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纳滤去除硫酸根会损失锂离子吗
这种膜分离技术去除硫酸根不会损失锂离子。
纳滤(Nanofiltration)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水处理和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对于硫酸根(SO42?)的去除,纳滤可以有效地将其与水分离。在纳滤过程中,膜孔隙尺寸较小,可以阻止大部分离子通过,但能够容许较小的溶解性离子(如锂离子)通过。因此,纳滤过程不会损失锂离子。
需要注意的是,纳滤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和条件可能会对膜的分离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纳滤来去除硫酸根时,最好根据具体的应用和离子含量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 无奈了,工业硫酸该怎样处理如题 谢谢了
3.1中和处理法 一般采用石灰、电石渣或烧碱对其进行中和处理,使pH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中和法简便易行,但管理繁琐不易控制,废酸处理量受到限制,而且酸洗废液中的硫酸、FeSO4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钢铁企业酸洗废液的处理单位,与其他企业的废碱液处理单位距离较近时,可考虑利用酸碱废液相互中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其缺点是当废酸量和浓度变化较大时,处理效果往往难于保证,需增设调节池或补充中和剂。 3.2再生循环处理 在酸洗过程中,酸洗液中的硫酸与铁及铁的氧化物作用,生成硫酸亚铁,通过回收酸洗废液中硫酸亚铁或铁,同时补充硫酸可使酸洗废液再生。 (1)结晶法 结晶回收硫酸亚铁通常有3种方法: ①将酸洗废液冷却至-5~-10℃,大部分硫酸亚铁以FeSO4·7H2O晶体形式析出; ②酸洗废液经加热浓缩后,冷却至常温(20~25℃),硫酸亚铁以FeSO4·7H2O晶体析出; ③在酸洗废液中加入硫酸用以盐析硫酸亚铁,析出FeSO4·7H2O晶体。 降低回收硫酸亚铁成本和提高效率,采用硫酸盐析和适当降温相结合的办法是经济有效的。 结晶法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较简单、劳动定员少、运行费用低和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2)纳滤膜分离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纳滤膜对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截留率不同,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水合硫酸亚铁截留在膜的一侧,而让小分子的硫酸透过膜,实现两者的分离,然后对浓缩母液进行降温处理,使水合硫酸亚铁形成结晶析出。纳滤膜分离技术具有膜体耐热、耐酸碱性能好、操作压力低、集浓缩与透析为一体等特点。 纳滤膜分离法只有在酸洗废液产量比较大的场合下使用,才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这主要是因为纳滤膜分离法需要较高的设备投入,在运行过程中也有较高的能耗,只有达到一定的处理规模后,才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3)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回收酸的关键在于离子交换膜的选用,一般的阴离子交换膜,H+容易透过,电流效率比较低,因此应采用H+难透过性阴离子膜,以提高电流效率;另外,从含有金属离子的酸废液中回收酸时,金属离子也会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因此选用阳离子交换膜时可选用一价离子交换膜,以进一步提高回收酸的纯度。 电渗析法也可以回收酸洗废液中的硫酸,并且提取其中的铁。该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回收效率高;缺点是耗电量太高。 (4)铁屑法 该法先将硫酸废液与铁屑置于一个反应槽中充分反应,再将溶液加热到100℃,反应2h,加热浓缩后自然冷却,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最后由离心机脱水烘干。 铁屑法可以从酸洗废水中回收低、中、高三级硫酸亚铁,供工农业、医药、化学试剂用。具有简单易操作、投资少、费用低等优点,但只能回收硫酸亚铁,不能回收硫酸,处理能力小,残液需要再处理;产品质量差、生产周期长,适用于废液排放量不大,Fe2+含量较高的中小钢铁企业硫酸酸洗废水的处理。 (5)生物法 通常的氧化酸洗废液法都是在pH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微生物硫细杆菌氧化二价铁盐,然后再水解生成黄铵铁钒、FeOHSO4和α-Fe2O3。该生物氧化法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在很低的pH下进行,通常可低至pH=1.4~1.5。该方法需要在NH4+存在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处理过的液体中,剩余的铁离子的质量浓度低至0.2g/L,而硫酸的浓度已高于原始酸洗用液(0.3mol/L),所以可以直接重新回到酸洗生产线,循环利用。 (6)完全回收法—鲁兹纳法 废酸液经减压加热蒸发浓缩,其浆液送入反应器与HC1气体按下式反应:FeSO4+2HC1→H2SO4+FeCl2↓。由于FeCl2在浓硫酸液中不溶解而结晶沉淀,这样可使H2SO4和铁分离。因而用于酸洗的H2SO4可全部返回到酸洗工序再利用,而FeCl2结晶则用于制取Fe2O3粉。改进了的工艺是将FeCl2溶液直接喷射到加热600℃以上的炉窑内,Fe2O3粉从炉底排出,HCl气体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使用该法生产的α-Fe2O3粉纯度可达99.3%,是铁氧体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 该法的缺点是: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α-Fe2O3,必须预先精制废酸液,而且该工艺所需设备投资高,维护管理难度大。 ····
3. 氯碱厂的硫酸钠怎么处理
用氯化钡来处理, 或者用过滤设备来处理,你看看1楼
纳滤膜过滤技术
CIM膜法除硝技术
本技术原料采用离子膜淡盐水,氯化钠含量为200g/L,硫酸钠约为10g/L,由集成式内循环膜装置浓缩至40g/L左右,进入小型冷冻装置,硫酸钠以十水芒硝的形式结晶,并由离心机分离,除硫酸钠后的淡盐水进入盐水精制系统。本系统由预处理、膜分离、冷冻单元三部分构成。
预处理单元:原料淡盐水中加入Na2SO3去除游离氯至零,进入脱氯盐水中间槽。用泵将盐水打入脱氯盐水冷却器将原盐水冷却至工艺要求,用盐酸调节pH 至工艺要求,进入原料配水罐储存待用。正常情况下通过采用在线检测仪表以确保进膜过滤单元的原料各项指标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膜分离及冷冻脱硝:淡盐水通过高压泵和循环泵送入到膜装置,利用膜分离的特性进行脱硝,其中脱硝淡盐水透过膜送至化盐单元配水槽,部分浓缩液进入膜系统进行循环浓缩,部分浓缩液连续送至冷冻脱硝装置。通过冷冻脱硝装置回收浓缩液中的芒硝和脱销盐水,脱销盐水则通过预冷器回收部分冷量后也送至化盐单元配水槽待用。
工艺特点
膜法除硝装置包含预处理、膜系统及冷冻系统,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要求。
膜法脱硝技术采用凯膜公司专利研制的特殊纳滤膜分离方法从盐水中分离硫酸钠,无需投加除硝药剂,无毒无害,无废液排放。
膜法除硝专用膜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较大,水在膜表面流动状态较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采用循环工艺,操作宽裕度大,生产稳定。
浓缩液浓度达到冷冻要求,采用冷冻除硝工艺,产品为十水芒硝,冷冻后盐水回系统,可做到盐水达到闭路循环,废液“零排放”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盐水利用率。
对原料盐水中的SO42-起始浓度无要求,对Ca、Mg、SS要求高,最适用于离子膜烧碱淡盐水。
年运行成本为氯化钡法除硝的25%~30%,且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投资约为氯化钡法1~2年的运行成本。
4. 纳滤膜能截留硫酸钠吗
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专一种功能性的半属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5. 硫酸钠废水用什么方式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硫酸钠不属于污染杂质,目前的排放标准中也没有硫酸钠的指标项。如果确定要去除的是硫酸钠,那么简单的有这样的几种处理:
1:看混杂性,如果水中主要杂质是硫酸钠,其它杂质很少或者没有,那么建议使用膜分离法,根据原水浓度,浓缩倍数要求等,可选用单级或多级反渗透,也可以纳滤反渗透组合等。
2:看浓度,如果浓度较低,小于1克每升的,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通常说的混床工艺就能有效去除。
3:如果浓度很高,其它杂质含量也很高的,那只有建议使用蒸发器,将水蒸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