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处理收益哪里来
国内污水处理项目收益基本分为三种模式:
1、政府自投自建自营,收益为公共事业基金收益。
2、特许经营模式,社会资本购买污水处理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并获得污水处理厂的物权,特许经营期满移交回政府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机构。
3、PPP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模式是社会资本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并实施运营,期间获得使用者付费,收回建设投资并获取收收益。
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成本主要为能源消耗成本、药剂消耗成本、大修成本、维护成本、污泥处置成本、出水消毒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融资成本及其它成本。各地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需根据企业的处理规模、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等估算污水处理成本。
首先是水价。而处理费会因水质成分、排水标准、区域等因素产生较大差异,例如山东高密一期污水处理厂的水价最早仅0.7元/方,而二期处理厂的水价高达2.17元/方,二者相差3倍多。
其次是财务成本。由于一间处理厂的投资规模较大,公司一般采用30%的自有资金外加70%的贷款来锁定资金来源,一般小规模的民企无法承受。杠杆的部分也需要成本,银行会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和效益给出贷款成本,这个直接影响水厂盈利,当然贷款利率越低水厂效益更好。
⑵ 污水处理费属于什么费用(污水处理费属于啥费用)
污水处理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和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收取,随水费一并收取的费用,另一类是企业和个人为处理生产或生活污水而单独缴纳的费用。国家对这部分费用给予财政补贴,并对污水处理企业实施税收优惠。
污水处理费实质上是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排水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专项费用,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以及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水处理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应全额上缴地方国库,并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鼓励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合理分配风险,实现权益融合,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提高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需接受财政、物价、审计部门以及上级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⑶ 污水处理厂的收益模式是怎样的
经营污水厂,就要通过地区政府,获得承包商资格,再处理污水。污水厂并不直接专向居民收属钱,而是以吨处理污水的价格先问政府要钱,叫做污水“服务费”;而政府再向居民收取“排污费”。哪家企业报出的“服务费”被政府认可,哪家就开展污水处理业务。
另一种确定“服务费”的是目前更为流行的调价公式。政府会参照电力、化学物料成本、薪水和企业所得税及土地使用税、弃置污染泥的成本和其他成本来调整“服务费”,调价频率在1年到3年不等。而如电力等一系列的参考系数在近几年来都会上升,因此服务费也将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