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酒有什麼營養成分
白酒中除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外,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有的僅是水和乙醇。
此外,在釀制白酒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包括雜醇油、甲醇、醛、鉛和氰化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白酒性溫,味甘苦辛,具有散寒氣、助葯力、活血通脈、增進食慾、消除疲勞、禦寒提神之功效。適量飲酒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發生概率。飲用少量白酒特別是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
(1)蒸餾酒中有害成分的來源擴展閱讀:
適量喝酒有助於身體健康,但專家認為,人們對「適量」很難把握。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適量飲用標準是:男性每天攝入酒精的量不宜超過20克,女性不宜超過10 克。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就越容易吸收酒精,對酒精所產生的作用也更加敏感,飲酒量也應該隨之減少。
對很多人來說,少量的酒精可以使人更加長壽,還可以降低人們患心臟病的可能性。特別是那些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患病概率高的人,最有可能從適量飲酒(每日一到兩口)中獲益。
但酒精對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大量並長期飲酒者中80%以上發展成為程度不等的脂肪肝,10%-35%發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最終發展為肝硬化。我國酒精性肝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病包括輕度酒精性肝損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喝酒切忌「暴飲」。這樣的集中飲酒(對女性來說一次超過三口,對男性來說一次超過四口)不會給健康帶來任何好處,只會顯著地提高人們過早死亡的概率。一次性喝酒過多,會引起心律不齊,從而導致血液凝塊,這是心臟病的導火索。而且,如果每天喝酒超過兩口會使血壓升高,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貳』 蒸餾酒中主要存在的有害物質包括哪些
任何食物都有一定的危害物質,蒸餾酒中只要不是認為添加,真實的好糧食發酵,基本不影響身體,喝酒主要不超量。現在流行 3D自釀酒,不妨試下,為生活添加一份樂趣。
『叄』 酒里的甲醛怎麼產生的所有酒都有么
都含有甲醛的,無論啤酒還是白酒,因為麥芽、大米中就含有甲醛。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
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製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
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中樞神經系統。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慢性酒精中毒,則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肆』 葡萄酒蒸餾酒有哪些毒素
沒有毒素的,葡萄酒蒸餾出來就是白蘭地
『伍』 白酒的成分介紹,對身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1] ,Baijiu [2] ),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 燒酒 、 老白乾 、 燒刀子 等。
中國白酒具有以 酯 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 糖化 發酵 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 糖化 、 發酵 、 蒸餾 、 陳釀 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 長江上游 和 赤水河 流域的 貴州 仁懷 、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 [3] 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中文名 白酒
外文名 Liquor and Spirits,Baijiu
別 名 燒酒 、白乾
原 料 糧谷等
儲藏方法 密封,白酒可長期儲存
主要原料 澱粉 或糖質
目錄
1. 1 有害成分
2. ▪ 雜醇油
3. ▪ 醛類
1. ▪ 甲醇
2. 2 危害
3. 3 香型
1. 4 名酒
2. 5 行業現狀
成分
編輯
雜醇油
雜醇油 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 乙醇 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 糠醛 、 丁醛 、 戊醛 、 己醛 等。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甲醇
酒的主要成份是 酒精 ,化學名叫乙醇。過度飲酒有害健康、適量飲酒有助身體健康。
1. 血液中的乙醇濃度達到0.05%時,酒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現興奮和欣快感;當血中乙醇濃度達到0.1%時,人就會失去自製能力;如達到0.2%時,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達到0.4%時,人就可失去知覺,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險。
2. 酒精對人的損害,最重要的是 中樞神經系統 。它使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的抑制,嚴重地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過量的飲酒就是損害肝臟。 慢性酒精中毒 ,則可導致 酒精性肝硬化 。
3. 過度飲酒傷身,但是最傷身的是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空腹飲酒還會引發 低血糖 ,會導致我們體內 葡萄糖 供應不足,會出現心悸、頭暈等現象。
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對身體還有多方面的損害。如可導致多發性 神經炎 、心肌病變、腦病變、造血功能障礙、 胰腺炎 、 胃炎 和潰瘍病等,還可使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升高。長期大量飲酒,能危害生殖細胞,導致後代的智力低下。常飲酒的人 喉癌 及消化道癌發病率明顯增加。
香型
編輯
中國的白酒分為以下香型: 醬香型 、 清香型 、 濃香型 、老白乾香型、 米香型 、 鳳香型 、 兼香型 、董香型、其它香型。 [4]
名酒
編輯
早在5000年前,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釀酒的歷史。 樟樹市 內築衛城遺址( 新石器時代 )出土的大量 陶皿 、酒器,以及 吳城遺址 (殷商時代)精美的青銅器。主要有 四特酒 、 貴酒 、 張家界酒 、 茅台酒 、 西鳳酒 、 五糧液 、 雙溝大麴 、 洋河大麴 、 古井貢酒 、 劍南春 、 瀘州老窖 、 汾酒 、 伊力特 、 董酒 、 山雁王 、 霸王醉 、 金門高粱酒 等。 [3]
行業現狀
編輯
國家統計局 2015年2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白酒行業累計產量1257.13萬千升,同比增長2.5%。然而,白酒行業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卻逐年放緩,2014全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2.6%。
『陸』 啤酒裡面加了那些物質尤其是有害物質
據悉,目前歐洲和日本已經禁止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甲醛,但是我國目前沒有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甲醛作出規范。記者獲悉,國家有關部門正醞釀制定蒸餾酒行業標准,以期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添加甲醛作出相關規范。
鏈接可疑致癌物———甲醛
甲醛,又名蟻醛。在常壓下表現為氣態,是一種易溶於水的有害氣體。濃度為40%的甲醛溶液稱為「福爾馬林」,具有防腐作用,通常被用來固定病理標本及動物標本等。研究表明,甲醛還容易與細胞內親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加合物,導致DNA損傷。因此,國際癌症機構已將甲醛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
『柒』 蒸餾酒中可能含有甲醇嗎
是可能的。
甲醇最早也抄叫木精,也就是說植物發酵過程是可以產生甲醇的,蒸餾酒的過程中,如果把低沸點的物質也冷卻下來,那麼甲醇有可能含在裡面。工業酒精用的是精餾塔進行分離的,看他們純度做的如何,如果純度不高的話,一般都有甲醇。
蒸餾酒如果剛開始產生的那點含酒精的氣體不進行冷凝,而是排放掉,那麼問題都不大,因為甲醇沸點低,都是比酒精先揮發出來的。
『捌』 為什麼糧食酒的成分與非糧食酒成分相同都是乙醇和水,為什麼有的有害有的少喝有益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而溶於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種類眾多的微量有機化合物(占總量的1%-2%)作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又稱典型性,指酒的香氣與口味協調平衡,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質量。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這些並沒有多少有營養的,只是香味而已。
白酒由98%乙醇和水、1%~2%的微量成分組成。在這1~2%的的微量成分中,包含了酸類、酯類、醇類、醛類、酚類及其它芳香族化合物,成分復雜,種類繁多,對白酒的質量起決定性的作用,形成白酒不同的香型和風格,這是中國白酒不同於國外蒸餾酒的特點。
白酒中的乙醇和微量成分,與飲用健康有很大的關系。有的微量成分既是酒的香味組分,又是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乙酸、乳酸、氨基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有的微量成分是對人體有害的成分,GB2757 強制標准對此作了明確規定,如甲醇等。在高質量的白酒中,有害成分遠遠低於國家強制標准,而人體需要的有益成分含量較高、種類較多,對人體有各種較好的生理功能,從適量和健康飲酒的角度上說,質量優異的高檔次白酒也是一種營養、健康的飲料。為了在消費者中更好地提倡科學、適量、健康飲酒,下面嘉升酒水團購網現將白酒主要成分與飲用健康的關系詳述如下:
白酒知識之有益成分
一、乙醇(酒精)和水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但乙醇不是酒的主要營養成分,也不是酒的有害成分。酒有著高熱量,據有關科研部門測定,每毫升純酒精可產生熱量7卡,相當於脂肪的供熱量,明顯地高於糖類、蛋白質的產熱量。適量的乙醇對人體是有益的。乙醇有益於人體的幾個方面:乙醇在人體內具有氧化功能,有活血、增加吸氧量、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乙醇可以驅寒、祛瘟、消炎、化郁,可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心血管疾病;乙醇還可以治療失眠、慢性消化道疾病,有效抵抗幽門桿菌;乙醇能刺激胃液與唾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同時有健胃和利小便、驅蟲的功效。
二、多元醇
酒中含有環己六醇、甘油、山梨醇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多元醇,其中環己六醇在醫葯上主要用於治療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血中膽固醇過高等疾病;對於治療糖尿病、青光眼、腦水腫和乙型大腦炎,環己六醇也起一定的作用。甘油在醫葯上具有潤滑腸壁的作用,而且對人體皮膚有柔和的刺激作用,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皮膚血液循環,有益於消除沉積物,使皮膚光潤。山梨醇有助於膽汁和胰腺的分泌,可防止血壓上升、動脈硬化等。酒中這些多元醇不僅賦予酒體健康因子,同時也賦予酒耐人回味的綿柔和甘洌。
三、低分子有機酸及其酯類
低分子有機酸及其乙酯,如乙酸、乳酸、丁酸及其酯類等,而低分子有機酸乙酯進入人體後,又水解(或酶解)為低分子有機酸,這些有機酸對人體防治多種疾病是有益的。乙酸具有殺菌抗病毒、擴張血管、延緩血管硬化等功效;乙酸還有促進胃酸分泌、幫助消化、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等功效;促進毛細管擴張,加快皮膚血液循環,有利於消除沉積物。乳酸對很多致病菌有極強的抑製作用,L-乳酸是人體必需的有機酸,它能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而使人體內微生態達到平衡;乳酸能抑制酚、吲哚等有害物質,能防止細胞老化。丁酸為癌症治療劑,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繁殖,促進腫瘤細胞死亡。己酸乙酯對乙醛的制約作用,通過腎調動體液來排除酒中對人體有副作用的物質,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過度飲酒對人體可能帶來的危害;乳酸乙酯有促進乙醇刺激大腦皮層使人體產生興奮的作用。
四、高級脂肪酸及其酯類
很多脂肪酸都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白酒主要的高級脂肪酸為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及其乙酯。許多高級脂肪酸酯類進入人體後,很快便轉化為高級脂肪酸。高級脂肪酸有抑制膽固醇合成功效;己酸乙酯有降肺火、穩定心肺的功能。亞油酸可使膽固醇酯化,從而降低血清和肝臟中膽固醇水平,還能抑制動脈中血栓的形成,因而可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亞油酸乙酯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症。亞油酸是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必需脂肪酸,它是某些生理調節物質如前列腺素的前體物質,它在體內代謝產生的前列腺素PG-Ⅰ和PG-Ⅱ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合成及其他物質轉化為血管緊張素的作用,從而降低血管張力,對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有明顯的降低作用。而中間產物γ-亞麻酸尤其對嗜酒者可促進被酒精損傷的肝功能的恢復;亞油酸還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脂肪酸能提高腦細胞活性,增加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防止老年性痴呆症的發生。
五、酚類化合物
中國名優白酒中含有阿魏酸、兒茶酚、愈創木酚、4-甲基愈創木酚、4-乙基愈創木酚等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酚類物質。阿魏酸是公認的天然抗氧化劑,也是近年來國際認知的防癌物質。阿魏酸在人體內具有抗血栓、抗炎鎮痛、抗氧化、抗自由基等作用。臨床主要用於冠心病、腦血管、脈管炎及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病症。這些酚類物質均為優良的自由基消除劑,具有抗氧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抗腫瘤、阻斷致癌物的形成和抑制機體內的代謝轉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抗菌、抗病毒等功能。
六、其它微量金屬元素
很多微量金屬元素是人體代謝所必需,缺乏者則顯示某種缺乏症。微量金屬元素通過釀造用水、蒸餾器具、不銹鋼、陶壇、酒瓶等溶入酒中,因而白酒中含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金屬元素。
礦物質在人體內占體重的4%~5%,它在生物體內有著重要的功能:首先,它構成生物體的體質。比如骨骼中就集中了99%的鈣質,另外還有大量的磷和鎂。而硫是蛋白質的組成成分;細胞中普遍含有鉀,體液中普遍含有鈉。其次,它保持體內環境。生物體在其體內保持著一定的滲透壓和pH,以保證體內生理化學條件的恆定。這個作用主要靠無機鹽和水分來調節;第三,維持原生質的生機狀態。維持原生質的生機狀態必須有某些離子的存在。其原因是作為生命基礎的原生質蛋白質的分散度、水合作用和溶解度等性質,都與組織和細胞中存在的電解質鹽類的濃度、種類與比例有關系;第四,參與體內的化學反應。許多離子直接、間接參與生物化學反應。例如體內的磷酸化作用需要磷酸參與。有些元素是一些酶的主要成分,例如過氧化氫酶中含有鐵。酚氧化酶中含有銅等。
白酒知識之有害成分
一是雜醇油
雜醇油為無色油狀液體,是白酒的重要成分之一。從衛生角度來看,它是一種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對人體有害,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頭暈。喝酒上頭,主要是雜醇油的作用。它在人體內氧化慢,停留時間長,容易引起惡醉。雜醇油的含量過多,加漿時還會引起白酒乳白色的渾濁。其含量一般不超過每毫升0.15克。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二是甲醇
甲醇是一種有麻醉性的無色液體,密度0.791,沸點64.70℃,能無限地溶於水和酒精中。它有酒精味,也有刺鼻的氣味,毒性很大,對人體健康有害,過量飲用,會頭暈、頭痛、耳鳴、視力模糊。10毫升甲醇可引起嚴重中毒,眼睛失明;急性者可出現惡心、胃痛、呼吸困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衛生部規定,每百毫升谷類酒含甲醇不得超過0.04克。薯干及代用原料酒不得超過0.12克。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三是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穀皮、玉米芯及麩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醛類主要是在白酒的生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它有較大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醛類中甲醛的毒性最大,飲含量10克的甲醛即可使人致死。其次是乙醛和糠醛。乙醛是極易揮發的無色液體,能溶於酒精和水中。在蒸酒時,酒頭含量最多,經過貯存,會逐漸揮發一些。人們經常喝乙醛含量高的酒,容易產生酒癮。乙醛毒性相當於乙醇的83倍。因此,它在白酒中的含量必須是非常微小的。
四是鉛
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鉛通過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較少的,主要是慢性積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攝入10毫克鉛,短時間就能出現中毒,目前規定每24小時內,進入人體的最高鉛量為0.2—0.25毫克。隨著進入人體鉛量的增加,可出現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減弱、貧血、腹脹便秘等。
白酒含的鉛主要是由蒸餾器、冷凝導管、貯酒容器中的鉛經溶蝕而來。以上器具的含鉛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則器具的鉛溶蝕越大。
白酒中的鉛主要來自釀酒設備、盛酒容器、銷售酒具。鉛對人體危害極大,它能在人體積蓄而引起慢性中毒,其症狀為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手握力減弱、睡眠不好、貧血等。國家對白酒含鉛量的規定,為每升白酒所含的鉛不得超過1毫克。
五是塑化劑
塑化劑,就是大陸漢語之增塑劑。其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穩定作用,使不易相融的水油溶液能夠形成混合均勻的膠狀分散體。常用在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漿果醬類、粉狀膠體中來防止出現沉澱,並能增加口感。
而白酒添加塑化劑則有可能是為了讓年份不夠的酒液看起來好看,增加各種增粘劑可固化偽造糧食酒內的糖分,產生粘杯掛杯的效果。但同時也有可能是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於特定遷移,主要源於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
『玖』 酒里到底含有哪些物質
白酒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而溶於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種類眾多的微量有機化合物(占總量的1%-2%)作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又稱典型性,指酒的香氣與口味協調平衡,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質量. 其中酸、酯、醇、醛等這些並沒有多少有營養的,只是香味而已!
現試驗證明白酒1/3熱量補償肝臟消化能量,2/3的熱量在肝外參加蛋白質、碳水化物等營養素能量代謝.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飲適量白酒,使循環系統發生興奮效能.有失眠症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於睡眠,並能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例如紅花酒治療血淤性痛經症,龜肉酒治療多年咳嗽,蛇血酒補養氣血,桔子酒、桃仁酒治療腎虛腰痛等.
順便提醒以下白酒里的有害成分
在白酒生產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有害雜質,有些是原料帶入的,有些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對於這些有害物質,必須採取措施,降低它們在白酒中的含量.
(一)雜醇油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二)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穀皮、玉米芯及麩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甲醇產生的數量與制酒原料有密切關系,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採取以下措施:
(1)選擇原料 過熟的或腐敗的水果、薯類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膠質含量較高,用這些原料來釀酒,甲醇含量會高.應選擇含果膠質少的原料來釀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
(2)使用黑曲作糖化劑時,由於黑麴黴所含果膠酶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若使用黃曲作糖化劑,由於它所含果膠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
(3)利用甲醇在酒精濃度高時易於分離的特點,可通過增加塔板數或提高迴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濃度,把甲醇從酒精中提取出來.精餾時,若控制迴流比在1∶10—1∶20,可把甲醇分離出來.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餾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12%以下.也可另設甲醇分餾塔除掉甲醇.
(四)鉛
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鉛通過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較少的,主要是慢性積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攝入10毫克鉛,短時間就能出現中毒,目前規定每24小時內,進入人體的最高鉛量為0.2—0.25毫克.隨著進入人體鉛量的增加,可出現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減弱、貧血、腹脹便秘等.
白酒含的鉛主要是由蒸餾器、冷凝導管、貯酒容器中的鉛經溶蝕而來.以上器具的含鉛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則器具的鉛溶蝕越大.
為了降低白酒的含鉛量,要盡量使用不含鉛品金屬來盛酒或製作器具設備.同時要加強生產管理,避免產酸菌的污染,因為酒的酸度越高,鉛的溶蝕作用愈大.對於含鉛量過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麩皮進行脫鉛處理,使酒中的鉛鹽[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麩皮,攪拌均勻,靜置1小時後再用多層絨布過濾,能除去酒中的鉛,但這樣處理會使酒的風味受到影響,需再進行調味.
(五)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來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過程中經水解產生氫氰酸.中毒時輕者流涎、嘔吐、腹瀉、氣促.較重時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在數分鍾至兩小時內死亡.
去除方法:應對原料預先處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時盡量多排汽揮發.也可將原料曬干,使氰化物大部分消失.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攪拌均勻,堆積保溫12小時,然後清蒸45分鍾,排出氫氰酸.原料粉碎得細,排除效果較好.
(六)黃麴黴毒素
麥類、大米、玉米、花生等由於霉爛變質,會污染上黃麴黴,有些黃麴黴菌會代謝產生出有毒物質,人們食用這些原料製成的食品後,會產生致癌物質,對於發酵食品尤其要引起注意.發酵食品中黃麴黴毒素(以黃麴黴毒素B1計)不得超過5微克/公斤.
對原料要採取妥善的管理措施,防止發霉變質,超過黃麴黴毒素允許量的原料不可直接使用.發酵用的菌種應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無毒產生,才能使用.
『拾』 酒當中的有害成分是什麼
酒裡面抄含有甲醇、甲醇、雜醇油、襲醛類、氰化物、鉛、錳等物質,這些成分對人體都有害。
日常飲酒主要包括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在酒類生產的過程中,從原料選擇到加工工藝等環節若達不到衛生要求,就有可能產生或者帶入有害物質。
飲酒需適度,適量的飲酒可以令心情愉悅,消除煩惱;但是過量飲酒甚至酗酒,對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樣的人會食慾下降,導致營養匱乏,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