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怎么养好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怎么养好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发布时间:2025-07-25 20:23:56

㈠ 关于污水厂曝气池污泥培养

干污泥培菌法,首先在曝气池内放满清水或河水,并进行曝气,同时把准备好的干污泥慢慢投入曝气池内。全部投入后继续曝气2-4小时,曝气结束后静止2小时后放掉上清液,如此过程可重复2-3次,直至静沉后的上清液清澈透明,不混浊,这一过程称为污泥洗涤、污泥活化或污泥挂膜。污泥活化后,再用有营养的水或低浓度的废水开始进行驯化。

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水温高于15℃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低于15℃以下时则污泥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江流域)进行。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需30-60天,甚至更长。

在清水调试完成后,对于可生化性能较好的废水,可以直接用废水驯化微生物;对于化工废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较差的废水则应采取分步培菌法,具体步骤如下:

(1)快速增殖。
快速增殖的目的是使污泥迅速生长到填料上去。一般来说,采购来的污泥在脱水或运输过程中,微生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它们在新的环境中有一个恢复和生长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果这时直接用化工废水驯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微生物大量死亡。因此第一阶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烧制的熟浆糊(初始3-5天内,每100m3生化池容积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来培菌,每天曝气两次,好氧池每次曝气8小时,使微生物快速恢复和生长繁殖,这种方法称为快速增殖法。

快速增殖期间生化池内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泥驯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气,待污泥沉降4-8小时后再放水。快速增殖期一般为7-10天。

生化池在运行过程中,当微生物一旦受到负荷冲击,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时,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来帮助微生物恢复和生长。

(2)废水驯化。
污泥生长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内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时在生化池内泵入生化进水或废水。初始废水的进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积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废水的泵入量,直至达到设计的废水进水量。随着废水泵入量的逐渐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应相应减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废酒精(1公斤废酒精按1.5公斤COD计)。

培菌驯化期间,必须每天测定COD,如发现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则应立即停止废水的递增进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

好氧池正常进废水时,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处理出水COD浓度在200mg/L以下,则可以认为生化池已开始工作正常。 在污泥驯化期间切忌负荷(如大水量、高浓度)冲击,培菌完成以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运作。

http://tyh.1.blog.163.com/blog/static/74145910201310155296592/

㈡ 如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

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形成、质量、稳定性和污水处理效果。碳源种类、种泥、水力剪切力、PN/PS、pH、温度、细胞表面电荷以及反应器类型和运行方式均对培养过程产生影响。

碳源是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碳源会导致颗粒结构和菌群组成差异。单一碳源易引发丝状菌膨胀,而混合碳源则能有效抑制此现象,维持污泥稳定。碳源种类虽能改变颗粒结构,但其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尚有争议。

种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从特定来源选取的污泥,如啤酒废水处理厂污泥,可能比其他污泥更适于培养。不同种泥的颗粒化时间和菌群结构不同,表明接种污泥对微生物种群变化有重要影响。

水力剪切力是控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调整水动力湍流,可以调节颗粒化过程。适度的剪切力有助于形成密度大、表面光滑的颗粒污泥,从而提高污泥稳定性和污水处理性能。

多糖(PS)和蛋白质(PN)的平衡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多糖含量的增加有助于维持颗粒结构完整性,而细胞表面电荷、特别是Ca2+的中和作用,则有助于促进初始细胞附着过程。

pH值对培养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在特定pH条件下,细胞产生EPS,有助于保护颗粒污泥,提高其耐冲击能力,从而促进污泥稳定性。

温度对微生物过程同样至关重要。在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更加容易,且能快速去除有机物。低温适应接种物在颗粒状生物质形成能力方面显示出优势。

细胞表面电荷和反应器类型及运行方式也是影响因素。静电斥力、疏水性、EPS相互作用以及反应器设计(如SBR、柱状上升流反应器等)对培养过程至关重要。合理控制曝气周期长度、优化H/D比例等可保证颗粒污泥稳定性和出水质量。

综上,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对可变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成功培养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稳定好氧颗粒污泥,从而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㈢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如何培养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培养方法有:
一、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
(1)
间歇培菌
(2)
连续培菌
二、接种培菌,培养时间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1)
浓缩污泥接种培菌,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培养。
(2)干污泥接种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泥饼,其含水率约为70~80%。本法适用于边远地区和取种污泥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

㈣ 污水处理调试过程污泥的培养

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
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
(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2.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
间歇培菌。将曝气池注满团绝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积累的污泥也较少,回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后随着污泥量的增多,回流污泥量也要相应增加。当污泥浓度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2)
连续培菌。先将曝气池进满废水,然后停止进水,闷曝半天至一天后可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连续运行一段时间(与间歇雹型法差不多),就会有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曝气池污泥量达到工艺所需的浓度时,按工艺要求进行控制。
由于自然培菌法是用废水直接培养活性污泥,其培菌过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适应废水性质并获得驯化的过程。
3.接种培菌
接种培菌法的培养时间较短,是源或猜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厂如附近有种泥,也可采用此法,以缩短培养时间。接种培养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种:
(1)
浓缩污泥接种培菌。采用附近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作菌种(种泥或种污泥)来培养。城市污水和营养齐全、毒性低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培养,可直接在所要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种泥进行曝气,直至污泥转棕黄色时就可连续进污水(进水量应逐渐增加),此时沉淀池也投入运行,让污泥在系统内循环。为了加快培养进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投加未发酵过的大粪水或其它营养物。活性污泥浓度达到工艺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过程。从经济上讲,种泥的量应尽可能少,一般情况下控制在稀释后使混合液污泥浓度在0.5g/L以上。
对有毒工业废水进行培菌时,可先向曝气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来水(需先曝气一段时间以脱去其中的余氯),然后投入种污泥和未经发酵的大粪水进行曝气,直至污泥呈棕黄色后停止曝气,让污泥沉降并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补充一定量的大粪水继续曝气,待污泥量明显增加后,逐步提高废水流量。在培菌的后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较好地适应工业废水水质。
(2)干污泥接种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泥饼,其含水率约为70~80%。本法适用于边远地区和取种污泥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
干污泥接种培菌的过程与浓缩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种污泥要先用刚脱水不久的新鲜泥饼,投加至曝气池前需加少量水并捣成泥浆。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为池容积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用于污泥调理),如药剂含量过高、毒性较大,则不宜用作为培菌的种泥。鉴定污泥能否作接种用,可将少量泥块捣碎后放入小容器(如烧杯或塑料桶)内加水曝气,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泥色能转黄,就可用于接种。

阅读全文

与怎么养好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双喜净水器多少钱一个 浏览:552
含铂废水如何回收 浏览:368
货车滤芯问什么要经常换 浏览:756
废水中的总氮低于氨氮 浏览:707
高效沉淀池用在中水回用 浏览:88
污水坑盖设计图 浏览:123
沃世达反渗透水质处理器怎么安装 浏览:691
污水干粪分离机 浏览:82
最好的空气净化器是什么牌子的6 浏览:627
24瓶纯净水等于多少升 浏览:356
石油树脂受热 浏览:123
专业净水器多少钱 浏览:736
清理热水器水垢要加苏打吗 浏览:971
乌龟过滤器怎么固定 浏览:575
20款新宝来空调滤芯什么型号 浏览:733
输氧管蒸馏水 浏览:996
饮水机思源猜什么生肖 浏览:979
雨水回用管网 浏览:173
过滤滤袋 浏览:515
反渗透膜加防冻液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