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昌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和内涝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向本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排水,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规划、设施建设、维护与保护,城镇内涝治理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镇,是指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区范围和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县城城区范围。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排水,是指利用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收集、输送、排放雨水和污水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是指用于排水与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排水泵站、雨水井、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第四条本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排水主管部门)分别负责。
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是市人民政府排水主管部门,负责市城区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的综合协调,统筹组织市本级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运行和维护,并承担小区内部局部管网修补、错接漏接整治等管理性工作。
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市城区新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城区合流制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及相关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市场监督、财政、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相关工作。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协同做好本辖区内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相关工作。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现有涉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并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资金投入。
鼓励和支持依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降水动态监测,提升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雨水源头减排、排水与污水处理、城镇内涝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科学、安全、规范排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排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排水主管部门备案。第八条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二)排水与污水处理标准、现状和目标;
(三)排水量与排水体制、模式;
(四)污水系统规划;
(五)污泥处置规划;
(六)内涝防治规划;
(七)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投资估算、建设时序和建设用地以及保障措施;
(八)其他需要纳入的内容。
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防洪规划,并与城镇开发建设、海绵城市、道路、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第九条本市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制度。
新城区建设应当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已经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区域,禁止将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相互混接、合流排放,禁止将污水管网直接接入河道。
尚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区域,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的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第十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实施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应当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确定的建设时序,优先安排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或者改造,提高排水与污水处理能力。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确定的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第十一条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相关建设工程项目应当配套建设或者改造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发前款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征求排水主管部门的意见。
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就排水与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提出意见。
Ⅱ 涓轰粈涔堝競鏀挎薄姘村勭悊鍘傝繘姘碈OD鍊间綆
甯傛斂姹℃按澶勭悊鍘傝繘姘碈OD鍊间綆鐨勫師鍥犲彲鑳芥湁浠ヤ笅鍑犱釜鏂归潰锛
姹℃按绠$綉鑰佸寲锛屽艰嚧灞閮ㄧ牬鎹熴侀敊娣锋帴鐜拌薄涓ラ噸锛岀敓娲绘薄姘存湭寰楀埌鏈夋晥鏀堕泦锛屽瓨鍦ㄦ孩娴佸湴琛ㄣ佹薄鏌撳煄甯傛按鐜澧冪殑椋庨櫓銆
閮ㄥ垎鍖哄煙鎺掑彛姹℃按COD娴撳害涓嶈冻40mg/L锛岃繖鍙鑳芥槸鍥犱负鑷鏉ユ按杩涘叆姹℃按绠¢亾锛屽艰嚧姹℃按娴撳害鍋忎綆銆
鍩庝腑鏉戝唴绠$綉鍧囦负闆ㄦ薄鍚堟祦锛屼綇瀹呭皬鍖哄強娌胯楀晢鎴风佽嚜鏀归犳帓姘寸$綉锛岄犳垚閿欐帴銆佹贩鎺ョ幇璞¤緝涓ラ噸锛屽艰嚧姹℃按娴撳害鍋忎綆銆
宸ヤ笟鐢熶骇姹℃按寤鸿鹃」鐩鐜璇勬椂瑕佹眰姣忎釜浼佷笟杈炬爣鎺掓斁锛屼粠婧愬ご澶у箙鍓婂噺浜嗗伐涓欳OD鍜孊OD銆
灞呮皯鐢ㄦ按涔犳儻銆侀洦姹℃病鍒嗘祦銆佺¢亾閿欐帴鎴栨紡鎺ャ佸湴涓嬫按渚靛叆绛夊氭柟闈㈠洜绱犵殑褰卞搷涔熷彲鑳藉艰嚧甯傛斂姹℃按澶勭悊鍘傝繘姘碈OD鍊间綆銆
Ⅲ 拨打12345举报水环境违法线索最高奖励现金5000元!
3月7日,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依法打击涉水、涉气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巩固饮用水水源地、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等专项行动成果,决定于3月上旬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水环境联合执法大练兵现场检查。
为拓宽违法线索来源渠道,现面向全社会征集违法线索。征集范围包括无排污许可等环保手续擅自排放废水、废气,或超标排放废水、废气的;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规新建、改建、扩建与规定不符的建设项目、非法设置排污口的。未进行预处理,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的;餐饮废水错接、漏接进入城市雨水管网的;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包括COD去除剂),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和其他涉水的环境违法行为。
市民可通过拨打12345电话举报,来信举报(收信地址:两慎颤江新区嘉蓉路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人民来访接待室,邮编:401120),微信举报(“重庆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右下侧“办事服务”功卖扰能“生态环境有奖举报”模块)等方式进行举报。此次违法线索征集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12日。
据悉,通过来信和微信方式举报的线索经调查核实,符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宽配败》(渝环〔2020〕73号)相关规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500元至5000元的现金奖励。
除物质奖励外,可以对举报人实施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对提供违法线索的公民信息,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保密,依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