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处理各种工艺优缺点
1. 物化处理
物化处理主要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特定污水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针对性很强,尤其是化学处理,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效果相对明显,但成本可能较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则是通过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的过程,主要依靠生物的生理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消化分解,最终将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无机物。进行生化处理的污水需具备一定的可生化性,即BOD:COD比值大于等于0.3,否则难以进行生化处理。
3. 物化处理工艺
物化处理工艺包括:
- 过滤处理:如格栅、沉淀、介质过滤、膜过滤、混凝沉淀、酸化中和等。
- 格栅: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SS,主要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
- 介质过滤:包括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多介质过滤、纤维球过滤、楔形网过滤等,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
- 膜过滤:近年来兴起的水处理新工艺,主要通过膜对水进行过滤。与其他过滤方法相比,膜过滤的孔隙更小,如RO膜仅允许水分子通过,超滤膜可允许一定离子通过,大分子则被截留。但膜工艺成本较高,膜具有一定寿命,运行费用也较高。
4. 生化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按照工艺分包括:
- AAO工艺、CAST工艺、AO工艺、AB工艺、SBR、MBR、氧化沟、氧化塘、生物氧化法、生物转盘、塔滤等。
关于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建议参考《排水工程》和《水质工程》(高教版),其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生物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有所遗漏或错误。
㈡ 五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五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
1. AO工艺 简介:AO是Anoxic Oxic的缩写,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是厌氧段,用于脱氮除磷;O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特点:流程简单、投资较少、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但由于没有独立污泥回流系统,对难降解的有机物处理效率较低,且脱氮效率难以达到90%。
2. A2O工艺 简介:也叫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是AO工艺的改进版本。 特点:对生活污水中氮、COD、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同时还能去除磷,是目前处理生活污水的主流生化处理方式之一。
3. MBR工艺 简介:是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技术组合的新型工艺。 特点:处理效率高,水质标准高,适用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水以及对水质处理要求较高的生活污水。此外,还广泛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建筑污水处理等行业。
4. 曝气生物滤池 简介: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特点: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的作用,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水深度处理、微污染源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污水的硝化等。
5. SBR工艺 简介:也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活性污泥处理技术。 特点:运行上有序和间歇操作,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如学校生活污水处理、加工厂间歇排放的工业污水、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等。
㈢ AO水处理工艺的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3. A/O工艺的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3)影响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6h ,反硝化<2h )污泥浓度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㈣ 哪几种是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一、活性污泥法
1. 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该工艺通过控制溶解氧的浓度,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然而,其在脱氮除磷方面效果相对较差。
2. A/O法(Anaerobic/Oxic)
A/O法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工艺。它将缺氧段和好氧段串联起来,通过缺氧水解和好氧处理,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提高氧的利用效率。该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但其脱氮效率和除磷效率相对较低。
3. A2/O法(Anaerobic-Anoxic-Oxic)
A2/O法,又称AAO法,是在AO法基础上开发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和好氧段的交替运行,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A2/O法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灵活等优点,但存在除磷和脱氮效果提升有限、内循环量不宜过高等问题。
4. 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是一种按时间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具有理想的推流过程、稳定的运行效果、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等特点。然而,SBR法对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排水设备要求复杂,且易产生浮渣。
5. 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S法是将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为生物选择区,后部分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器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
6. 氧化沟
氧化沟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点的污水处理方法。混合液在沟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段。
二、生物膜法
1. 接触生物法
接触生物法主要设备是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在不透气的曝气池中装有填料,填料被水侵没,通过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充氧。
2.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三、厌氧处理
1. 化粪池
化粪池是一种常见的厌氧处理设施,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2. UASB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是一种高效的厌氧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有机废水。
3. IC内循环反应器
IC内循环反应器是一种新型厌氧处理技术,通过内循环实现高效的有机物降解和能量回收。
四、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对难降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包括过滤、消毒等工艺。