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分子蒸餾實例

分子蒸餾實例

發布時間:2021-12-10 10:22:18

1. 萃取與蒸餾相比,有什麼優點

很明顯的,節省能源嘛
其實這兩個最好別放一起比較,因為萃取是分離兩個不互溶物質,而蒸餾是分離兩個互溶物質

2. 化學中分餾的典型例子

最典型的莫過於石油分餾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3. 葯物分離純化技術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葯物分離純化技術的研究內容及重要性
一、分離純化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二、葯物分離純化的重要性
第二節 分離純化的原理與方法
一、分離純化的原理
二、分離純化方法的分類
第三節 分離純化方法選擇的標准及其評價
一、分離純化方法選擇的標准
二、分離純化方法的評價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葯物的液液萃取技術
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萃取
二、反萃取
三、物理萃取
四、化學萃取
第二節 分子間作用力與溶劑特性
一、分子間作用力
二、溶質的溶解與溶劑極性
第三節 分配平衡與分配定律
一、分配定律及分配平衡常數
二、分配比
三、萃取率
四、分離系數
第四節 弱電解質分配平衡
第五節 乳化和去乳化
一、乳化及乳化形成的穩定條件
二、乳狀液的類型及其消除
三、乳狀液的消除
第六節 化學萃取法
一、溶質與萃取劑之間的化學作用
二、萃取劑
三、稀釋劑
四、影響化學萃取的因素
五、化學萃取在醫葯領域中的應用
第七節 萃取過程計算
一、單級萃取
二、多級萃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浸取分離技術
第一節 葯材成分與浸取機理
一、中葯化學成分簡介
二、葯材成分的浸取機理
第二節 浸取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浸取溶劑與浸取方法
一、浸取溶劑
二、浸取方法
第四節 影響浸取過程的因素
一、葯材的粉碎粒度
二、浸取的溫度
三、浸取的時間
四、浸取的壓力
五、濃度差
六、浸取溶劑
七、葯物成分的影響
第五節 浸出工藝與設備
一、單級浸出工藝
二、多級浸出工藝
三、連續逆流浸出工藝
第六節 浸取計算
一、平衡狀態下的浸出計算
二、浸出時間的計算
第七節 微波協助浸取技術
一、微波的特性
二、微波協助浸取的原理與特點
三、影響微波協助浸取的因素
四、微波協助浸取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五、微波協助浸取中葯成分的評價及存在問題
第八節 超聲波協助浸取技術
一、超聲波提取的原理
二、超聲波提取的特點
三、影響超聲波提取的因素
四、超聲波技術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第九節 半仿生提取法
一、半仿生提取法簡介
二、半仿生提取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基本原理
一、超臨界流體的基本性質
二、超臨界流體萃取的萃取劑
三、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過程
第三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
一、超臨界CO2流體的特點
二、超臨界CO2流體相圖
三、超臨界CO2流體的傳遞性質
四、超臨界CO2流體對溶質的溶解性能
五、影響超臨界CO2流體對溶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六、不同溶質在超臨界CO2流體中的溶解度
七、夾帶劑對超臨界CO2流體溶解能力的影響
第四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工藝流程與設備
一、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工藝流程
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設備
第五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應用與實例
一、萜類與揮發油的提取
二、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提取
三、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
四、醌及其衍生物的提取
五、生物鹼的提取
六、糖及苷類的提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雙水相萃取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雙水相體系形成
二、雙水相萃取原理
三、雙水相體系的熱力學模型
第二節 雙水相萃取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一、雙水相萃取的特性
二、影響雙水相萃取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雙水相體系及其應用
一、雙水相體系
二、雙水相萃取的工藝流程
三、PEG雙水相體系
第四節 伴有溫度誘導效應的雙水相系統及其應用
第五節 普通有機溶劑/鹽體系及其應用
一、雙水相體系中不同種類鹽分相能力的差異
二、不同種類鹽對有機溶劑的分相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制備色譜分離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制備色譜簡介
二、色譜分離原理及特點
三、色譜的分類
四、色譜法中常用的術語和參數
五、色譜法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凝膠色譜分離技術及其應用
一、凝膠色譜分離的原理和分類
二、凝膠的種類及性質
三、凝膠特性參數
四、凝膠色譜分離的步驟
五、凝膠色譜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第三節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技術
一、簡介
二、高速逆流色譜的原理與特點
三、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的選擇
四、高速逆流色譜的操作過程及其應用實例
第四節 制備薄層色譜分離技術
一、薄層色譜條件
二、制備薄層色譜操作技術
三、離心薄層色譜和加壓薄層色譜
第五節 制備柱色譜分離技術
一、常壓柱色譜
二、加壓柱色譜
三、減壓柱色譜
第六節 親和色譜分離技術
一、親和色譜分離的原理
二、載體的選擇
三、配基的選擇
四、親和色譜分離的操作過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吸附與吸附作用
二、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
三、吸附樹脂的分類
四、國內外代表性樹脂的型號和特性
五、大孔吸附樹脂的應用特點
第二節 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技術
一、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的操作步驟
二、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效果的影響因素
三、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工藝條件的確定
四、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第三節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在中葯化學成分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二、在中葯復方精製中的應用
三、在海洋天然產物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四、在微生物葯物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分子印跡技術簡介
第一節 概述
一、分子印跡技術的原理
二、分子印跡技術的方法
三、分子印跡技術的特點
四、分子印跡聚合的反應物
第二節 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與合成
一、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過程
二、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第三節 分子印跡聚合物對模板分子的識別
一、模板分子進入印跡聚合物空穴
二、印跡聚合物對底物分子的結合
三、印跡反應
第四節 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
一、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領域
二、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實例
三、分子印跡技術及解決辦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離子交換分離技術
第一節 離子交換基本原理
第二節 離子交換劑的分類及命名
一、離子交換劑的分類
二、離子交換劑的命名
第三節 離子交換動力學
一、離子交換速度
二、離子交換過程的動力學
第四節 離子交換樹脂的特性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基本要求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理化性能
第五節 離子交換的選擇性
一、離子的化合價
二、離子水合半徑
三、溶液的pH
四、交聯度、膨脹度和分子篩
五、有機溶劑的影響
第六節 離子交換操作過程
一、樹脂的選擇與處理
二、裝柱
三、通液
四、洗滌與洗脫
五、樹脂的再生和毒化
第七節 離子交換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在中葯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二、在抗生素提取分離中的應用
三、在多肽、蛋白質和酶分離中的應用
四、在氨基酸提取分離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分子蒸餾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分子蒸餾的原理
二、分子蒸餾技術的特點
第二節 分子蒸餾技術和主要設備
一、分子蒸餾裝置的組成
二、分子蒸餾裝置
第三節 分子蒸餾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分子蒸餾的應用優勢
二、分子蒸餾技術的應用范圍
三、分子蒸餾技術應用實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膜分離技術
第十二章 乾燥技術

4. 中葯丸劑的生產工藝流程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中葯制葯工藝與設備研究的內容1
第二節中葯制葯工藝與設備的任務2
第三節我國中葯制葯業發展的方向3
一、採用先進的制葯技術和設備,實現中葯生產現代化3
二、建立科學的中葯質量指標及其控制體系,實現質量管理現代化3
三、加強現代中葯新劑型的研究4
第四節中葯新葯的研究與開發4
一、新葯的定義與分類4
二、中葯新葯研究的思路5
三、中葯新葯研究的選題途徑5
第二章中葯飲片生產工藝7
第一節葯材的凈制7
一、雜質的去除7
二、非葯用部分的去除8
第二節葯材的軟化工藝9
一、常水軟化法9
二、特殊軟化法10
三、葯材軟化新工藝11
四、軟化設備11
第三節飲片切制工藝13
一、飲片的類型和切制工藝13
二、切葯設備15
三、影響飲片質量的因素16
四、飲片的乾燥工藝17
第四節中葯炮製工藝18
一、中葯炮製的目的19
二、炮製方法簡介20
三、炮製工藝對葯材中指標成分含量的影響24
四、炮製設備28
五、炮製品的貯存和管理30
六、炮製品的質量標准32
思考題36
第三章中葯粉體生產37
第一節概述37
一、粉體學的概念37
二、粉碎與粉體粒徑37
第二節粉體的特性38
一、粉體形狀的描述38
二、粒徑及測定方法38
三、比表面積39
四、密度與孔隙率39
五、微粉的流動性40
六、潤濕性40
第三節中葯粉碎過程40
一、粉碎的基本原理40
二、篩分的基本原理42
三、粉碎設備43
四、篩分設備51
五、葯料粉碎過程53
第四節粉體的混合與捏合過程54
一、混合與捏合的含義54
二、混合操作54
三、捏合操作56
四、中葯散劑的生產57
思考題59
習題59
第四章提取工藝技術60
第一節葯材的提取工藝特性60
一、中葯材動植物組織的提取工藝特性60
二、葯材中各類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工藝的理化特性62
三、復方中葯的共煎特性63
第二節浸提工藝64
一、浸提溶劑64
二、浸提的原理65
三、影響浸提的因素67
四、浸提過程工藝計算68
五、常用的浸提方法與工業生產設備74
六、提取生產工藝流程79
七、生產實例85
第三節中葯的壓榨提取工藝87
一、水溶性成分的壓榨工藝87
二、脂溶性成分的壓榨工藝87
三、壓榨設備88
思考題90
習題90
第五章中葯現代提取新技術92
第一節超臨界流體萃取92
一、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原理92
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94
三、超臨界CO2操作工藝參數及其優選95
四、超臨界萃取工藝流程與設備96
五、超臨界流體萃取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97
第二節超聲提取技術99
一、超聲提取的原理99
二、影響超聲提取效果的因素100
三、超聲提取的特點及應用101
第三節微波提取技術102
一、微波的特性103
二、微波提取的原理104
三、影響微波提取效果的因素104
四、微波提取法同其他提取方法的比較105
五、微波萃取設備106
六、微波提取的特點及在中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應用107
第四節生物酶解技術107
一、酶法提取及精製的原理108
二、常用酶的酶解機理108
三、影響酶法提取效果的因素109
四、酶解技術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實例110
五、酶解技術的特點及應用前景111
第五節半仿生提取法111
一、半仿生提取法的概念112
二、半仿生提取法的基本研究模式112
三、半仿生提取法的應用實例112
思考題113
第六章分離純化工藝114
第一節水提醇沉與醇提水沉工藝技術114
一、水提醇沉工藝114
二、醇提水沉工藝116
第二節非均相提取液分離工藝技術116
一、過濾分離116
二、重力沉降120
三、離心分離120
第三節膜分離工藝技術125
一、概述125
二、微濾127
三、超濾128
四、納濾反滲透130
五、工業膜分離裝置131
第四節大孔樹脂吸附分離技術133
一、大孔樹脂吸附分離原理133
二、大孔吸附樹脂簡介133
三、大孔吸附樹脂吸附分離操作135
四、大孔吸附樹脂在中葯制葯工業中的應用136
第五節蒸餾技術137
一、水蒸氣蒸餾137
二、分子蒸餾138

5. 葯物浸出萃取過程包括下列哪些階段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葯物分離純化技術的研究內容及重要性 一、分離純化的研究內容和意義 二、葯物分離純化的重要性 第二節 分離純化的原理與方法 一、分離純化的原理 二、分離純化方法的分類 第三節 分離純化方法選擇的標准及其評價 一、分離純化方法選擇的標准 二、分離純化方法的評價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葯物的液液萃取技術 第一節 基本概念 一、萃取 二、反萃取 三、物理萃取 四、化學萃取 第二節 分子間作用力與溶劑特性 一、分子間作用力 二、溶質的溶解與溶劑極性 第三節 分配平衡與分配定律 一、分配定律及分配平衡常數 二、分配比 三、萃取率 四、分離系數 第四節 弱電解質分配平衡 第五節 乳化和去乳化 一、乳化及乳化形成的穩定條件 二、乳狀液的類型及其消除 三、乳狀液的消除 第六節 化學萃取法 一、溶質與萃取劑之間的化學作用 二、萃取劑 三、稀釋劑 四、影響化學萃取的因素 五、化學萃取在醫葯領域中的應用 第七節 萃取過程計算 一、單級萃取 二、多級萃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浸取分離技術 第一節 葯材成分與浸取機理 一、中葯化學成分簡介 二、葯材成分的浸取機理 第二節 浸取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浸取溶劑與浸取方法 一、浸取溶劑 二、浸取方法 第四節 影響浸取過程的因素 一、葯材的粉碎粒度 二、浸取的溫度 三、浸取的時間 四、浸取的壓力 五、濃度差 六、浸取溶劑 七、葯物成分的影響 第五節 浸出工藝與設備 一、單級浸出工藝 二、多級浸出工藝 三、連續逆流浸出工藝 第六節 浸取計算 一、平衡狀態下的浸出計算 二、浸出時間的計算 第七節 微波協助浸取技術 一、微波的特性 二、微波協助浸取的原理與特點 三、影響微波協助浸取的因素 四、微波協助浸取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五、微波協助浸取中葯成分的評價及存在問題 第八節 超聲波協助浸取技術 一、超聲波提取的原理 二、超聲波提取的特點 三、影響超聲波提取的因素 四、超聲波技術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第九節 半仿生提取法 一、半仿生提取法簡介 二、半仿生提取在中葯提取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基本原理 一、超臨界流體的基本性質 二、超臨界流體萃取的萃取劑 三、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基本過程 第三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 一、超臨界CO2流體的特點 二、超臨界CO2流體相圖 三、超臨界CO2流體的傳遞性質 四、超臨界CO2流體對溶質的溶解性能 五、影響超臨界CO2流體對溶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六、不同溶質在超臨界CO2流體中的溶解度 七、夾帶劑對超臨界CO2流體溶解能力的影響 第四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工藝流程與設備 一、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工藝流程 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設備 第五節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應用與實例 一、萜類與揮發油的提取 二、香豆素和木脂素的提取 三、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 四、醌及其衍生物的提取 五、生物鹼的提取 六、糖及苷類的提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雙水相萃取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雙水相體系形成 二、雙水相萃取原理 三、雙水相體系的熱力學模型 第二節 雙水相萃取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一、雙水相萃取的特性 二、影響雙水相萃取的主要因素 第三節 雙水相體系及其應用 一、雙水相體系 二、雙水相萃取的工藝流程 三、PEG雙水相體系 第四節 伴有溫度誘導效應的雙水相系統及其應用 第五節 普通有機溶劑/鹽體系及其應用 一、雙水相體系中不同種類鹽分相能力的差異 二、不同種類鹽對有機溶劑的分相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制備色譜分離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制備色譜簡介 二、色譜分離原理及特點 三、色譜的分類 四、色譜法中常用的術語和參數 五、色譜法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凝膠色譜分離技術及其應用 一、凝膠色譜分離的原理和分類 二、凝膠的種類及性質 三、凝膠特性參數 四、凝膠色譜分離的步驟 五、凝膠色譜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第三節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技術 一、簡介 二、高速逆流色譜的原理與特點 三、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的選擇 四、高速逆流色譜的操作過程及其應用實例 第四節 制備薄層色譜分離技術 一、薄層色譜條件 二、制備薄層色譜操作技術 三、離心薄層色譜和加壓薄層色譜 第五節 制備柱色譜分離技術 一、常壓柱色譜 二、加壓柱色譜 三、減壓柱色譜 第六節 親和色譜分離技術 一、親和色譜分離的原理 二、載體的選擇 三、配基的選擇 四、親和色譜分離的操作過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吸附與吸附作用 二、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 三、吸附樹脂的分類 四、國內外代表性樹脂的型號和特性 五、大孔吸附樹脂的應用特點 第二節 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技術 一、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的操作步驟 二、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效果的影響因素 三、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工藝條件的確定 四、大孔吸附樹脂柱色譜分離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第三節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在中葯化學成分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二、在中葯復方精製中的應用 三、在海洋天然產物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四、在微生物葯物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八章 分子印跡技術簡介 第一節 概述 一、分子印跡技術的原理 二、分子印跡技術的方法 三、分子印跡技術的特點 四、分子印跡聚合的反應物 第二節 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與合成 一、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過程 二、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第三節 分子印跡聚合物對模板分子的識別 一、模板分子進入印跡聚合物空穴 二、印跡聚合物對底物分子的結合 三、印跡反應 第四節 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 一、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領域 二、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實例 三、分子印跡技術及解決辦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九章 離子交換分離技術 第一節 離子交換基本原理 第二節 離子交換劑的分類及命名 一、離子交換劑的分類 二、離子交換劑的命名 第三節 離子交換動力學 一、離子交換速度 二、離子交換過程的動力學 第四節 離子交換樹脂的特性 一、離子交換樹脂的基本要求 二、離子交換樹脂的理化性能 第五節 離子交換的選擇性 一、離子的化合價 二、離子水合半徑 三、溶液的pH 四、交聯度、膨脹度和分子篩 五、有機溶劑的影響 第六節 離子交換操作過程 一、樹脂的選擇與處理 二、裝柱 三、通液 四、洗滌與洗脫 五、樹脂的再生和毒化 第七節 離子交換分離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在中葯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二、在抗生素提取分離中的應用 三、在多肽、蛋白質和酶分離中的應用 四、在氨基酸提取分離中的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分子蒸餾技術 第一節 概述 一、分子蒸餾的原理 二、分子蒸餾技術的特點 第二節 分子蒸餾技術和主要設備 一、分子蒸餾裝置的組成 二、分子蒸餾裝置 第三節 分子蒸餾技術的應用與實例 一、分子蒸餾的應用優勢 二、分子蒸餾技術的應用范圍 三、分子蒸餾技術應用實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膜分離技術 第十二章 乾燥技術

6. 微生物發酵的實例

酒類:包括果酒、啤酒、白酒及其他酒均是利用釀酒酵母,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發酵,將葡萄糖轉化為酒精生產的。白酒經過蒸餾,因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以及一些加熱後易揮發物質,如各種酯類、其他醇類和少量低碳醛酮類化合物。果酒和啤酒是非蒸餾酒,發酵時酵母將果汁中或發酵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酒精,而其他營養成分會部分被酵母利用,產生一些代謝產物,如氨基酸、維生素等,也會進入發酵的酒液中。因此,果酒和啤酒營養價值較高。
醋:食品店或超市出售的醋中,除了白醋是由化學合成的食品級醋酸勾兌的外,其他的則是由醋酸菌在好氧條件下發酵,將固體發酵產生的酒精轉化為醋酸生產的。由於使用的微生物菌種或曲種的差異,在葡萄糖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或其他有機酸,因而使醋有不同的風味。
醬油:醬油生產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其他有麥麩、小麥、玉米等,將上述原料經粉碎製成固體培養基,在好氧條件下,利用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如黑麴黴進行發酵。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蛋白酶,將培養基中的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然後淋洗、調製成醬油產品。醬油富含氨基酸和肽,具有特殊香味。
酸奶:牛奶在厭氧條件下,由乳酸菌發酵,將乳糖分解,並進一步發酵產生乳酸和其他有機酸,以及一些芳香物質和維生素等;同時蛋白質也部分水解。因此,酸奶是營養豐富、易消化,少含乳糖,是適合於有乳糖不適應症者的優良食品。
醪糟:又稱酒釀,是大米經蒸煮後,接種根霉,在好氧條件下,發酵生產的含低濃度酒精和不同糖分的食品。根霉在生長時會產生大量的澱粉酶,將大米中的澱粉水解成葡萄糖,同時利用部分葡萄糖發酵產生酒精。由於使用的根黴菌種不同,可以生產不同酒精度、不同甜度和不同香味的醪糟。
麵包:麵包均是利用活性乾酵母(麵包酵母)經活化後,與麵粉混合發酵,再加入各種添加劑,經烤制生產的。麵粉發酵後澱粉結構發生改變,變得易於消化、營養易於吸收。
糖果、餅干、果凍等添加了紅曲色素,以調節色澤;
果汁、餅干、麵包、點心、方便麵等添加了黃原膠,起懸浮、穩定、增稠、改善口感、防止粘牙、延長儲存期等作用;
各類罐頭,包括蔬菜、水果、蘑菇、魚類、肉類、蛋類罐頭,香腸,包裝奶等添加了乳鏈桿菌肽,以保鮮、防腐,保存營養和改善口感等;
各種果汁、啤酒和飲料中均需使用檸檬酸或乳酸作為酸味劑調節口味、口感;
飯店、食堂和家庭製作的菜餚中常加味精或肌苷,以增加鮮味。
可以說市場上出售的各類食品均加有各種食品添加劑,其中約70%~80%的食品添加劑是用發酵法,或發酵產生的酶,加工生產的。

7. 張繼軍的河北工業大學教授

張繼軍,男, 博士,化工過程機械專業 ,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生導師。 1984-1991就讀於河北工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1-1992河北冶金研究所;
1992-2001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設備所任副所長;98年評為高級工程師;
2001至今 石家莊工大化工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2007年評為正高級工程師;
2007至今 天津衡創工大現代塔器技術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7-2009 就讀於河北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08至今 美國獨資天津北洋工大科技開發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9至今 河北工業大學教育部海水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1、乾燥技術及裝備
2、蒸發結晶技術及裝備
3、氣液分離技術及裝備
4、過濾技術及裝備
5、海水利用技術及裝備 1.盤式連續乾燥器,現代乾燥技術(第二版)[M].178-199.化學工業出版社.
2.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from Seawater Using CO2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2011:747-752.
3.盤式連續乾燥器的耙葉設計探討[J].化學工程,2011,39(3):13-17.
4.對羥基左旋苯甘氨酸三效熱泵蒸發結晶工藝的開發研究[J].現代化工,2007,27,(04):54-56.
5.水平管外降膜蒸發傳熱性能的實驗研究[J].化工機械,2006,33(6):329-331.
6. 液體並流塔板技術進展[J].化學工程,2010,38(10):33-36.
7. 傳導乾燥與對流乾燥的能耗與成本對比分析[J].化學工程,2008,36(12):63-65.
8.熱夾點技術簡介及其應用進展[J].石油和化工設備,2008,11(5):14-18.
9. 盤式連續乾燥器設計及應用實例,化學工程實用專題設計手冊[M].2002.學苑出版社.
10.利用CO2脫除海水的的鈣離子和鎂離子[J].化工進展,2012,31(3):681-686.
11.彎管中液固兩相流固粒對壁面磨損的數值模擬[J].石油和化工設備,2008,11(1):5-9. 12. 12.分子蒸餾技術及設備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08,27(增):331-336. 1、石家莊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新型旋流浮選機研製 11108271A
2、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氰化氫生產中混合氣的氨回收技術研究ZH2011226
3、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新型高效節能綠色污泥分離干化處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8. 怎麼樣萃取花草顏色

最常用的是萃取法和分子蒸餾法。

植物染料是從植物的根、葉、樹干或果實中取得的。據估計,至少有1000~5000種植物可提取色素。如菖草、紫草、蘇木、靛藍、紅花、石榴、冬青、楊梅、柿子、黃梔子、桑、茶等。植物染料原主要用於食品和化妝品著色,我國在近幾年也開發了數十種不同來源的植物色素。紡織品染色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用植物色素,至今少數民族地區的蠟染、扎染也還應用天然的植物色素。 一、植物染料的分類及應用 植物染料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按化學組成一般可分為:葉綠素類、類胡蘿卜素類、姜黃素類、靛藍類、蒽醌類、萘醌類、類黃鹵酮類等七大類。 天然植物染料色譜七色俱全,但鮮艷明亮不夠,不少品種的水洗和氣候牢度不夠滿意,其濃度與色相也不穩定。較滿意的植物染料有:姜黃、桅子黃、紅花素、槲皮苷、茜草色素、靛藍、梔子藍、葉綠素、辣椒紅和蘇木黑等。 用於絲綢、羊毛等蛋白質纖維染色的植物染料較多,色譜較齊全。而用於纖維素纖維染色的種類不太多,色譜也不齊全,主要染料有靛藍、梔子藍、葉綠素、辣椒紅、蘇木黑、可可色、梔子黃、姜黃和茶葉等。用於合成纖維染色的植物染料種類更少,色譜了也少,著色率較差,蟲膠、姜黃和洋蔥染料可以對洗滌染色,在弱酸條件下用高溫高壓(先媒後染)法染色,得色量較好。 二、植物染料的染色 (一)染色方法及工藝流程 植物染料分子結構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不同,蛋白質纖維和纖維素纖維,染色方法有無媒染染色(桅子黃、桅子藍)、先染後媒染法染色和先媒後染法染色。對合成纖維有常壓染色和高溫高壓染色。 一般染色工藝流程是:染液制備(植物與水混合煮沸1h左右,提取染液)→染色(染液加熱,浸入織物15~30min)→媒染(染色織物浸入媒染浴中30~40min)→水洗→乾燥。如直接染可進行多次染色,先媒染後染色的織物上染率較高,先染色後媒染的織物勻染性較好。 (二)染色實例 1.紅色類染料 大多數紅色色素隱藏在植物的根、皮中,容易提取。胭脂紅是最漂亮的天然紅色色素;茜草能染色是非洲人首先發現的,他們發現茜草不僅好吃,它的根還會把嘴唇染成紅色,因此茜草成為最早的化妝品之一。 用茜草染色時,將茜草根加入到30℃溫水中,然後放入已預先媒染的毛織物,染液溫度緩慢升至100℃,染色1~1.5h後,溫度馬上降至90℃染色0.5h,定期攪動,當得到所需的顏色後,將織物在染液中冷卻,然後在溫水、冷水中漂洗、最後脫水、晾乾。茜草素在纖維上和媒染劑絡合,形成不溶性的金屬絡合染料。用於棉織物染色時,可得鮮艷的紅色。 用黃檗樹皮的提取液也可染成粉紅色,染色時,將黃檗樹皮在水中煮沸60min,提取液沖稀後進行染色,染色後水洗可得粉紅色。 用紅花也可以染色。將散花在水中浸泡數日,絞出黃水,將草木灰汁於30℃揉入散花中,裝入麻袋,絞出提取液,反復4次,收集提取液加入米醋調至pH值7.5左右。將所得溶液,沖稀後加入棉織物染色,於40~50℃染色40min,並慢慢不時加入米醋,染色結束時,pH值在6.5左右。 紅色植物染料還有許多,如紅甜菜中的甜菜紅素,指甲花中的指甲紅花色素等。 2.黃色類染料 天然植物中可產生黃色色素的植物數量比其他顏色的色素要多得多。姜黃是天然色素中最鮮艷的一種,它是從姜黃的新根或干根中提取的;黃木犀草是歐洲最主要的天然黃色染料;勞松黃是從一種生長在印度和埃及的植物散沫花中提取的。 用姜黃染色時,將乾燥的根在水中煮45min,色素就開始析出,將提取液過濾,就可用於染色。染色時可採用預先媒法,在50~60℃預媒染30min,媒染後織物冷卻、擠干後直接放入染液,沸染45min,然後水洗、皂洗、乾燥。 用梔子黃染色時,將梔子果加水沸煮60min,提取2次。提取液在40~45℃,加醋酸(10%)調節pH值至5左右,棉織物染10min後水洗,可得灰黃色。 用藎草染色時,將藎草加水煮沸60min,提取3次。其溶液用醋酸調節pH值至6左右,棉織物於40℃染色30min,然後水洗,加明礬、硫酸鈉後再將pH值調節至5.6左右,處理15min後水洗,加碳酸鈉中和,水洗,可染得黃棕色。如果用氯化亞錫媒染則得到紅棕色;用硫酸銅媒染則得到綠棕色;用重鉻酸鉀媒染得黃棕色;用甲酸鐵媒染則是灰棕色。 3.藍色類染料 從古至今,靛藍一直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一種藍色天然染料,它是從一種靛類植物中提取的。 從靛類植物中提取靛藍的過程很簡單,在發酵過程中使靛藍還原,在鹼性溶液中形成的靛藍隱色體,對纖維有較好的親和力,上染纖維後被空氣氧化,重新變成不溶性的染料固著在纖維中,能在棉織物上獲得堅牢的藍色。 菘藍是另一種屬靛類結構的藍色染料,主要從綠葉中提取,染色與靛藍相同。 4.其他顏色的染料 如洋蔥色素,可與媒染劑一起染毛和絲綢,得到從黃綠到銅紅系列色澤;蘇木黑是比較常見的黑色植物染料,至今仍用於蠶絲、錦綸、羊毛等紡織品的染色,也用於棉織物的印花;兒茶棕色素主要用來染棉和使絲綢增重;從蘇格蘭高地一種植物中提取的色素,可得漂亮的蘋果綠色,用鋁鹽媒染可染毛織物;橙色除了胡蘿卜素外,還可從大麗花屬植物的花中得到。 三、存在的問題 天然植物染料一般無毒、無害,對皮膚無過敏性和致癌性,具有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環境相容性,而且資源豐富,一些天然的植物染料來自葯用植物,它本身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是用天然,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以下三點: (1)天然植物染料含量低,提取時需消耗的植物數量大,不利於環境保護,提取後的植物三廢治理也是一個問題,而且成本也高。 (2)天然植物染料除少數外,大多數的染色牢度較差,即使使用媒染劑牢度仍然不理想。而且不少天然植物染料在洗滌和使用過程中會變色泛舊或色光變灰。特別是拼色時,由於不同植物染料的牢度差異較大,變色更為明顯。不少植物染料具有多個羥基等配位基,可和金屬離子絡合,形成螯合物。雖然一些金屬離子可作媒染劑,提高天然色素的水洗牢度,但是不少金屬離子絡合後牢度並不理想。 (3)大多數都要應用媒染劑來提高色牢度和固色率,許多媒染劑是有害的,會造成較嚴重的污染。 應該指出,並不是來自天然植物的染料都是無毒的,目前對它們的毒性系統研究不多,因此有必要對它們的毒性進行評定。

9. 蝦青素產生所需條件

蝦青素作為超強抗氧化劑,產生條件如下

01、化學合成

人工合成蝦青素含量以順式結構為主,並且在人體內不能轉化成天然的反式構型。美國食品管理局(FDA)僅批准人工合成的蝦青素用於水產養殖的添加劑,中國農業部2011年318號公告也做了相同的規定。動物體對化學合成的蝦青素吸收能力較弱,並且與天然蝦青素相比其著色能力和生物效價低得多,隨著天然蝦青素產業的興起,這種低效的產品會逐漸被淘汰。

02、雨生紅球藻

據目前所知雨生紅球藻是蝦青素含量最高的微藻,也是所有己知的蝦青素合成生物體中積累量最高的物種,其積累量最高可達細胞乾重的4%。除雨生紅球藻外,衣藻、綠球藻、柵藻、小球藻、雪藻等綠藻在不利的環境條件下也會積累或多或少的蝦青素;血紅裸藻中蝦青素的含量也可達細胞乾重的0.5%。但包括雨生紅球藻在內的這些蝦青素合成綠藻的缺點是:通常生長較慢,需要較長的培養周期;蝦青素的積累是逆境脅迫的產物,在正常的生長條件下沒有合成或很少合成;誘導蝦青素積累的逆境脅迫與藻細胞生物量積累是一對矛盾。雨生紅球藻在生長過程中,在舒適的環境下,雨生紅球藻的綠色細胞可以活動,主要靠分裂繁殖。在惡劣的條件下,如缺乏營養或乾燥,細胞會失去運動功能,形成很厚的細胞壁,以孢子的形式存在。當轉變成這種孢子形式的時候,雨生紅球藻就會聚集澱粉和脂肪作為細胞的能量和碳源。當脂肪合成後,細胞會產生蝦青素。

綠色的能游動的雨生紅球藻細胞

紅色的雨生紅球藻厚壁孢子

蝦青素作為抗氧化劑可以保護脂肪不被氧化,以及保護細胞內的DNA鏈不受紫外線輻射的影響。這種囊狀形式的藻成為不動孢子,以這種形式,就算是在苛刻的條件下它也可以生存較長時間。蝦青素含量和雨生紅球藻中的蛋白量成反比。雨生紅球藻越成熟,其蝦青素含量越高,蛋白質越低。蛋白質越高其產品穩定性越差,也意味著產品質量越差(如圖所示)。

03、甲殼類動物加工的廢棄物

甲殼類動物的甲殼中含有蝦青素,可以利用廢棄的甲殼提取蝦青素。當前,蝦蟹加工業每年有幾千萬噸的甲殼類水產品的廢棄物。但甲殼中蝦青素的含量很低,而灰分和幾丁質含量則較高,這極大地限制了蝦青素的提取和再利用。

目前,挪威等國採用的青貯技術的回收率較高(180pg/g廢棄物),且純度也較其它處理方法高。但它的產量還是比較低,產品純度不高。而且其生產條件要求苛刻,生產成本高。因此,目前僅有極少數國家採用此途徑生產蝦青素。

04、真菌

某些真菌也可以合成蝦青素,如紅發夫酵母、深紅酵母、粘紅酵母等。其中,紅發夫酵母中蝦青素積累量較高,野生株系中達細胞乾重的0.05%左右,某些突變株系中最多可達0.3%,並且其中所合成的類胡蘿卜素中蝦青素是主要成分,因而是目前微生物發酵生產蝦青素普遍採用的菌株。紅發夫酵母也被認為是除雨生紅球藻外最為合適的蝦青素來源。但酵母內蝦青素的積累也受發酵時各種環境因子的影響,會隨發酵培養基的改變而改變,受溫度、PH值、溶氧、碳氮源等的影響也比較大。另外,與紅球藻相似的是,紅發夫酵母中蝦青素的積累與菌體的生長速率也是一對矛盾,往往是在改變發酵條件用於增加蝦青素的合成量時菌體的產率相應降低。

10. 列舉生活中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例子

一、生活中混合物分離

1、農村把稻穀加工成大米時,用篩子分離大米與糠。

2、農村做豆腐常用紗布袋將豆腐渣與豆漿分離。

3、在淘米時,常用傾倒法將洗米水與大米分離,去除裡面的砂子與空殼。

4、當水中混有較多油而分層時,用吸管可逐漸吸出上層的油。

5、當鐵屑和銅屑混在一起時,可用磁鐵分離。

6、選綠豆的時候分離出被蟲子咬壞的豆子。

7、常用傾倒法將湯中的固體與湯分離。

8、常用傾倒法將茶葉和茶水分離。

9、從沙子中分離出黃金。

二、生活中混合物提純

1、提取海帶中的碘。

2、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和溴。

3、將粗鹽變為精鹽。

4、無水酒精的生產。

5、從麵粉中提取出天然蛋白質,得到麵筋。

6、地溝油回收後生產柴油。

(10)分子蒸餾實例擴展閱讀

蒸發提純

1、適合固液分離的體系。比如乙醇和泥土雜質的分離;

2、適合沸點相差大的體系分離。比如甲醇和甲苯的分離;

3、適合溶液體系的分離。比如食鹽溶液提取食鹽,蔗糖溶液分離蔗糖。

蒸發原理

蒸發通常是指通過加熱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劑汽化,以提高溶液中非揮發性組分的濃度(濃縮)或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結晶的過程。通常,溫度越高、液面暴露面積越大,蒸發速率越快;溶液表面的壓強越低,蒸發速率越快 。

主要因素:

1、溫度。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因為在任何溫度下,分子都在不斷地運動,液體中總有一些速度較大的分子能夠飛出液面脫離束縛而成為汽分子,所以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液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速度增大,從液面飛出去的分子數量就會增多,所以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就越快

2、液面表面積大小。如果液體表面面積增大,處於液體表面附近的分子數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時間里,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量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積越大,蒸發速度越快。

閱讀全文

與分子蒸餾實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級凈水機是什麼 瀏覽:267
鋼廠廢水多少溫度 瀏覽:799
迪盧克怎麼打純水的鷹 瀏覽:961
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實施方案 瀏覽:140
空調水是去離子嗎 瀏覽:45
q萌鴨飲水機怎麼使用 瀏覽:173
代工凈水機哪個牌子好 瀏覽:928
硝基樹脂和聚氨酯 瀏覽:588
有機硅樹脂聚氨酯 瀏覽:468
用了檸檬酸除垢劑壺生銹了 瀏覽:920
帶半透膜的逆 瀏覽:188
長安歐諾空氣濾芯是在哪裡拆的 瀏覽:438
製取蒸餾水實驗冷凝管的作用 瀏覽:886
核廢水為什麼要用冷水冷卻 瀏覽:240
茂名新華粵樹脂有限公經過 瀏覽:512
2013款捷達水箱除垢 瀏覽:471
河南電鍍鎳廢水處理什麼價格 瀏覽:188
高效過濾器的阻力多大 瀏覽:322
環戊二烯蒸餾方法 瀏覽:673
xad2樹脂預處理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