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實驗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試劑或氣體的閃點很低,爆炸極限范圍很大,有時就連開關電源觸電上產生的一個很小的電火花都能引起整個實驗室的爆炸。
旋轉蒸發或加壓蒸餾帶有過氧化物的溶液的時候,整個蒸餾系統都有爆炸的危險。
高壓反應的管道堵塞,安全墊失靈等,都會引起物理性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有時還會同時引發化學性爆炸。
2.火災。
很多試劑都是易燃的。有時不注意,接觸到了電阻絲等,很容易引起火災。
有的實驗葯品本身易燃。比如白磷,鹼金屬單質,活性蘭尼鎳等等,儲存不當的話,都有自燃的可能。實驗結束的時候,這些易自燃物都要做適當處理,不可隨意丟棄。特別是在無人留守的情況下,一旦出事,整個一棟試驗樓都可能付之一炬。
有時發生了小火災,但是滅火的方法不當,會引起更大的火災。比如金屬鈉著火,用水火二氧化碳來滅火,反而使火勢更猛。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干沙覆蓋。
一些加熱設備的溫控系統是不穩定的,無論是接點溫度計式還是熱敏感應器式,都不要過分信任。實驗室無人超過半小時,烘箱、紅外燈、油浴鍋、電熱爐等都要斷電。
3.中毒。
有些化學試劑毒性極強,空氣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試驗者急性或慢性中毒。比如苯,二硫化碳,硝基苯,氯仿等等。在使用這些試劑的時候,務必在通風櫥中進行,這對自己和同室工作的人都是負責的。
水銀在20攝氏度時的蒸汽壓,是人的中毒劑量的100倍。水銀氣壓計一定要有水封,還要有盛水的淺瓷碟托著;如果使用汞齊時,一定要採取合適的密封方法;如果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碎,一定要馬上用滴灌將其回收到小瓶里,然後水封,粘過水銀的地方一定要用升華硫反復摩擦,然後水沖。
一些劇毒的葯品,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使用完畢,殘留物要妥善處理。比如當用到氰化物的時候,接觸過該葯品的儀器,務必要在雙氧水中煮5分鍾以上,確保無殘留。
4.反應噴濺。
有的反應很劇烈,一定要在做試驗前心裡有數。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教訓:一個反應需要使用鉻酐和醋酐的混合物。正確的操作方法應為:在冰水浴的條件下,一邊攪拌,一邊將醋酐滴入鉻酐中。我們隔壁實驗室的一個同學,在常溫下,直接將固體鉻酐投入醋酐中。結果沖出來的液柱將他的脖子和下巴全燒壞了,現在那裡的皮膚還是硬硬的。
總之,化學實驗室是個危機四伏的地方,危險就像你的影子一樣和你形影不離。但是影子不是魔鬼,只要你嚴格恪守試驗規程,做每步試驗都預料到其間可能產生的危險並知道如何避免或發生後如何處理,那麼你就會笑傲實驗室了。
你可以多查查文獻,多問問師兄師姐,經常和別人交流一下實驗的心得。有時你要做的實驗,別人做過,你可以提前先向他請教請教,事半功倍的。
專家提示您:實驗有風險,操作須謹慎。
Ⅱ 實驗室中會發生哪些危險
實驗室的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方法應該和常規分類一致:
爆炸品:具有整體爆炸危險,有迸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有燃燒危險並有局部爆炸危險或局部迸射危險或兩種都有,但無整體爆炸危險
2.氣體:易燃氣體,非易燃無毒氣體
3.易燃液體:
4.易燃固體:易燃固體,易於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5.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6.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7.放射性物質
8.腐蝕性物質
9.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希望對您有用.
Ⅲ 化學實驗室蒸餾水的問題,望解答!
蒸餾水中可能含有有機物,但對一般的分析實驗已能滿足要求,如果是精密的實驗,可以用二次蒸餾水或用蒸餾水再經過超純水器提純。
Ⅳ 進行蒸餾操作時,對爆炸性或不穩定物質,須小心地蒸餾直到剩餘少量殘渣,為什麼錯
在蒸餾硝化反應物復的過程中,當蒸制至剩下很少殘液時,突然發生爆炸(因在蒸餾殘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將其過份蒸餾出來)。
將四氫呋喃進行蒸餾回收時,用剩下殘液的同一燒瓶蒸餾數次,即發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氫呋喃的過氧化物之故)。
我也在做這題。
Ⅳ 加熱和蒸餾有易燃試劑的實驗時,不能用什麼
加熱和蒸餾有易燃試劑的實驗時,不能用明火。因為易燃試劑用明火可能會引起火災或爆炸。
易燃試劑在激烈燃燒時也可引發爆炸,一些固體化學試劑如:硝化纖維、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疊氮或重疊化合物,霍酸鹽等等,本身就是炸燃,遇熱或明火,它們極易燃燒或分解,發生爆炸,使用這些化學試劑時也要注意周圍不要有明火。
(5)實驗室蒸餾對於爆炸性及不穩定性擴展閱讀
一般將閃點在25℃以下的化學試劑列入易燃化學試劑,它們多是極易揮發的液體,遇明火即可燃燒。閃點越低,越易燃燒。常見閃點在-4℃以下的有石油開過、氯乙烷、凝乙烷、乙醚、汽油、二碳化碳、丙亞同、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酵。
使用易烯化學試劑時不能直接用加熱器加熱,一般不用水浴加熱,這類化學試劑應存放在陰涼通風處,放在冰箱中時,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曾經發生過將乙醚存放在普通冰箱而引起火災,燒毀整個實驗室的事故。在大量使用這類化學試劑的地方,一下要保持良好通風,所用電器一定要採用防爆電器。
Ⅵ 實驗室為什麼常用減壓蒸餾的方式
減壓蒸餾原理:某些液體有機化合物沸點較高,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時,加熱還版未達到其沸點時往往會權發生分解、氧化、聚合,所以,不能在常壓下蒸餾.對於這些有機化合物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即在低於大氣壓力條件下進行蒸餾.因為液體有機化合物的沸點與外界施加於液體表面的壓力關,隨著外界壓力的降低,液體的沸點下降.許多有機化合物當壓力到1.3~2.0kPa(10~15mmHg)時,沸點可以比其常壓下的沸點下降80~100℃,壓力每降低1mmHg,沸點降低1℃.因此,減壓蒸餾對於分離和提純沸點較高或性質不穩定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所以減壓蒸餾也是分離和提純有機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Ⅶ 化學實驗室常見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試劑或氣體的閃點很低,爆炸極限范圍很大,有時就連開關電源觸電上產生的一個很小的電火花都能引起整個實驗室的爆炸。
旋轉蒸發或加壓蒸餾帶有過氧化物的溶液的時候,整個蒸餾系統都有爆炸的危險。
高壓反應的管道堵塞,安全墊失靈等,都會引起物理性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有時還會同時引發
化學
性爆炸。
2.火災。
很多試劑都是易燃的。有時不注意,接觸到了電阻絲等,很容易引起火災。
有的實驗葯品本身易燃。比如白磷,鹼金屬單質,活性蘭尼鎳等等,儲存不當的話,都有自燃的可能。實驗結束的時候,這些易自燃物都要做適當處理,不可隨意丟棄。特別是在無人留守的情況下,一旦出事,整個一棟試驗樓都可能付之一炬。
有時發生了小火災,但是滅火的方法不當,會引起更大的火災。比如金屬鈉著火,用水火二氧化碳來滅火,反而使火勢更猛。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干沙覆蓋。
一些加熱設備的溫控系統是不穩定的,無論是接點溫度計式還是熱敏感應器式,都不要過分信任。實驗室無人超過半小時,烘箱、紅外燈、油浴鍋、電熱爐等都要斷電。
3.中毒。
有些化學試劑毒性極強,空氣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試驗者急性或慢性中毒。比如苯,二硫化碳,硝基苯,氯仿等等。在使用這些試劑的時候,務必在通風櫥中進行,這對自己和同室工作的人都是負責的。
水銀在20攝氏度時的蒸汽壓,是人的中毒劑量的100倍。水銀氣壓計一定要有水封,還要有盛水的淺瓷碟托著;如果使用汞齊時,一定要採取合適的密封方法;如果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碎,一定要馬上用滴灌將其回收到小瓶里,然後水封,粘過水銀的地方一定要用升華硫反復摩擦,然後水沖。
一些劇毒的葯品,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使用完畢,殘留物要妥善處理。比如當用到氰化物的時候,接觸過該葯品的儀器,務必要在雙氧水中煮5分鍾以上,確保無殘留。
4.反應噴濺。
有的反應很劇烈,一定要在做試驗前心裡有數。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教訓:一個反應需要使用鉻酐和醋酐的混合物。正確的操作方法應為:在冰水浴的條件下,一邊攪拌,一邊將醋酐滴入鉻酐中。我們隔壁實驗室的一個同學,在常溫下,直接將固體鉻酐投入醋酐中。結果沖出來的液柱將他的脖子和下巴全燒壞了,現在那裡的皮膚還是硬硬的。
Ⅷ 爆炸性物質應該如何蒸餾
用氮氣多次趕出爆炸性物質,且不能讓反應物蒸餾完……我也只知道這些,因為我只個高中生……
Ⅸ 實驗室常見的爆炸事故原因及應對措施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隨便混合化學葯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混合物在受熱。摩擦或撞擊時會發生爆炸。
(2)密閉體系中進行蒸餾、迴流等加熱操作。
(3)在加壓或減壓實驗中使用不耐壓的玻璃儀器。
(4)反應過於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烴類氣體、煤氣和有機蒸氣等大量逸入空氣, 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鹽類、硝酸酯類、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屬鹽、重氮鹽、疊氮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乙醚和過氧酸)等,受熱或被敲擊時會爆炸。嘉峪檢測網提醒,強氧化劑與一些有機化合物接觸,如乙醇和濃硝酸混合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反應。
(7)搬運鋼瓶時不使用鋼瓶車,而讓氣體鋼瓶在地上滾動,或撞擊鋼瓶表頭,隨意調換表頭,或氣體鋼瓶減壓閥失靈等。
(8)在使用和制備易燃、易爆氣體時,如氫氣、乙炔等,不在通風櫥內進行,或在其附近點火。
(9)煤氣燈用完後或中途煤氣供應中斷時,未立即關閉煤氣龍頭。或煤氣泄漏,未停止實驗,即時檢修。
(10)氧氣鋼瓶和氫氣鋼瓶放在一起。
爆炸的毀壞力極大,危害十分嚴重,瞬間殃及人身安全。必須引起思想上足夠的重視,為預防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1)凡是有爆炸危險的實驗,必須遵守實驗教材中的指導,並應安排在專門防爆設施(或通風框)中進行。
(2)高壓實驗必須在遠離人群的實驗室中進行。
(3)在做高壓、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防爆面罩。
(4)絕不允許隨意混合各種化學葯品,例如:高錳酸鉀和甘油。
(5)在點燃氫氣、CO等易燃氣體之前,必須先檢查並確保純度。銀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都會發生爆炸。
(6)鉀、鈉應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時用鑷子。一些易燃的有機溶劑,要遠離明火,用後立即蓋好瓶塞。
如果發生爆炸事故,首先將受傷人員撤離現場,送往醫院急救,同時立即切斷電源,關閉可燃氣體和水龍頭,並迅速清理現場以防引發其它著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發了其它事故,則按相應辦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