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处理COD和DO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COD(化学需抄氧量) 作为反应废水污染袭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指的是水中有机物消耗氧的含量,是水质监测的重中之重。 DO(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溶解氧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水中溶解氧量是水质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COD高就说明水体污染严重!反之则污染小、 DO是一般运用于好氧池内的一个参数,高了会爆散污泥,出水带悬浮物、 低了则微生物缺氧造成水质发臭,导致处理能力降低 出水产生浑浊。
Ⅱ >>污水处理COD和DO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代表了水中有机物质消耗氧气的程度,是水质检测中的关键参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COD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水体污染的程度。通常来说,COD值越高,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越大,污染越严重;反之,则说明水质较好,污染较小。
DO,即溶解氧,指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溶解氧在水中以分子状态存在,它是水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污水处理中,DO值的高低对污水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当DO值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污泥的过度膨胀,从而产生悬浮物,影响出水的质量;而DO值过低,则会导致水体中的微生物因缺氧而无法正常活动,进而导致水质恶化,出现发臭的现象,同时也会降低污水处理的效率。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保持合适的COD和DO值是非常关键的。过高或过低的COD值和DO值都会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从而影响出水的质量。通过合理控制COD和DO值,可以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保障水质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精确控制进水的有机物含量和曝气量,可以有效调节COD和DO值,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定期监测和调整系统参数,也是维持COD和DO值平衡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COD和DO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反映了水体的污染状况,还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的效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水质安全。
Ⅲ 污水处理为什么要去除COD和BOD
进入自然水体,破坏水体平衡,造成除微生物外几乎所有生物的死亡,进一步内影响周边环境容。
水体自净需要把这些有机物给降解,COD的降解肯定需要耗氧,而水体中的复氧能力不可能满足要求,水中DO就会直接降为0,成为厌氧状态,在厌氧状态也要继续分解(微生物的厌氧处理),水体就会发黑、发臭(厌氧微生物是看起来很黑,有硫化氢气体生成)。
Ⅳ 请专家为小弟解答疑惑,在此先谢过了。求活性污泥法原理详解。
活性污泥法是模仿大自然中水体自净的过程,就是水体中的微生物以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原料,消耗氧气,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也就是污泥)可以自我繁殖。
净化机理及过程
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氧,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达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⑵净化过程
活性污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期的吸附去除阶段
在该阶段,污水和污泥在刚开始接触的5~10min内就出现了很高的BOD去除率,通常30min内完成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大量去除,这主要是由于活性污泥的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活性污泥法初期的吸附去除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a.初期的吸附去除完成时间短,去除量大;
b.去除的有机物对象主要是胶体和悬浮性有机物;
c.活性污泥的性质与初期的吸附去除关系密切,一般处于内源呼吸期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能力强,而氧化过度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初期吸附的效果不好;
d.初期吸附有机物的效果与生物反应池的混合及传质效果密切相关;
e.被吸附的有机物没有从根本上被矿化,通过数小时的曝气后,在胞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后才可能被微生物酶转化。
②代谢阶段
活性污泥吸附了污水中呈非溶解状态的大分子有机物后,被微生物的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的溶解性有机物,与污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一起进入微生物细胞内被降解和转化,一部分有机物质进行分解代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物质进行合成代谢,形成新的细胞物质。
③活性污泥絮体的分离沉淀
无论分解还是代谢,都能去除有机污染物,但是产物却不同,分解代谢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合成代谢的产物则是新的细胞,并以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沉淀是混合液中固相活性污泥颗粒同废水分离的过程。固液分离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如果处理水挟带生物体,出水BOD和SS将增大。所以,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同其他生物处理方法一样,应包括二次沉淀池的效率,即用曝气池及二沉池的总效率表示,除了重力沉淀外,也可用气浮法进行固液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