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茶葉中提取咖啡因,濃縮提取液時蒸餾濃縮為什麼取4-5毫升原因
茶葉中提取鉀咖煙農司提取濃液時延留濃汁為什麼取為什麼取是五點二五不知道啥意思你自個去找專業人士問問到底咋回事
㈡ 要多少玫瑰花才能取一小瓶精油
樓主你好:不抄知道樓主說的一襲小瓶是大約多少。不過之前有人統計過,一公斤的玫瑰精油需要大約5000-6000公斤的玫瑰花瓣 精油的製造: 最常被運用的有蒸餾法、溶劑法、脂吸法,還有榨取法。 蒸餾法 蒸餾法又是所有製造精油的方法中,最早被應用 來製造精油,也是最普遍常見的一種。 這種製造方法,是先將確定要用來製造經由的植 物各部位,例如像黑胡椒的果實、檸檬的果皮,又或 是薄荷的花,將這些植物來源搜集妥當,清洗乾凈, 稍微晾乾,再放進蒸餾器的容器里。 植物放進容器之後,就用水或者是水蒸氣在蒸餾 器底下加熱,使得這些植物不管是花、葉或樹干中的 水蒸氣,因此而完全散發出來,並且在蒸餾器里留下 該植物的精油濃縮液。 但這並不就是精油喔,還要將濃縮液中的水和油 隔離,隔離之後所獲得的油質部份,便是該植物的精 油,再經過簡易的加工製作成罐裝,便是我們在市面 買到的精油。 溶劑法 如果是利用植物的花朵來製作精油的話,大半就 是以萃取法來搜集植物精油。所以說,樓主說的一小瓶。比如說五十毫升。你可以按照這個換算比例去大概算一下。請採納
㈢ 分液,蒸餾,蒸發,萃取,這四個怎麼區分
一、 分液
1、 原理:分液是把兩種不相溶的液體(且密度不同)分開的操作,如油和水的分離。
2、 適用范圍:適用於互不相溶的液體的分離,得到兩種單一液體或一種單一液體和一種混合物。
四、 萃取
1、 原理:萃取是利用某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然後再用分液的方法將其分開。
2、 適用范圍:適用於互不相溶的液體的分離,得到兩種單一液體或一種單一液體和一種混合物。如用四氯化碳(或苯)等把I2從它的水溶液(或碘水)中提取出來,再分液得到四氯化碳(或苯)的碘溶液;分液法分離油和水,得到單一的油和水兩種液體。
㈣ 有機化學方面的關於乙基纖維素和松油醇,求大神解答啊!
我對這個反應不是很了解,你看了資料松油醇是否參與乙基纖維素的反應?乙基纖維素反映過程需要的溫度條件是多少?得到的產物結構是什麼,物理性質又是怎麼樣?如果要蒸餾提純需要達到的溫度是多少
㈤ 能問一下提取玫瑰精油的溫度應該是多少(蒸餾法 順便問一下大概需要花多久時間
提取玫瑰精油,跟玫瑰的種類,萃取的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比較常見的蒸餾法,一般油水分離器的溫度控制:沸騰後半小時內,溫度控制在20~25℃,之後溫度應保持在30~35℃.
㈥ 粗食鹽的提取中加入40毫升蒸餾水溶解10.0g粗食鹽的依據是什麼
20攝氏度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g,即10g水可以溶解氯化鈉3.6g,所以溶解10.0g粗食鹽應該最多加水30mL
㈦ 提取精油時蒸餾裝置的注意事項
(1)用於提取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花開的盛花期採收.
(2)玫瑰精油具有易揮發,難溶於水的性質,所以可採用該裝置提取.
(3)蒸餾裝置中,溫度計測的是蒸汽溫度,應使溫度計的液泡與支管口下沿相平,圖中蒸餾燒瓶中的溫度計的位置太靠下;冷凝管應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蒸汽流向相反,圖中蒸餾裝置中的進水口與出水口接反了,應該是冷凝管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水熱氣流向相反.
(4)蒸餾後獲得的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 可以明顯分層,然後用分液漏斗進行處理,分離得到的油層中有一定的水分,可加入無水硫酸鈉進行吸水.
(5)當裝置中水和原料量一定時,則蒸餾過程中影響玫瑰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
(6)一般從柑橘中提取橘皮精油時不採用此裝置,原因是水中蒸餾會導致原料焦糊、有效成分水解.
故答案為:
(1)盛花期
(2)易揮發,難溶於水
(3)①溫度計位置過低 溫度計的下端與蒸餾燒瓶的支管口下沿保持水平
②冷凝管進水、出水口接錯 冷凝管進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與水熱氣流向相反
(4)NaCl 分液漏斗 無水硫酸鈉
(5)蒸餾時間和蒸餾溫度
(6)原料焦糊 有效成分水解
㈧ γ-松油醇的沸點是多少
樟木樟(《本草拾遺》),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類草葯性》),香蕊、樟腦樹、芳樟、烏樟。 常綠喬木,高20~30米。樹皮灰褐色或黃褐色,縱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葉均有樟腦味。葉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以至卵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全緣或呈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麵灰綠色或粉白色,無毛,幼葉淡紅色,脈在基部以上3出,脈腋內有隆起的腺體;葉柄長2~3厘米。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毫米;花被6裂,橢圓形,長約2毫米,內面密生細柔毛;能育雄蕊9,花葯4室;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短,柱頭頭狀。核果球形,寬約1厘米,熟時紫黑色,基部為宿存、擴大的花被管所包圍。花期4~6月。果期8~11月。 1 葯用 2 化學成分 3 木材質地 4 用途 5 樟木傢具 6 注意事項 7 參考資料 樟木-葯用 樟木葯材為形狀不規則的木塊,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橫斷面可見年輪,質地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嘗之有清涼感。以塊大、完整、香氣濃郁者為佳。 性味:性微溫,味辛。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消食。用於風濕痹痛、心腹冷痛、霍亂腹脹、宿食不消、跌打損傷。樟木-化學成分 樟木含樟腦及芳香性揮發油(名樟油)。樟油減壓分餾,可得白油20%(沸點160~165℃),中含1,8-桉葉素25~30%、α-蒎烯、莰烯、檸檬烯等;赤油24%(沸點210~250℃),中含黃樟醚、α-松油醇、香荊芥酚、丁香油酚等;藍油1%(沸點250~300℃),中含畢澄茄烯、甜沒葯烯、α-樟腦烯、薁。樟樹的根中尚得新木姜子鹼和牛心果鹼。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烴、C17~33異烷烴、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約佔50%)、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樹皮中尚檢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葉中尚含C16~33的正烷烴。種子含脂肪油,其中飽和脂肪酸佔93%;三飽和酸、二飽和酸、一飽和酸及三不飽和酸甘油酯的比例為80、17、1、2%。髓季節不同,葉中含樟腦0.2~1.5%。葉中黃樟醚含量為0.04~0.05%,與季節無關。 樟樹變種的葉含重揮發油0.83%,輕揮發油0.26%。重油中含黃樟醚80%,樟腦10%;輕油中含芳樟醇70%,樟腦1%。 雲南樟葉袖中含莰烯、α-蒎烯、聚傘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樟腦、檸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葉素及丁香油酚。 毛葉樟的小品種之一香茅樟的鮮葉出油0.68~2%,葉油中樟腦約為50%,檸檬醛及甲基庚烯醒約為42%,另外尚含有1,8-桉葉素、α-蒎烯、莰烯及dl-檸檬烯。毛葉樟的另一小品種毛葉芳樟的葉油以含萜烯和1,8-桉葉素為主。 日本產樟樹的葉和小枝產揮發油和樟腦約1%,揮發油去樟腦後的余油約佔10%,中有α-衣藍烯約3%,β-欖香烯約8%,β-石竹烯約35%,葎草烯約18%,芹子烯14%,橙花叔醇1%。另有報道,樟油高沸點部分(沸點>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藍烯、α-檀香萜烯、β-檀香萜烯和δ-畢澄茄烯,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廣藿香烯、二氫白菖考烯、白菖考烯、茄萜二烯-9,11、1,6-二甲基-4-異丙基-7,8-二氫萘、β-欖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從藍油部分還分得倍半萜成分樟烯酮、樟烯醇、枯蘇醇。日本產樟樹的枝葉存放幾天後再蒸氣蒸餾,可產揮發油1~1.3%,油中含醇類90%,主為芳樟醇,樟腦2.1%。 樟木-木材質地 樟木木質細密,有天然的美麗紋理,質地堅韌,不易折斷,也不易產生裂紋,是自古以來雕刻工藝的首選材料。另外,香樟木是傳統的名貴木材,能夠散發出特殊的濃郁的香氣,經年不衰,這種香氣使得香樟木傢具有著獨一無二的實用功能:防蟲防蛀、驅霉隔潮。毛、皮、絲、麻等高檔衣物以及字畫書籍放入其中,不再需要氣味刺鼻的樟腦丸,物品不但不生蟲、不發霉,而且還能染上芳香的氣味。樟木木質堅韌,氣味芳香,製成衣櫥貯藏衣裳等物品,可防蛀、防霉和殺菌。但若把它長期放在卧室里,則對身體健康也不利。樟木-用途 樟木木雕 樟木在我國江南各省都有,而台灣福建盛產。樹徑較大,材幅寬,花紋美,尤其是有著濃烈的香味,可使諸蟲遠避。我國的樟木箱名揚中外,其中有衣
希望採納
㈨ 能問一下提取玫瑰精油的溫度應該是多少(蒸餾法
提取玫瑰精油,跟玫瑰的種類,萃取的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比較常見的蒸餾法,一般油水分離器的溫度控制:沸騰後半小時內,溫度控制在20~25℃,之後溫度應保持在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