酸溶液。
截下植物根尖部位,
投入盛有
4%
鹽酸溶液的小燒杯內,
在
60
攝氏度溫水中隔水溫熱
1
~
2
分鍾,
使根尖軟
而不酥,這時分離效果最好。
6
、植物纖維分離液
取
10
克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溶解在
90
毫升水裡,製成
10%
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放在瓶里
密閉保存。
把植物莖縱切成細條,剪成小段後,投入分離液內。
7
、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液
配方一
30%
蔗糖溶液
取
30
克蔗糖,溶解在
70
毫升蒸餾水裡,裝瓶備用。
取固綠
0.1
克,溶於
100
毫升
95%
酒精中,即成
0.1%
固綠—酒精溶液。
該液能染色纖維素細胞壁,還用於動植物中作漿質染色劑。
配方二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Ⅱ)
氯化鋅
20
克
碘化鉀
6.5
克
碘
1.5
克
蒸餾水加至
100
毫升
先把氯化鋅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再加入
6.5
克碘化鉀,在碘完全溶解後,用蒸餾水稀釋到
100
毫升,即成
碘—氯化鋅溶液。
該染液能把細胞壁染成紫色,胞質染成淡黃色,胞核染成棕色。
配方一
纖維素細胞壁染液(Ⅲ)
甲液
取
1
克碘和
1.5
克碘化鉀,溶於
100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1%
碘液。
乙液
取
7
份硫酸和
3
份蒸餾水相混,即成
66.5%
硫酸溶液。
染色時,在材料上滴加甲液,再加一滴乙液,纖維素細胞壁就染成黃色。
配方四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Ⅰ)
硫酸化苯胺(或鹽酸話本安)
1
份
蒸餾水
70
份
95%
酒精
30
份
硫酸
30
份
將上述各組分相混,將細胞材料放入混合液里染色,可是木質化細胞壁呈鮮黃或姜黃色。
配方五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Ⅱ)
取間苯三酚
4
~
5
克,溶於
100
毫升
95%
酒精中,即成間苯三酚—酒精液。
先在材料上滴上
1
滴濃鹽酸,然後滴上間苯三酚—酒精液
1
滴,木質化的細胞壁就染上櫻紅或紫紅色。
配方六
木質化細胞壁染液(Ⅲ)
取
1
克番紅,溶於
99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1%
番紅溶液。
4
、細胞質染色劑
配方一
伊紅染液
伊紅染液一般配用水溶液和酒精溶液兩種。
(
1
)取
1
克伊紅,溶於
99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1%
伊紅水溶液(市售紅墨水內含伊紅成分,可以用紅墨水
稀釋液來代替本溶液)
。
(
2
)取
1
克伊紅,溶於
99
毫升
70%
酒精中,即成
1%
伊紅—酒精溶液。
配方二
甲基藍染液
取
1
克甲基藍,溶於
29
毫升
70%
酒精中,加入
70
毫升蒸餾水,即成
1%
甲基藍染液。
配方三
亮綠染液
取
0.5
克亮綠,溶解在
100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0.5%
亮綠溶液。
5
、細胞核染色劑
配方一
甲基綠染液
取
1
克甲基綠,溶於
99
毫升蒸餾水中,加入
1
毫升冰醋酸。本染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木質化細胞壁。
配方二
龍膽紫染液
取
1
克龍膽紫,溶於少量
2%
醋酸溶液中,加
2%
醋酸溶液,直到溶液不呈深紫色止。
配方三
美藍(亞甲基藍)染液
取
0.5
克美藍,溶於
30
毫升
95%
酒精中,加
100
毫升
0.01%
氫氧化鉀溶液,保存在棕色瓶內
。
此溶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細菌、血和神經組織等。
配方四
硼砂—洋紅染液
取
4
克硼砂,溶於
96
毫升蒸餾水中。再加入
2
克洋紅,加熱溶解後煮沸
30
分鍾,靜置
3
日,用
100
毫升
70%
酒精沖淡,放置
24
小時後過濾。
此染液能染細胞核,還用來染糊粉粒和一般動物、植物的整體染色,如水螅、血吸蟲等整體標本。
配方五
德氏(
Delafield
』
s
)蘇木精染液
甲液
取
1
蘇木精,溶於
6
毫升無水酒精中,即成蘇木精—酒精溶液。
乙液
取
10
克銨礬溶於
90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10%
銨礬水溶液。
取甲液逐滴加入到乙液中,用紙遮蓋,放在陽光明亮處,使它充分氧化。
3
~
4
天後將溶液過濾,在濾液中
加入
25
毫升甘油和
25
毫升甲醇,保存在密閉玻璃瓶內。靜置
1
~
2
個月,待該液顏色變深時過濾,可長久
保存。
本染液是染色體的優良染色劑,除能染細胞核外,還用來染纖維素、細胞壁和動植物組織。
配方六
席夫(
Schiff
』
s
)試劑
稱取
0.5
克鹼性品紅,加到
100
毫升煮沸的蒸餾水中,再微微加熱
5
分鍾,不斷攪拌,使它溶解。在溶液
冷卻到
50
攝氏度時過濾,
濾液中加入
10
毫升
1N
鹽酸。
再冷卻到
25
攝氏度時加入
0.5
克偏重亞硫酸鈉
(
)
或無水亞硫酸氫鈉(
)
。把溶液裝入棕色試劑瓶內,搖盪後,塞緊瓶塞,放在黑暗中
24
小時。在溶液顏色
退到淡黃色時,加入
0.5
克活性炭,用力搖盪
1
分鍾,過濾後把濾液貯在棕色試劑瓶內,塞緊瓶塞,濾液
應該是無色的。
在使用時勿讓溶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和見光
(瓶外用黑紙或暗盒遮光)
。
如溶液變成紅色,
即失去染色能力。
鹼性品紅是較強的核染色劑,在孚爾根氏(
Feulgen
』
s
)反應中作為組織化學試劑,以檢查
DNA
。
6
、染色體染色劑
配方一
醋酸—洋紅染液
取
45
毫升冰醋酸,加蒸餾水
55
毫升,煮沸後徐徐加入洋紅
1
克,攪拌均勻後加入
1
顆鐵銹釘,煮沸
10
分
鍾,冷卻後過濾,貯存在棕色瓶內。
配方二
醋酸—地衣紅染液
取
45
毫升醋酸,跟
55
毫升蒸餾水相混,加熱,徐徐加入地衣紅粉末
1
~
2
克,攪拌溶解後,緩緩煮沸
2
小
時。冷卻後過濾,貯存在棕色瓶里。
配方三
龍膽紫染液
取
1
克龍膽紫,用少量蒸餾水溶解後,加蒸餾水,稀釋到
100
毫升,保存在棕色瓶內。
配方四
甲苯胺藍染液
取
0.5
克甲苯胺藍,溶解在
100
毫升蒸餾水中,即成
0.5%
甲苯胺藍水溶液。
50%
酒精
85
毫升
福爾馬林
10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這種固定液適用於固定一般植物莖、葉組織,昆蟲和甲殼類動物。液組織在這溶液里固定
12
小時,木質化
組織要固定
1
周,材料也可在此液中長期保存。固定後的材料放在
50%
酒精中沖洗
1
~
2
次。
10
、克來寧堡氏(
Kleinenberg
』
s
)液
配方
在
20%
硫酸水溶液內加入苦味酸,直到飽和。
這種固定液適用於雞胚的固定,也用於許多小型海洋生物的固定。
11
、包因氏(
Bouin
』
s
)液
配方
苦味酸飽和水溶液
75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福爾馬林
25
毫升
這是常用的良好固定劑,滲透迅速,固定均勻,組織收縮少,染色後能顯示一般的微細結構。一般動物組
織、無脊椎動物的卵和幼蟲以及一般組織學、胚胎學的材料,如植物組織的根尖和胚囊都可用它來固定。
一般組織固定
24
~
48
小時,小塊組織固定
4
~
16
小時,動物材料能在這種固定液中長期保存。固定後,動
物材料用
70%
酒精沖洗凈苦味酸,到無黃色為止(用酒精沖洗時,加幾滴氨水,可加快除去黃色)
;植物材
料用
20%
酒精沖洗幾次。
12
、紹丁氏(
Schaudinn
』
s
)液
配方
甲液
升汞飽和水溶液
66
毫升
95%
酒精
33
毫升
乙液
冰醋酸
1
毫升
甲、乙液要在臨用前混合。
這種固定液適用於固定有鞭毛的原生動物、植物的精子和游動孢子等。
材料如製作塗布裝片,
可在
40
攝氏
度下固定
10
~
20
分鍾。
13
、眼球固定液
配方
丙酮
40
毫升
冰醋酸
1.5
毫升
升汞
2
克
甲醛
10
毫升
蒸餾水
40
毫升
這種固定液適用於眼球的固定,並可在固定液中長期保存。
14
、納瓦興氏(
Nawaschin
』
s
)液
配方
甲液
鉻酸
1.5
克
冰醋酸
10
毫升
蒸餾水
90
毫升
乙液
福爾馬林
40
毫升
蒸餾水
60
毫升
臨用前將等量甲、乙液混合。
高等植物有絲分裂材料適宜在這種固定液里固定或長期保存。
15
、綠色標本保存液
配方一
硫酸銅
5
克
水
95
毫升
這種保存液適用於綠色植物和一切植物綠色部分的保存。植物放入硫酸銅液後,由綠變黃,再由黃變綠。
這時取出材料,用清水漂洗干凈,浸在
5%
福爾馬林液內長期保存。
配方二
硫酸銅
0.2
克
95%
酒精
50
毫升
福爾馬林
10
毫升
冰醋酸
5
毫升
水
35
毫升
先把硫酸銅溶於水中,然後加入配方中的其他組分。綠色標本能長期的貯存在該液中。
配方三
醋酸銅
15
~
30
克
50%
醋酸
100
毫升
在
50%
醋酸中逐漸加入醋酸銅,直到飽和。適用時取原液
1
份,加水
4
份,即成稀釋的硫酸銅溶液。
這種保存液適用於表面有蠟質、蛙質、質地較硬的綠色植物保色。加熱稀釋到醋酸銅溶液,放入植物,輕
輕翻動,到植物由綠轉黃再轉綠色時取出植物,用清水漂洗後,浸入
5%
福爾馬林液內保存。
16
、紅色標本保存液
配方一
甲液
硼酸
3
克
福爾馬林
4
毫升
水
400
毫升
乙液
亞硫酸
2
毫升
硼酸
10
克
水
488
毫升
把紅色的果實浸在甲液里
1
~
3
天,
等果實由紅色轉深棕色時取出,
移到乙液里保存,同時在果實內注入少
量乙液。
配方二
氯化鋅
2
份
福爾馬林
1
份
甘油
1
份
水
40
份
先把氯化鋅溶解在水裡,然後加入配方中其他組分。溶液如果渾濁而有沉澱,應過濾後使用。紅色果實能
在此液中保存。
2
、阿拉伯樹膠
用阿拉伯樹膠作為封藏劑的優點是便於在這種封藏劑中整理標本形態。
阿拉伯樹膠作為封藏劑有多種配方,
下述配方適於小型昆蟲的整體狀片。
配方
阿拉伯樹膠
8
克
水合氯醛
20
~
40
克
甘油
5
毫升
冰醋酸
3
毫升(可略)
蒸餾水
10
毫升
配置方法
先把純凈的阿拉伯樹膠放在蒸餾水裡,加熱,待膠溶化後,加入水合氯醛,邊加邊攪拌,使它充
分溶解後加入甘油和冰醋酸,攪拌均勻後,貯存在瓶里,密閉保存。貯存時要避免灰塵或濕氣浸入。
3
、乳酸—石炭酸
這種封藏劑用於整體裝片,尤其適用於封藏藻類、菌類、苔蘚的原葉體或其他較小材料。
配方
石炭酸
1
份
乳酸
1
份
甘油
1
~
2
份
蒸餾水
1
份
(十一)消毒劑
1
、酒精
70%
的酒精殺菌力最強,它能使蛋白質脫水和變性,在
3
~
5
分鍾內殺死細菌。因此,它用於消毒和防腐,
適用於皮膚和器械、塑料製品等的消毒。高濃度的酒精(
95
~
100%
)能引起菌體表層蛋白質凝固,形成保
護層,使酒精分子不易透入,因此殺菌能力反而弱。
2
、碘酒
碘酒是碘和碘化鉀的酒精溶液,
2%
的碘酒在
10
分鍾內能殺死細菌和芽
孢,可用於皮膚的消毒。葯房出售的一般是
2%
的稀碘酒。實驗室內也可自配碘酒,配方為:
碘化鉀
25.
克
碘
3.5
克
95%
酒精
95%
酒精
蒸餾水
27
毫升
先取碘化鉀溶在
2
毫升蒸餾水中,再加入碘,攪拌後加入酒精,到碘充分溶解後,補足蒸餾水,即成碘酒。
3
、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有很強的殺菌作用。
0.1%
水溶液用作皮膚消毒,
2
~
5%
水溶液能在
24
小時內殺死細
菌芽孢。這溶液在空氣中溶液分解,失去氧化能力,要現用現配。
4
、苯酚(石炭酸)
石炭酸是有效的常用殺菌劑,
1%
水溶液能殺死大多數的菌體,
通常用
3
~
5%
水溶液作接種室噴霧消毒或器
皿的消毒,
5%
以上溶液對皮膚有刺激性。在生物製品中,加入
0.5%
石炭酸可作防腐劑。
5
、來蘇爾
來蘇爾即煤酚皂溶液。它的殺菌效力比石炭酸大
4
倍,通常以
1
~
2%
溶液用於手的消毒(浸泡
2
分鍾)和
無菌室內噴霧消毒,
5%
溶液多用於各種器械和器皿的消毒。
6
、新潔爾滅
新潔爾滅是常用的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醫療器械、器皿、接種室空氣等的消毒滅菌,對許多非芽孢型
病原菌、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經幾分鍾接觸即滅菌,尤其對格蘭氏陽性菌殺菌力更大。本品原液的濃度
是
5%
,通常用
0.1
~
0.25%
水溶液。用新潔爾滅消毒金屬器械時,要在
1
升溶液中加入
5
克亞硝酸鈉,以
防生銹。
7
、福爾馬林
福爾馬林是常用的殺細菌、
真菌劑。
它的
2
~
5%
水溶液能在
24
小時內殺死細菌芽孢,
常用來消毒器皿和器
具。如果用作無菌室等房屋消毒,取
100
毫升福爾馬林,放在盆內,用小火微熱,促使蒸發,在
10
小時內
可消菌
3
立方米左右體積房屋的空氣。
⑨ 氯化鋅鍍鋅變色
怎麼處理酸性光亮鍍銅 鍍亮鎳有藍膜
ZS-酸銅處理劑(去藍膜劑)德國技術,適用於染料型酸銅光亮劑溶液。由於不易發現酸銅鍍層異常現象,卻出現在亮鎳鍍層上的藍霧現象,實際是酸銅故障,此時可選用酸銅處理劑(去藍膜劑)對溶液進行處理,選用本產品對溶液進行處理,使用簡便,無需停產並有立竿見影效果。
使用方法
1.添加量0.05-0.1g/L,用適量蒸餾水把粉劑溶解後加入酸銅溶液中,攪拌均勻即可;
2.當加入本劑後發現酸銅鍍層光澤減低或不光亮時,說明鍍液中光亮劑少了,可再適量補加、調平,直至鍍層光亮。
3.使用本劑前,應先經小樣試驗後,再應用到大槽生產中去,否則,過量添加會使光亮劑失調。機理:染料類酸銅光亮劑中開缸劑(C劑)過多,無法用一般的葯劑處理掉,ZS去藍膜劑-才能使鍍層光亮而不發生藍霧現象。
4.用本品替代雙氧水處理酸銅槽、效果更佳,不必擔心溶液中殘留雙氧水。
附:染料型酸銅光亮劑的故障原因與解決方法(供參考)
酸銅生產中多用染料光亮劑的牌號有210;510;910及左右數號之光亮劑,整平劑A,光亮劑B,開缸劑C劑。
故障 原因 解決方法
光亮、
整平差 光亮劑A、B、C配比不當 調平補充
槽溫過高(大於35℃) 降溫
氯離子低 加鹽酸(鹽酸濃度36%)
硫酸銅含量過低(低謨180g/L) 補加硫酸銅調整
硫酸過高(大於90g/L)
出光慢、 銅低酸高 調平
大電流區 總濃度過低 調平
易燒焦、 總濃度過低 調平
整平差 總濃度過低 調平
氯根低 補加鹽酸
分散性差 光亮劑失調:
A劑過多或過少,小電流處暗紅, 加C和B調整;
發黑無光;孔眼處及鉤印無光, A劑多,同時B、C也多
「帶眼鏡」; 以雙氧水處理
大電流處燒焦;易產生麻孔;
光亮劑過少,大電流不焦小電
流不亮
B劑過量:
大電流不易燒焦, 加A 或多加些A
中、小電流不亮 少加點C
C劑過量量 活性炭處理
開大電流不易燒焦 (雙氧水無用)
加A劑調整失靈
起亮性很慢
掛具印重 A劑過量 調平(B、C)或雙氧水
槽溫高 降溫
光劑總含量高 控制,調平
出亮快(小電流區不易亮),
B多C過多A少 加A調平
針孔、 A劑過多 雙氧水處理
麻點 A劑質量問題 紫色懸浮物多,過濾
A、B、C配平差 調平
氯根低 調加
槽液要大處理 加溫攪拌 雙氧水
活性炭、硫化鈉處理
硫酸含量少 調高
液中硫酸 陽極面積小 增加陽極
銅減少得 陽極電流過大 增加陽極
快,陽極 原鍍液中銅含量就低 補充硫酸銅
鈍化 氯根高(白灰狀物附其陽極上) 加鋅粉處理
常出現局 似乎雙極性電鍍 檢查漏電否
部掛具不
亮,甚至 陽極導電不良 清理導電
同一掛具
上局部不
亮
橘皮、波 C高,A劑也高,但未有麻點出現 調平
紋(光亮尚
可,分散
良好)
鍍層大電 液溫過低而電流過大 用欽質加熱器恆溫
流處易呈 控制加熱至約10℃;
海綿狀燒 適當減小電流
焦 鍍液過稀,硫酸銅過少 分析或試驗補加
陰陽極距離過近 改進設備,加寬鍍槽
工件裝掛不合理,
工件上遠近陽極距
離差過大 改進裝掛
攪拌不良 改進攪拌
工件大電 Cl-過少 試驗補加化學純
流密度區 氯化鈉(40~50) mg/L
呈白色粗
糙或暗銅
狀
相同電流 鍍液中硫酸少,因而電導率低 補加分析純硫酸
下電壓比 使電壓降至正常值
正常值高 新配液應作紀錄
出1伏以上
整流器輸出直流迴路導電不良 檢查各連接點,
改進不良導電部位
電流不斷 陽極部分或全部鈍化 換用含磷(0.03
下降而電 銅陽極含磷量過高 ~0.06) %低磷優質
壓不斷上 陽極材料
升(液中 陽極面積過小: 增加陽極個數
硫酸銅含 陽極本身配置不足 (過窄小的或頭子裝
量不斷下 陽極消耗後未及時補加 入鈦筐中繼續用);
降) ;硫酸銅過多,液溫低時結晶而堵 清洗陽極袋
塞陽極袋孔(或泥渣堵孔) 若硫酸銅過多,
應沖稀鍍液,
補加硫酸等材料
硫酸過少,陽極溶解不良 試驗或分析補加硫酸
部分陽極導電不良(此時板上無或 清潔導電部位
很少黑色磷膜) 保證導電良好
鍍層粗糙 鍍液太臟,機械雜質過多 必須對鍍液循環
過濾機表壓高時
及時清洗濾芯,
基體本身表面狀況差,磨拋不良 加強鍍前平整化處理
預鍍層粗糙 檢查預鍍層粗糙
原因,加以排除
鍍銅前清洗水太臟 更換鍍前清洗水
復雜件深 預鍍不良,局部在酸銅液中 增大預鍍電流,
凹處或大 產生置換銅或基體被腐蝕: 延長預鍍時間
平面件中 預鍍層太薄
間部位鍍 預鍍液太臟,預鍍層孔隙高 過濾預鍍液
銅層發花 預鍍液分散能力、深鍍力差 調整預鍍液
甚至起泡 鍍銅時工件未及時給電, 鍍銅時應先開足
預鍍銅層局部溶解 電壓、迅速入槽
通電
工件裝掛不良,導電不好正 檢查並糾正 保證導電良好
整槽工件 光亮劑過少 試驗補加
光亮整平 鍍液太稀 分析或試驗調整鍍液
性差 電流太小、時間過短 改進操作
工件大電 硫酸銅過少而硫酸相對過多 分析或試驗補充
流密度區 光亮劑少,特別是B劑少 霍爾槽試驗補加
光亮整平
性差
復雜件深 硫酸過少,而硫酸銅過多 分析或試驗補加、調整
凹處或深 光亮劑過少,特別是A劑少 試驗補加
凹處或大 鍍液中氯離子過多 除氯後試驗
平面件中 直流電源波形不良: 換用低紋波直流電源
間部位( 未採用低紋波直流電源 用示波器確認後
低電流密 直流電源內部損壞 修理電源
度區)光 三相整流電源供電缺相 尋找原因,加以解決
亮性差
工件發花,光亮劑過多: 光亮劑一次加入過多
光亮與不 未堅持少加勤加光亮劑 堅持「勤加少加
光亮明顯 按1m l/L量將30 %
分界 過氧化氫沖稀10倍
以上,在不斷攪拌下
慢慢加入,再攪拌
10餘分鍾,氧化
破壞部分光亮劑
亮銅層上 鍍酸銅後未作除膜處理 增加除膜工序
亮鎳結合 化學除膜不良:
力差 除膜液太稀,未及時加料 及時對除膜液補加
除膜時間太短,工件未作 材料改進除膜操作
擺動、上下提升等 更換除膜液
除膜液太臟,有機雜質多 大處理亮銅液:
亮銅液使用日久,有機雜 加入(5~8) ml/L過
質積累過多 氧化氫,加熱攪拌8
小時以上(60℃),加
分析純活性炭(5~8) g/L,攪拌1小時,沉澱3小時,徹底過濾鍍液,試驗呈暗銅後,按新開缸加入開缸劑。若活性炭引入氯離子過多,再作除氯處理
藍霧 光劑或有機物多,B劑是否過量
處理:A和濕潤劑容易被碳粉吸附,如果加入5g/l活性炭,經過強力攪拌,幾乎100%被清理掉了。B和MU(MU中的一部分)很難被活性炭吸附,用很多的雙氧水和活性炭,也只能打掉部分。
鍍鎳後有藍霧 酸銅光劑過量,在銅層看不到藍霧,卻反映在亮鎳層上 加入酸銅處理劑,鍍鎳後光亮不發藍霧,適當補加光亮劑
陽極表面會出現一層黑膜或灰白色膠狀膜 氯離子濃度過高 處理過多Cl-
⑩ 配化學試劑的問題 !(氯化鋅標准溶液的配製)
樓上的說用蒸餾水稀釋的 做過化學實驗么??
顯然是用此濃度的HCL稀釋啦!不然又沒告訴你溶於多少體積的HCL溶液中 每次溶解用不一樣的量 那配出來的能是一樣的東西么?
你有容量瓶么?應該至少要配個1L的這種溶液吧 那就要1L的容量瓶
取0.05L的鹽酸 即50mL鹽酸 注入1L的容量瓶中 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蓋塞搖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