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都有哪些方法
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他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二、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
三、活性碳
活性碳是由木头,残木屑,水果核,椰子壳,煤炭或石油底渣等物质在高温下干馏炭化而成,制成后还需以热空气或水蒸气加以活化。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氯与氯氨以及其他分子量在60到300道尔顿的溶解性有机物质。活性碳的表面呈颗粒状,内部是多孔的,孔内有许多约1Onm~lA大小的毛细管,1g的活性碳内部表面积高达700-1400m2,而这些毛细管内表面及颗粒表面就是吸附作用之所在。
四、去离子法
去离子法的目的是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离子排除,与硬水软化器一样,也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在这 使用两种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H+)来交换阳离子;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利用氢氧根离子(OH-)来交换阴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互相结合成中性水。
五、逆渗透法
逆渗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细菌,热原及其它颗粒等,是透析用水之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渗透(osmosis)是指以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中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浓度较低的一方水分子会通过半透膜到达浓度较高的另一方,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为止。在还没达到平衡之前,可以在浓度较高的一方逐渐施加压力,则前述之水分子移动状态会暂时停止,此时所需的压力叫作 "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如果施加的力量大于渗透压时,则水份的移动会反方向而行,也就是从高浓度的一例流向低浓度的一方,这种现象就稿逗叫作"逆渗透"。
六、超过滤法
超过滤法与逆渗透法类似,也是使用半透膜,但它无法控制离子的清除,因为膜之孔径较大,约10-200A之间。只能排除细菌,病毒,热原及颗粒状物等,对水溶性离子则无法滤过。超过滤法主要的作用是充当逆渗透法的前置处理以防止逆渗透膜被细菌污染。它也可用在水处理的最后步骤以防止上游的水在并兄管路中被细菌污染。一般是利用进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超过滤膜是否有效,与活性碳类似,平时是以逆冲法来清除附着其上的杂质。
七、蒸馏法
蒸馏法是古老却也是有效的水处理法,它可以清除任何不可挥发性的杂质,但是无法排除可挥发性的污染物,它需要很大的储水槽来存放,这个储水槽与输送管却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血液透析用水不用这种方式来处理。
八、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法是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紫外线消毒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物,属于国际键蔽卖上最新一代的消毒技术,它以其高效率、广谱性、低成本、长寿命、大水量、无污染等其他消毒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已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消毒手段 。它的杀菌机理是破坏细菌核酸的生命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繁殖,其中最重大的反应是核酸分子内的pyrimidine盐基变成双合体(dimer)。一般是使用低压水银放电灯(杀菌灯)的人工253.7nm波长的紫外线能量。紫外线杀菌灯的原理与日光灯相同,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萤光物质,灯管的材质是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一般紫外线装置依用途分照射型,浸泡型及流水型。
九、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水处理方法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生物化学水处理方法可以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塔、土地处理系统、厌氧生物水处理方法。生物化学水处理法的流程: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❷ 污水一级处理常用方法
污水一级处理常用方法主要有筛滤法、沉淀法和上浮法,以及预曝气法。
筛滤法用于分离悬浮在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主要设备为格栅和筛网。格栅用于截留污水中大于栅条间隙的漂浮物,防止管道、设备和其他装置堵塞,清渣方式有人工或机械。磨碎机可将栅渣磨碎后投入格栅下游,解决栅渣处置问题。筛网过滤细小悬浮物,如纤维、纸浆,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沉淀法通过重力沉降分离悬浮在污水中的颗粒。沉砂池和沉淀池为主要构筑物。沉砂池用于分离比重较大的砂土等无机颗粒,避免与有机颗粒混淆,有效截留粒径在0.15毫米以上的砂粒。曝气沉砂池通过曝气旋流速度控制砂粒分离,保持稳定除砂效果。沉砂池型式多样,平流沉砂池截留效果最佳。曝气作用下,有机颗粒保持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去除表面有机污染物。
初次沉淀池用于一级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减轻后续处理工艺负荷,提高处理效果。上浮法用于去除漂浮污染物或通过投加药剂、加压溶气等措施使污染物上浮去除。在一级处理中,上浮法主要用于去除油类杂质,隔油池分离污水中较大的油品,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效率一般为60-80%,出水含油量为100-200毫克/升。油粒小或呈乳化状态时,需采用加压溶气或投加混凝剂等措施,使油粒凝集浮升,然后撇除。
预曝气法在污水进入处理构筑物前进行短时间曝气,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作用包括产生自然絮凝或生物絮凝、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吹脱溶解的挥发物、增加溶解氧,减轻污水腐化,提高污水稳定度。预曝气可设预曝气池或与其他构筑物合建,曝气装置与活性污泥法等基本相同。
污水一级处理又称污水物理处理。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或适当的曝气,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调整pH值及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艺过程。处理可由筛选、重力沉淀和浮选等方法串联组成,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粒径在10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质。筛滤可除去较大物质;重力沉淀可除去无机颗粒和相对密度大于1的有凝聚性的有机颗粒;浮选可除去相对密度小于1的颗粒物(油类等)。废水经过一级处理后一般仍达不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